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产学研”融合,难在哪里?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上周,《启发俱乐部》请来阿那亚的品牌创始人马寅,讲他的创业经历。阿那亚不是中国最大,也不是知名度最高的房地产公司,但是它有两个数字绝对是在房地产界独步天下的:90%的复购率和90%的转介绍率。

阿那亚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四个字:用户驱动。只要业主提出投诉,不管这个要求多么无理,阿那亚都会及时响应、想办法去解决。比如有个大姐,投诉晚上的路灯太亮,晃得她睡不着觉。但路灯是串联的,不能单独关一个,但是又得给客户解决问题,怎么办?最后只好把她家窗前的那个路灯灯泡给拧下来。有意思的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这个投诉的大姐从此成了最热心的业主,为他们转介绍卖了不下20套房子。你看看,这个灯泡是不是拧得太划算了,省了多少广告费,省了多少拉新客的成本。

这个账我们好像一算都明白,但问题是,你咋知道拧了灯泡,她一定就会给你转介绍呢?她也有可能继续找别的茬啊。我们经常说,做企业,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账算清楚,投入产出是多少,成本收益是多少。但你发现没有,在阿那亚的模式里,恰恰没有任何公式可以算清这笔账:我花很高的成本满足了客户的诉求,这笔钱也许能赚回来也许不能,而且,什么时候赚回来?能赚回来多少?也不知道,因为它中间的转换器是人心。如果非要等算清楚了再行动,那也就没有今天的阿那亚了。

做企业是这样,搞创新也是这样。我想起不久前的一次对话。汪涛老师问我:你知道,高校向企业转让技术,搞“产学研融合”,这事难在哪?我说,是难在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匹配?汪涛老师说,这个也难,但最难的,其实是算账。一项新专利技术,应用前景不明朗,能有多大的市场价值不知道,假如学校想把这个专利转让给企业,该怎么定价?定高了,企业不愿意;定低了,这不就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吗?谁敢担这个责任呢?大量的校企之间的合作,是卡在这儿了,因为这个账确实算不明白。

那么,有没有“产学研融合”做得特别成功的学校呢?有,比如斯坦福大学。如果用各种大学排名的指标去衡量,斯坦福大学和其他一流大学,比如哈佛、MIT、加州理工等等差别不大。但是,说到“产学研融合”,如果斯坦福大学自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因为它直接孕育了惠普、谷歌、思科等一大批科技巨头,间接孕育了硅谷。

那么问题来了,斯坦福大学是怎么解决这个算账难题的?

其实它也算不明白,于是就不算了。比如,谷歌的搜索引擎技术,是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为斯坦福的图书馆做项目时研发出来的,所以这个技术专利是属于学校的。当他们想拿这项技术去自己创业时,斯坦福想都没想就把专利的独家许可权给了他们,只象征性地要了一点股权,占谷歌总股权的0.7%。而且,谷歌还一直免费用学校的服务器,直到最后谷歌把整个学校的流量都占了一大半,导致别人都上不了网了,才搬出校园。

思科公司也是一样,创办思科的技术,是创始人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期间发明的,也就是说这个技术属于“职务发明”,所有权归学校。斯坦福也是象征性地收取了一点费用,就把专利让给了思科。

后来谷歌、思科成长为科技巨头,市值上千亿美元,相比当初近乎是免费的专利转让,你说斯坦福大学是不是亏大了?恰恰相反。因为斯坦福大学在专利转让时不算细账,它的专利转化率就特别高,有高达25%的专利技术都许可、转让给了企业,相比起来中国高校的平均专利转化率只有约8%。斯坦福大学的专利转化率高,它成功孵化的企业当然也就多。

早在1981年,由斯坦福孵化出的创业公司每年收入就达到1000亿美元。这些企业成功以后,向学校捐赠了大量资金,还成立基金会,为之后校友的新创业提供资金。1991年斯坦福百年校庆,校友募捐达到126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连哈佛大学都望尘莫及。学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投入前沿科技研究,出了成果可以不计回报、快速地进行转化,而成功的企业又用大量捐款来回馈学校,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良性的“产学研融合”。

你看,这个“产学研融合”的斯坦福模式,是不是和阿那亚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成功,不是靠市场逻辑,而是靠关系逻辑;它们和自己的客户之间,不是等价交换、财货两清的交易,而是相互亏欠、绵绵不绝的交情。人类学家早就发现,交情而非交易,是人类进入现代商业社会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彼此打交道的真实方式。也许,这里面藏着下一代商业模式的重要密码。

