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以下标题,可查看全文)
家里老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我很不赞成,怎么办?
新房入住,有好多箱东西,想从一开始做好收纳整理,怎么办?
冬天因为天气变冷而“多吃少动”,如何继续坚持减肥?
想尽早培养独立性,可儿子5岁了还不肯分床,非要和我们一起睡,怎么办?
我在体制内工作,年纪较轻,刚被提拔,但团队不太配合我的工作,怎么办?
领导喜欢看微信朋友圈,我的朋友圈该怎么经营,才能对职业发展有帮助?
老板总在我马上就下班的时候布置任务,可咋整?
老公下班回家光玩手机,不做家务也不带孩子,我一直忍着,也发过脾气,怎么改变他?
如何减少喝酒对身体的伤害?
两天后要去做演讲,内容基本定了,但总觉得很平淡,怎么让演讲内容更精彩?
新买的车子,担心里面的甲醛和异味对身体有害,怎么办?
健身减肥一段时间,但就是嘴馋,零食戒不掉,怎么办?
孩子总是盲目从众,没有自己的主见,该怎么办?
习惯的影响很大,我们的日常行动当中至少有40%甚至超过一半的动力来源就是习惯,我们以为自己拥有自由意志,精心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决策,但其实往往只是习惯的结果而已。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习惯的产物。既然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会进入自动导航的习惯模式,那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同时减少坏习惯,那就意味着可以事半功倍地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但是,问题来了,好习惯咋养成呢?本周新上线了一个锦囊,给了我一个新启发,问题是这样的:「早上来公司总是很难进入工作状态,怎么办?点击文字查看全文」如果我们每天一到工作岗位,就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不仅能提高效率减少加班,而且这种习惯的养成也会塑造你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那具体怎么做呢?这条锦囊的作者是时间管理专家,邹小强老师。他的办法是这样的:
我从这条锦囊里受到了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里面的几个微小的动作,「开工仪式」、「脑子里想着下一步」、「手边准备纸和笔」、「给手机设置倒计时」居然作用那么大。
讲个小故事,英国自行车手的成绩很差,在上个世纪,100年的时间里,只收获过一块奥运金牌。在“环法自行车赛”里没有拿过任何一枚奖牌。以至于自行车制造商都不愿卖给他们装备,觉得有损品牌声誉。在2003年,英国自行车协会聘请了一位新教练,仅仅5年时间,在08年奥运会上,英国自行车队就拿下了项目中60%的金牌。这位教练做了什么呢?重新设计自行车座,使其更加舒适,用酒精擦涂车胎,以获得更好的抓地力。还测试了不同纺织品在空气中的阻力大小,换上更轻便,阻力更小的衣服。让医生教每个队员怎么正确洗手,减少患感冒的概率。还把运送自行车的卡车内部漆成白色,及时清理灰尘,降低对自行车性能的影响。他们车队进行了数百个这样细节上的改进,最后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绩。
回到我们自己,总是把“习惯养成”这件事,当成一个大目标。总是给自己立flag,关注大动作,而忽略了这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比如,你想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不要给自己定一年看完30本书这样的目标,你就睡前看一页;如果你想减肥健身,不用着急办卡请私教,先刷牙的时候试着单脚站立。我们已经被太多的愿景、目标打倒太多次了,比起放弃,不如先让自己尝试一些小动作。把自己想要养成的习惯,变成一系列的微习惯,给改变安装一个扳机,轻轻一碰就能触发。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坏习惯总是很容易养成,而好习惯就很难养成。难点就在于坏习惯的反馈总是很快,好习惯总是很慢。打游戏、吃零食就是即时反馈,马上能感到爽。但是学习、读书反馈周期太慢了,甚至常常没有反馈。比如,这周有条锦囊,题目是「想用识字卡片教4岁孩子认字,但卡片买回来几天孩子就没兴趣了,怎么办?」也就是怎么帮孩子养成识字的习惯。虽然是教孩子的,但我觉得对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有启发。
回答者是儿童语言教育研究者,少年得到《识字写字训练营》主理人李莺老师,她先破除了一个我们的误解就是,家长最容易犯的误区,是买那种带配图的汉字启蒙字卡。这种卡片看似用画面帮孩子记忆汉字,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识字的小朋友来说,图画吸引过多注意力,反而会打断孩子记忆过程。最坏的后果是,孩子离开图片后,马上就不认识这个字了。
所以,识字卡越简单越好,白卡最好,不仅不要图片,甚至拼音也不需要。只有对着这样的识字卡片,孩子记住的才是字本身。
但是问题来了,没有图片,孩子怎么能对白纸片感兴趣呢?李莺老师又说,一定要配合游戏形式,变着花样玩起来。这是不是就是我说的把学习这个慢反馈的事,游戏化,变成即时反馈的事。她讲了好多和孩子做识字游戏的场景。其中有个提醒我觉得很重要,就是注意,游戏过程不要有任何“考试”环节。比如:
当你想检验一次孩子的水平,可以和孩子玩“翻牌游戏”。具体做法是,将识字卡扣在桌面,和孩子石头剪刀布,输了的人翻牌,翻出来让对方读是什么字。为什么是输了的人翻牌,对方来读呢?是因为我们要让孩子意识到,赢了的人才能大声读出这个字,这是光荣而快乐的。这个逻辑就不再是“输了的人该接受识字测验”了,也就最大程度消解了“考试感”。
还有,鼓励孩子当老师,拿着字卡教爸爸妈妈或者玩具娃娃认字。这时候,你们一定要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多向小老师提问,引导孩子把这个字的读音、意义、用法、字和字之间的区别讲清楚。你看,这两点,本质都是在给孩子反馈,尤其是正向反馈。
最后,只要有汉字出现的地方,就有意识地让孩子去找他在字卡上认识的字。认出字卡上的字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一定要让字卡上出现的字,不断在各种生活场景下被孩子认出来,比如,书本上、商店招牌、酒店菜单、广告牌、路牌上……这样才能让这个正反馈不断加强,孩子就会认识更多的字。
这让我回想起自己上学时,那些好的老师,不仅传授了你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你正反馈,不管你是认出一个字,还是解出一道题,都能得到他们慷慨的称赞。每个称赞都让你更有动力继续学下去,解出更多难题,以获得更多称赞,这就形成了一个越来越爱学下去的增强回路。这个好学的好习惯也就养成了。
好,今天我通过两个锦囊,帮你拆解了养成好习惯的两个秘诀,一是微习惯,先让小的改变发生;二是正反馈,就是不断让小的改变带来正向的结果,进而再去推动更大的改变发生。形成一个正反馈的增强回路。
最后,这个周末向你推荐一位科普作家崔罗石,他在得到锦囊已经写了十个海洋动物相关的锦囊,如果你打算趁周末和家人一起逛海洋馆,不妨路上看一眼,给家人做个小科普。这个系列,在得到锦囊的首页就能看到。
好,下周锦囊快报,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