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国庆特刊:怎样打败“假期综合征”?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猜你现在的心情比较复杂,有点不舍,有点焦虑,甚至会有一点点空虚茫然。按心理学的解释,这就是“假期综合征”的表现,假期还没有过够,就要重新回到紧张的工作节奏中,难免会不适应。

今天我要带你刷的课程,是《刘玮·存在主义哲学20讲》,课程主理人刘玮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存在主义的起点,其实就是你感受到的这些负面情绪体验。存在主义会告诉你,这些感觉是完全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

像是焦虑、虚无、对人生意义的怀疑等等,那些古往今来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都认真地思考过,而且比普通人体会得更深刻、表达得更到位。我们普通人是把负面情绪当作一个不好的体验,想要尽快摆脱;而存在主义哲学家,是把这种个人化的情绪当作思考的起点,从这里展开他们的哲学探索。

现在你就明白了,“存在主义”这个词虽然听上去特别高冷、不明觉厉,其实,它关注的不是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我们每个人具体的生存体验,是一种特别有温度的哲学。“存在主义”关心你的处境,但不会对你指手画脚,说你应该怎样怎样;而是告诉你,还有这样那样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就跟随刘玮老师的课程,看看存在主义怎么帮你找到生活中的可能性。

好,我们开始。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一定都问过这样的问题:我到底为什么活着?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们来看看存在主义哲学家是怎样看待“人生意义”这件事的。

加缪在他的代表作《西西弗神话》里,描写了希腊神话里的一位国王西西弗,因为欺骗诸神,被罚在地狱里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每当他费尽力气把石头推上山,石头又会重新滑落,西西弗只能从头再来,永无止境。

你能想象比这更悲催、更没有意义的人生吗?但是,加缪在这部作品的最后却说:“我们应该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

为什么?

神之所以觉得,重复推石头是一项极其严厉的惩罚,就是因为这件事看起来毫无意义,而且,重复的痛苦比一次性的痛苦更能摧残一个人的意志。但是西西弗用坚持不懈的行动表明,神加给他的惩罚,没有实现神想要的结果。当西西弗看着石头滚落,用自己的意志走下山,坚定地重新开始推石头,他就证明了自己比那块石头更加强大,比命运更加强大,比诸神更加强大。

直面荒谬,珍惜当下,创造出此时此地的意义,哪怕这种意义只是又推着石头前进了一寸。正是这种清醒的认识,让西西弗克服了悲剧感和荒诞感,让他配得上“幸福”这两个字。

每当遇到艰难处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手推巨石的西西弗,我们知道西西弗是幸福的,因为“登上顶峰的斗争就足以充实人的心灵”。

这就是存在主义哲学想要告诉你的。它就是要把焦虑、虚无、荒谬这些东西最充分地展现在你的面前,然后对你说,这些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存中的常态,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人生就是在它们之上创造意义。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可人生是有意义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不认可当下的生活状态,认为目前的生活不是自己理想的生活,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好像遥不可及、从未开始。

那么,如何判断你现在过的是不是真正的生活呢?尼采讲过一个很精彩的思想实验,你可以参考一下。尼采说:“假如恶魔在某个夜晚闯入你最难耐的孤寂中,并对你说:‘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在你身上重现,会以同样的顺序降临’。”

听到这番话你会作何反应?如果你对这个恶魔说,你愿意把这样的人生重新过一遍,那么你过的就是忠于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听完觉得后怕,那你过的就不是本真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过“常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没有经过思考,只是在人云亦云。

大学选专业,很多时候是出于父母的希望;毕业工作了,看到别人买LV,自己也想买;当了爹妈,看到别人家孩子报什么班,我也报上;在社交中,也得跟周围人步调一致。其实这种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它又很危险,因为我们遗忘了“我自己”的存在。就像很多人抱怨的,从小为了父母而生活、为了考出好成绩而生活;长大了,又在为了挣钱而生活、为了孩子而生活。

存在主义哲学说,要改变这种状态,你需要一个“觉醒时刻”,也许是一次重大的事件,也许是一次长久以来的感悟。这个时刻会点醒你,迫使你重新思考人生,你会问自己:我就这样度过属于我的时光吗?在“我”这个个体有限的一生中,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你会想,这样的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

