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巴菲特上个月发布2023年致股东信。第二个是,大厂毕业生,陆续进入夜市摆摊。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就在上个月,巴菲特发布了2023年的股东信。这件事今天肯定算不上什么新闻了。毕竟,每年的股东信一出,马上就会有很多解读版本跟进。今年的股东信,巴菲特谈了公司犯过的错误、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自己对其他公司的看法,等等。
在这份股东信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最后一段,巴菲特对于合作伙伴,也就是查理·芒格的感受。是这么说的,找一个非常聪明的高级伙伴,最好比你稍微年长一点,然后非常仔细地听他说什么。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不是这封股东信。而是,巴菲特是怎么教育下一代的?我们可能经常看到巴菲特跟股东分享心得,跟同行分享经验。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正好上个月,有一本新书刚刚出版,叫《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作者彼得·巴菲特,是巴菲特的小儿子。虽说是小儿子,可也不年轻了,已经50多岁。这本书主要说的就是,巴菲特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巴菲特一共有三个孩子。而且有意思的是,虽然巴菲特自己被称为股神,但是,这三个孩子,做的事却跟股票没有半点关系。大女儿苏茜,现在做针织品生意,自己开了个商店。大儿子豪伊,一门心思扑在农场上。而三个孩子里,最有出息的,应该就是这位小儿子,彼得·巴菲特。他一直在做音乐,现在已经是一位著名的作曲家。1990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与狼共舞》里就有一段音乐出自他的手笔。
书里讲了很多他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事。比如,怎么对待工作?巴菲特告诉他的孩子们,不要把钱放在第一位,因为回报可能随时消失,要找一份你热爱的工作,然后把工作本身当成目的。再比如,说到公平,巴菲特对孩子们说,人本身生而公平,但后天的机遇从来都不是公平的,得意识到这个现实,等等。
但是,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这些具体的道理。而是一个更大的命题,那就是,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模式?简单说,我们可以把人生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做加法,一种是做乘法。而巴菲特,一向只让自己的孩子做乘法。
所谓做加法,说白了,就是一开始就想着,得马上赚钱,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而且不接受任何的不确定性,就看眼前,只要我干活,就必须马上拿到钱。
你可能会说,这么想好像也没错啊。工作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吗?这个动机是没错。但是,这个策略有代价。那就是,很难完成价值的积累。
我们说个极端的情况。
前两年,有一本书很火,叫《岂不怀归》。作者是两位社会学研究者,田丰和林凯玄。书里讲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群体,被称为三和大神。指的是深圳三和人才市场一带,那些打零工的人。白天有活就接,干一天是一天。晚上没地儿住就睡网吧。常年如此反复。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按照通常的设想,可能是这些人缺少计划性,或者缺少竞争力。但是,根据田丰和林凯玄的研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工资日结制度。工钱就摆在那,你只要干一点,就能拿一点。你看,这是一道多么确定的加法题。但是,这也导致,这群被称为三和大神的人,被眼前这道加法题给锁死了。他们很难完成任何的价值积累。你看,每天干不同的零工,意味着很难积累一技之长。每天给不同的雇主打工,这意味着无法在一个特定的雇主那里积累信任。你看,这就是只做加法的代价了。因为盯住眼前立等可取的回报,放弃了长期的价值积累。
而在巴菲特的教育观里,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就是不要做加法,要做乘法。毕竟,他是投资人出身。投资人对复利这件事非常敏感。他们对做乘法这件事,看得也比一般人要重。
首先,这个乘法必须要纯粹。也就是,我认准一件有价值的事,就必须要盯住它一直做,而且不做任何可能对这个主线,造成干扰的事。据说巴菲特有一个私人飞机驾驶员,叫弗林特。有一天,弗林特就问了巴菲特一个问题,应该怎么制定职业生涯目标?巴菲特就让他把职业生涯里最想做的25件事写下来。写完后,巴菲特又让他把其中最重要的5件圈出来。然后巴菲特就问弗林特,你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吗?弗林特说,我懂了,先集中精力,完成这最重要的5件事,剩下的20件有空再说。巴菲特说,不,你只说对了一半。你要集中精力做那最重要的5件事。而剩下20件,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们,不要在它们上面花费哪怕一丁点时间。
