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音频给你介绍一本刚刚再版的书,书名叫《明智行动的艺术》。
我们都知道,宣传片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服我们,所以一般来说,我们都不会相信。可既然这样,宣传方还有必要做主题宣传片吗?再有,如果有机会、有时间的话,大多数都愿意做义工,为大自然或者弱势群体做点贡献,但是我们真的应该这么做吗?最近,中信出版社再版了罗尔夫·多贝里的书《明智行动的艺术》,作者说:宣传片可以做,但是普通人做义工就算了吧。为什么这么说?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大多数人都以为,如果自己知道某个信息是来源于广告,故意宣传给自己看的,那应该就不会相信了,尤其是自己不信任的来源,就更不会被影响了。但是作者说,对于宣传鼓动这件事来说,人受到的影响会随着时间递增,尤其是不信任的来源,可能一开始不会被影响,但是时间长了也会不知不觉被影响。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曾经花了很多钱来制作宣传电影,想利用电影来提高士兵的作战热情,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战斗。到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陆军部就想看看,花重金制作的宣传电影到底有没有用,这钱花得值不值。所以他们就做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看不看电影对士兵的士气没有什么影响,他们并没有比以前更有作战热情。因为电影虽然有触动人心的地方,但是看之前观众就知道这是为了宣传拍的,所以电影传达出来的信息就贬值了。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9个星期之后,心理学家再次测试了士兵对战争的态度,结果发现,那些之前看过宣传电影的士兵明显比没看过的更有热情了,也就是宣传起作用了。可为什么作用这么迟钝呢?
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我们都知道,论据的说服力会随着时间递减,你读了一篇文章,再觉得它有道理,过了几周兴奋劲也就没了。但是,宣传鼓动的效果不一样,而是随着时间增强的,心理学家卡尔管这叫“睡眠者效应”。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对信息来源的认知要比信息本身的认知减弱得更快。换句话说,虽然我们会淡忘信息的内容,但是相比之下,我们遗忘信息来源的速度更快。所以,士兵第二次做测试的时候,其实是忘记了宣传片的来源,但是内容还记得,热情就受到了鼓舞。美国的选举用恶意的宣传片来抹黑竞争者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大家都知道是为了竞选宣传,但是“睡眠者效应”还是会发挥作用,恶意的言论还是会被大家记住。
再说第二点,我们的社会是非常提倡参加公益活动,或者做义工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到底该不该去做义工呢?作者说,如果你不是名人,最好就不要去做义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举了一个摄影师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一个摄影师,每个小时能挣500欧元,但是最近他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为世界做点贡献什么的。这时候刚好,他的一个朋友突然打电话来说,有一个鸟类保护协会举办的活动,要给濒危鸟类做鸟舍,需要志愿者,问他要不要参加。这刚好符合他的期待,所以他很可能会同意。但是,作者说,如果他真想为世界做贡献的话,就应该拒绝。因为去做鸟舍还不如多工作一个小时,然后拿500欧元去雇一个木匠,让他来做鸟舍。一个木匠一小时只要50欧元,做出来的鸟舍质量好不说,还多创造了一个就业机会,而且还能剩下钱,捐给鸟类保护协会。可如果他去了,就是帮忙建了个鸟舍而已,价值远没有不去大。作者说这就叫“志愿者的愚蠢”。
当然,多贝里说,这种情况也有例外,假如你是一个名人的话,就可以去做义工,因为能够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让更多人关注到公益,这种情况就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我们可以变得更明智的两个方面,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源自:《明智行动的艺术》
音频稿:罗小蔓
讲述: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