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大富翁”游戏在元宇宙重现?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元宇宙炒房,二是京津冀火锅节开幕。

先来看第一条。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最近“炒房团”卷土重来,不过,不是炒现实中的房子,而是炒元宇宙中的房子。上个月,歌手林俊杰在推特上说,他在一个在线游戏平台里买了三块虚拟的土地,据估算大概要花人民币70多万元。买下虚拟地皮后,作为“业主”,你可以在上面盖虚拟房屋,也可以把这块地连同房子在游戏里随时转售。另外,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国内主打元宇宙概念的虹宇宙游戏,已经有玩家拥有了100多套不同等级的房产,这些房产目前都已经升值了。

而且要注意,元宇宙买房,不只是单个玩家的玩票性质,机构投资者和企业也正在大规模入场。据统计,在全球热门游戏平台上,11月份的虚拟土地交易额达到了2.28亿美元,是10月份交易额的7倍;而11月份的虚拟土地估值,则比9月份时暴涨了9倍。现在,想在热门游戏平台上买上一块地,最低也要8万人民币起。

甚至,已经出现了专业的虚拟地产开发商,专门在元宇宙里买地、盖楼,再卖出去。有一家叫Republic Realm的美国虚拟地产开发商,在19个不同的元宇宙平台上买了大约2500块虚拟土地。其中一块土地的购买价格是430万美元,这个价格足够在中国一线城市买几套房了。

你看,一场全球性的元宇宙炒房正在袭来,估计会成为虚拟币之后的另一波炒作热点。

消息就是这样,我们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我是个“80后”,听到元宇宙炒房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小时候玩儿过的电子游戏“大富翁”吗?后来“90后”的小伙伴告诉我,他们也玩儿过,只不过不是电子游戏,而是桌游。其实,“大富翁”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就是桌游。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玩家通过扔骰子,随机走到一个地方,就可以把这里的地买下,然后不断投资盖楼,让地皮升值。凡是路过这块地皮的人,都得给你交过路费;地皮越贵,过路费越高。最后,没钱交过路费的人就破产,而拥有最多、最贵房产的人,成为游戏赢家。没想到,这个虚拟的“大富翁”游戏,正在虚拟的元宇宙中,真实上演。

而且你知道吗,“大富翁”不是一款普通的游戏,它其实是一个关于垄断的政治寓言。那在1903年,也就是摩根、卡内基、洛克菲勒等垄断大亨崛起的年代,美国一位叫伊丽莎白·玛姬(Elizabeth Magie)的女士发明了这款桌游的原型。玛姬的父亲是美国总统林肯的随行律师,非常关注当时的垄断与贫富差距问题。受父亲的影响,玛姬想通过一个游戏,来告诉大家土地垄断的危害性,游戏名字叫“大地主游戏”(The Landlord’s Game)。

她为这款游戏设计了两种玩儿法:一种就是现在的规则,通过抢占土地、坐地起价,榨干其他游戏玩家,最后只能有一个赢家,其他人全部破产。这个版本可以叫做“黑暗版”。另外还有一种玩儿法,可以叫做“光明版”,就是土地虽然是你的,但是收取的过路费和土地增值的钱,由所有玩家共享,最先达到一定金额的玩家获得胜利。

显然,“黑暗版”是揭示当时的美国社会,垄断造成的社会危害;而“光明版”是告诉大家,通过土地税收,“平均地权、涨价归公”,可以实现共同富裕。

一开始,这款游戏只是在美国高校和学术圈内流传,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沃顿商学院等都把这款游戏作为教具,和学生们推演垄断和地租问题。后来,玛姬把游戏专利转让给了游戏公司,只象征性地收了500美元转让费,希望能够向更广大的公众普及垄断的危害。游戏公司也承诺,会在游戏发行时同时保留“黑暗版”和“光明版”这两种游戏规则。

那为什么后来的“大富翁”只剩下“黑暗版”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纯粹的市场选择:所有人都喜欢玩“黑暗版”,人人都希望成为“大富翁”,没人对“光明版”感兴趣。游戏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违背承诺,砍掉“光明版”,游戏名字也改成了“Monopoly”,就是英文中的“垄断”。

玛姬得知后,非常愤怒,向媒体控诉,但事情不了了之。后来,旧金山大学有一名经济学教授,因为看不惯游戏公司歪曲作者原意,另外推出了一个“光明版”,故意取名“反垄断”,但是被游戏公司起诉侵权。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只能玩儿到“黑暗版”的大富翁游戏,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曾经有“光明版”的存在。

这让我想到,在元宇宙时代,人类其实是有机会在虚拟空间里,从头设计一个更好的游戏规则的。元宇宙对于人类的价值,不应该仅仅是构建现实世界的数字镜像,而应该创造出一个可能的更好世界。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进入隆冬时节,全国多个地区都大幅降温。不过,天寒地冻,正好吃火锅。我注意到,全国好些地方都在热热闹闹地办火锅节。比如,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正在联合举办“京津冀火锅节”,吸引了100多个火锅品牌,500多家门店参与,为消费者提供打折、满减、满赠等等各种优惠活动。在拉萨,第五届火锅节也刚刚开幕,拉萨全城几十家火锅商家加入,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各种五折券、霸王餐,还有免费的酒水、小吃。你要是正好在这几个地方,有时间可以去薅薅羊毛。

好,消息就是这样,我们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你发现没有,京津冀、拉萨这些传统上不怎么吃火锅的地方,竟然办起了专门的火锅节,是不是挺奇怪的。这说明,火锅正在从一种西南地方美食,成为风靡全国的餐饮品类。确实,我回想了一下,和同事们出去聚餐,很多时候都选火锅,正经吃炒菜反而少了。为啥我们逐渐拥抱了火锅,不待见炒菜了呢?

