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新年开工,我们聊两个,比较能开胸襟、开眼界的话题。第一个是,日本富豪前泽友作,发布了他的月球旅行同行者名单。第二个是,小红书发布2023年趋势预测。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跟你说个神奇的人,叫前泽友作。这个人本来是个日本富豪,是当地的电商巨头ZOZO的创始人。他神奇在哪?本来挣钱挺不容易,但他却在前不久,把全部身家的三分之一拿出来,干了一件事。他包下了马斯克SpaceX的月球旅行的整条飞船。这艘船一共能坐八个人。前泽友作给自己留了一个座位,剩下的七个,全都免费开放,在全世界招募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跟他同去月球。据说一共有100多万人报名。
就在前不久,这份名单敲定。具体都有谁就不说了。我更在意的是这个请客的成本。要知道,太空旅行这件事本身不算大新闻。2021年,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已经搭载31个人往返太空,票价是普通座位125万美元,前排280万美元。维珍航空也推出了太空游览票,票价稍微便宜点,是45万美元。很多明星都买了票,比如李奥纳多、贾斯汀·比伯等。但是你知道这回前泽友作买的票是多少钱一张?是5500万美元。相当于大概3.7亿人民币。之所以贵,是因为这回他们不是走一圈就完事,而是要在空间站住8天。要知道,住一天的花费就是680万美元。
那么,这么一大笔钱,到底图什么?很多人都说,这就是体验一把,从太空看地球的感觉。就跟咱们平时登山,那个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差不多。见过这个场面,人的格局就是会变得不一样。
正好,就在前几天,我正好看到了《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科学家刚刚做了个研究。这个研究主要就回答一个问题,去过太空,真能让人的格局变得更大吗?
按照之前积累的证据,答案是,能。去过太空,这个人的格局就是会变得不一样。
比如,当蓝色起源第一回从太空返回时,其中有个游客,是曾经出演过《星际迷航》的90岁高龄演员沙特纳。按理说这个年纪,什么没见过?但当飞船返回,据说当时记者见到沙特纳,老爷子站在飞船降落的沙漠上,泪水从眼里夺眶而出。但是他的语气却很平静,跟在一旁欢呼的贝索斯说,你给我的,是我这一生能想象到的最深刻的体验。这非同寻常。我希望我永远不会从中恢复过来。
再比如,当年阿波罗9号绕地球飞行10天。其中一位宇航员后来在演讲中说,看着下方如丝般柔滑的云层、大陆和海洋,我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了我们的星球家园,以及人类与它的关系。它变得如此渺小脆弱,是宇宙中如此珍贵的小点。你可以用拇指挡住它。
再比如,阿波罗14号的一个宇航员,叫埃德加·米切尔说过,你在那个地方,你会马上形成一种全球意识,一种以人为本的意识,一种对世界现状的强烈不满,以及一种为之做点什么的冲动。从月球上看,国际政治看起来是如此的琐碎。你想抓住一个政治家的脖子,把它拖到25万英里之外,然后说,看看这个。
再比如,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在他的回忆录《载火》中说过,那条最重要的边界将是无形的,那场吵闹的争论突然平息了。
要知道,前面说的这些人,他们之前可都不是环保人士。可能也都抱着各自的民族主义。但是在太空面前,他们都会陡然升起一种深深的敬畏。好像他们在那一刻,格局打开了。这是读多少书,听多少道理都很难替代的。
其实,这个现象,一位叫兰克·怀特的太空研究者专门分析过,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总观效应。大概意思是,登上太空,会彻底改变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让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开阔。这也是过去很多人的看法。
但是,后来,有变化。有个精神分析医生觉得事情有点可疑。你看,从宇宙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除了一个小蓝点,周围都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啊。一般人应该害怕才对。
于是,这位医生就对宇航员做了大量的匿名采访。结果发现,当年那些宇航员对公众表露的,并不是全部的真相。有人说,他从航天飞机往窗外看了一眼,就产生一个念头,人类在500到1000年后可能会自杀。还有人说,他并没有感受到大家描述的,人类与地球的联系感,他只是纯粹觉得,地球怎么这么亮呢?还有一位参加过太空旅行的医生说,从太空看地球时,他一直在想全球医疗保健差异。出生在地球这一端的人,怎么会和出生在另一端的人,有着那么不同的医疗条件呢?当同时看到所有国家时,他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公平,觉得所有的美丽中都存在着丑陋。
你看,从太空看地球,这个总体感受,并不是绝对积极的。你可能会说,感觉这个东西本来就捉摸不定,没准人家回来之后,行动产生了改变呢?针对这个问题,《大西洋月刊》的这篇报道里也专门分析了。结论是,也不一定。
研究人员搜集了很多对退休宇航员的采访。比如一位美国退休宇航员就说,自己退休后跟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必须工作,必须赚钱,必须养家糊口。平时想的也都是这些事。再比如,这位宇航员的妻子也是一位退休宇航员,表示自己跟丈夫差不多。而且也不记得去太空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改变。
