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扭曲现实力场:特朗普的“武器级说服力”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特朗普热度飙升,成为媒体焦点。第二个是,144小时免签政策,带火入境游。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特朗普的事,应该不用多说了。拍下特朗普在枪击后站起挥拳照片的,是美联社的摄影记者,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埃文·沃奇。很多摄影记者,都把这人当成偶像。根据埃文·沃奇的说法,在听到枪响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这是美国历史上一定要被记录下来的重要时刻。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这张照片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已经成为特朗普力量的象征。特朗普也在短短半天时间里,成为很多媒体的新闻头版。

关于这件事的后续影响,很多专家都在分析,你可能也看过不少。同时,即使没有这回的事,特朗普本身在塑造个人影响力方面,也有相当高明的技巧。因此今天,咱们就抛开政治这一层,只在技术层面,说说特朗普塑造个人影响力的方法。

我们把时间往回拨一点,在8年前,2016年,特朗普参加竞选的时候,预测网站538做过测算,认为特朗普的胜率只有2%。之所以做这个预测,是因为之前特朗普说过的那些听起来不着调的话太多了。直到特朗普胜出,很多人才回过味来,原来特朗普很多出挑的言论,并不是随便说的,而是一种技术含量很高的说服术。

为此,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斯科特·亚当斯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以大制胜》。万维钢老师之前也解读过。亚当斯同时还是一位催眠师。在这本书的开篇,亚当斯说,他作为一个催眠师,直到特朗普竞选的那一年,他才见到真正的说服大师。这类人拥有武器级的说服力,是他见过最有说服力的人。

这本书的书名《以大制胜》,英文原名叫Win Bigly。注意,这个组词是有点问题的,虽然算不上病句,但一般也没人这么组词。其中bigly是一句中古英语,意思是,大大地,但自从19世纪以后,已经很少有人用这个词。直到2016年,特朗普参加辩论用到了这个词,它才又进入人们的视线。

亚当斯把bigly当成书名,其实是在借鉴特朗普的说服力手段。这就是,故意制造一点错误。因为有了这个小小的语病,这本书的名字才更容易被人记住。

没错,故意犯错,这在亚当斯看来,也是政客们说服技巧的一部分。怎么样?是不是跟我们过去想象中的说服力不太一样?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在亚当斯看来,特朗普所展现出的武器级说服力。我们主要挑三个技巧。

第一,故意制造一点错误,让自己被记住。

之前杜琪峰拍过一部电影,叫《以和为贵》,里面讲到黑帮社团换届,有三个候选人,阿乐、吉米和飞机。社团开会,问高层的意见。当时在场人开口,第一句就是,这个叫什么飞机的,我没听过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飞机从那一刻起,就不在考虑之列了。

这个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它却反映了一个关于影响力的真相。这就是,你要想影响别人,得先让别人记住你,否则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怎么让别人记住你呢?你得想办法,让新闻媒体,让专家,包括你的反对者,都通通讨论你。那么,怎么让这些人主动讨论你呢?效率最高的方法之一,就是故意说错一点话,只要别错得太离谱就行。对于媒体来说,政客说错话的新闻更有热度,他们更愿意报道。对于对手来说,这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个批评自己的机会,他们也不会放过。

注意,这跟单纯的出丑犯傻还不一样。这里的错误言论,按照亚当斯的观点,是把正确的事情极端化。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极端言论。

比如,美国的非法移民,算不算问题?多少肯定算。但是,特朗普在当初竞选时,就把这个问题极端化,说要在美国边境建一堵墙。有人就站出来批评。但问题是,一旦有人批评特朗普,就要提到建墙的事。而一天到晚说建墙的事,就等于潜移默化地,把非法移民问题抬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时很多人就会想,对于这么重要的问题,谁最上心呢?是那个为此不惜建墙的特朗普。

你看,这么循环一圈,这个当时看起来有点极端的言论,反而提升了特朗普的影响力。

第二,制造一个画面,比千言万语更管用。

比如,在2016年竞选期间,特朗普和希拉里,都受邀上过一个脱口秀节目。其中有个环节,是让嘉宾演情景剧。特朗普演的是个昏庸的总统,属于一看就不太聪明的那种。而希拉里演的是个酒保,为人风趣,很受欢迎。你觉得谁的角色选得更高明?

亚当斯认为,这是一场屠杀级的碾压。特朗普的选角完全成功,希拉里的选角完全失败。

你看,对于当年的特朗普来说,他竞选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他曾经是个商人。公众想象不出他成为总统的画面。既然公众缺这个画面,那好,特朗普就给他们这个画面。他扮演总统,就等于在别人心中建立了一个场景,原来特朗普当总统的画面是这样的。好不好另说,但至少这个选项出现了。

而希拉里扮演酒保,尽管角色本身讨喜。但问题是,作为总统,怎么能随便饮酒,怎么能成天待在酒吧里呢?总统应该保持清醒才对。就算很多人心里清楚这不是真的,只是表演。但是,他们在潜意识里,还是会不自觉地把希拉里跟酒吧联系在一起。你觉得这个效果能好吗?

