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们上线的锦囊妙计也是五花八门。有教你买房更保值的、卖口红销量更多的、给朋友拍短视频微电影更走心的,还有教孩子做好应用题以及小户型合理收纳的,可以说是,你有难题,锦囊就有办法。
其中有一个锦囊,我们主编当时还没来得及上线,就推荐给我了,说真是好,你快看。这条锦囊确实很让我挺动容的,而且我觉得,这条锦囊对每一个家长和孩子都受用。
问题是这样的,「孩子和我聊天时提到早恋,我想引导ta正确看待早恋,怎么沟通更合适?」。
无论你自己是否有过早恋的经历,你在上中学时,身边肯定有早恋的同学是吧。早恋的结果一定是被老师和家长围追堵,然后痛心疾首地告诫所有人:早恋是个坏东西,“早恋禁果”吃不得,碰不得。
但是有趣的是,我们很多人长大以后,却又在感慨,好后悔自己没有早恋一场。对于这个话题,好像不同身份的人,都有截然不同的想法;甚至同一个人,不同年龄段,也有不同的看法。那作为“过来人”,到底和孩子怎么聊这个事儿,才算是负责任的姿势呢?
给出这个锦囊妙计的老师是,我们得到锦囊的家庭教育咨询师王琳老师,她帮助1000多个家庭解决过教育问题。她说:
第1:「一定把想“引导”孩子的想法抛掉。你和孩子沟通的目的,是搞清楚孩子想说什么,而不是引导孩子。」因为其实,「早恋本身并不是问题,孩子的早恋大多是出于好奇和性成熟,这些早恋会自然地来自然地走。真正不管不顾陷入早恋无法自拔的孩子,往往源于内心安全感的缺乏。」
具体咋给孩子安全感呢?「找一个相对轻松的时刻,比如饭后时间。千万要注意,开场聊的第一句话很重要,因为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既然孩子和你聊到这个话题了。你就一定要表达出,你很珍惜ta对你的信任。你可以通过形容自己感受的方式来说这第一句话,比如:“你能跟妈妈聊学校里的这些事,妈妈心里很高兴,很喜欢听。”让他保持对你的信任,要比引导他们更重要。」
这一点很重要。读到王琳老师给出的话术,“你能跟妈妈聊学校里的这些事,妈妈心里很高兴”这句时,我心头一紧,这种话其实很多家长都没对自己的孩子说过,反正我自己没听过,所以听到会觉得有点动容。如果你是一位家长,真的希望学会这句话,和孩子来一次心平气和的沟通。孩子未来可能一定会感念一生。
王琳老师继续支招:其实你不用给孩子讲大道理,你就听孩子讲事实就可以。「无论孩子说什么,你都要抱着好奇的心态认真听。过程中你可以用“哦”“这样啊”这种回应来鼓励孩子说下去。当孩子的话里有你感到不太确定的地方时,你可以通过复述孩子的话来让孩子确认,比如:“你是说/你的意思是……?”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帮孩子理顺ta的真实意思,比如:“你说……是什么意思?”“你说的……是指什么?”」
也就是「不要和孩子讨论ta对这件事的观点,你也不要主动表达,比如“早恋就是不好”,或者“早恋没问题的”。这会让孩子感到,被别人安排了一个正确的看法等着ta去接受,会让ta产生抗拒。」
所以,这样一次敞开心扉,让孩子畅所欲言的谈话,就是你给孩子释放善意,营造安全感。聊到最后,你一定要让孩子再次获得安全感,「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相信你的同学和你,如果有早恋,一定都有自己的原因,我只是希望在你需要的时候能帮助你,否则,作为妈妈,我会感到很失败。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希望能跟你共同面对。”」
当然,王琳老师还在这条锦囊里还教给你怎么去和孩子讨论早恋的原因,以及引导孩子谈论更抽象的“爱”,这条锦囊她一共给出了9点建议。我读下来,觉得最核心的,就是王琳老师反复强调的“信任”这个词,“信任”听起来很虚,但是王琳老师这次教了你,到底咋说咋做咋落实,做到了最关键的这一点,其他的就好办了。
其实我们和朋友之间可以做到相互信任,但是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似乎很难抵达“朋友”这个境界,其实就是欠了信任这一层。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不是“鸡飞狗跳”,就是“相对无言”,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合适的时机,走近彼此,谈谈心。以至于很多孩子长大后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只是那个最亲近的陌生人。
我再次,恳请家长朋友们,请一定学好王琳老师的话术,让你自己成为那个,孩子遇到问题后,第一时间想去倾诉,第一时间想去信赖的好朋友。
