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台积电南京扩产获批,二是海底捞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
你记不记得,四月份的时候,产业界有件很受关注的事。先是中芯国际宣布要在深圳扩产28纳米芯片,紧接着,台积电也宣布要在南京扩产28纳米芯片。后来又传出,美国反对台积电在南京扩产,并禁止台积电把相关的生产设备投放到中国大陆。后来台积电的扩产计划就没了下文。
我们为你注意到,就在最近,这件事又出现反转,台积电的扩产计划审核通过了。台湾地区相关部门的表态,强调了两点,第一,28纳米为成熟制程;第二,台积电已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我大胆揣测一下,这个表态其实是在向美国喊话,成熟制程不值得封锁,而且台积电只要大陆的市场,不会向大陆转移技术。
反过来,这话我们听着就比较刺耳:台积电这是只想吃肉、不想出力啊?事实上,在四月份台积电刚刚宣布扩产计划的时候,就引发了大量的争论,我们到底该不该让台积电在南京扩产?反对的一方认为,它会抢占大陆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打击我们的芯片产业,是坏事;而支持的一方认为,它会带来鲶鱼效应,刺激大陆芯片产业的技术升级,是好事。
今天我们跳出对台积电的具体争论,看到这个争论的背后,其实代表了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问题——后发经济体想要追赶先进经济体,该怎样支持自己的本土企业发展?这个问题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
如果你了解一点经济学,肯定听说过一个词,叫“幼稚工业保护理论”。这是指,后发国家用进口关税和政府补贴,来提高外国产品的进入壁垒,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等它们成长起来了,再打开国门,和外国产品进行竞争。
很多国家在经济起飞时,都搞过幼稚工业保护。奇怪的是,有的国家搞得很成功,比如日本和韩国,而有的国家依葫芦画瓢却失败了,比如一些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失败的主要原因,一听你就明白:因为有高关税保护和政府补贴,本土企业在国内躺着就可以赚钱,根本没有动力去搞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也更不可能走出国门,去参与激烈的全球竞争。
但是,同样是用幼稚工业保护,为什么日本和韩国就培育出了大量优秀企业和自主品牌呢?这是因为,日本和韩国是一方面给企业提供支持,一方面强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纪律”。也就是说,对那些受到补贴和税收支持的制造企业,政府会定期检查它们的出口成绩单,只有成绩好的“优等生”才能继续享受优惠政策。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必须是出口业绩呢?因为高关税之下,本土企业能够毫不费力地占有国内市场,但它们是不是真的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必须用国际市场来检验。是骡子是马,拉到国际市场上比比就知道了。出口业绩很难长期造假,对于出口不达标的企业,政府会停止发放贷款、取消补贴,甚至是暂扣生产许可证、强制破产等等,以此来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这样的优胜劣汰,一大批日韩企业快速成长起来。
日韩崛起的成功经验给我的启发是,后发国家想要培育本土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政府支持和市场竞争,两条腿缺一不可。想用取消市场竞争的方式来扶持本土企业,这条路已经被证明了是走不通的。
回到台积电的争论,我看到著名科普学者袁岚峰在呼吁,政府要想方设法支持企业搞研发,比如给它们提供研发补贴,帮它们联系科研机构,组织全国科研攻关等等,但绝不用行政手段给它们市场。本土企业能占领多少市场份额,需要它们自己真刀真枪跟其他企业去拼。因为,“真正的竞争力,只能在竞争中培养出来”。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海底捞发布公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04%;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也扭亏为盈了,预计超过8000万元。总之,这份成绩单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海底捞说这个业绩还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我想起今年上半年,海底捞上了一次热搜,原因是一位顾客在网上晒单,说自己花17块吃了一顿海底捞,点了四份清水锅,一份捞面,一份自选小料,做了手部护理,打包了零食和水果,算下来一共17块。帖子引发很多人效仿,都跑去海底捞如法炮制薅羊毛。也有好多人替海底捞操心,会不会被羊毛党吃垮了?现在,海底捞上半年的成绩单出来,营收和利润都大幅反弹,证明大家是多虑了。我们都知道,从营销的角度看,因为被薅羊毛而上热搜,这给海底捞省了多少广告费用啊。
我们一般人看被薅羊毛这件事,也就只能想到广告价值这一层了。但是真正的经营高手,他们会再往深想一层:有没有可能从这件事中,找到改善经营的线索?