你看,这是不是就像做乘法,怎么让这道乘法题越做越大?很明显,你得特别注意,你乘上去的每一个数字,都得大于1。也就是,你做的每件事,都得能对你的主线事业产生放大效应,而不是干扰它。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一辈子专注一件有价值的事。这个道理我认可。但是,视线太聚焦,会不会让我们错过其他的机会呢?答案是,并不会。相反,你还能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比如,《纳瓦尔宝典》里讲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潜水员,一辈子就钻研潜水,下潜的深度越来越深。这对他意味着什么呢?乍一看,好像除了潜水奖杯,也没别的。但后来有一天,有个地方发现了一艘沉船,里面全是财宝。而且这个沉船的深度,恰好是这个潜水员能下潜的最大深度。除了他,没人能达到这个深度。
你看,这个故事说的就是,随着你的一个能力增长,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进入你的射程范围。
这就是乘法策略了。带着这个视角,我们再看很多巴菲特讲给孩子的话,就会发现,它们看起来虽然像鸡汤,其实都是在说,什么事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做加法,而是盯住一条主线,只做乘法。
比如,巴菲特说,明智的工作理念,不是把重点放在回报上,而是放在过程本身,放在对待工作的热情、专注以及对目标的坚定程度上。你看,这不是说回报不重要,而是,别让回报多少,去干扰你的人生主线。
再比如,工作的实质是什么?是把自己的分析,拿到真实世界中去验证,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走上发现新价值与新机遇的旅程。你看,这也是在说,要盯住一件事,不断做乘法。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经常说长期主义。到底什么是长期主义?不仅仅在于,你做了什么。更在于,你为了这个人生主线,放弃了什么。就像那句话说的,决定我们人生的,不仅仅是那些我们获得的东西,也包括那些我们放弃的东西。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关于年轻人离开办公室,去摆地摊的新闻特别多。比如,“95后”女生辞掉大厂工作,摆摊卖盒饭。再比如,建筑师改行,转行卖烤肠。再比如,离职摆摊的大厂人,薪资碾压前同事。
注意,前面这些标题,可都不是我随口编的。确有其事,你上网都能查到。最近在豆瓣上,还出现了一个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专门研究摆摊之类的小生意。
那么,请你猜猜,在摆摊这件事上,大家首先想卖的,是什么呢?我还专门问了周围同事,包括我自己,答案出奇地一致。卖烤肠。
仔细想想,可不是吗?烤肠,无论是在夜市、地铁口、报刊亭,你总能看到它。样子干净,口味稳定,价格不贵,而且加工起来又省事。
但是,倒退30年,可不是这样。我特别清楚地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烤肠刚刚出现。当时市面上最有名的烤肠,是台湾的育青牌。价格是3.5块一根。什么概念?当时菜市场一斤小龙虾5块钱,饭馆里一碗面2块钱。
你看,当时烤肠档次可不低。当时谁要是能在放学的时候,左手一根和路雪冰棍,右手一根育青肠,那大概率得让同学羡慕够呛。那么,烤肠又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今天随处可见的街边小吃的呢?
前段时间,一个商业媒体,叫FBIF食品饮料创新,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烤肠从出现到风靡,大概得益于这么三个层面上的努力。
第一个层面,是做装备。为什么烤肠能风靡?因为卖起来方便。不管是便利店还是报刊亭,都能卖。而做到这一步的关键,就是烤肠的配套设备,也就是烤肠机的供应链发展很快。现在,买一个能摆摊的烤肠机,只需要100多元。几乎没什么成本。这就意味着,在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你不管做什么生意,都可以顺便卖个烤肠。从这个角度看,烤肠的普及,说到底还是离不开背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第二个层面,是做质量。毕竟,光有装备不行,产品也得跟上。最开始,烤肠厂家的重点,其实都在比拼价格。毕竟,早年烤肠不便宜,谁能把价格打下来,谁就能拿到第一波红利。结果,在价格战的过程中,很多厂商开始牺牲质量。比如,有人干脆不加肉了,做纯淀粉肠。再比如,还有人把猪肉换成鸡皮之类成本更低的材料。再比如,还有人为了加强风味,用上了不合规的添加剂,等等。
你懂的,这么一搞,烤肠的口碑一下就崩了。当年很多学校,老师放学前都会嘱咐孩子,别买校门口的烤肠,不干净。眼看口碑崩了,怎么办?赶紧往回找补吧。于是,厂商们开始在质量上下功夫。
比如,有人开始做所谓的火山石烤肠,据说含肉量能达到80%。再比如,还有人做黑猪肉烤肠,据说用的是跑山黑猪。这回,大家做出来的烤肠质量说得过去,而且毕竟经验丰富了,成本控制也很好。这么一来,烤肠作为一个小吃品类,算是站稳了脚跟。
但是,到这一步,还没完。就是烤肠这个产品,虽然面对的是C端消费者,但它在消费者中,却缺少明显的品牌标识。在大家看来,都是烤肠,没什么区别。这就导致,这个行业里的所有厂家,很容易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一旦其中一个厂家偷工减料被爆出来,损害的就是整个烤肠品类。
怎么办?烤肠厂商们就开始了第三个层面的努力,做细分场景,做差异化。比如,有人做了专门为早餐准备的烤肠。也有人把烤肠做成休闲零食,比如,小包装的拇指烤肠。还有人给烤肠增加不同的口味,比如甜味、芝士味、榴莲味,等等。
你看,烤肠的发展,背后其实有两个动力。第一,想做得更好。这不奇怪,所有的产品都这样。但第二个动力就有意思了,那就是,不想被同行连累。从这个角度看,你现在看到的每一根,街边合格的烤肠,其实都是整个烤肠产业,很多厂商,一起努力的结果。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巴菲特是怎么教育下一代的,以及烤肠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假如你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