480|国庆特刊5:要想大脑健康,不如跳舞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 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5天,继续咱们的国庆特刊。今天,我们要推荐的,是王立铭老师的《脑科学50讲》。

王立铭老师,很多同学应该都熟悉了,著名的生物学家,曾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院教授。过去几年,王老师在得到开设了几门生命科学领域的课程,比如

《生命科学50讲》

《进化论50讲》

。每个月的6号,王老师还会免费更新

《巡山报告》

,为你解读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

而这回的《脑科学50讲》,我要特别推荐一下。要知道,脑科学一度被称为人类科学“最后的前沿”。而且更重要的是,

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能让我们更好地跟它协作,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有效率。

同时,为了保证课程的严谨性,王立铭老师还请到了几位著名的脑科学家来为这门课把关,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薛天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丁军教授、浙江大学的李浩洪教授、中国科学院脑智中心的许晓鸿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的胡霁教授、复旦大学的何苗教授等等。

今天,我们就从课程中选一部分内容来分享。我们主要说三个话题。

第一,关于思考的真相。大脑是一部因果机器,它会把它观察到的相关性,自动加工成因果性。

因果性指的是,A发生,导致B发生。比如天上下雨,你的衣服就被淋湿了。下雨就是淋湿的因,淋湿就是下雨的果。而相关性指的是,A事件与B事件之间存在某些关联,但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比如,下雨天,雨伞销量高,同时交通事故也多。而雨伞销量高与交通事故多,这两件事就呈现出正相关,并不存在因果。

大脑的思考习惯是,它会给两件原本只有相关性的事情,强行加上因果关系。

你看,所谓的迷信,不就是这么来的吗?比如,有的运动员在发球前一定要亲吻手上的戒指,有的飞行员在出发前一定要默念某句话。还有人观察过各行各业,结果发现,越是高难度,越是要跟不确定性打交道的职业,越容易出现迷信。

没错,你可能也发现了,迷信的本质之一,就是试图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寻找确定性。而脑科学告诉你,这并不是因为人们内心不够强大,这是大脑的先天的偏好。

而且不仅人的大脑有这个偏好,动物的大脑也有。

心理学家斯金纳在1948年做过一个叫“鸽子的迷信”的实验。他设计了一个实验箱,箱子装了计时器,会定时投掷食物。一段时间以后,斯金纳发现,鸽子们会做出各种动作来乞求食物。有的鸽子围着箱子跑来跑去,有的鸽子拼命用嘴去啄箱子的角落,有的鸽子摇头晃脑。

斯金纳认为,这是因为食物掉落时,这些鸽子可能恰好在做这个动作,于是它们就把自己的动作和食物掉落联系在一起。再加上食物是不定时掉落的,有的鸽子连续几次碰巧在表演时获得食物,这就进一步强化了错误信念。

大脑之所以把相关性假设成因果性,是为了快速决策。

王立铭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假如你在一家饭店吃饭后拉肚子,一般不会去细究是哪道菜、哪个成分出了问题,而是下次不再去这家店。换句话说,

大脑的运行是追求效率的,它偏好的是最简单、最有效率的决策,而不是最符合客观事实的决策。

第二个话题是关于情绪的。情绪是从哪里产生的,为什么难以控制?

假设你面前突然出现一条大蟒蛇,你感觉特别恐惧。那么请问,你的恐惧情绪是身体先感知到,还是大脑先分析后再传递给身体的呢?

“从身到脑”或者“从脑到身”,其实都不完全对。王立铭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第三种情况,

情绪是身体反应和大脑认知评价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这就是“两因素理论”。

两因素理论认为,人看到蟒蛇时,身体会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呼吸急促,但同时大脑也完成了对蟒蛇的识别和分析,并判断前面说的这些身体反应,都来自于某种恐惧。至此,你才会断定,你很害怕。

之前有研究者曾经做过一个吊桥实验。过程是,让一位年轻女性站在摇晃的吊桥中央,当年轻的男性志愿者通过吊桥时,这位女性会和他们说自己在做一个问卷调查,请他们回答一些问题,并且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结果,18位志愿者中有9人事后主动联系了这位女性,希望和她多聊聊甚至是线下见面。但同样的实验,换在一座稳固的石桥上完成,16位志愿者中只有2位主动打了电话回去。

这个结果就能用两因素理论来解释。当志愿者走上摇晃的吊桥,身体也会出现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呼吸加速,这个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性,大脑就错误地把这些身体反应看成是心动的表现。

王立铭老师说,

我们的情绪是环境刺激、身体状态和大脑认知综合作用的结果。

知道这个原理后,当我们产生情绪的时候,就可以试着从这几个因素入手去改善。比如改善自己所在的环境、调整自己的认知,或者改善自己的身体状态,哪怕是强迫自己笑一笑,都有效果。

第三个话题,我们说说自我意识是怎么产生的。

早在1970年,心理学家盖洛普用镜子测试,初步证明了自我意识的存在。盖洛普在黑猩猩面前放了一面镜子,起初黑猩猩会攻击镜子,但后来它们意识到镜中的影像是自己,开始对着镜子做鬼脸、抓痒痒。没错,黑猩猩通过照镜子,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

这个实验也代表了一个曾经的主流观点,认为自我意识的基础是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你可以大概理解成,动物大脑里,那个感知自我、感知同类的部分。

但是现在,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已经发现,自我意识可能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居所。人脑里的自我意识,可能也不止一个。

比如,有的癫痫患者,做了切断左右大脑半球神经通道的手术,这些人也被称为裂脑人。手术后,他们的癫痫确实被控制住了。但他们左右脑之间的协调却出了问题。左脑和右脑,开始各干各的。比如,用左手解扣子时,右手又会尝试阻止。左手把东西放进推车里,右手又回把东西拿出来放回货架上。这表明左右脑可能分别形成了独立的自我意识。

再比如,有的人直接被切除了左脑或右脑,但自我意识完好无损。还有的人神经元数量不足正常人的5%,也有完整的自我意识。

就像前面说的,自我意识很可能没有固定的居所,也可能不止一个。王立铭老师说,

自我意识是大脑皮层各种神经信号交流、不同的自我相互竞争,最后妥协统一的结果。

那么,这种复杂的自我意识有什么用呢?生物学还没有明确答案,但王立铭老师认为,自我意识的价值在于它的解释能力。它能把过去和未来、情绪和理性思维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模型。

没有自我意识,我们就只能被动响应环境变化,或是跟随自己的本能冲动。有了自我意识,我们才能理解自己的过去,规划未来。

最后,王立铭老师也特别提醒,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不可再生。人脑的神经元大多诞生在人出生以前,出生后新生神经元会急剧减少。成年后,即便有新生神经元,数量和作用也极其有限。

怎么办?王立铭老师认为,

抵抗大脑衰老的几个关键方向,包括终身学习、控制情绪、积极社交。

而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活动,最简单的就是广场舞。

它恰好结合了学习、情绪和社交这三个要素。没错,跳广场舞,是最有效的延缓大脑衰老的方式之一。这个建议,也推荐你分享给身边的长辈。

关于这个话题,先说到这。强调一句,王立铭老师的《脑科学50讲》是一门非常硬核的课程,我们只是选取了一部分内容,做了很粗浅的介绍。假如你想深入探索脑科学,推荐你学习这门《脑科学50讲》,给自己建立一个前沿的大脑观。

国庆假期,这门课正在参加满200减30的课程满减活动,活动截止到10月7日,推荐你不要错过。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1. 大脑的运行机制

第一,关于思考的真相。大脑是一部因果机器,它会把它观察到的相关性,自动加工成因果性。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