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企业怎么留住优秀员工?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三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张文宏医生受舆论关注,二是越南成为纺织品出口大国,三是AI教练助力中国跳水队。

先来看第一条。你知道,最近张文宏医生又成了舆论焦点,具体争议相信你已经看了很多,今天我们试着退后一步,从争议中看到这样一个趋势。

随着防疫工作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医生这个职业群体的影响力不再限于专业领域,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公共舆论的关注,医生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都在提升。我还看到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叫《2021中国医疗人才发展报告》,这份报告对近千家医疗机构的超过300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调研。受访者普遍认为,疫情之后,他们这些医务人员获得了更多关注和尊重,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度也提高了。

我注意到,这份报告中多次提到“职业认同”这件事情,挺有意思的,值得我们再往下深挖一层。把职业认同这件事看得这么重要,这背后其实代表着一代中国人工作观念的重大改变。李育辉老师在组织行为学课程里面讲过,这个转变就是,从组织认同到职业认同。

想想看,我们父母那代人的身份认同,更多地是和一个单位绑定在一起,而不是具体的职业。单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收入待遇情况。所以那时候,一个人具体做什么工作不重要,在哪儿工作才重要,如果你是在大型国企里工作,就算是打杂,家里人也会觉得特别有面子。这种情况就是组织认同。

而我们这代人的就业情况,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企业的平均寿命越来越短,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左右,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很难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二是,从主观上,我们这代人的跳槽意愿也更强烈,而且越是年轻人跳槽意愿越强烈。这有一个调查数据:“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干了超过4年,“80后”是3年半,“90后”是19个月,而“95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只干7个月就会离职。

显然,和我们的父辈不同,现在的职场人士不再把自己和某家企业绑定,而是更看重自己的职业发展赛道,比如,不管你在大厂小厂,“天下码农是一家”,这就是职业认同。

这时候,员工虽然笔头上是和公司签合同,但心里却是和自己的职业签合同。他最关心的问题,可能不是组织的长远发展,而是自己的职业发展:三年后我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在自己的领域会获得什么样的专业地位?到时候我有没有能力跳槽到更好的公司?

可以这样来理解:员工是企业的雇员,但同时,员工也是企业的雇主。上一代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安顿一辈子的生活;而现在的员工雇佣企业,是用来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加速。

在这个时代,一家企业想要被更多优秀的员工“雇佣”,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是你怎么去想方设法激励员工,而是公司得反过来向员工证明自己的价值:你怎么成为他职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你能不能在他的工作履历上,成为值得重点突出的一段?

李育辉老师给了所有管理者一个金句:“不要试图让组织成为员工的全部,也不要把‘让员工无法离开自己’作为组织的目标,而是要努力铺就员工的职业道路,让员工不愿意离开。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前两天,我看到越南的官方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说越南去年超过了孟加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这让他们非常兴奋。为什么越南对纺织品出口这么看重?因为纺织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风向标。我们在第5期节目里专门聊过,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无一例外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

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的几项关键技术,都和纺织业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缝纫机和化学纤维;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计算机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提花织布机的打孔技术。

未来纺织业会不会重新成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呢?青年科学家彭天放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最新一期的“硬科技报告”,是的,纺织科技正在引领一门叫做“超材料”的热门研究领域。

最近,华中科技大学与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一种降温效果非常显著的新型纺织材料。穿着用这种材料制作的衣服,我们就可以过一个清爽的夏天了。

我在文稿区放了一张论文里的实验效果图。图中,研究人员穿的背心,右半边是普通棉布,左半边是这种新型纺织材料,在夏天中午的室外晒了一个小时。用衣服内侧的温度计一测,发现背心左半边的温度,比右半边低了将近5℃!这个科技成果,让我这种一到夏天就怕出门的人看到了希望。

你肯定会好奇,这种降温效果是怎么实现的。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精确控制纺织纤维和光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这种纺织纤维需要对波长不同的光,产生不同的反应。

首先是“反射特性”。它需要尽量反射太阳光里绝大部分的能量,防止皮肤吸收阳光之后被加热升温。其次是“辐射特性”。它要能够辐射所谓“中红外光”,把人体散发的多余热量通过辐射散发出去。这个原理听起来挺简单的,但难点在于,光和材料的相互作用特性,主要是由材料在纳米尺度上的特点决定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双层纤维结构,在纤维内部分布着许多直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这种结构对阳光的反射率达到了92%,对中红外光的反射率达到了94%。