关于这个觉醒的契机,刘玮老师用自己的经历来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我是1999年上的大学,我当时第一志愿是法学,第二志愿是德语,结果这俩都没考上,最后去了哲学系。最开始我对哲学也不是很有兴趣,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学完了以后也是懵懵懂懂的,没摸到门。

“大三的时候,我上了一门叫‘存在主义哲学’的课。这门课的老师其实不是正经研究存在主义的,讲得也不是特别专业,但是这门课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这门课上学到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点醒了我,让我觉得我的大学生活好像不该这么过,那是一种沉沦的生活,而我想要更真实的大学生活。可以说,上完这门课以后,我的大学生活才真正开始。我越来越爱哲学,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今天。”

你看,这就是刘玮老师的觉醒时刻,不知道你是否已经经历了自己的觉醒时刻呢?

当然,必须承认,有时候我们即使想清楚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到了真正需要作出选择、付诸行动的时候,又会犹豫不定。比如选择另一半,到底是选爱我的,还是我爱的?找工作,到底是找薪酬更高的,还是自己更感兴趣的?或者你会想,干脆我不工作了,放下眼前的苟且,去看看诗与远方,那才是本真的我,但这同样受到现实的限制。总之,任何一项选择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选择好像从来不是完全自由的。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情境:韩梅梅和李雷谈了三年的恋爱,两个人感情不错,也都见过了家长,准备国庆期间就去领证。但是就在领证之前,韩梅梅发现李雷还跟前女友偶尔眉来眼去,感觉很闹心,犹豫要不要按原计划领证。

面对这种人生选择,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请出两位存在主义哲学家来回答。

如果是萨特,他会告诉韩梅梅,你有绝对的自由,你可以选择离开李雷,也可以和他领证,但不管怎么样,你都要独自承担这个自由的责任。

如果是波伏瓦,她会更加体谅韩梅梅的处境,承认这个时候她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既是行动的主体,又是他人行动的客体;既是独立的,又和李雷、双方的家人朋友相互依赖。她要作出选择确实不容易。

萨特和波伏瓦这两个人的故事我们都很熟,他们是自由和反叛的代名词,年轻的时候成天在咖啡馆讨论哲学,保持了50年开放的爱情关系,死后还合葬在一起。两人的哲学观点相互影响非常深,但也有一些差异。

萨特主张绝对的自由,他认为不管是外在的环境,还是过去的经历,都不能真正限制一个人的自由。哪怕是囚犯,他也享有选择的自由。比如他可以选择老老实实地做一名囚犯;也可以选择尝试越狱,这也是他的自由。

不过要注意,萨特说的“绝对的自由”,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因为自由的选择会带来无法推卸的责任。萨特强调,作出严肃的选择,勇敢地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相比之下,波伏瓦认为,像萨特那样强调个人绝对的自由没有意义。人并不能孤立存在,而是要和他人联系在一起。人总是与他人相互制约的,“我”的自由总是嵌入他人的自由中。

萨特强调极端的自由和超越的激情,他飞在天上;而波伏瓦则强调受到他人约束的自我和具体情境中的自由,她更关注现实。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作出选择,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其实哲学家也没有定论。但是话说回来,正是因为没有定论,我们每个人才都可以定义自己的自由,我们每个人也才是真正自由的。

好,以上是我们从《刘玮·存在主义哲学20讲》这门课里,挑选的几个片段和你分享。

你看,尽管讨论虚无、荒谬、沉沦、死亡,但存在主义并不是一门绝望的哲学,相反,它是希望的哲学、行动的哲学。我们有的那些负面情绪,存在主义哲学家们都曾有过,并且更严重,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追问的“人生意义”问题,正是他们思考的重点,并且给出坚定的回答:“没有意义又怎样,人依然可以成为强者。”

再让我们重温一遍这个金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好,到这儿,我就带你刷完了国庆特刊的全部7门课程,希望你有收获。

从明天起,《得到头条》将回到正常的日更内容,咱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