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我们选择两个话题,为你提供知识服务。一是阿迪达斯更换掌门人,二是国家文物局微博发起“约会博物馆”话题。
11月8日,阿迪达斯发布公告称,原CEO辞职,于11月11日正式离任。继任者是同为德系运动品牌的彪马原CEO,将于明年1月1日走马上任。在11月—12月这段新老交接的断档期,由阿迪的首席财务官CFO临时接任CEO职务。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被阿迪达斯挖走了CEO的彪马宣布,彪马原首席财务官CFO直接升任CEO,即刻生效。
紧接着又有一条消息,11月16日,捷豹路虎的全球CEO因个人原因辞职,继任者待定。捷豹路虎宣布,由全球CFO临时兼任CEO。
你看,在这几则新闻中,阿迪达斯、彪马和捷豹路虎在CEO离职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CFO临时担纲或者直接升任CEO。
消息就是这样,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
不太熟悉财务领域的人,往往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财务是职能部门,天天和一堆数字较劲。财务出身的人不懂业务,怎么能当好CEO呢?不过,我们从这么多大公司选择CFO当CEO这个事实来反推,这种刻板印象显然是错的,CFO一定是懂业务、懂经营的。
据说任正非讲过:“称职的CFO应随时可以接任CEO。”还有马云也说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当CEO。”意思是CFO当CEO那可是厉害得不得了。接任马云的张勇就是CFO出身。还有万科CEO郁亮、联想控股董事长宁旻等,都是CFO出身。怪不得有人说,在各种“O”里面,CFO是离CEO最近的职位。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刚刚工作两三年的职场新人,从事财务工作,我的终极职业目标不是财务总监而是成为CEO,那么从现在起,我应该锻炼的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我这儿有一个可供参考的答案——建立“外部视角”。这是和“内部视角”对应的。内部视角,就是从财务逻辑出发,只对数字负责;而外部视角,是从业务逻辑出发,对使用数字的人负责。
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正好我最近刷到一本宝藏好书,叫《从总账到总监》,我从这本书里挑几个例子来做具体说明。
一家跨国半导体集团在中国苏州投资了一座全资工厂,负责为集团公司生产芯片。这家跨国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根据相关规定,苏州子公司需要提供三张不同的利润表:第一张是按照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做的,第二张是按照中国财务准则做的,第三张是按照中国税务申报规则做的。这三张报表算出来的净利润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会相差很多。
那么请问:如果你是这家苏州公司的CFO,你认为哪份报表最重要、会在上面投入最大心力?
作者说,拿这个问题去问财务新人或者正在读财务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肯定会选第二张,也就是按中国财务准则做的这张。理由很简单:第一张按美国会计准则做的利润表,是给总部合并报表用的;第三张,按税务申报规则做的利润表,是报税用的;而真正以苏州公司为会计实体来做的报表,就是第二张,CFO当然应该在这上面花最多时间。
你看,这个逻辑是不是很有说服力?不过很遗憾,这个视角就是典型的“内部视角”。外部视角是什么呢?想想看,这三份报表的使用者是谁?
前面已经分析了,第一张表是给总部合并报表用的,使用者是总部。上面呈现的利润直接影响到总部利润,也就直接决定了总部对子公司的考核情况,当然非常重要。第三张报表是报税用的,使用者是税务局,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第二张报表的使用者是谁呢?大概是工商局,做联合年检用,还有统计局、海关等机构做统计时用,但他们对其中的具体数据不会特别关心,只要合规就行。换句话说,这份报表没有非常明确的使用者。
如果要对三张报表做重要性排序的话,那么,第一张给总部的最重要,需要CFO特别关注;其次重要的是报税用的那张,而第二张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做到合规就好。你看,这就是从“内部视角”出发和从“外部视角”出发得出的不同结论。
而且,一旦引入“外部视角”,一些固有的财务逻辑就会发生变化。比如,苏州公司的班车费用,应该记在“行政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如果你去查教科书或者百度百科,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班车费用属于员工福利,是标准的“行政管理费用”。这是内部视角。
如果用外部视角,也就是站在总部立场上看,苏州公司就是集团设在中国的一个生产车间,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这里发生的费用都是生产制造费用,没有什么行政管理费用。外部视角要求财务人员“以终为始”,以“集团报表”这个终点来重新规划每个科目的定义。
再比如,财务人员要在公司季度会上做财务汇报。如果只有“内部视角”,那么,财务人员只要保证汇报数字的准确性,列出数据的季度变动情况,就算完成了任务。而如果启动“外部视角”来想一下:谁是本次财务汇报的主要使用者?答案是CEO。再进一步问:CEO想通过财务汇报了解什么信息?当然不是简单的数字增减,而是透过数字变动,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的问题。