好,下一个推荐的,是一条很实用的锦囊。我保证是每个有手机的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怎么给身边人拍好一个小视频。这是得到锦囊的一位非常资深的纪录片导演,仟俚老师,他呢,解决了这么一个问题是:「我有3天时间,要给一位女性朋友拍纪念40岁生日的微电影,怎么办?」。
现在大家都有手机,可以拍短视频,好像没有什么门槛,但其实只是没有技术门槛而已。但越是没有技术的门槛,最后越是有作品的门槛。什么意思?既然大家都能拍,那肯定是拍得特别好的,才能脱颖而出嘛。来,仟俚老师的这条锦囊妙计教你怎么拍好一个人物小短片,我摘录其中的精华,转述给你:
仟俚老师说,「推荐你给这位朋友,拍一个“诗意纪录片”。咋拍呢?你要挖掘出三个“我”来拍摄:“本我”,社会、家庭、各种人际关系眼中的她;“自我”,她的现状,她所观察到的自己;“超我”,她心中所想要成为的样子。做到这三个层面,个人微电影就很丰满了。」
「先纪录“本我”,你就拍她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标志性的事件,建议跟拍一天。比如,体现她母亲的身份,可以拍接送孩子、和孩子玩游戏;体现她职场女性的身份,可以拍她走进办公楼、在家处理公务等场景。注意,这里不需要刻意地去演,就抓拍生活片段,真实地记录她生命的时光,时间过得越久看着就越珍贵。
然后就是纪录“自我”,拍摄闲暇时她的状态和爱好。可以是阅读、插画这种室内场景,也可以是旅行、跑步这种室外场景。这一部分你可以把画面设计得写意一些,多一些美感,比如拍摄插花,可以给花一些特写,或者让朋友的脸掩映在花朵中。
最后是纪录“超我”,可以用一段访谈或独白。让朋友说一段对自己过去、今天和未来的讲述,也可以让她对着镜头,问一问未来的自己“你还记不记得40岁时自己的样子?”等有趣味的问题。」
我们得到的同学其实都知道,“本我”、“自我”、“超我”是弗洛伊德心理学上的理论,没想到被纪录片导演仟俚老师,迁移到了拍微电影上。真是又实用,又很巧妙。而且你去深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镜头里,你自己的“三我”是怎么样的呈现状态?哪个多,哪个少?哪个是你的常态?
最后,我还想推荐的一条锦囊来自天文学家高爽老师:「孩子晚上看到了北斗七星,除了像勺子,我还能给孩子说点什么特别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高爽老师说「北斗七星其实有八颗,之所以叫“七星”是因为这7颗很明显,容易被看到。其实在第六颗,紧挨着另一颗。据说古代军队考察视力,如果一个人能看出这颗星实际上是两颗,说明他视力好。」还有「北斗七星中的第四颗星亮度最暗,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里,在城市灯光的影响下,这颗星很可能看不见。所以你可以把“能否看清第四颗星”当作一个判断观星条件最直接的指标。看不到这颗星,就意味着这个时间和地点不适合观测星空。」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这些天文知识你完全可以以一个有趣,轻量的形式接触到它们。而不至于,这一辈子,都被一本本厚厚的天文学典籍,阻隔了联系。
你可能发现了,我们正在请高爽老师写各个天文学的名词锦囊。他已经写了12星座、8大行星等接近60个锦囊。我知道你觉得有些奇怪,我们为啥非要让老师写这些冷门知识呢?其实这是我们做得到锦囊这个产品的一个初心,我们要立志做一套当代人需要的百科全书,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能,也有你目之所及的,桌椅板凳、花花草草、天文地理,这世上桩桩件件你想知道的事物的解释。它们不是冗长的、完完整整的信息大合集,而是你最需要知道的精简要义。
当你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任何好奇,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掏出手机,搜得到锦囊,所有知识的答案,都在锦囊里。这个工程很浩大,可能不时髦,但我们愿意一点一点啃下来。
如果你已经是得到锦囊会员了,以下几个锦囊请重点关注(点击以下标题,可查看锦囊全文):
我平时会用到的东西很多,办公桌很杂乱,该怎么整理?
男朋友事业成功、见多识广,各方面都比我好,跟他在一起感到自卑,怎么办?
学一门课,总是感觉收获不大,想像学霸一样高效学习,怎么办?
怎么在面试中看出一个人的抗压能力?
作为奢侈品牌美妆的销售,顾客只想买一支口红,怎么能让她再买点其他的?
跟人聊起潘安,除了他以美貌出名,还能聊点什么别的?
手上有个五六十万,想在广州买一套自住,又怕不能保值,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