我来给你举个例子。
在知识城邦里,有一位经营超市的用户有点苦恼,他问黄碧云老师:经常有附近的老人来超市里撕免费的连卷袋,怎么办?连卷袋就是供顾客装东西用的一卷一卷的手撕袋。去劝导顾客少拿袋子吧,很容易和顾客起冲突;把袋子放置点减少一些,或者集中放到打称台,又会让顾客觉得很不方便。这位用户就很头疼。
黄碧云老师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
黄碧云老师说,这个问题,你得分三个层次来思考。
第一个层次,就是想想顾客拿连卷袋可能去干吗?很有可能是拿回家当垃圾袋用了。一问,这位同学的超市里提供的连卷袋是35cm×44cm的,这个尺寸拿来当垃圾袋确实正合适。
所以,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改变连卷袋的尺寸,比如变得更窄更深,不适合做垃圾袋,这样免费来拿的人就少了。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预设顾客就是来薅羊毛的,而我的立场是想办法不让顾客薅羊毛。
但是,如果你再多想一步,就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大部分顾客真的是因为想薅羊毛才会多拿袋子吗?根据黄碧云老师的实地观察,并不是这么简单。什么时候顾客会多扯袋子呢?
比如,连卷袋尺寸太多,有大有小,顾客不知道哪种更合适,就会把各种尺寸的都扯下来试试。或者,连卷袋放置点太少,顾客觉得等下买的时候再去找太麻烦,就会先到连卷袋那儿多扯几个下来,放置在购物篮里备用。再比如,袋子形状不合适,像很多长条形的菜,顾客会因为一个袋子套不下,就用两个袋子套两头后再去打称。还有,连卷袋看着不结实,买西瓜等重物时就会多套一个,等等。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大多数顾客多扯袋子,不是因为他想占便宜,而是因为连卷袋的设计和管理有问题。搞清楚了用户的行为场景,接下来怎么改进也就清楚了。
首先,调整袋子的规格,把原来好几种规格的连卷袋,减少到两种规格:一种长而细,一种宽而短。长的就放在形状比较长的商品旁边,宽的就放在形状比较圆和短的商品旁边。这样顾客用起来方便,员工也容易投放。
同时,增加连卷袋的投放点。之前,很多门店以为是因为投放点过多,所以大家会多拿连卷袋。其实恰恰相反,很多顾客是因为找连卷袋不方便,才会一次性多备几个袋子在购物车里,从而造成了浪费。所以,提升连卷袋的放置密度,反而能减少连卷袋的浪费,而且方便顾客随取随用。
还有,有些顾客结账后,购物车里留了一些连卷袋并没有用,之前,清洁人员为了加快清扫的速度,会随手把袋子扔掉。可以要求清洁人员把这些连卷袋整理起来,交到称台区统一回收再利用。
你看,经过这样一通调整,连卷袋浪费少了,顾客体验也更好了。这是看待薅羊毛问题的第二个层次。
但是也必须承认,无论你怎么优化体验,还是免不了会有极少数顾客多扯袋子。这时候,就需要你看到第三个层次:这些顾客经常来拿袋子,说明他真没把你当外人,咱们就索性在前台备一些大的连卷袋,真有需要的顾客,咱们就免费给领一个。这样一来,连卷袋也变成了链接客户的一种增值服务。记住黄碧云老师的那句金句:社区超市的本质是邻里关系。
之前在有一期启发俱乐部里,马寅讲了阿那亚靠用户驱动的故事;今天这个案例,黄碧云老师再次给我们示范了,如何把一个“用户麻烦”变成提升用户体验的机会。
头条的听众里不少是企业的管理者,黄老师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别值得推荐给你们的团队成员,让他们用这种为用户深度服务的思考方式,来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我把这个小故事给你做了个小海报,放文稿里了,方便你转发。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最近我们上线了一门新课《跟华杉学儒家思想》。但是今天我不聊课程,想和你八卦一段华杉老师和得到的陈年往事。你知道,华杉老师,是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的创始人,我们得到的猫头鹰就出自他的手笔。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只猫头鹰刚刚设计出来的时候,我们得到全体同事都觉得丑得要死,坚决不接受,甚至设计师们说,如果用了这只猫头鹰做LOGO,他们就集体辞职。眼看合作要泡汤,没想到,华杉老师一出马,就让所有人当场改变了态度。
你肯定很好奇,华杉老师对我们施了什么魔法?其实就一招,先干为敬。说实话,如果华杉老师按行业惯例,仅仅给一个猫头鹰的形象放在提案会上,那不管他怎么巧舌如簧,都不可能说服所有人。但是,华杉老师现场直接给我们放了一段创意十足的一分钟视频,就是这只猫头鹰戴着耳机乘地铁、坐飞机、跑步、泡澡等等。如果你是得到老用户,应该对这段视频有印象。我把这段视频也插在文稿里了。
点击查看:华杉老师出品创意猫头鹰短片
当时,所有在场的人看到视频后,有强烈的感受:第一,华杉是认真的。第二,我们可以基于一个事实展开想象了。这样,才有了今天你看到的这只猫头鹰。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