再比如,还有一位退休宇航员说,在太空亲眼目睹了亚马逊雨林中熊熊燃烧的火焰。当时他紧迫地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威胁。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地球更好的主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回地球之后,并没有做什么跟环保有关的事,也没有别的变化。
你看,这几个采访一出,好多人又觉得,上太空好像也没我们想象中那么管用。很多人都觉得,就算在那一刻,你的人生受到了震撼,你下定决心要做点什么。但是,回到地球后,你原来的生活系统,又会把你拖回原地。
但是,这就是全部真相了吗?也不是。我们稍微把视线从这个报道中挪开。有个很著名的学者,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叫斯科特·佩奇。万维钢老师不止一次讲过他的书,比如《多样性红利》《模型思维》。他曾经给人的思维能力做过一个分类。说人的思考能力,其实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数据。也就是你知道这个世界发生的基本事实。第二个层次叫信息。也就是你能从事实中,统计出一点客观规律。第三个层次叫知识。也就是,你能基于这个客观规律,产生你独特的主观洞察。第四个层次,叫做智慧。这是最高的层级,指的是,你面对同一个事实,能掌握很多种不同的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多元思维模型。
从这个角度看,去太空,其实在帮你搜集理解世界的模型。也许回到地球之后,你会切换回之前的模型。但是,当你需要它时,你依然可以随时调动它。它带给你的改变,在你生命里留下的体感,在你的思维里发生的反应,它们只是暂时切换到后台运转,并没有消失。当你需要时,你会发现,它们就在那里。就像那句话说的,你是谁?你是你所有经历的集合。你是你读过的每一本书,说过的每一句话,走过的每一段路。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去年12月底,小红书发布了《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这是小红书第三次发布年度生活趋势。今年报告的主题是,投入真实生活。其中预测了十个具体趋势。
我大概念一遍,你稍微听听不用仔细记。一是人们的邻里关系会越来越密切。二是大家出门旅游,会更爱去那些本地人吃的小馆子。三是人们会给自己安排远程旅行。四是人们会迷上敲电子木鱼,刷解压视频这样的轻解压方式。五是越来越多的人会抛弃物欲。六是年轻人会爱上书法手串之类的传统文化。七是人们会越来越愿意到身边的小公园去露营,而不是去远方。八是人们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布置自己的小家。九是大家会越来越愿意买卖二手物品。十是喝茶会成为年轻人的新爱好。
好,十个趋势念完。你可能对每个都不陌生,这些都不是全新的事物。因为小红书对新趋势的界定,本来就不是新事物,而是正在从小众变成大众的事物。它们正在经历的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100。这个榜单,找的就是正处在从小众变成大众,处在这个临界点的东西。
而且要特别一提,往年小红书的预测还挺准的。比如,在对2022年预测中,小红书说过空气炸锅炸万物、飞盘运动,结果这些后来都成了趋势。
而今年的预测报告,我读完之后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近处的崛起。
首先,咱们先抛开具体的趋势不说,小红书的火爆,这本身就是一个近处的崛起。为什么小红书这两年用的人越来越多?因为这上面是身边人的生活经验。他们不是遥不可及的明星,也不是象牙塔里的专家,而是一个个跟你一样的普通人。他们把个体的生活经验呈现给你。
就像商业观察家蔡钰老师在她的《商业参考》里说的,不管是装修、辅导作业、花粉过敏,还是周末去哪儿玩,甚至电闸跳了老合不上怎么办、辞职怎么跟老板提、离婚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你都能在小红书找到过来人的经验。而这些过来人,还有另一个更基础的身份,就是身边人。
我们越来越依赖身边的人,越来越看重他们掌握的一手知识。你看,这算不算一种近处的崛起?
其次,我们再看其中的具体趋势,可以明显看到这么几条。人们的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吃饭越来越爱去本地人喜欢的小馆子,越来越愿意去附近的小公园露营,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布置自己的小家。你看,这哪一个,不是跟近处有关?
大概两年多以前,人类学家项飙老师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叫附近的消失。意思是,现代人整天喜欢沉浸在那些特别宏大的事情上,动不动张口闭口就是什么赛道、行业、国际局势。但是,对身边生活的近处却并不关心。
但是今年,你也许能从小红书的预测里感受到,近处,好像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近处,包括近处的人、近处的事、近处的风景。就像项飙老师说的,假如拥有一个强大的小世界,他会对这个世界更加从容。最后,也祝你拥有一个强大的近处世界。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