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康师傅老坛酸菜面重新上架,二是崔健开线上演唱会刷屏。
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上周,#康师傅老坛酸菜方便面重返超市货架#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你肯定还记得,今年3·15,央视晚会曝光湖南插旗菜业等供应商,用“土坑酸菜”做原料,给多家知名企业加工酸菜制品,并且不做任何卫生监测。节目播出后,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连夜致歉,电商、超市门店等渠道都下架了老坛酸菜相关产品。
事件过去不到一个月,部分地区的超市里,老坛酸菜方便面又重新回到了货架。有记者走访发现,重庆的超市里,康师傅和统一在商品旁附上了“告顾客书”,澄清货源来自本地的合规工厂。昆明的超市里,商品旁贴着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文件,书面说明老坛酸菜面中的酸菜包,和3·15晚会曝光的几家供应商无关。
不过,尽管商品带着文件重新上架了,但是很多消费者心里的疙瘩依旧没解开。热搜里有家媒体发起投票,问你是否会继续购买老坛酸菜方便面,26万名参与投票的人当中,有23万人表示“不会再买”,占比近九成。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原料质量出问题,一直是食品安全的一个大隐患。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案例,比如苏丹红事件、假鸡蛋事件等等。食品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坐”关系。供应链一旦出现问题,对食品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即使产品整改后可以重新上架,损失的公众信任也很难再弥补。所以,对食品企业来说,确保供应链质量,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目前,食品企业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就是从采购环节把控原料质量。包括对原材料的精心挑选,以及对委托加工工厂的品控管理。比如,洽洽瓜子对煮瓜子供应商的品控标准,会细化到瓜子蒸煮后的干燥温度、香精浓度、酸值、过氧化值等指标。
当然,对供应商的管理只是第一步。现在很多上规模的食品企业,都在走向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自建原料基地。特别是饮料业和乳业,原材料品质的波动会对产品口感产生直接影响,这些企业也是目前最积极布局自有原料基地的。
比如农夫山泉旗下的农夫果园,从2007年开始,就把果汁产品的整个供应链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产品用的橙子,来自农夫山泉建在江西的基地,苹果则来自农夫山泉建在新疆阿克苏的苹果园。除了把控产品质量,自建原料基地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标准。比如橙子,到底甜度多少、水分多少是最好的?农夫山泉自建基地之后,按照糖度和酸度之比为17.5:1的黄金比例来培育橙子,打出了17.5°橙的品牌,然后又把这个标准复刻到了苹果等原料上。
现在,很多饮料品牌都在这个方向上布局,比如星巴克,在云南开设了自己的咖啡种植园和工厂。还有喜茶和奈雪的茶这两家新式茶饮,也开始自建茶园。
那么再往上走呢?食品企业管理供应链的第三个阶段,是进入农业产业的前端,种子行业。在之前的节目里我们聊到过,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在过去100年里,世界农业的生产效率能提升,有60%要归功于种子技术的突破。进入这个行业,能够帮助食品企业进一步做深产业链、增强竞争力。
进军种业的一个代表性行业,是酒业。你知道,酒业是和原料联系最紧密的行业之一,酿酒原料是生产成本的大头,酒类的风味,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原料的粮食。就拿茅台来说,成本的50%以上是高粱和小麦这两种原料,而要保证茅台纯正的酱香味,必须使用只能在茅台镇当地生长的一种有机高粱,红缨子高粱。这种高粱产量低、成本高,收购价是普通高粱的两倍。
在这之前,茅台已经有将近100万亩的专用高粱基地。就在最近,茅台又有了一个新动作,就是布局种子行业。茅台新成立了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名字就叫红缨子,主要业务,就是研发和改良红缨子高粱种子。
除了茅台,还有一大批酒企,都在布局原料种子的研发。比如,牛栏山二锅头的母公司,顺鑫农业,很早就成立了种业公司。新兴白酒品牌江小白,也在把自己的业务向种业延伸,正在和重庆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进行高粱的品种培育工作。
对江小白这家企业,我多说两句。外界一般认为,江小白就是靠营销起家,靠走心文案俘获年轻人的心。但其实,按江小白CEO陶石泉的说法,江小白的成功是依靠不同阶段的三场战役:“前段战场在消费品领域,一场全新的品牌侧翼战;中段战场属于轻工业,是产能和规模的闪电战;下段战场在农业板块,是隐蔽在产业链上游的持久战。”
