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什么是“元宇宙经济学”?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三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爆,二是六成大学生认为自己未来会年薪百万,三是驻阿富汗美军完成全部撤离。

最近半年以来,“元宇宙”概念火得一塌糊涂。扎克伯格说,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他准备花5年时间,把脸书变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份,字节跳动花90亿人民币收购了一家虚拟现实创业公司Pico,媒体认为这是字节跳动在和腾讯抢夺元宇宙赛道。另外据彭博社估计,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在3年后将达到8000亿美元,这是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的5倍。

我就不举更多数据了,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有人认为,元宇宙哪里是下一代互联网,元宇宙分明就是下一代人类社会。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网页诞生。那个时候,你能想象接下来的30年中互联网怎样改变了人类社会吗?同样地,站在2021年的今天,我们也想象不出来,未来30年“元宇宙”将怎样改变人类社会。

那么,到底啥是元宇宙呢?现在众说纷纭,不好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电影《黑客帝国》《阿凡达》《头号玩家》里描述的虚拟数字世界,玩家可以在其中游戏、体验、社交、创造、交换、消费。关于元宇宙,我最好奇的地方是——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定律,比如时间、光速,到了元宇宙中都可以被重新设定;那么,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规律,到了元宇宙中还管用吗?还是说,我们需要另一套“元宇宙经济学”?

我最近刷到中译出版社刚刚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就叫《元宇宙》,里面就提到对“元宇宙经济学”的畅想,很有意思。

你知道,按照教科书里的标准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的。也就是说,资源的“稀缺”是经济学大厦的理论基石。但是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中,一切物品都是0和1的排列组合,生产这些物品不消耗电能之外的任何东西。而且任何一件物品,理论上都可以被无限复制,但并不会增加成本。“元宇宙”里的资源是无限的。

但是,无限的资源没有市场价值,那为什么元宇宙里面的虚拟物品,比如某款热门游戏的“皮肤”,仍然是“有价”的呢?这是因为,元宇宙被人为设计了“稀缺性”,也就是通过“限量供应”,人为制造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有了“稀缺性”,才可能有市场,也才可能有经济学。其中每种物品到底供应多少,并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算法决定。

这可能是“元宇宙经济学”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计划和市场的统一。也就是说,“元宇宙”中生产要素的总量,是由大数据和算法“计划”出来的,而要素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交易、自由竞争来完成的。

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元宇宙都将比现实世界做得更好。比如采用“计划”手段时,由于数据和算力都不再是问题,元宇宙完全可以计算出一个最佳的资源供应量和供应价格;采用“市场”手段时,由于交易成本趋近于零、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市场失灵”,把经济学上的“完全市场假设”变成现实。在元宇宙中,计划越科学,市场就会越有效;市场越有效,计划就会越科学。

你看,计划与市场,这一对在传统经济学中水火不容的概念,在元宇宙中却能实现神奇的对立统一。用这本书里的话来说,“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握,成为包罗万象的如来神掌”。当然,以上只是这本书的作者开的一个脑洞。未来几十年,我们一起来观察“元宇宙经济学”会怎样演化吧。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中国青年报》公布了一份大学生就业调查,有高达6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10年后能年入百万。年轻人的这种乐观精神引发了全网热议。据估计,全中国年薪百万的人有70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0.05%;就算退一步,月薪2万、年薪24万的人,也只占中国总人口的0.2%。而现在,竟然有六成以上大学生认为自己未来能够年薪百万。有人感叹,这届年轻人是不是对生活有什么误解?

其实,这个调查结果不奇怪,和“这届”年轻人也没啥关系,每届年轻人都是乐观派。你可能听说过一个理论——“幸福U形曲线”。也就是,年轻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是很高的,对未来也最乐观;但是,从30出头时,生活满意度开始逐渐下降,到45岁左右达到最低谷,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年危机;好消息是,过了50岁之后,生活满意度会逐渐回升,而且会上升到跟年轻时差不多的水平。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你告诉了年轻人这个“幸福U形曲线”,他们仍然对未来非常乐观。有一项覆盖2万多名德国年轻人的调查报告,和《中国青年报》的这份报告很相似——大部分德国年轻人相信自己能够打败大多数人,拥有人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和高质量的婚姻,成为人生赢家。有神经科学家认为,年轻人的这种过度乐观是人类物种演化的结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

当然,这届年轻人的乐观,也和社会强化的信息环境有关。我们听过太多20几岁创业、35岁财富自由的故事,比尔·盖茨20岁创立微软,扎克伯格20岁创立脸书,乔布斯21岁创立苹果。全社会都认为,年轻人是天生的创业者,风险投资圈的人更是明显地偏爱年轻人。比如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就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投资者的截止时间是32岁。在32岁之后,他们就会产生怀疑。”

