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选择两个话题,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全国“敬老月”发起“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主题活动,二是第106届全国糖酒交易会在成都召开。
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刚刚过去的10月份,是我国发起的第十三个“敬老月”。今年全国“敬老月”的活动主题是“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发起了持续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对一些不良现象,比如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非法养老服务、商品房虚假宣传、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诈骗等,进行专项打击。本次敬老月的“反诈防骗”主题,也是为了配合专项行动。
当然,除了依靠有关部门的依法打击和整治规范之外,还要依靠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反诈骗意识。具体怎么做?常用的手段,是拍反诈宣传片、开展普法讲座等。最近我听说了一个很开脑洞的新思路:用剧本杀来帮助老年人防骗。
这是咱们得到高研院第12期成都校区1班5组的毕业设计。有一位组员小雪正好是开剧本杀馆的,他们就邀请一些老年人来参加以反诈为主题的剧本杀活动。同学们发现,老年人容易受骗,不是因为他们的判断力差,而是因为他们的同情心太强。不法分子会故意把自己的身世说得很惨,博取老人的同情和信任。
所以,这个剧本杀的剧本设计很特别:主角是六个诈骗犯,他们在诈骗头目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诈骗公司。诈骗犯们的首要任务,是讨到头目的欢心,让他给自己分配更多的诈骗任务。于是,他们在头目面前进行了一场比惨大会,比试谁能编造出最惨的人生经历、最能博取别人的同情。
比如,一个人愁眉苦脸地说:“我的人生经历惨呀。父母特别偏心弟弟,弟弟偷了钱,诬告我,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揍我。后来我去了技校,父母也从来不过问一句,我再不交学费,学校就要劝退我了。”另一个人立马插话:“我可比你惨多了。我从小被村里人欺负,被打断了腿。现在女儿上学需要钱,我找亲戚借,他把烟头摁在我的手心羞辱我。”
请注意,这六个诈骗犯就是由六位老人扮演的。以往他们是被骗的对象,可现在却在惟妙惟肖地扮演着诈骗犯,甚至能临场发挥,添油加醋地加台词。这些老人在角色扮演中,一下子领悟了诈骗犯的心理。他们发现,平常认为值得同情的事情,背后都是机关算尽。这可比反复说教的效果强多了。游戏结束后,主持人引导每位老人安装了反诈App。
反诈剧本杀大获成功之后,同学们非常兴奋,进一步想:能不能用剧本杀帮老年人解决更多的问题呢?比如,代际沟通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本来热热闹闹的家庭聚会上,聊到一个事儿,老一辈非常想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给年轻人,告诉他们,如果你不这样这样,迟早吃亏;而年轻人根本听不进去,认为老一辈的经验早就过时了。结果,话不投机半句多,双方不欢而散。可不可以用剧本杀的方式促进双方的理解呢?
同学们邀请了55—80岁的老年群体和25—35岁的青年群体,请他们组团玩剧本杀。剧本的主角是一个养老院里的六个老人。他们觉得自己兢兢业业为家付出,却不受儿孙理解。儿孙反过来觉得老人对他们管束太多,关键时刻还不帮忙。六对亲人之间因为房子、工作等等问题爆发了各种矛盾。
剧本杀游戏分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是老人和年轻人各自扮演属于自己年龄段的角色。为了让双方表达出各自真实的观点,剧情设置了很多开放性问题供玩家讨论,立场和台词都可以自己发挥。
比如,有一个问题是,怎么看孩子离开父母去外地工作这件事?有的老人说,自己的孩子就是出去外地工作,人生地不熟,工作不稳定,日子过得也很艰苦。他不知道孩子到底图什么,很不理解。而年轻人一方会说,他们想要追逐梦想,不会去考虑那么多现实的东西,即使摔得鼻青脸肿,也是人生的另一种精彩。
如果是在真实生活场景中聊这个话题,这个讨论可能会变成一场价值观冲突,而当他们把自己带入到养老院中的那个父亲、那个儿子时,角色给了他们更加客观的视角,也更容易理解接受对方的想法。
更有意思的是,到了游戏的第二阶段,参与者要角色互换,也就是老人要去扮演孩子的角色,孩子去扮演老人的角色。这样换位思考之后,双方都发现了一些自己以前从未想过的视角。
比如,剧本中有一对父子,为了卖不卖房子的事爆发了激烈矛盾。儿子很想让父亲把房子卖掉,帮他还债,但是父亲死活不同意。一开始,年轻人扮演儿子的角色,声称父亲不爱自己,不愿意用积蓄帮助自己。但是,当年轻人切换到父亲的角色之后,他发现,房产证早就过到了自己名下,父亲不是不爱他,而是怕他挥霍无度,想给他留一份未来。
这位年轻人说,这是他第一次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他甚至会联想到,如果有一天自己老了,也被孩子粗暴对待的话,会不会跟那位父亲一样迷茫难过?一场剧本杀下来,两个年龄段对彼此的尊重和理解程度明显提高了。
另外,组员们还惊喜地发现,老人们很喜欢玩剧本杀。他们原本还担心剧本杀这么新潮的方式,老年人会接受不了。其实,他们把老年人想得太弱了。老年人甚至比年轻人上手更快,更投入。他们读起剧本来声情并茂。本来看着挺严肃的一个人,却能在角色扮演的时候大开玩笑,甚至一秒落泪。
在剧本杀活动结束一周以后,还有很多老人在群里讨论当天的剧本。有人说,终于理解了剧本的一个设定是什么用意;还有人说,当天没有发挥好,想要再来一场。组员小雪感慨,她曾经以为老年人最爱的娱乐活动是广场舞,现在才发现,那是因为给老人的娱乐产品太少了。只要给他们机会,你会发现,他们真的比你想象得幽默,比你想象得会玩,他们都有一颗年轻的心。
现在,各路消费品都把核心客户群定位为年轻人,认为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旺盛,而老年人抠门,不愿意消费。仔细想想,真是这样吗?更有可能的是,老年人的消费意愿并不低,只是他们的消费需求常常被误解。比如,老年人也许并不喜欢老人机,他们更想要一部新款折叠屏手机。还有一位得到用户留言说,他给75岁的父亲买了得到上的几门医学、健康类课程,结果父亲告诉他,要买就买吴军的《硅谷来信》!
