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网约车平台为什么这么多?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全国网约车平台数量超过250家,二是女顾客因为定金纠纷剪坏婚纱店的32件婚纱。

先来看第一条。上周,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我国网约车的市场渗透率在持续上升。2021年12月,全国共有6.8亿个网约车订单,比11月份上涨了9.3%。要知道,在互联网流量见顶、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网约车市场的增速是很让人眼红的。目前网约车用户数约4亿人,只占全国10亿网民的40%,提升空间还很大。

网约车市场除了增速快,还有一个数据把我吓了一跳。你可以猜猜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有多少家?50家?100家?都不对。一共258家。我平时还算关注这个行业,但能叫得出名字的网约车平台也就一二十家。没有想到,全国竟然有250多家网约车平台。而且其中有不少已经上规模的公司,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就有17家。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在我们印象中,网约车是一个垄断市场,滴滴最高时占了约90%的市场份额。按理说,这么高的市场集中度下,不应该出现这么多竞争对手。当然,你肯定会想到,滴滴在去年7月份因为违规,APP被下架,不能获得新客户。是不是这样才给了大批新玩家入场的机会呢?我专门去查了一下,在滴滴被下架之前,也就是2021年6月底,全国已经有了236家网约车平台。算下来,2021年下半年只新增了22家平台,其他玩家是早就入场了的。

你看,如果回到2021年上半年的网约车市场格局,一方面是滴滴高度垄断,另一方面市场上又同时存在着200多个中小玩家,这就非常奇怪,不符合我们的常识。通常的互联网行业规律是“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就像微信之于即时通讯社交媒体;或者顶多是两三家寡头竞争,像抖音和快手、美团和饿了么。很难想象有两三百家短视频平台,或者两三百家外卖平台同时存在,很多还活得不错。

怎么解释这种格局呢?前面说的这几家,看上去都是行业垄断巨头,但它们拥有的规模效应是不一样的。美团的二号人物、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清华大学讲互联网产品课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一个分析框架。他说,具有规模效应的生意,增长曲线分三种。

第一种是指数增长,它的增长轨迹是一条向上弯的曲线,速度越来越快。最典型的就是社交媒体,像微信、脸书。这种模式之所以能指数增长,是因为它除了有规模效应,还有网络效应,就是每增加一个新用户,都会为其他用户带来正向收益;用的人越多,每个人的体验越好。

这是一种典型的赢者通吃模式,当一个平台率先突破用户临界点之后,就会和跟随者快速拉开差距。最后,市场只会剩下唯一一个玩家。其他想要进来的人,不可能与行业老大进行正面竞争。有一年,多闪、马桶MT、聊天宝等新应用集体围攻微信,但没有人成功。

最后跑出来的,像脉脉、陌陌等等,是走小众的差异化路线,它们并不对微信构成竞争,用这些社交APP的人还是会用微信。而且,同样是做社交媒体,熟人社交的黏性大过陌生人社交,同等起跑线下,一定是熟人社交增长更快。不管是微信还是脸书,都是靠熟人社交起来的。

第二种是线性增长,它的增长轨迹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电商模式,像淘宝、拼多多。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不一样,它具有“双边网络”,一方是卖家网络,一方是买家网络。这个网络效应很有意思,卖家越多、买家的体验越好;买家越多、卖家的体验也越好。但是,卖家和卖家之间有竞争关系,而买家和买家之间没有什么交集。每增加一个买家,对其他买家的体验既不加分也不减分。

这就意味着,电商虽然也有网络效应,但效果是打折的,威力没有社交媒体那么大,不能阻止其他竞争对手的涌入。所以,淘宝阻止不了拼多多做大,拼多多也阻止不了抖音、快手挤进来抢蛋糕。

第三种是对数增长,它的增长轨迹是一条向下弯的曲线,速度越来越慢。最典型的就是网约车和外卖。这两种生意模式也是双边网络,但用户之间的竞争性非常强,这种关系叫做“同边负向竞争”。一个时段同时打车的人多了,你就打不到车或者得加价打车;每新增一个打车用户,对其他打车用户的体验是减分的。司机也是一样,一个单子被别的司机抢走了你就没有了。按系统论的说法,这种生意模式存在一个无法避免的“调节回路”,拉慢自身的增长。

一旦用户的体验不好了,如果同时他的转移成本又很低,不涉及社交关系和网络资产的搬迁,那么用户就可以一键切换。就像我,如果用滴滴叫不到车,马上关掉滴滴打开首汽。这就是为什么,滴滴在中国市场占有了绝对优势,但没办法形成绝对垄断,不断有新玩家涌入。优步在美国的情况也是一样,用户经常在优步和另一家打车平台Lyft之间来回切换,司机也跳来跳去,哪家给的补贴高就去哪家。

