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商汤科技发布大模型体系,取名日日新。第二个是,上周全国多地迎来沙尘天气。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前段时间,国内公司又做出一个大模型,商汤科技发布了新的大模型体系,取名日日新SenseNova。再加上之前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你能明显感受到,最近几周,国内的大模型市场,势头不弱。
但是,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有个遗憾,就是,为什么这一轮GPT,不是中国公司最先做出来的?有人说,是算力不够,也有人说,是算法不行。最后,大家说来说去,就翻出来一个数字,这就是,每年中国花在科技研发上的经费。这笔钱有多少?根据科技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3万亿人民币。
从排名上看,咱们世界第二,排名第一的是美国,7132亿美元,相当于4.9万亿人民币。从趋势上看,中国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还在逐年加大。早在2013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就已经超过日本。今天,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已经是日本的3.39倍,也超过了欧盟的27国之和。这笔钱是谁花的?公司占了大半部分,其余是高校、科研院所之类。
我们都知道,这么大的投入,肯定会取得不少成果。那么,具体是什么成果呢?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既然我们没有率先做出来GPT这种新闻度很高的技术,那么,中国公司的研发经费,都是怎么花的呢?
有数团队 曾经专门做过一个分析,虽然当时的数据是前两年的,但是其中对中国研发经费的花销逻辑,到今天依然适用。接下来,我们就说说,中国公司,是怎么使用科研经费的。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搞懂三件事。
第一,科研经费,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财务概念。以前,很多公司的研发费和管理费,是混在一起的。而2018年,科创板推出的同年,国家为了更好地计量公司的研发成本,就规定,国内公司的财报,必须将研发相关的费用,从管理费中拆出来。注意,是但凡与研发相关,全部计入。
这就意味着,有很多日常的更新花销,也会计入研发费。比如,中国石油一年的研发费,有一两百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固定投入,是App开发、储油罐升级之类的日常工作。
换句话说,过去我们都觉得,研发费一定是用来搞全新的发明。但事实上,日常的更新维护,也算在其中。再加上很多公司的体量巨大,仅仅是日常更新,就会产生大量的花销。
简单说,从范畴上看,研发经费不仅涉及高精尖技术,也包括日常更新。从领域上看,不仅包含前沿科技,也包括传统的制造业等。所谓研发经费,指的是这个大池子里的钱。
在中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当中,有大概一半的花销,来自互联网公司。而另一半,几乎全来自中字头企业。这些投入产出的成果很多,只不过,有些成果不是出现在消费科技领域,因此新闻度没那么高。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重点,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我们不仅做出了新技术,而且还通过这些技术,稳住了很多产业的安全底线。
比如,中石油旗下有个公司,叫宝石机械。前些年,它造出了自己的陆地石油钻机。这个装备有多重要?这是陆地石油开采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过去一直被欧美垄断。而现在,宝石机械出口的陆地石油钻机,已经占了中东和美国新增份额的30%。什么概念?这些地方每新增三台陆地石油钻机,就有一台是中国造的。
再比如,中海油,专门从事海上石油开采。这个难度比陆地还高。因为石油在深海里的分布是不规则的,这就需要你用一个直径大概20厘米的钻头,像贪吃蛇一样,在70厘米的海底薄油层里穿行。而且一次要稳定地穿行1000米。中间偏离一点都不行。过去,这个海底钻探技术只有美国有。而且他们还只租不卖,即使你肯花钱,不好意思,人家不卖给你。
而从2008年开始,中海油用了6年时间,终于搞定这个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海上钻井技术的国家。之后仅仅两个月,美国人就绷不住了,主动表示愿意把设备卖给中国,而且还是降价大甩卖。
你看,这些技术,不仅解决了中国自己的使用问题,而且还改变了世界市场的技术格局。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光伏、显示面板、心脏支架,等等,都是我们研发出了自己的技术,打破了过去来自其他国家的垄断。这么一来,不仅能拿到新的市场,产业链的安全底线也稳住了。
党的二十大的精神里提出,中国科技研发的重点,在于强链补链。也就是,在追求某个技术领先之前,我们必须把技术补全,整个产业链上,不能有受制于人的空白点。这也正是中国科技研发的重点。
现在,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中国一年上万亿的科研经费花到哪了?答案是,除了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近的消费科技,还有大量的科研投入,放在了关乎国家技术安全的强链补链上。
那么,这是不是说,消费科技,就不受重视了?当然不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第三个重点就是,在消费科技方面,企业正在做哪些努力。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什么因素,会影响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一是效率,也就是企业推出新技术的速度。二是变现能力,也就是这个新技术能否产品化?这两样,至少得占一样。