借用亚当斯的话说,假如你想让人接受一件事,就想办法先让他想象到那个画面,以及,永远别让自己跟负面的东西绑定在一起。

从这个角度看,这回的枪击照片,会不会影响大选的走向?这也是个很有思考空间的问题。

第三,遇到正面争论,不要正面回应,而是换个更吸引公众的新角度。

比如,主持人梅根·凯利曾经说特朗普有蔑视女性的言论。而特朗普的回复是,我认为政治正确是这个国家的一大问题,很多人就此指责我,但我没时间去表现政治正确。为了这个国家,我们需要力量,我们需要能量,我们需要速度,我们需要大脑,才能扭转局势。

你看,这等于是在说,我没时间跟你纠结这点事,我有更大的事情要考虑。

再比如,2015年,教皇曾经说过一番批评资本主义的话。记者就问特朗普,你对教皇的话有什么看法?注意,不管特朗普说自己支持还是反对,都会得罪另外一批人。而当时他的回复是,假如教皇在我面前,我会告诉他,别说这些没用的。现在ISIS马上就要打到梵蒂冈抓你了。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类。

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没时间去讨论这些观点立场层面的事,现实世界有更棘手的问题,你们能不能关心点具体的?而经特朗普这么一说,他又把自己放在了观点的制高点上。

好,关于特朗普的说服技巧,咱们先说到这。这些技巧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思路,叫做,用理性影响非理性。说白了,就是绕过逻辑,影响别人。放在乔布斯的身上,有人管它叫扭曲现实力场。而借用亚当斯的话说,大规模错觉是人类的常态。科学家与催眠师都认为,人类自己觉得事实对决策很重要。但实际上,我们都在创造着自己的个人事实,以求适应自己头脑中播放的电影。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144小时免签政策带火了入境旅游。144小时免签,就是国际游客在过境中国时,只要拿着144小时内的联程客票,就可以在特定城市免签停留144小时。

目前,我国已经对将近60个国家开放了免签政策。就在7月初,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各个口岸入境外国人达到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光是在Tik tok上,关于“China Travel”词条的观看人次就有7个亿。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些抽象的数据,而是在这波入境游中,比较有趣的两个具体观察。

第一,中国这么大,外国人都爱去哪里玩?北京跟上海,这就不用多说了,是多数外国游客的首选。而再看别的城市,就有意思了。前段时间,《澎湃新闻》专门做了统计。

比如,韩国人最爱去的还是张家界。在2024年1月到5月之间,张家界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96%。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在韩国,送老人去登山,经常跟孝道联系到一起。而张家界很早就推出了针对韩国游客的孝道游。这是妥妥的精准打击。

再比如,泰国人喜欢去山西运城。2017年,运城开通第一个国际航线,目的地就是曼谷。运城哪里最吸引泰国人呢?是三国文化。泰国人对三国文化有多喜欢?《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和“火烧战船”还被选入了泰国的中学教材。

再比如,意大利人最爱飞的城市中,除了北京、上海和深圳,温州排在第四位。原因就是,在意大利做餐饮服装生意的温州人特别多。网上还有一个说法是,“每个温州人都有意大利亲戚”。在长期跟温州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多意大利人也对温州产生了向往。

第二,外国游客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除了安全、现代、干净之外,高频出现的另一个词,是“安静”。根据卢俊老师的观察,这应该是因为咱们的电车普及率很高,整体城市噪音小。像上海,截止到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28.8万辆,排名世界第一。另外,很多城市的市区,城市管理相对严谨,比如地铁实行禁食、禁止外放电子设备声音等,因此普遍比较安静。

同时,很多外国游客还挖出了一些本地人都不太知道的小众旅游路线。

比如,有外国游客发现,上海外滩性价比最高的观景位之一,不是东方明珠的旋转餐厅,而是浦东美术馆的顶层。在这里,点一杯19.9的咖啡就能欣赏黄浦江和外滩的夜景。

再比如,你知道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长玻璃漂流在哪吗?在浙江的桐庐县。很多人是在外国博主的Vlog上知道的这个事。而外国游客之所以去桐庐,其中一个原因是,2020年,桐庐县入选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2021年25个全球最佳旅行地”。

换句话说,这次的免签旅游热,不仅给了外国游客游览中国的机会,也给我们自己提供了一个外部视角。很多我们再习惯不过的日常,或许就是别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什么是特朗普的说服力?亚当斯认为,最高级别的说服力,面对的是人们的非理性。很多时候,人类并不是像科学家一样,根据事实得出结论。而是先有结论,再搜集能证明它的事实,来捍卫自己的结论。

第二,入境游有哪些新趋势?我们可以把这回的144小时入境旅游热,看成是过去积累下的缘分的集中体现。很多地方,早就织下了一张联通世界的网络,而这回的入境游,让这张网络变得更加明显。

最后,还有个特别提醒。最近,美国总统大选的热度很高,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研究说服力,因此今天就先选取了这个角度。明天,我们会换个角度,通过一个很让人惊奇的故事,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