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年底“团建季”来临,二是某男歌手在微博上发无标点长文。
先来看第一条。到年底了,又到了“团建季”,我的朋友圈里很多人在晒团建照片。明显感觉到,这两年企业越来越重视团建了。我看到最近携程公布的一组数据:超过50%的公司,年度团建预算超过600元/人;还有25%的公司,年度团建预算超过了1500元/人;国内的团建市场规模已接近千亿元。很多管理者表示,只要能够增加团队凝聚力和员工满意度,钱花得多点也值了。
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这里我要跟管理者们抬个杠:花了钱,就一定能增加团队凝聚力、提升员工满意度吗?有没有可能,你花的钱,不但没在员工心里加分,反而成了减分项?我给你念几条网上花式吐槽团建的段子:有人说,团建就是拿着公司的钱遭自己的罪;有人说,团建就是当着领导的面表演热情、哄领导高兴;还有人说,团建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明明跟同事不熟,还得亲密互动,彼此尴尬。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们发现,大家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两点。
第一,只重形式不重内容。
比如,团建时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拍好集体照,因为集体照肩负着填充公司招聘主页和文化墙的使命。团建过程中要摆出各种夸张的pose烘托照片气氛;结束时明明已经累得灰头土脸了,还得满脸笑容地拉个横幅,上面写着“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照片都拍了,总得发个朋友圈吧,配文是“相当愉快的一天”,分组设置仅领导可见。
不过,拍照还不是最折腾的。还有人吐槽说,团建晚上聚餐的时候,会专门设个舞台,员工要挨个儿上台,拿着麦克风发表团建感言。这一顿饭吃得叫一个心神不宁,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了啥。
除了形式主义,团建还有一点被吐槽最多,就是,只重领导感受不重员工感受。
比如团建里的热门项目“两人三足”,就是两个人肩并肩站着,把中间两条腿绑在一起变成一条腿,两个人用三条腿走路。在领导眼里,这个“两人三足”游戏,既能在物理上拉近员工之间的距离,又能够锻炼团队的协作能力。但在很多员工看来,这种突破了正常社交距离的亲密接触,让人在心理上很抗拒。
还有,有的公司花了大价钱,送员工去野外拉练,白天各种体能训练,晚上还要自己生火搭帐篷。领导觉得,这种生存锻炼很有必要;但员工却私下吐槽,这哪里是团建,分明是特种兵训练,请组织放我回家。
你可以对号入座,看看你们公司的团建有没有踩坑。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既花小钱,又能达到很好的“团队建设”效果呢?
第一, 可以把团建常态化。
并不是一定要把大家拉到荒郊野外、封闭几天才算是团建,其实,增加团队凝聚力,功夫在平时。比如,哪个团队打了个小胜仗,就买个蛋糕、开个小型庆功会庆祝一下,不但自己部门的人参加,也欢迎其他部门的人来,一个部门的胜利可以带动全公司的士气。这里我忍不住嘚瑟一下,在得到,隔三差五就有这样的庆功会,我经常去蹭其他部门的蛋糕吃。
除了这种随时发起的集体活动,你还可以给员工创造更多的非正式交流机会,便于新员工更快地融入。比如人大的李育辉老师就提到,他们学院除了办公室,还另有一个半封闭的休息室。空间不大,只够放一个咖啡机和几把椅子。老师们在这里喝咖啡时碰上了,就闲聊两句,有人听见了,就随意加入,也不尴尬。慢慢地老师们发现,对同事的了解几乎都来自在这间屋子里的闲谈。
第二, 可以把团建“民间化”。
这里的“民间”,是指由员工发起,而不是由公司行政人力部门来安排。比如咱们得到,就有很多由同事发起的兴趣爱好群,比如羽毛球群、吃货群、猫奴群,甚至还有社恐群。这个社恐群很有意思,它的起源是有些同事声称自己社恐,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干脆成立个组织让社恐们抱团取暖。结果,这个群反而异常活跃,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人在群里聊得不亦乐乎。还有,吃货群里又有个小群,叫“吃火锅只吃香油蒜泥碟”,这里聚集着一群火锅原教旨主义者,要和吃火锅蘸芝麻酱的人划清界限。
多说一句:对这些自发组成的兴趣小组,行政部门不是组织者,但应该是助力者。也就是,可以留意团队里谁比较能张罗事儿,鼓励他们发起组织,给他们一定的资金支持。
再给你说个事儿:咱们得到还有一个电竞兴趣小组,会定期在公司会议室组织比赛。有一天他们正在会议室激战,没想到,公司为他们请来了电竞界的超级明星,号称“人皇”的sky,来和他们同台较量。同事们当时的心情有多激动,就不用说了。
你看,公司只需要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轻推一把,比你组织多少团建都管用。
华杉老师说:营销是服务顾客,把顾客放在心上;管理是服务员工,把员工放在心上;所有的事都是一件事:把别人放在心上。
