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学习经验,而不是基因

这条音频给你说说如何创造自己的专属情绪。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类情绪的产生机制是普适的,某些事情刺激了大脑的某些特定部位,从而产生了某些特定的情绪,比如欢喜、悲伤等等,你的悲伤跟我的悲伤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最近,英国科学杂志《新科学家》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波士顿东北大学心理学教授丽莎·巴雷特(Lisa Barrett)说,这个观点或许是错误的。实际上,我们可以设计自己的情感体验,甚至创造只属于自己的情绪。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给你说说。

首先,作者说,现有的情绪研究有一个漏洞。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让测试者识别特定的表情,或者观看特定的影片,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比方说,当所有人看到小偷作案的图片时都会表示愤怒,那么愤怒就是人类共通的一个情绪。但作者指出,这种实验有心理欺骗的因素,因为测试者只能从给定的一小组情绪单词中进行挑选,不能自由表达情绪,而被限定的选项本身就是一种暗示。

而事实上,人们对自己产生的情绪叫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楚。作者在查看具体数据时发现,对于负面情绪,没有证据表明人类可以区分焦虑和抑郁。于是,她用了三年时间自己进行试验,试图找到一种引导方式,能让测试者区分这两种情绪,结果却发现,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够适用于所有测试者。

人们为什么会分不清自己的情绪呢?咱们先来说一说人类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说,我们的身体拥有应激机制,比如我们急刹车的时候,心率会变快,血压会升高,有赶快逃离的冲动。这个时候,大脑其实也在问自己,为什么我的身体会发生这些变化呢?以前有过类似的经历么?疑问产生了原始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足够强烈,大脑会将它与之前类似的记忆进行归类,并且给它们打上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就是情绪。比如,急刹车时的感觉被我们的大脑归类为一种叫做恐惧的情绪。

另外,大脑还会根据已有的标签进行预测,比如,我们再次因为一些事情产生恐惧的感觉,那么大脑就会在第一时间预测心率会变快、血压会升高。如果预测成功,那么大脑就会更加确信,恐惧是一种情绪。我们无法区分焦虑和抑郁,也许就是因为体验不够,或者是大家的体验没有统一。

所以说,情绪其实是我们通过学习总结出的一种经验,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基因。那为什么我们拥有的情绪,别人也一样拥有呢?作者提出,这是因为情绪是有社会属性的。社会趋向让大家共享同一套情绪体系,因为这有利于个体进行有效交流。

既然情绪是我们通过学习总结出的一种经验,是被构造的概念,那么这个概念是不是可以换,甚至没有概念只有感受呢?这就是丽莎·巴雷特教授观点的由来,我们可以设计自己的情绪,甚至创造自己独有的情绪。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举了两个实例。首先,生活在南太平洋岛屿的塔希提人,他们的社会从没有和外界接触过,在他们的情绪体系中,就没有“悲伤”这个概念。一个母亲如果失去了孩子,她会告诉你她感觉疲劳、厌倦、甚至饥饿,但不会感到悲伤。第二个实例是,在荷兰语中,有一个无法被翻译的词,这个词用来专门表达某种类似亲友团聚时安逸、舒适的感觉,它是荷兰社会独有的情绪概念。

那么我们该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情绪呢? 

作者举了自己的例子,她曾经成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情绪,它叫做“chiplessness”,可以翻译为“吃薯片时的感觉”。想象一下,深夜,你有些饿了,这时有一包薯片,你明知睡前吃薯片对身体不好,但还是抵不住诱惑吃了整整一包,这个时候你的心情如何。有点愧疚,有点后悔,但也没那么严重,还有点满足。于是作者就创造了“chiplessness”这个词,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更好地管理现在这种感觉,不会过分地后悔或自责了。

以上就是丽莎·巴雷特教授独特的情绪管理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Emotions are not Universal –We Build them for Ourselves
音频稿:陆音
讲述:成亚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