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一盒月饼引发的员工纠纷,二是“双减”政策家长态度调查。
来看第一条。中秋节期间刷新闻时,我刷到一条令人哭笑不得的消息:因为公司过节没有发月饼,一名员工怒从心头起,竟然动手把领导给打了,双方还闹上了法院。这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挺极端的案例,但我想起几天前,有一个金融行业的朋友向我抱怨,说他们公司今年竟然没发月饼,像什么话。你看,因为不发月饼而引起员工不满,可能还真不是特例。
仔细想想,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可能公司想的是,现在谁还缺一盒月饼,就算发了你们也不吃,还不如直接发200块钱实惠;但是在员工看来,就算发了过节费,月饼也应该有,我可以不吃,但公司不能不发。怎么理解这种心态?为什么员工会稀罕一盒月饼?
这是不是一种攀比?别人公司都发了,就我们公司没有,没面子。或许多少有这个因素,但我认为,不是主要原因。一盒月饼,不能简单等同于200块钱的员工福利,这是一份特殊日子的特殊礼物,是具有仪式感的。就像情人节你必须给老婆买花,而不是直接给她微信红包。换句话说,过节不发月饼,在较真的员工看来,就是“你心里没有我”,难免会抱怨。但是反过来看,公司领导应该高兴,这说明员工对公司有超越雇佣关系的情感连接。
说到这儿,真是挺感叹的。回到30年前,国企真的就是员工的家,从生活起居到子女教育,厂里全包,厂区内不但配套有职工宿舍、职工食堂、职工澡堂,连医院、幼儿园、中小学都一应俱全。当然,这种“企业办社会”的模式也给国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1990年代起,国企开始陆续剥离“办社会”的职能,轻装上阵。特别是,在取消福利分房、全面推行公积金制度之后,企业不需要再操心员工的住房问题,而是交给商品房市场来解决。
但是你发现没有,现在的互联网大厂在员工住房问题上,开始悄悄回归“国企模式”。比如最近有消息传出,小米花7个亿成立公寓管理公司,准备自建员工宿舍,解决员工租房难、租房远、租房贵的问题。再往前,华为、京东、格力等一批科技公司都建了员工宿舍,甚至有的还承诺为员工分房。
你会不会觉得奇怪:为啥这些公司不直接发放租房补贴,让员工自己找房子,而是选择自建宿舍这样的“笨办法”呢?
一来是因为,租房补贴不好使。比如字节跳动的10万员工,一大半都在北京以知春里为圆心的3公里半径范围内办公。字节员工也大都在这一片租房,这儿的房子被戏称为“节区房”,房租水涨船高,字节跳动发给员工的租房补贴都上缴给房东了。
二来,可能更重要的一点是,员工宿舍通过为员工建立起一个社区环境,能够让员工拥有更好的工作状态。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的工作和生活是割裂的,家人朋友完全搞不懂你的工作内容,那你就很难和他们有共同语言。你在工作上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无处分享;而你在工作上积累的负面情绪,也无处消解。这就让你的情绪资源长期处于消耗状态,没有办法及时“回血”。
现在,企业通过员工宿舍,重建“家属大院”,让同事进入员工的生活圈子,让家属之间相互熟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通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反馈通路,让员工的情绪资源及时得到补充,让员工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注意啊,建立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反馈通路,并不是说一定要花几个亿建员工宿舍才能办到,其实管理者在平时就可以做到。李育辉老师在组织行为学课里提到一个例子:一位绩效突出的互联网中层管理者,她非常熟悉团队成员的家庭情况,并且一直和家属保持密切联系。每当员工情绪不好,或者需要密集加班攻坚一个项目时,这位管理者就会打电话给员工家人,感谢他们的理解包容,并肯定员工的工作成就。你看,这样一来,工作和生活的反馈通路就打通了:员工的家庭更加和谐,家人的支持让员工更有干劲,这就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我觉得,有一个趋势正在越来越明显,就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老国企时代的“家庭模式”,到后来的“市场模式”,现在正在走向“社区模式”。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我看到《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最近,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报共同发起了一项社会调查,了解家长对“双减”政策的态度,共有51万名家长参与调研。“双减”是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好消息是,有72%的家长表示,“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教育焦虑有所缓解。不过,调查显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仍然有高达87%的家长感到焦虑。特别是孩子成绩处于下游的家长,以及收入中等偏下的家长,焦虑指数最高。焦虑的最大原因,是家长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很难辅导好孩子。看来,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个长期工程。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有时候,家长的焦虑会表现在,一直不停地向孩子发号施令。几年前国外有一项调查显示,2~10岁的孩子,平均每隔6~9分钟,就会接到家长的一个指令,这就相当于孩子每天要遵守50个指令,更何况,这些指令还是自相矛盾、相互打架的。