像江小白、新式茶饮这样的新消费企业,它们都不约而同悟到一个真理:“起势靠流量,成事靠供应链。”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4月15日,微信朋友圈被一个人霸屏了,这就是60岁的摇滚歌手崔健。当天,崔健在微信视频号上举办线上个人演唱会,引燃了朋友圈的一场集体狂欢。演出开场前,就已经有1200万人进入直播间等待。咱们可以脑补一下,如果是现场,有1200万人在同时候场,那场面肯定相当震撼。演唱开场半小时,同时在线观看人数就突破了2000万。整场演出一共超过4600万人观看,点赞数超过1.2亿。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很多人说,这次演唱会的盛况证明了崔健的宝刀未老。我也是崔健的歌迷,不过,这次演唱会的火爆除了崔健本身的号召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微信视频号的加持。虽然这次演唱会号称是“崔健首场线上演唱会”,但其实不准确,崔健在2020年6·18时在京东直播上做过一次线上演唱会。你可能没印象了,对,那次演唱会就没能大范围破圈。两次线上演唱会,崔健没变,只是渠道变了,反响就完全不同。
而且,崔健不是第一个在视频号上引爆流量的歌手。你可能还记得,在4月1日,张国荣《热·情》演唱会的高清修复版在微信视频号播放,在线收看人数突破2000万。再往前,五月天、西城男孩在视频号开线上演唱会,观众也都突破了2000万。据说,还有一大帮知名歌手正排队准备在视频号上开演唱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视频号,而不是抖音、快手、B站?说“视频号和音乐更配”,显然没道理。在微信推出视频号的2020年,抖音、快手已经成为大家听音乐的主要场景,很多爆红的歌曲,像《学猫叫》《芒种》《漠河舞厅》都不是在专业音乐平台,而是在抖音、快手上传开的。
视频号虽然有微信流量的加持,但在推出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对抖音、快手造成很强的竞争压力。视频号发布之后的几个月内,有大批自媒体人和MCN机构进驻视频号,想抢到平台的一波流量红利,但发现粉丝积累和转化率不高,导致这些博主持续投入的动力不足。很多博主把视频号当成一个全网分发的平台之一,但不是主要发力点。在视频号上,也没有孕育出像李子柒、张同学这样的原生大号。
差距在哪儿呢?除了视频号的运营能力还有待加强,视频号和抖音、快手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微信赋予的极强的社交属性。有人说,社交属性之于视频号,既是铠甲又是软肋。
说它是软肋,是因为一个人的社交表现,未必代表了他的真实喜好。比如我们刷抖音、快手,看到喜欢的小哥哥小姐姐就可以任性点赞。但在视频号里,你会想,我给这个性感小姐姐点了赞,女朋友会不会看到?领导会不会看到?客户会不会看到?爸妈会不会看到?要知道,视频号点赞可是没有“分组可见”功能的。
所以,出于经营社交形象考虑,你可能只会给那些展现自己积极向上、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视频点赞,但其实内容你根本不感兴趣。而视频号根据失真的点赞进行内容推荐,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在这个场景下,社交推荐不如算法分发有效,这是视频号的软肋。
但是,这个社交劣势,在线上演唱会这样需要极强情绪共鸣的场景下,又变成了优势。朋友圈里大部分都是真实朋友,彼此有共同的青春记忆,有一起经历的往事。一首歌曲能够在朋友之间唤起的情感和记忆共鸣,能够像涟漪一样层层扩散。这种传播引爆的巨大能量跟在陌生人社群中的传播是完全不同的。你看这些年,抖音、快手也没少做线上演唱会,但真正成为现象级事件的演唱会,基本都是在视频号上。
面对强大的抖音、快手,视频号能不能利用好社交属性这个“铠甲与软肋”,后发制人,这是中国互联网江湖的一大悬念。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今天,我们上线了一门新课,由企业微信和得到联合出品的《企业数字化案例课》。生活中你多多少少接触过企业微信,你可能会觉得,它不就是个联络工具吗?为什么一个工具要在得到做一门课程?当然,工具本身不用多介绍,这门课也不是教你使用企业微信的功能,而是要带你看看,企业微信是如何帮助各类企业,解决数字化问题的。
以很多企业做数字化的痛点——社群运营为例。
比如,百果园一开始在微信上拉群做社群营销,做着做着就发现,加群的人越来越少,导购也不愿意邀请顾客加群了。为什么呢?不是顾客抵触进群,而是导购无法判断哪些顾客已经进过群了,哪些还没有,当导购一连问几个顾客,都已经加过群的时候,他就没有积极性了。企业微信就对百果园进行了定制开发,接入了百果园的销售系统,顾客一付款,系统就可以识别是否应该邀请这名顾客进群。
再比如,泡泡玛特有10万个用户社群,这是一笔宝贵的企业资产,但普通社群的运营效率很难量化,于是泡泡玛特打通了企业微信和自己的数据中台,用企业微信群做运营,可以把数据细化到个体级别,可以看到各类活动能吸引哪些群体,怎样做活动才有吸引力等等。
企业微信服务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这门课程选了9家你熟悉的企业作为案例,其中也包括我们得到。推荐你加入这门课程,看看这9家企业是如何利用企业微信来做数字化转型的,收获一份企业数字化的“参考答案”。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课》课程链接
欢迎惠普成为得到头条知识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