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回顾2021年,全球出现了很多难以用单一因素解释的现象。比如,全球长时间“缺芯”、国际海运价格暴涨、各地频发极端天气,等等。你也说不清它们主要是被哪一个因素影响,但在很多因素的合力之下,最终产生了很难逆转的趋势。想要了解这些现象的底层逻辑,就得学会看懂复杂系统背后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刷张江老师的《复杂科学前沿27讲》。
一听这个名字,你肯定会产生一个疑问:复杂科学是什么?就像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法学是研究法律的,复杂科学就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那什么是“复杂系统”?注意啊,不是说所有看起来复杂的事物,就是复杂系统。
一部兰博基尼跑车,由上万个零件精密咬合组成,够复杂了吧?但它不是复杂系统。因为机械系统只有秩序性,没有灵活性。再来看,一个热闹的大集市,人来人往、随意进出,这是复杂系统吗?也不是,它的灵活性是够了,但缺少秩序性。复杂科学研究的复杂系统,是像一片云、一股湍流、一个鸟群、一窝蚂蚁这样的系统,它们既有秩序性,有一些稳定的行为特点;也有灵活性,能够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这一类非常特殊的系统,被科学家叫做“复杂系统”。
在这门课里,张江老师介绍了复杂系统的几个特征,比如“涌现”“混沌”等等。不过,我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是复杂系统的“统一性”。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发现天上的星星和手里的苹果,竟然遵循同样的规律。复杂系统的“统一性”让我们看到,人类社会的创造,和大自然的杰作,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就好像是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无形之手的一次隔空击掌,让人惊叹。
举个例子,有一种微生物叫“黏菌”,又叫“阿米巴虫”,这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成群出现的时候就像一大摊黏糊糊的鼻涕。但就是这个构造简单、其貌不扬的物种,在觅食过程中形成的管道,竟然与人类社会的交通路网高度相似。
日本东京大学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培养皿里放了一张微缩地图,上面是东京市和它周围36个卫星城市的位置。实验人员把一摊阿米巴虫放在东京市的位置上,然后在东京附近那些卫星城市上,放上阿米巴虫爱吃的食物。一天之后,实验人员发现,阿米巴虫竟然修建出一张完整的交通网络,这张网络跟东京当时的交通网络高度相似。
要知道,人类工程师要完成一张复杂路网的设计,都要经过很多年的学习。而且,东京的交通运输效率,在全世界的大都市中都是典范。那些看起来傻乎乎的阿米巴虫,是怎么在一天之内,设计出如此复杂、高效的交通路网来的?
原来,这来自于阿米巴虫一个非常简单的特性:每个阿米巴虫一旦找到食物,就会用一种类似果冻的凝胶物质来修建食物运输管道。这些管道有弹性,它的粗细可以伸缩。一开始,密密麻麻的管道布满了整个培养皿,并不是有规律的交通路网。
那后来,路网是怎么形成的呢?想想看,假设其中有两条管道,一条长,一条短,一开始选择两条管道的阿米巴虫数量相同。显然,在相同的时间内,短的管道能够运输更多的食物。运输的食物越多,管道就会被撑得越大;管道撑得越大,运输的食物也就更多。所以,最后留下来的,就是那些更短的管道,而绕了弯路的长管道就慢慢萎缩,最后消失了。
你看,这就是阿米巴虫的秘密——它不需要掌握那么多的数学、规划、地质等知识,也可以规划出媲美人类社会的高效运输网络。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组这样的相似性例子。
第一,生物组织构造和人类城市构造,都遵循一个规律,叫“标度对称性”。也就是说,物体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结构很相似,整体是局部构造的放大版,而局部是整体构造的缩小版。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你去看老虎或者狮子在野外的迁徙路线,它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会在某个固定的地点来回徘徊,但偶尔会来一次长距离的迁移。这一次迁移的距离,往往是平时运动距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后,它们又会停留在新的栖息地,开始原地徘徊。就这样一直重复这个过程。
这种迁移方式乍一听也没什么稀奇,但是当科学家把老虎狮子的迁移轨迹画成图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长距离的迁移和短距离的徘徊,轨迹的形状是高度相似的。如果光看轨迹形状,你无法判断哪个轨迹是长距离的,哪个轨迹是短距离的。这就是标度对称性。
