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假象:为何伪科学更易流行

今天这条音频和你聊聊,为什么科普那么难,而伪科学却很容易被人接受。

最近,北京大学宗教学博士聂建松在腾讯大家的专栏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为什么伪科学很容易被人接受。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聂建松借助了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四个假象”的概念。培根是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也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曾写了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科学的新工具》,正是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人类认识上存在着四种“假象”,分别是种族、蜗居、市场以及剧场。培根认为,只有打倒这四种“假象”,才能认识到真知识。

下面,我们就通过培根这个理论,看看为什么科学传播那么难。

第一个假象是“种族假象”,指的就是人类在认识上的天生缺陷。具体来说,就是我们都有一种偏好,在面对未知问题时,更喜欢那些形象具体的表达方式。比如,和文字相比,我们更喜欢图案;和专业术语相比,我们更喜欢通俗的语言;和抽象的描写相比,我们更喜欢拟人的描写。进行科普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一些通俗形象的表达方式,但使用这些方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有一本非常出名的书,名叫《自私的基因》,作者是英国著名的进化论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他起这样一个标题,本来是为了让人更形象地理解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标题很容易让人把本来没有任何情感的基因,理解成为一种有情感的物质。以至于道金斯不得不在书的开篇重新解释,他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自私”这个词。

而且,除了“自私”这个策略,自然界还有很多生物采用了“共赢”或者“利他”的策略,如果你告诉人们,这些策略也是自私的一种,只不过是更高级或者更隐蔽的自私,会让人觉得更复杂。而如果使用“自我保存倾向”这类中性的偏学术风格的词,可能大家就不想去看了。这就是严谨科普的困难之处。这里面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就容易让伪科学钻了空子。

第二个假象叫“蜗居假象”。意思是说,每个人的天赋、秉性和教育都不一样,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上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隔行如隔山”。这就直接造成了人们对科普感兴趣程度的下降,以及入门难度的提高。大部分人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连关注的兴趣都没有,更别说主动去辨别真伪了。同时,科普的内容怎样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也是一个难题。

第三个假象叫“市场假象”。意思是说,人们平时交流的时候,就好像在市场聊天一样,使用的那些“自然语言”其实缺乏精确的定义。这个假象和第一个有点儿像,就是科普的时候,一般都是把深奥的知识用大家都懂的话表达出来,但这个过程中,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真实度的流失,给伪科学留下了空间。

第四个假想叫“剧场假象”。意思是说,人们容易被思维上的“教条主义”所迷惑,就好像坐在剧场里看戏的时候,台上演的看似条理分明,但其实是精心“设计”好的。如果人们头脑里也有这种“教条”,思考就会受限。人们会习惯性地相信符合自己以往常识的知识,而不是正确的知识。这属于刻板印象的一种。而且作者强调,刻板印象未必都是被主动“设计过”的,也有可能是人们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其中。

举个例子,中学时期的文理分科,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片面地去看待学科的分类,让“科普”某些科目变得十分困难。就好像有人会觉得,宗教学就是“天天念经”,文学系的人就是多读了两本文学书的人,等等。这不仅会让人的知识结构不够全面,而且也会让人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科普者的身份,造成科普过程中的困难。

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腾讯大家(为什么伪科学更容易被接受)
音频稿:泰斯
讲述:成亚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