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想要在酒店中餐厅安排一场完美家宴,怎么办?
要和长辈们一起吃年夜饭,怎么避免在餐桌上“犯忌讳”?
我有一家便利店,附近超市最近开始卖生鲜,生意很好,我该怎么应对?
经常出差,想精简行李,又怕遗漏重要物品,怎么打包?
老人们总说“吃海参能补充营养”,该怎么跟他们讲讲这种生物?
如何帮助两岁的的孩子戒掉奶嘴?
平安夜大家都送苹果当“平安果”,怎么聊聊苹果?
想通过健身减肥,但又担心胸变小,怎么办?
市场上鲜牛奶品种特别多,想选更有营养的,怎么办?
《孩子上小学,写作业拖拉、动作慢,我该怎么帮助她?》针对这个问题,叶壮老师的锦囊妙计是什么:
好,锦囊转述完毕,你看,孩子不好好写作业,那家长要到底怎么帮孩子?不管是,家长放手,不要嘴碎,不要守在边上,不要马上打断,还是给孩子准备大书桌设立学习区,我觉得本质都是在设立你和孩子之间的边界感。有边界感就是,无论大小,彼此尊重,等同对待,承认你我一样,都是有自主权的主体。这个时候,孩子不依赖家长,管好自己事儿;家长也不插手,不给彼此添乱。
关于理解边界感,其实这周还有另外一条锦囊,也诠释了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整理咨询师,《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这本书的作者袁春楠老师。她在我们得到锦囊专注于回答整理收纳、自我管理的问题。看她的锦囊常常觉得性价比超高,明明一样大小的办公桌、房间,她就能教你高效利用,省出好多空地儿来。
上周她解决了一个难题是「我断舍离惯了,看什么都想扔,和家人起了冲突,怎么办?」这位同学整理过度了,或者说在打破了这个空间的边界感了。我们看看袁春楠老师有什么绝招:
1.这个情况,先不要想着让家人改变习惯,不妨从自己入手。
如果你长期看什么都想扔,甚至想扔别人的东西,那说明你的核心问题其实并不是“扔不扔”,而是你还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你的纠结,其实和那些“看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是一样的。
2. 想解决,需要先找到价值观,再找到生活方式,接着明确边界感。
第一步:确定价值观,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什么可抛弃”。
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图,在里面找到对你最重要的、或脑海中最先闪现的三个关键词,就是你的价值观1.0版本。每一年你都可以把价值观版本更个新。
3. 明确了你的价值观关键词,你就知道该扔什么、不该扔什么了。比如,如果你的关键词是“健康、智慧、助人”,那么新鲜蔬菜水果要留下,扔掉添加剂太多的零食;
选购天然材料的服饰,拒绝化学剂含量高的衣物;经典书籍要留下,垃圾读物可淘汰。
4. 根据价值观制定一个购物标准,限制你买新东西。根据前面的价值观筛选结果,制定一份自己的购物标准,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购买,就不用扔很多了。
5. 这个标准不是指金钱上的“超过多少元就不买”,而是很多维度的,你可以参考我的购物标准:
物尽其用:购买后一周内至少用一次,如果连着一个月不用,同类物品以后不再买
数量极简:同类物品只要一件,家里多区域会用到的物品不超过三件(如剪子)
日用品不囤:像卫生纸,用到最后一卷再买
买前讨论:工作中用的物品、送人的礼品,夫妻讨论共识后再买
犹豫的不买:凡有一点犹豫,就暂时放弃,从“购物车”里清除出去
6. 注意,如果你家里东西确实已经过多,比如杂物间东西多到人已经进不去了,那么哪怕物品都符合你的价值观,也需要你不得不“断舍离”一轮,这时候扔是可以的。
7. 选择未来适合你的生活方式。请参照下图的生活方式,对号入座,梳理你目前的生活方式1.0版本。横轴代表当下持有的物品多少,纵轴都代表平时购物频次数量多少。
你可以选定一个和自己贴近或者你希望达成的生活方式,作为接下来一年的目标。
比如你现在是一个“购物多,持有多”的人,天天想扔东西,可以设定为变成“购物多,持有少”的人。
8. 当你特别想扔东西时,可以尽快转移注意力,尝试做这三件事:
吃点零食,水果、小吃都行,让美食占据大脑;
做一顿饭,用复杂的操作工序占据大脑;
这两种还不行,就来个狠的,尽快出门离开家,去公园遛弯也行,去看一场电影也行,至少半小时后再回家。
9. 用纸笔把一个月内你扔掉的每一件东西记录下来,写下它曾经因为什么来到了你的家中。
这个记录的过程,其实是把“扔”这个动作刻意放慢了,让你觉得“扔”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想很多的,慢慢地改掉粗暴扔东西的习惯。
10. 明确界限感。你要和家人明确沟通,做个“约定”,可以这么说:
“我最近特别爱扔东西,而且倾向于扔掉一些年头老的、没什么用,也没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我只会扔我自己的东西,不扔你的东西,希望你理解。但如果我忍不住打你东西的主意,你要提醒我。”
11. 在家里划定属于你的区域和家人的区域,帮助你不去碰家人的东西。
别小看这个动作,其实很管用。如果所有人的东西混在一起,你看着自己某一个东西想扔,有可能“恨屋及乌”想把它边上别人的东西也扔了。如果物品摆放很远,你就可以不去看别人的区域了。
12. 如果你对家人的物品确实特别看不顺眼,建议你别上来就扔,先打包隔离,眼不见为净。
取得家人的同意,把东西统一放在抽屉、纸箱或杂物柜里。在外侧贴上封存日期标签,等3到6个月后再讨论扔不扔。
你看,袁春楠老师的这个锦囊,就是在帮你不断向内看,看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明确自己的边界。可以说不仅是在教我们整理收纳,而是在教我们思考整理人生啊。
好,下周我们为你请来坐镇的老师是邹小强。他和袁春楠老师很像,都是整理达人,只不过邹小强老师善于整理的是「时间」,他是我见过执行力最强,从不拖延的时间管理专家。这次坐镇,他给出的关键词是复盘,就是整理整理你的过往,尤其是2020年,这一整年,从工作、生活、家庭等方便,到底怎么去做好复盘,把这一年的经历提炼成可以复用的经验?
点开文稿图片,快来向他提问吧。
最后通知大家一个小改动,就是从下期开始,《锦囊快报》的播出时间要调整到周日了。我们下周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