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阿里巴巴举办市场创新大赛。第二个是,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开展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我们说个发生在五一之前的事。第一季度末,阿里巴巴举办了市场创新大赛。这是阿里市场部的一个内部奖项。虽然是公司内部的事,但在行业内关注度不低,还有人管它叫营销界的奥斯卡。以前的获奖作品,比如《啥是佩奇》微电影、淘宝丑东西大赏、双十一购物车分享功能,等等,都着实火过一阵。
今年获得大奖的有两个项目,一个是饿了么的免单一分钟活动。也就是,请用户参与答题,根据答案确定一个时间点,然后在这个时间点的一分钟内,所有下单用户免单。这多少有点技术含量。但另外一个奖项,凭的就全是对需求的洞察了,这个获奖创意叫,进口保健品暖心贴,也就是给进口保健品,配一个中文说明书。东西不大,但很多人都说,对看不懂外文的长辈来说,很实用。
这场创新大赛,今天看肯定算不上新闻。而之所以今天提起,是因为我正好在五一假期里,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很有意思,叫《这货哪来的》。也就是,这个商品是怎么做出来,卖出去的?里面讲了很多有意思的小买卖。你可以把这个纪录片,当成一个当代中国民间创新图鉴。
而且这些创新,普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生在产业链条的末端。过去我们都觉得,创新,这是大脑的工作,发生在制造链的前端。但是,现在的很多创新,它不是发生在大脑,而是发生在血管末梢。也就是,离创意、设计、决策这些环节很远的,产业链的最末端。
我从这部纪录片里,总结出了三种有意思的末梢创新。
第一种,是“散弹打鸟”式的创新。也就是,找到一个成本很低的方式,把产品批量撒出,总有一个能命中。对于很多低成本的商业模式,这个方法特别好用。
比如,深圳有一个小团队,就三个人,做的就是类似的生意,叫,壳山壳海。什么意思?在华强北,每年都有大量的手机壳遭到淘汰,有的是因为设计过时,有的是压根就没设计好。这些手机壳成千上万地堆放在仓库里,就像一座小山。用厂家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些被判死刑的手机壳。你就算作为赠品放在商品里,估计买家都不稀罕。
怎么办?这个小团队,就开了个网店,做了个手机壳盲盒。十块钱一个,里面有十个手机壳。你可能会说,这除了便宜,手机壳该难看,还是难看啊。但是,换个角度,这个设计,它会引发两个结果。
第一,在买家看来,他买的是盲盒这个体验,是一个个拆开包装时的惊喜感。至于手机壳,反倒像是附带的。况且手机壳都一块钱一个了,就算丑点,这个不好的感觉,也早就被拆盲盒的刺激感给对冲掉了。
第二,这会引发一种散 弹打鸟的效果,手机壳虽然过时了,但一个盲盒里放的十个手机壳,每个风格都不一样。这么一来,命中买家喜好的概率,就提高了。
比如,那种特别夸张的镭射仙女图案的手机壳,特别适合对着镜子自拍,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再比如,上面写着一个繁体的發字的手机壳,打麻将的人就喜欢。再比如,中老年款皮质手机壳,适合送给长辈,等等。
你可以想象一下,花十块钱,就能拆十个有手机壳的盲盒,而且一边拆盲盒,一边吐槽手机壳丑,但是还能从中发现一两个看对眼,或者适合送人的。这十块钱,花得是不是还挺值?