外卖业务的情况和网约车相似,也存在“同边负向竞争”,不过竞争程度稍轻一些,一家餐馆可以同时出很多份餐,配送员也可以拼单,不像网约车那样是一对一的服务关系。但外卖平台同样做不到赢者通吃,进入到具体的城市和具体的区域,还得靠地面巷战。

总之,如果你创业,要先判断一下将要进入的那个市场,是指数增长、线性增长,还是对数增长。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打法。王慧文说,规模效应就是商业世界里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你做商业判断的一个基本前提。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刷到一条新闻,有一名重庆的辣妹子,因为怀孕,不想按计划办婚礼了,就找婚纱店要求退还3500元定金。但是双方协商之后,没有达成一致。这位女士一气之下,拿起剪刀一顿乱剪,剪坏了店里的32件婚纱,总价值近7万元。店家说,因为对方怀孕并且即将临盆了,不敢上前阻拦,但报了警,而且全程用手机录了像,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很多人表示,“成年人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点啥知识。

剪婚纱这个例子可能有点极端,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多多少少都遭遇过类似的情况,就是有人突然对你情绪激动、言辞激烈。比如,微信群里,突然有人追着你骂;或者,有客户突然给你打电话,莫名其妙一通指责;又或者,开车在路上,狭路相逢,对方出言不逊。这时候,该怎么处理?

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跟对方摆事实、讲道理。但你肯定发现了,这种情况下,讲道理不管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往往是你说得越多,给对方胡搅蛮缠的抓手就越多,于是和对方没有意义地缠斗下去。

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

我的同事、得到听书负责人李南南老师告诉我,这时候,需要动用一点语言学的常识。任何一句话,都可以分成三个层面:语意、语旨和语效。意,就是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 语旨,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动机、目的、潜在意图。语效,也就是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在对方身上实现的效果。

比如,“吃了吗?”这句话,语意,就是询问你吃过饭没有;语旨,要分情况,可能是单纯打个招呼,或者是想发起一个聊天,也可能是想邀请你一起吃饭;语效,就看你听到这句话之后是什么反应。

好,回到刚才说的情况,想想看,如果对方突然对你言辞激烈,你应该首先判断什么,语意、语旨还是语效?

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语意上,纠结于对方表达的字面细节,就一定会陷入刚才说的,跟对方刚事实、刚道理、刚逻辑,陷入语意的缠斗。这其实是最没用的。

李南南老师说,其实,你应该首先判断语效,也就是,对方的言语会对你造成多大的实质伤害?就算对方气急败坏、破口大骂,但如果你判断,他骂得毫无营养价值,周围的人也不会被他带节奏,你在心理和实际利益上不会因此受什么损失,那么,说明对方的语效为零,你大可直接无视,不用做任何回应,就当没听见、没发生。这就是佛家说的,“心不随境转,即得大自在。”

如果对方的言辞确实有可能对你造成负面影响,那么,你就要紧接着判断第二点,语旨。对方到底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是警告?是撒娇?是刷存在感?还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弄清对方的语旨后,直接针对他的诉求来回应。就比如对方说“吃了吗”,你不用真的回答吃了还是没吃,如果你判断对方是打招呼,就报以点头微笑;如果判断对方想请你吃饭,你可以直接问“去哪儿吃?”如果你一时判断不准对方的语旨,不要急于打断他,让他尽情说完,让子弹飞一会儿。对方说得越多,真实动机也就越容易暴露。

判断完了语效、语旨,最后才来看语意。一般来说,在言辞激烈的沟通情况下,语意是最不重要的,一定不要陷入语意的缠斗。

如果对方对你确实很重要,你必须快速安抚对方,李南南老师的建议是:你可以给自己洗脑30秒,告诉自己,这30秒里,你是爱对方的,对方是善意的。然后,你趁着这30秒的热乎劲,释放出最善意的语旨,从而达到和解的语效。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前几天,有一位新上任的管理者问脱不花: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度滞后,自己就催了他几句,没想到对方一脸不耐烦,表示活儿太多了就是干不完。难道这个下属就是想跟自己对着干?

脱不花说,下属未必是故意要跟你杠,只是被催活儿的感受真的不太好。他不但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还会觉得领导只会催催催,对员工没体谅。作为领导,一个更高明的做法是,搞清楚下属没有按时完成工作的困难点在哪里,帮他解决这个困难点。

你可以对下属这么说:我看你这两天进度有点没跟上,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下属一听就会很感动,把他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全都告诉你。而在你帮他解决了问题之后,他自然会主动推进工作了,哪里还用你催。记住,管理者不是强迫员工服从自己的人,而是为员工解决问题的人。

如果你还想学更多的管理沟通技巧,建议你报名脱不花的《给管理者的沟通训练营》,只要29.9元,就能上一周的体验课,报名链接我给你放在文稿里了。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给管理者的沟通训练营》体验课报名链接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