不过,年轻人创业真的比中年人更有优势吗?两年前,《哈佛商业评论》曾经有一个调查,美国所有创业者创办企业时的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像能源、生物技术这些行业,创始人创建企业的平均年龄在47岁;软件公司创始人相对年轻,但他们创立企业时的平均年龄也有40岁。

这项调查还对比了年轻人和中年人创业的成功率,结果发现,无论是那些增长最快的公司,还是已经成功IPO的公司,都呈现出一致的规律:创业者年龄越大,创业成功率越高,50多岁的创业者成功率是最高的。面对两个创业者,如果你除了他们的年龄外对其他信息一无所知,那么,你肯定应该押注那个年龄大的。

等等,这和前面说的风投的做法不同啊。难道风险投资人不知道上面这个研究数据吗?这份调查给出的推测是,相比于中年创业者,年轻创业者手头更拮据,他们会以更低价格接受风投的入股。所以对风险投资人来说,投资年轻创业者可能是一笔更划算的交易。

你看,从客观上来看,年轻人未来的幸福感会降低、创业成功率也不高,这个时候,年轻人的乐观精神就很重要了。如果你是年轻人,不用焦虑,等步入中年,你们的主场就真的到来了,无论事业家庭,都会越来越好。

来看今天的第三条。

我看到新华社对阿富汗局势的后续报道,美军在8月30日全部撤离了阿富汗,并且在撤离之前,对喀布尔机场的大量设备进行了破坏,几十架飞机被毁,包括阿富汗空军直升机和民航客机。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军从入侵阿富汗的第一天开始,直到离开阿富汗的最后一刻,都在给阿富汗带来巨大破坏,都在给阿富汗人民造成严重伤害。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重建阿富汗,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历史上另一个关于美军撤离的故事,驻军对当地人产生的影响,以一种非常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那是在南太平洋上一个叫做塔纳的小岛,在1940年代,岛上大概住着几千名土著居民。突然之间,二战的太平洋战争爆发了,美军选中这里作为战争基地,有30万名美军士兵涌入这里。

接着,当地土著就目睹了一系列他们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们看到,美国大兵不用耕种也不用打猎,只需要扛着步枪列队走两圈,就会有巨大的船只和巨大的机械鸟,运来各种没见过的先进工具和食物补给,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当地土著看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群人掌握了“通天”的本领,拥有了神的庇护,神会定期给他们带来礼物。

不过很快,太平洋战争结束了。美国大兵把他们建的房屋全部拆掉、把多余的物资扔到海里,就像一夜之间来到一样,他们又在一夜之间坐着大船和大鸟消失了。

当地的土著就拼命回忆,那群人当初是怎么和神沟通的?如果我们也照着做,是不是可以同样博取神的欢心呢?土著们开始照猫画虎,在自己胸口涂上USA字样,用木头制作了飞机模型和调度塔台,然后扛着木头步枪列队行进,不停地作出引导飞机降落的手势等等,想尽办法与神沟通。

在最开始的十几年,土著居民是真心相信这样会有效。久而久之,因为始终不见有大船和大鸟来,岛民们也就逐渐放弃了见证神迹的幻想。但是,这个祭祀仪式并没有被废弃,而是一直保留下来,逐渐演变成了当地的一种独特宗教。每年2月15日,你还能在塔纳岛上看到这个祭祀仪式。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什么呢?第一,人类上千年的宗教形成过程,在短短几十年中重现了一遍;第二,如果不能理解现象背后的“第一性原理”,无论做多少反思,无论多么努力,都是徒劳的。

最后,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

今天是2022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倒计时100天。今年的演讲主题已经定了——“原来,还能这么干”。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往年的主题:“小趋势”“基本盘”“长大以后”,对比一下你有什么发现?今年的主题从“是什么”的概念变成了“怎么做”的行动。罗胖说,他说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听完之后有“原来,还能这么干”的感受,甚至产生“原来,我还可以这么干”的行动。

过去一年,我们一直在寻访各行各业的实干家,搜集让人脑洞大开的“干法”。今天,我们要向你发出郑重邀请:如果你是在某个行业沉浸多年的实干家,或者你也一样乐于搜寻各种创新干法,欢迎你加入“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策划团队,和梁宁、何帆、香帅、李翔、蔡钰等“最强大脑”一起,帮罗胖策划跨年演讲。具体参与方式我放在文稿里了,请点击图片查看,期待你的加入。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