这种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好。不像空调、电扇这种传统的温控设备,这种材料的降温效果,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它除了可以做成衣服,还可以做成汽车的防晒罩、家用的窗帘等等,为节能和碳中和贡献力量。也许几年之内,我们就真的可以买到这种由中国科学家开发的避暑神器了。

在未来,纺织业这个古老的行业,还会带动更多前沿的技术进展,我们会为你持续关注。

来看今天的第三条。

最近很多文章都在盘点,科技怎样帮助中国奥运健儿取得好成绩。比如国家游泳队,就用到了航天科技中的风洞试验,来研究不同泳姿下受到的阻力大小,还把航天失重状态下的惯性技术用在了游泳训练中。再来看国家跳水队,他们引入了人工智能教练,通过高速摄像机和算法,来精确测量运动员的动作,识别难度系数,分析动作质量。国家跳水队还给这套人工智能系统颁发了一个“工作证”,工号001的国家队AI教练。

看完这些消息我们都在感叹,科技手段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已经介入得这么深了。顺着这个趋势往下推演,你一定会想到,当科技力量在体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当AI教练无处不在,那么,以后教练这个角色会不会被逐渐边缘化,被AI教练取代?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篇有趣的论文,它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这篇论文的作者叫钟秉枢,他研究了中国的六个传统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体操、举重,这6个项目拿到的奥运金牌占中国代表团所有金牌总数的74%。钟秉枢发现,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带出成绩的优秀教练并不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满天星斗”,而是来自一个师门,同宗同源、一脉相承。

就拿女排来说,从1981年首获世界冠军到现在,中国女排先后有13位主教练,而带领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的只有5位,即袁伟民、邓若曾、张蓉芳、陈忠和、郎平。袁伟民之外的其他四位教练,都在袁伟民带领的中国女排工作过,他们或是袁伟民的助手、队长,或是袁伟民的陪打、主力队员。那些没在袁伟民执教的中国女排队伍中熏染过的主教练,没有一位率领中国女排获得冠军。

其他几个项目也有类似的明显师承关系,论文里有一个统计图,我放在文稿里了,你可以研究一下。论文里把这种主教练们代际相传的特点,叫做“权威保有”。

这种效应并不是体育界的特例,在科学界也非常明显。据统计,诺贝尔奖得主中30%都是有师徒关系的。我们还找到一篇论文,专门研究近百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的师徒关系,发现可以把师承关系分成好几种模式。比如,有“几代单传”式,从1909 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奥斯特瓦尔德,到196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格拉赛,他们之间传递了五代。还有“桃李满天下”式,比如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卢瑟福,一共培养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

体育项目和科学领域中的“权威保有”现象,给我一个启发,就是在知识已经标准化的现代社会,师徒之间的传帮带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师承传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共同体的精神、文化、荣誉、信任等对一个人的支撑。有个体天赋的人,如果有幸加入到一个卓越的师承传统当中,更有可能出成绩。

参考文献:

1.钟秉枢.文化传承与精神永续——70 年夺冠之路与国家队管理创新[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05期.

2.孙习习.诺贝尔奖获得者师徒关系分类探究[J].决策与信息,2013,07期.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你可能知道,我们公司有个特殊的管理规定,就是向下写周报制度。就是说,不要求员工向领导写周报,而是反过来,要求领导向下属写周报。凡是带团队的人,都要在周报中向团队成员汇报自己本周的工作进展。不但包括日常工作,还要同步自己的业务思考和行业观察。偷偷告诉你,不要以为这些做内容的人写周报就很容易,其实写起来也是绞尽脑汁。

我在想,没准儿你也会有同样的烦恼。我帮你去问了《职场写作训练营》的主理人罗砚老师,怎么才能写好周报?她告诉我一个万能公式:周报=主线任务+决策思路+情报视野。这里的“主线”,就是跟你的业绩考核直接相关的事情。写周报,切忌杂事扯了一堆,而主线任务没汇报。决策思路,就是你在做决定的时候,都是根据哪些关键变量;情报视野,就是你这周获得的新知,对你最有启发的新鲜事。具备了这三条,你的周报一定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