这样一来就清楚了:一次高质量的财务汇报,不是从数字到数字的财务分析,而是从数字到业务的经营分析。比如,不是光写“出货量增加9%”就够了,而是要进一步写明:A客户增加12%,B客户减少3%;再比如,不是光写“加班工资增加XX元”就够了,而要进一步写明:工人回家过年,离职率增加25%,导致加班工资增加XX元。
你看,前面是财务分析,后面是经营分析,后面这部分的内容才是CEO最需要的。如果想做得更好一些,还可以进一步解释:B客户的出货量减少是需要特别警惕的趋势性信号,而工人过年回家引发的加班工资增长属于短期一次性事件,不用太操心。这就不但是为CEO提供了经营信息,更是提供了决策参考。
就像这本书里说的,“财务是商业的语言”,语言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用来和外部世界沟通的工具。掌握了“商业的语言”的财务人员,如果能通过“外部视角”打开沟通界面,那么从CFO走向CEO就不是梦。
来看今天的第二条。
最近,国家文物局在微博发起了#约会博物馆话题,邀请大家分享自己和博物馆的故事。很多人在话题下晒出了博物馆打卡的照片,讲述了在博物馆发生的趣事。不过,也有人吐槽说,怀疑自己是个学渣,在迪士尼乐园玩一整天都不觉得累,可去博物馆参观了半小时,就累得要找地方坐下。连续看五六部电影依然很兴奋,但看完展区的一个展馆,就集中不了注意力了。评论区很多人表示共鸣。
其实,这种看展容易疲倦的现象,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博物馆疲劳症。想想看,偌大的展览,成百上千件沉淀着历史人文信息的展品,有限的展览时间——有统计表明,人们凝视一幅展品的时间只有20秒。短时间内这么多陌生信息进入大脑,观众当然觉得累。
我想起国庆期间我在鸟巢看的一场展览,名字叫“双奥之路”,是展示中国奥运文化的。展览中有200多件展品,讲述了跨越千年的中国体育故事,信息密度很高。但我全程看下来,并不觉得疲劳和枯燥,而且对很多细节记忆深刻。仔细回忆一下,这个展览有几个小技巧值得借鉴。
第一,造场景。把展品嵌入式还原到历史场景中,让文物自己开口说话。
传统的展览,一般是把精品文物直接摆出来,用玻璃罩罩上,再贴上标签。观众干巴巴地读着标签上的文字,想象不到这东西到底是干吗的,也无法调动自己的情绪感受。
而这次的双奥展,给重要文物做了专门的场景还原。比如,在展示古代战车上的承弓器时(承弓器就是安放弓箭的支架),它不是把承弓器孤零零地展示出来,而是用画板刻出战车和弓箭的形状,贴在墙上,然后把承弓器立在画板上,立体还原了古战场出征的景象。再比如,在雪橇展柜中,为了还原雪橇真实的使用场景,策展团队专门从东北找来了白桦树,把雪橇和白桦树放到一起,错落有致。
你看,这样一来就把观众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去感受文物所承载的历史画面,沉闷的展览顿时有趣多了。
第二,做对比。用对比突出展品之间、展厅之间的差异,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比如,展厅里展出了清代《百骏图》长卷,卷上画着很多匹在打滚的马,单看也觉得挺生动,但是看不出哪里好。策展人员找到了同一时期出土的陶瓷马,放在画卷下方。一对比,观众就能瞬间了解到不同形式刻画的马,细节有什么不同。
再比如,展厅里有一把清代的将军弓,单独看,感觉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它旁边就并排放着一把现代奥运赛场弓箭,两者形态相似,但是材料不同、细节不同,传统与现代碰撞,激起火花。
第三,设互动。让观众跟展品互动起来,参与感永远是消除疲劳的良药。
在古代运动项目板块,展区专门开辟了一块体验区,设置了捶丸——类似现代高尔夫、射箭、投壶等多个古代游戏,观众可以亲自上手尝试。展区还设计了不少拍照打卡区,有陈列奥运奖牌的奖牌墙、有奥运火炬手的3D白色巨型雕塑等等,它们都成了最出片的打卡地,甚至引来多位奥运冠军前来打卡。
你发现没有,这三招,造场景、做对比、设互动,不需要增加太多额外成本,也不需要时下流行的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就能让一场展览活起来,打造沉浸式参展体验。
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
最近,得到高研院发布了第14期的首批录取名单,已经有200多名同学报名加入。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自己的领域都很有建树。来到高研院,他们打算分享自己的经验,寻找跨界碰撞的灵感。
比如,金英梅同学是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她会分享怎样做好青少年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赵云琦同学在浙江大学工作,她会分享如何设计一门精彩受欢迎的思政课。屈光辉同学是一家互联网大厂的高级工程师,他会为你分享技术与产业结合方面的经验。刘言同学,是一家餐饮公司的创始人,她会分享小成本餐饮店如何逆势增长,这个话题很多同学都很关心。
像这样的高手,现在得到高研院已经有近两万名,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才的热带雨林。这也是高研院的学习主张:学习不能闭门造车,而要跨界碰撞;不能成为知识孤岛,而要跟高手结成知识共同体。欢迎你加入得到高研院14期,2023年的春天,和各界高手结网,一起做点不一样的突破。报名链接我放在文稿里了。
最后再向你汇报一下:12月,脱不花为《管理者沟通训练营》请来了一位重磅实战导师,郑云端,国内顶尖基金源码资本合伙人兼CHO。他有一个外号,叫最有理工范儿的人力专家。多复杂的管理难题,到了他的手上,都有办法工程化解决。郑老师为得到同学分享了管理者跃迁的十条铁律,研究好关键的10步棋,你的职业发展能少走很多弯路,这张路线图我放在文稿里了,推荐你下载保存。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得到高研院第14期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