比如,芯片开发,效率越高,升级速度越快,越有优势。再比如,新药研发,效率未必高,研发一款新药要很久。但是,一旦做出来,变现能力稳定。
但是,很多产业,是夹在二者中间,需要两边兼顾的。比如,新能源汽车,你既要一路追逐新技术。但是,你又很难确定这项技术的变现能力。怎么办?现在很多企业的做法是,研发与应用同时推进。比如,大语言模型技术,一边研究理论,一边开发可落地的产品。
好,总结一下。中国公司的研发经费都是怎么花的?可以用两条线索来概括。第一,是通过强链补链,守住产业的安全底线。第二,是通过理论与产品同时推进,守住行业的创新前沿。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一整套,有人打底、有人冲锋,彼此协作的创新网络。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全国几个城市,都出现了罕见的沙尘天气。比如北京,最严重的时候,能见度小于1000米。车子停在户外,都落了厚厚一层灰。好多人都怪天气预报来得太晚,早知道这样,就不着急洗车了。
对啊,天气预报,为什么不能来得再早一点,再准一点呢?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新闻,来聊聊,天气预报是怎么来的。过去很多人做过相关的报道,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天气预报当前使用的技术手段。
最近,36kr的一个团队,去探访了北京气象探测中心,详细解读了这个问题。
先说常见的短期预报,也就是未来48小时的预测。这个预报过程,分两步,测量,加计算。也就是,通过观测当前的气象条件,来推算未来一小段时间里的天气变化。
第一步,测量数据。比如,首先要获取的,是地面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等数据,这是由全国7万多个自动气象站来完成的。放在以前,这些数据得观测员们手动测量,他们每天凌晨两点、早上八点、下午两点、晚上八点雷打不动测量4次,然后把数据发送到气象中心。而现在,全国的所有观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传感器会每分钟自动传送一次数据。
再比如,关于降雨的信息,是由200多部气象雷达来获取的。这种雷达安在地面上,向空中发射对雨特别敏感的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它每6分钟更新一次,能准确地探测到半径400公里范围内的台风、暴雨、冰雹等天气。
最后,还有一样必不可少的设备,就是7颗在轨气象卫星,它们不断向地面传输着卫星云图信息。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气象机构就能获得巨量的气象数据。然后,进入第二步,计算环节。
这个环节,主要由超级计算机完成。上面这些设备获得的所有数据,经过原始处理之后,会被代入到“大气运动基本方程组”里求解。算出结果后,就能得出一个地方的温度、降水、风速等数据。
那么,这么大的计算量,为什么天气预报还是有不准确的时候?比如,去年和前年北京就有几次,明明发布了暴雨预警,所有人都严阵以待了,但暴雨并没有来。
这是因为,天气系统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混沌系统,计算中,初始状态的一个微小差异,可能也会导致最后的结果大相径庭。
说到这儿,顺便讲一个故事。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说好的暴雨没有来,算是一件好事吧?但在去年,匈牙利的气象局局长,反而因为这件事丢了工作。当时,为了庆祝传统节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原定8月20日晚上举行烟花表演。但在活动开始前七个小时,匈牙利政府推迟了活动,理由是“极端天气”,也就是当天晚上可能会有暴雨。
但是,恰好,就在那天晚上,预报中的暴雨没有来。气象局预报的暴雨,改变了方向,绕过布达佩斯,去了其他地方。气象局在社交媒体上致歉,说“最不可能的结果发生了”。随后,匈牙利政府解雇了气象局局长和副局长两位官员。
你看,不确定性本就是天气预报的一部分。而且,预报的时间越长,这种不确定性越高。以现有的计算技术,48小时之内的预报可以做到大致准确,10天左右的精度,就已经不能保证了。
那怎么预测长期天气呢?气象学家们当前正在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完善统计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统计理论来预测未来的气象活动。二是,研究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要知道,并不是咱们身处内陆,海洋就跟咱们没关系了。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系统,对天气影响很大。
那么,提前两个月,预测未来的天气,有什么用呢?咱们的日常生活未必需要,但对于有些活动来说,非常必要。比如,应急部门如果能提前获得极端天气的预报,就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再比如,农业领域,假如能提前获得未来的天气信息,也能更好地安排生产活动。
就拿最近来说,印度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反常降雨。现在的印度,正是冬天播种的小麦等农作物收获的时候,反常的暴雨和冰雹,对小麦收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这种极端天气影响的还不局限于农作物自身。接下来,印度可能会面临食品价格上涨的风险。最近,美国的一家证券公司,还下调了对印度最大的农机公司的业务评级。理由就是,反常降雨和接下来有可能会发生的季风,影响了作物收获,有可能会让拖拉机的需求下降。
你看,天气是一套复杂系统,要想预测它,你也许要建立一套,同样复杂的系统。天气预报的本质,不是用一个技术,预测某一个未来。而是用一套系统,去计算另一套系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中国公司的研发重点都在哪,以及天气预报是怎么运行的。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