再比如,小肠表面充满了褶皱,这是为了增加表面积,尽可能多地吸收营养。神奇的是,如果拿超级放大镜放大小肠的肠壁,你就能发现,肠壁上面的绒毛,绒毛上的柱状上皮细胞,甚至柱状上皮细胞内部的微绒毛,都是类似的褶皱形状。给你看这种褶皱的剖面图,你无法判断这是小肠表面,还是肠壁绒毛。
同样地,在人类的城市构造当中,也存在标度对称性。你发现没有,一些超大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会形成市中市。比如北京市东北部的一个远郊区顺义,它就像是一个浓缩版的北京城,有类似长安街的市中心大道,还有类似西单、王府井这样的中心商业区。甚至,全国各地的城市和城市之间,在布局上也存在很高的相似性,有中心商务区、金融区、开发区,还有由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网络。
为什么自然界在设计生物构造时,以及人类建造城市时,都遵循“标度对称性”呢?是为了省事儿吗?还真是。标度对称性的好处是,第一,规则简单,用这个规则建构物体很容易。第二,最优的经验可以在这个结构里得到不断地复用。换句话说,“标度对称性”是最简单、最高效的设计原则。
好,说完了“标度对称性”,下面我们接着说第二个相似性规律,叫“克莱伯定律”。
有一个叫克莱伯的生物学家,他收集了大量不同生物的数据,从几克重的到几吨重的都有,发现所有的哺乳动物都遵循这样一条定律:体重和新陈代谢率正相关。动物的体重越大,代谢率越高。小到老鼠,大到大象,无一例外。
你可能觉得,这不是个常识嘛,个头越大,需要的能量越多,代谢自然更快。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正相关,却并不是同比例增长。体重增加一倍,代谢率并没有翻倍,而是只增长3/4。比如,大象的体重是小象的2倍,那么大象的代谢率就会是小象的1.68倍左右。
有意思的是,人类社会中竟然也遵循类似的克莱伯定律。张江老师和几位科学家分析了三万多家公司的财报数据,发现公司的总资产和利润率之间,服从一个类似克莱伯定律的关系,只不过那个比例不是3/4,而是17/20。你可以把一家公司的总资产看成是它的“体重”,把公司的利润率看成是“代谢率”,平均来看,公司资产增加一倍,利润率会增加17/20。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第一,公司资产规模越大,利润率越高。小公司的利润率再高,也高不过大公司。你看,我们总认为一个公司的盈利情况取决于经营者的能力,但其实,它特别依赖于公司的规模。
第二,随着公司的资产规模变大,它的利润率并不会等比例变大,而是更慢一些。如果企业经营者指望着公司资产规模扩大一倍,利润率也要翻番,这是不切实际的。不是因为经营出了问题,而是被系统内在的规律制约着。
好,说完了“克莱伯定律”,我们再来看第三个相似性规律,叫“大慢小快”,这条规律是从克莱伯定律推导出来的。
这是指,动物体重越大,各项生命体征越慢,比如说心跳、动作等就会越慢。如果你养过宠物,可能会有体感。小动物的心跳都特别快,比如小猫每分钟心跳120~180次,我们人一分钟心跳大概是70次,而大象的心跳一分钟只有30次。而且,个头小的动物,比如老鼠、猫、狗,跑起来你抓都抓不住。而河马、大象呢,它们转个身可能就得半分钟。
张江老师分析了三万家在北美上市的公司。他发现,企业的确也遵循着“大慢小快”的模式。企业的大小我们可以用“总资产”或者“员工数”来衡量,而企业的快慢可以用“资金周转率”或者员工的流失率来衡量。
总资产越大和员工数越多的企业,它的资金周转率和员工周转率都会越慢。比如,员工数在10人以下的企业,员工的平均任期只有1年左右,而当规模升到100人以上的时候,员工的平均任期能达到6年。
那么,不管是动物还是企业,大了之后就反应慢,这难道不是一个竞争劣势吗?这是不是说明了,保持“小而美”更好呢?这倒也不一定。科学家发现,所有哺乳动物,不管大小,一生的心跳次数都是固定的15亿次。科学家把这个数值叫做生命常数。唯一的例外是人类。由于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目前,人一生的心跳数是25亿次左右。
“生命常数”意味着,越大的动物,心跳越慢,寿命就越长;而越小的动物,心跳越快,寿命就越短。这跟咱们的一般经验也是一致的,大象一般可以活六十年,而小仓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左右。你看,从这个角度说,“大慢”就比“小快”要好了。
张江老师发现,企业也是一样,越大的企业,寿命越长。如果一个企业的总资产是另一个企业的10倍,那这个企业的寿命会是另一个企业的1.25倍左右。那么,企业是不是也有一个固定的生命常数呢?按照前面讲的相似性规律,我们猜想也许有,但这个指标具体是什么,目前还没找到。
好,以上就是我们从《复杂科学前沿27讲》这门课里挑选的几个片段,跟你分享。张江老师说,复杂科学是一个闯进科学殿堂的野孩子。它有一颗不受拘束的好奇心,大到宇宙,小到细菌,它都要研究一通,也真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规律。怪不得有人说,学习复杂科学的过程就像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有种滑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推荐你加入这门课,看看通过复杂科学,能看到怎样不同的世界。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