你看,所谓“银发经济”,并不是我们以为的只有健康、养老需求,这是一片比预想中大得多的蓝海。
得到高研院第12期成都校区1班5组全体成员名单:
柴鹏程、李佳琦、郑雯、曾维宇、阿加龙什、陈辰、王宁、杨雪、徐太、蒋苹、杨朔、杨传娟、王勇、朱向晖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第106届全国糖酒交易会在成都召开。与往届不同的是,这届糖酒会上,第一次为低度潮饮设置了独立展区。所谓低度潮饮,就是酒精度低于15°、甜味或水果味的低度酒,比如预调酒、起泡酒、果味酒等等。
与白酒、啤酒、红酒相比,这些低度酒品牌出现非常晚,大多数成立时间都不到五年,但是增速非常快。它主要是瞄准了一个酒的新消费群体——女性。对很多女性来说,白酒口感比较辛辣,很难接受。低度潮饮口感柔和、带甜味,包装走潮流时尚路线。在价值观上,宣扬喝酒不是为了讨好别人喝趴下,而是为了取悦自己图微醺。
低度潮饮的成功,其实是聚焦特定群体的成功。这一招,白酒行业也在学。传统上,白酒定位是按照消费能力来分的,低档、中档、高档。而现在,它们也试着按人群来重新定位。
比如,针对年轻人群体。
这最早由江小白开创,它提出的定位是“青春小酒”,用各种打动人的文案来激发年轻人的情绪,要成为他们第一瓶酒。
元气森林创始人唐彬森也创立了一个白酒品牌,叫“观云”。如果说江小白的特点是动人的文案,那么观云的特点就是充满未来感的赛博朋克风格。他们新建的酒厂,名字叫星际酒厂,让人联想到电影《火星救援》。《火星救援》主人公在火星上生活、种菜的空间,都是气膜建筑。观云酒厂的灌装车间也采用气膜技术,一个月做混凝土基础,然后把气膜装上去,一周就安装完毕,效率非常高。观云说,他们现在采用气膜技术,就是为将来在火星上建厂做准备。
此外,观云还有一个“雷人”的操作——用不锈钢罐酿酒。你知道,传统白酒的酿造方法,是用陶罐。用不锈钢罐酿酒,不是为了故意标新立异,而是这样酿出来的酒口感比较淡。老酒民可能喝不惯,会觉得不过瘾,而对年轻人、新酒民来说刚刚好。
同时,也有人专门定位中年资深酒民这个群体。
对中年资深酒民来说,他们本身就品酒无数,不太吃酒企高价营销的那一套,他们需要的是真正高品质的酒,以及一个以酒会友的平台。有一个白酒品牌“酣客公社”就针对这个群体来开发产品。除了保证酒本身的高品质,还为这些资深酒民建立了社群,开展五花八门的主题活动,比如全国各地的酣客节,定期的粉丝聚会和品鉴活动,到酣客酒窖现场观看拉酒线、砸酒花,学习白酒的鉴别知识等等。这些活动增加了客户对酣客酒的黏性,这份身份认同,就是酣客最深的护城河。
再比如,针对养生群体的白酒开发。
提起养生保健酒,我们可能首先想到劲酒。不过,劲酒毕竟不同于真正的白酒,在颜色上就有明显区别,把劲酒摆在正式的酒席上稍稍有点违和。后来,劲酒又开发了一个新品,叫“毛铺酒”。这种酒既保持了养生保健酒的功效,同时具有传统白酒的口感和色泽,喝起来就和普通白酒一样。这个点打得非常精准,毛铺酒上市五六年后,就有了30亿—40亿的年销售规模,远远超出市场预期。
最近,我听说还有一个更精准的,直接定位在科研行业的白酒,叫“顶刊酒”,喝了顶刊酒,论文就能发在顶级刊物上,给自己讨个好彩头。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酒类行业营销新趋势:告别价格定位,走向身份定位。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我们上线了一门重要的新课——刘玮老师的《后现代思潮22讲》。通过15位思想家,带你系统了解“后现代”这个非常重要、又非常酷的思想潮流。你可能多多少少听说过其中一些思想家的名字,比如福柯、德里达,但是他们到底说了啥,不知道,感觉离我们非常遥远。
刘玮老师说,其实后现代思潮离我们一点都不远。后现代思潮,就是思想家对现代社会的全面反思和批判。我们就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困扰我们的问题,都是被后现代思想家解读过的。
比如,双十一总忍不住买买买,买完又感觉很空虚,为什么?在CBD上班,但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工具人”,为什么?突然大家都在说“内卷”和“躺平”,这又是为什么?这些现象和困惑的内核,其实都是后现代思潮讨论过的,都可以在课程中找到答案。
课程主编还告诉我,刘玮是得到最爱回复同学问题的老师之一,你可以去翻翻刘玮老师的城邦,上一门《存在主义哲学课》上线时,他经常夜里两三点还在回复同学们的留言。推荐你加入课程,把困扰你的“后现代问题”,向刘玮老师提问。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得到高研院第14期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