现在,我们都提倡无纸化、在线化办公。一来是节约纸张资源;二来,在线化更加高效,比如开会时用电脑记笔记,你就可以直接整理成会议纪要,不用再转写一次;第三,在线化意味着数据化,把原来不可见的工作过程变得可见了,比如你花了多长时间做PPT,开了多少小时的会,记录了多少笔记,发起多少次协作,等等。这些琐碎的过程全部数据化之后,就便于你发现问题,找出低效率的工作环节进行优化。

总之,在线化办公是好处多多的。有些公司甚至规定,即使两个人就在同一个办公室,他们之间开会也必须用会议软件,要的就是工作过程的在线化和数据化,便于公司进行管理。

但是,在线化办公是不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呢?我看到最近有几篇文章不约而同地讨论了这个问题。首先是知乎网友OwlLite,他是神经科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他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就是屏幕阅读的效果不如纸张阅读。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用屏幕阅读时,人们对阅读效果比较自信,认为自己完全理解了文章的意思;相比起来,在纸张阅读的时候,人们对阅读效果不那么自信。但奇怪的是,阅读完以后对他们进行测试,结果正好相反:同样一段文字,用纸张阅读的人,理解更深入、记住的关键内容更多。而且,这段文字的理解难度越大,纸张阅读的优势越明显。这是为啥呢?

作者分析说,原因可能在于,用纸张阅读时,你的眼睛会不停地去回看前面的部分,解决阅读时不断冒出的疑虑。这会给你造成一种感觉,就是你没有真正掌握文章的内容,让你不那么自信;但其实,你通过不断地回看和思考,已经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并且形成了对这段内容的认知地图。

为什么屏幕阅读效果会差一些呢?原因在于,我们一般使用的屏幕比较小,一屏能够呈现的文字量比一张纸要少得多,这就不方便眼睛随时回看,因为需要你上下滚动页面或者翻页。这样一来,你的阅读就被打断了,从而影响你对内容的理解。

所以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换块大点的屏幕。实验表明,当屏幕足够大,它的呈现效果和纸张完全一致的时候,屏幕阅读的效果就能追平纸质阅读了。这也是为什么得到要推出网页端。如果你是公司的行政人员,一定建议领导,给每位员工配置一块2K高清大屏,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再来看记笔记这件事。卓克老师在《科技参考》里提到一个实验,比起用电脑做笔记,用传统的纸和笔做笔记,可以让你在当场的记忆速度更快,而且事后的遗忘率更低。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认为,关键就在大脑的海马体,这个区域负责把暂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核磁共振扫描结果显示,使用纸和笔的人在事后回忆时,海马体区域有更强烈的大脑活动。这是因为,海马体也参与空间记忆,当人们拿起纸和笔写字的时候,笔尖和纸的相对位置一直在变动,海马体通过空间记忆,加强了内容记忆。此外,同一个字每次下笔时笔锋都不同;还有,纸会折边,或者写到纸张边缘时,会感到有点别扭……诸如此类细枝末节上的感受差异,是你在用电脑做笔记时没有的,但这些恰恰会激活海马体,加强记忆效果。下次开会时,建议你带上纸和笔,亲测一下是不是有效。

当然,在线化办公是大势所趋。正是因为这是不可逆的趋势,所以更值得我们花时间去仔细研究,它到底在哪些环节增进效率,在哪些环节会降低效率。有人说,凡是你会做三遍以上的事情,都值得你写一个SOP,也就是标准作业流程,然后去不断改进,更何况是我们天天都要用的办公工具呢?

下面是“得到快讯”。

今天只汇报一件事:得到电子书里法律类的专业书籍超过1000本了!这里面有《宪法》《民法典》等权威的法条,还有我们熟悉的罗翔老师、张明楷老师的著作。其中有一套书,我得跟你好好说说,它就是《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系列》。这里面的案例,是从全国各地法院精选出来的代表性案例,覆盖多个主题。

比如,你正在考虑跳槽,可以去看“竞业限制协议条款的效力如何认定”这个主题;如果你在考虑业余时间要不要去开网约车,可以去看“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的劳动关系如何认定”这个主题。而且,每个案例后还有主审法官写的“法官后语”,把裁判思路和方法给你讲得清清楚楚。如果你自己就是律师或者法官,这套书必须是你的案头常备。

在文稿下方,我们整理了一份书单,把得到电子书库里最有代表性的法律书籍帮你做了梳理,先收藏再转发吧!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法学领域推荐书单,请你收藏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