就在本周,有位姓王的男歌手在微博上发了一段文字,解释去年他和前妻的离婚原因。这段文字具体说了啥不是我关注的重点,重点是,我特意数了一下,全文一共300多个字,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需要停顿的地方全部用空格表示。下面有人评论说,这种不带标点的小长文,能把语文老师气死。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其实不是个案,而是常态。想想看,你在发微信的时候,有几个人会在打字时规规矩矩打上标点符号?不打标点、乱打标点、打很多标点,都很常见。对这种“不守规矩”的现象,你可能会感叹语言的衰败,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最近我在刷B站时发现,有个叫“视知”的UP主有一个独特的观察,他认为,这种“乱打标点”的现象,不是不守规矩,而是当代年轻人发展出了一套新的“社交规范”。具体来说就是,以前,标点符号主要起断句的功能;而现在,标点符号更多起表达情绪的功能。如果单纯断句,用空格就可以了。
下面我来给你具体说说。
先来说最普通不过的句号。本来,它只是表示一句话说完了。但在新的社交规范下,句号的意思可就丰富了。比如,如果一个人打字时,每句话都加了句号,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不简单。如果对方不发文字,只给你发一个句号,那就表示,咱们的对话就到此为止。还有一项研究表明,不管是积极的、中性的,还是消极的回复,带上句号,都让人感觉更难受。总之,句号所表达的,不是一句话的结束,而是强烈的语气与态度。
再来说问号。号如其名,常常让人摸不着意图。比如,领导给你发个问号,可能让你心惊胆战;游戏队友给你发一堆问号,可能让你血压升高,怒摔手机。不过,问号有时候也有正面作用。国外有一项研究,当人们收到“what happened”这句话时,加上问号,会觉得对方确实在关心他;不加问号,会感觉语气有点冷漠。
再来说说括号。这个标点,原本的用途是补充前文。而现在的用法是,不敢说出口的话,真实的内心想法,就放到括号里说。比如,当你觉得自己提出的要求有点不合理,就在括号里补上“(拜托了)”或者“(跪求)”;不知道自己的玩笑是不是有点过火,就在括号里打上“(不是)”;你甚至可以在括号里给自己捧哏,说完自己做的事,跟一个括号“(我真厉害)”。有人说,括号前面是泼出去的水,后面就是你给自己留的退路。据说括号已经成了社交恐惧症的神器。
最后来说波浪号,本来很少出现在写作中,但现在它变成了“软萌可爱”的代名词,经常和“好的”“嗯嗯”连用。跟新朋友打招呼,也会在“你好”后面连上波浪号“~”。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头都大了,这个标点符号的“新规范”甚至比以前还复杂。为什么会有这种复杂化的现象呢?
传播学中有一个公式,用来量化人们情感表达的效果:
100% 信息传递= 7% 语言+ 38% 语音语调+ 55%表情姿态。
也就是说,在人们的交流当中,语言文字传递的信息只占很少的比重,而大部分信息是要靠语气、腔调、表情来传达的。这一代的“数字原住民”面临大量线上交流场景,只能靠那7%的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缺失的信息怎么找补?标点符号正好可以模拟出面对面的各种情绪,弥补情感表达。你看,标点符号的新用法,不是语言的衰败,而恰恰是语言充满活力、自我更新的象征。
说到这儿,我想起“巴别塔”的寓言故事:人类联合起来,希望建造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但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但是人类不会放弃,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语言风格在变,表达方式在变,而人们希望彼此交流,建造“巴别塔”的初心一直没变。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最近,高研院北京学习中心组织了一次观影活动,观看纪录片《无尽攀登》的提前点映。片子的主角是一位双腿截肢的登山家,名叫夏伯渝,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登顶珠峰。在经历了四次失败之后,他终于在69岁那年,成功登顶。在点映现场,这部影片的制片人、导演、监制,以及主角夏伯渝本人,全部来了。
不过我最想说的,不是点映现场有多隆重,而是这部片子能够上映,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先来说这部片子的制片人柯庆峰,他是个户外媒体人,和夏伯渝很早就认识,在夏老前四次冲顶珠峰失败后,柯庆峰决定帮助他实现第五次冲顶的愿望。为了筹集费用,柯庆峰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最终,他成功地记录下了夏伯渝登顶珠峰的珍贵画面。
但是这时候,才只是有了素材,后续完成影片还需要大量工作。这就要说到这部片子的导演,叶俊策,他是《流浪地球》的编剧。在了解了夏伯渝的故事后,叶俊策和叶儒畅(《流浪地球》的剪辑),他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了《无尽攀登》的剪辑工作。
好不容易剪辑完成,但已经没有资金做影片的后期测评和宣发了。这就要说到这部片子的监制,刘开珞,他是北京高研院8期的同学。他了解片子的情况之后,用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和资源,把影片给到了B站,还有吴京和郭帆导演看,他们看完都非常感动,不计回报地投资了这部电影,并无偿帮助宣传。然后又搭建了国内一流的发行团队和宣传团队为这部电影做宣发。
你看,这几位幕后英雄,像传递接力棒一样,一棒接一棒,这才有了这部电影的最终上映,才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夏伯渝的故事。同学们告诉我,片子非常精彩,现在已经公开上映,推荐你去看看。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