有人说,吃火锅,点菜会很省心。只要蘸料丰富,再点个鸳鸯锅,就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吃炒菜的话,有的人嫌油大,有的人嫌寡淡,一桌人很难统一。还有人说,炒菜在家也可以吃,出门吃饭就想换换口味。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不过,都是站在消费者这一端来考虑的,“需求决定供给”嘛。不过,我想给你补充一个视角,火锅的快速崛起和炒菜的相对衰落,其实背后也有资本的推波助澜。也就是说,不光是“需求决定供给”,供给也在决定需求。

你知道,火锅,是公认最容易标准化的餐饮类型,而炒菜,是公认的最难标准化的中餐。你做过菜肯定知道,做菜大体分两步,第一步是食材的预处理,比如把土豆切块,把肉切成肉丁。第二步是加热,包括炒、蒸、炖等等。

其中,第一步容易标准化,而且在中央厨房就可以搞定,全部加工好了配送到门店就行,这就是火锅的优势。而第二步就比较难标准化,在炒、蒸、炖等各种加热方式中,又数“炒”最难标准化。因为“炒”这个动作里,蕴含了太多难以量化的细节。比如,“大火爆炒”这个动作,具体是指多大的火?多长时间的翻炒?什么频率的翻炒?加调料也有讲究,不能一次性把所有调料倒进去,那么到底什么时间加?加的顺序又是什么?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

所以,炒菜馆很难标准化和规模化,也就难以获得资本青睐。之前我们聊到,2021年餐饮赛道融资火爆,但你仔细去看的话,资本最偏爱的是火锅、面食、茶饮、小吃这几个细分赛道,以炒菜为主的中餐馆获得融资的很少。有人说,可能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在街边的夫妻小店,或者昂贵的私房菜馆见到炒菜了。

说到这儿,我联想起美国的一段餐饮史。我们都知道,美国人不怎么吃动物内脏。为什么呢?通常的说法是,美国没有经历过严重的饥荒,肉类的供应一直比较丰富,没有必要吃内脏。而中国历史上闹过很多次灾荒,老百姓不得不吃动物内脏填点肚子,久而久之吃内脏就成了传统。

但是后来我读到一个历史资料,发现美国人在一战之前是吃内脏的,而且,美国还有很多内脏特色菜的菜谱记载。但是一战之后,动物内脏迅速在美国人的餐桌上消失了。发生了什么呢?原来,一战之后,美国开始了快速的工业化。肉类加工厂的流水线追求的是效率和标准化,而内脏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大大拉低了流水线的作业效率。

而且,肉类加工厂面向的不再是本地市场,而是全国。当时冷链运输还不发达,只有能在常温下长时间储存的食物,才能被运往全国。普通肉类在常温下储存十二小时都不会变质,但是内脏如果不冷藏,六个小时左右就会腐败并且产生毒素。

内脏又难处理,又无法远距离运输,肉类加工厂只好把它们扔掉或者做成饲料,内脏也就消失在美国人的餐桌上了。久而久之,美国人甚至忘记了吃动物内脏的传统。

你看,人类饮食习惯的变迁,从来都不只是口味问题,也不只是文化问题,资本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前段时间,高研院组织了飞书案例课的学习,西安校区的班主任跟我说,有位叫严碧峰的同学,写的课后作业很精彩,给了她不少启发。你知道,我们得到内部就是用飞书来协同办公,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严碧峰同学在学习了飞书案例课之后,把飞书这套管理方法迁移到了另一个场景——家庭。

严碧峰同学说,他和爱人都是西安航空学院的老师,平时工作很忙,孩子课业也很重,一家三口很少有整块的时间坐下来好好交流。那么,能不能用飞书来增进和家人的沟通呢?他做了这么几点。

第一,用飞书辅导孩子功课。让孩子把作文写进飞书文档,这样全家人就可以在文档中一起讨论、修改作文。第二,用飞书办家庭读书会。没有时间一起读书,就用飞书共创读书笔记,一家人分享彼此的读书感受,还能互相评论点赞,相互督促。第三,用飞书记录家庭片段。每次开家庭会议,用语音转文字的功能,记录下每个人的发言,成为一份珍贵的家庭档案。想对家人说的感恩的话,可以在飞书文档建个“表白墙”,对方读到会很暖心。

严碧峰同学说,未来他还打算把飞书用到更多的家庭场景,比如共创旅行行程、共建家庭知识库等等。怎么样?是不是听完之后,你也觉得很震撼,“原来,还能这么干!”咱们向严碧峰同学学习,做一个善于经营家庭的有心人。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