那怎么办呢?家长会说,不给孩子立规矩也不行啊。而且家长可能会认为,不用给孩子讲道理,说了他也听不懂,只要立好规矩,严格执行赏罚规则就行了。但是,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如果家长只定规则,不解释道理,长期看是不利于孩子的创造力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麦金农,曾经发起过一项“创造性人格”调查,也就是调研特定领域内,比如建筑师和作家里面最具创造性的那批人,研究他们的共同点。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是觉得“立规矩”比“讲道理”更重要,但麦金农的发现正好相反:这些最具创造力的人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重点不是立规矩,而是“讲道理”,父母会不厌其烦地解释规则背后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
为啥“讲道理”比“立规矩”对保护创造力更重要呢?套用一个流行的术语,“讲道理”其实是告诉孩子规则背后的“第一性原理”。孩子理解了规则背后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观,就能通过内在的秩序来管理自己,不必被迫遵守外在的规定,这就为发挥创造力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而且你放心,不要以为“讲道理”孩子听不懂。实际上,孩子到七八岁时,会进入一个非常强烈的道德敏感期。这时候,你表扬他的道德特质,比表扬他的具体行为更管用。比如,当孩子帮别的小朋友捡回了皮球,该怎么表扬他呢?我给出两个选项,你想想看,该选哪种?
A.“你主动帮助了别人,这样做非常棒!”
B.“你是一个非常善良而且乐于助人的人!”
可以看出,A是针对行为的表扬,B是针对道德特质的表扬。心理学家做过专门的对照实验,在帮助别人以后,受到行为表扬的孩子,一周后有10%的人把自己的玩具捐给了医院生病的小朋友;而受到道德特质表扬的孩子,一周后有45%的人捐了玩具。针对道德特质的表扬,对孩子的行为有更持久的影响。原因可能是,孩子把这种道德特质内化成了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并努力用行为来和这种身份认同保持一致。
心理学家还发现,这个规律对成人同样适用,谴责道德特质比谴责行为更有杀伤力。比如,你对一个成年人说,“请不要撒谎”,效果就远远不如对他说“请不要成为一个骗子”。同样地,对于杜绝酒驾的公益广告,把广告语从“请不要酒后驾车”变为“请不要成为一个醉驾司机”,广告效果会大大提高。
这也许说明,人类的道德敏感性比我们想象得更大。教育孩子,既要“立规矩”,更要“讲道理”。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得到电子书今天首发了一套新书,书名叫《日常人文课》。听这名字,你可能就猜到了,这是一套人文通识教育的入门读物,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哲学和女性主义5大领域。这套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真实的生活难题出发,尝试从古往今来的人文大师那里,得到靠谱的解答和接地气的建议。
比如,约会的男性每次都坚持要买单,我该怎么办?
书里说,你的约会对象为你买单,虽然不会给你造成任何明显伤害,但他其实是在继承一套古老的传统,就是男方有义务支付约会费用,女方有义务洁身自好。这套传统是在女性几乎不从事工作,经济状况也不如男性的时代形成的。现在,你有你自己的钱,不需要对方来为你开销了。那么明智的办法就是,谁提出约会就由谁付账。所以,为了公平起见,你也得常常主动约对方。
女性主义者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说:“有太多的人在寻找理想的对象,而不是让自己成为理想的人。”她建议,女性要大胆一点,要敢于为约会买单,看看对方是否受到冒犯了。这样,你就能借此了解对方,并且了解你自己。
还有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升职意味着被迫加班,值得吗?闺蜜的老公出轨了,我该不该告诉她?伴侣很好,为什么我还是喜欢看帅哥美女?像这些个个能上《奇葩说》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你也好奇,可以翻翻这本书,看看近500位人文大师对这些问题是怎么说的。
电子书组的同事还告诉我,打开这本书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看看目录,哪个问题吸引到你了,直接去读。3分钟就能读完一篇,可以说是毫无压力。祝你读得开心!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