第二种创新,叫微调试创新。也就是,原来的商品卖不动了,我也不大改,只稍稍做一点调整,让它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场景。
比如,充气模型,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充气模型,又开始变多了。比如,蜜雪冰城门口的雪王。再比如,很多门店开业,门口会有一个不停招手的财神爷。
其实,这些都是在充气模型这个古老的生意上,加入了一点材料和制作上的微创意。财神爷招手,靠的是在模型手部开个气口;“雪王”们跳舞,靠的是对材料受力的精确计算。这些听起来,都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儿,但是只要把这些“不难”的微创新做好了,就能让老生意,找到新场景。
第三种,是数字敏感式的创新。也就是,从那些数字庞大,但很少被留意到的群体中,找到创新的入口。
比如,卡车司机。你知道全中国有多少卡车司机吗?按2020年的数字,这个群体有1700多万人。这些“卡友”,每年大概有300天,开着大卡车,奔波在路上。
这个群体最大的痛苦是什么?睡不好觉。跑车的这300天里,司机们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车上。大卡车的车头,前面是驾驶室,后面是休息室,这5平方米,就是他们的全部生活空间。
不过,这个休息室,其实是休息不好的。因为它的原装休息垫,就是悬空的木条上,铺一块海绵垫,睡着不舒服。这是“卡友们”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汽车厂商很难发觉。
你看,需求出现了吧?有一个人,叫毛光友,他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毛光友是一名退役卡车司机,不开车之后,他和家人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给大卡车的休息室生产床垫,产品的名字叫“卡车宝贝”。
要知道,这跟做普通的床垫还不一样。首先,全中国那么多卡车,不同的品牌、系列、车型,甚至不同的批次,布局都不一样。这意味着,卡车床垫,没有标准尺寸。而几百款车型的车厢数据,网上没有,厂家也不透露。因此很多订单,都得“一车型一测量”。其次,卡车成天跑在路上,意味着卡车床垫得经历长期的惯性挤压。因此,它的结构强度,必须特别高,得做好几层额外加固。但这在技术上,其实都不难想到。
你看,过去提到创新,我们特别容易想到一个意向,到远方去,到前沿去。但是,有时到用户的近处去,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最后,跟你分享《设计思维》这本书里的一个观点。驱动未来世界的创新有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技术驱动的创新,通常发生在最前端;第二种是思维驱动的创新,发生在中段;第三种是意识,或者说感知力驱动的创新,它往往发生在末梢。
再来看今天第二条。就在前不久,根据《人民公安报》报道,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将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说白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谣言整治不能停。
关于怎么识别谣言,已经有一套很成熟的方法,公安部门也一直在普及。今天,我想跟你说一个,我在书里看到的观点。这个观点本身跟谣言没关系,但是,掌握它,能够让你识别大多数谣言。
这个观点来自美国田纳西大学的一个学者,叫亚历山大·本特利。你知道,有时候,你可能因为一个人说的一句话,就对这个人产生敬佩。这位叫本特利的学者,就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的震撼。
注意,重点来了,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信息的传播分成两种,一种是模仿,一种是效仿。二者的区别在于,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
注意,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比如,你看到别人卖奶茶,你也跟着卖,这就叫模仿。但是,假如你能多问一句,他为什么卖奶茶?他是怎么卖的?怎么思考的?这就是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
为什么很多时候谣言会传播?因为谣言的本质,是人对信息的模仿。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怎么破解?很明显,你得学会,效仿。也就是,在面对任何信息时,不要只看到信息本身,要还原信息背后的思考过程。掌握这一点,就能识别几乎所有的谣言。
比如,就在前不久。网上有个自称中国电科员工的人,号称爆出了自己跟领导的微信群聊天记录。领导在群里先问谁愿意在假期自愿加班,没人回。之后直接指定两名加班人员,这名员工直接怒对领导,言辞激烈。经此一战,这个员工火了,因为名字里有个龙字,网友还送他个绰号,叫龙哥。但是,谁能想到,这个事情来了个180度大反转:公安局通报,经过认真排查,微信群聊天记录是伪造的。
但是,假如我们能多思考一步,还原一下当事人的思考过程,你就会发现这件事的漏洞。首先,成本太高,很容易把自己置于舆论漩涡当中,未必划得来。其次,细节有漏洞。比如,主管头像是微信官方提供的头像素材,再比如,聊天记录中带表情的那一行,跟上下行的间距明显大于其他行。
再比如,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这么一个都市传说,细节可能不一样,但大致说的都是一回事。有一名男子,在酒店结识了一名迷人的年轻女子,两个人相见恨晚,把酒言欢。几个小时后,这名男子喝多醉倒了。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间旅馆的浴缸里,全身被冰块覆盖。 浴缸的旁边贴着一张纸条:“叫救护车,要不就等死。”等他被送入医院,医生告诉他,他的一个肾脏被摘除了。
但是,假如我们稍微多想一步,去还原过程,你就会发现这件事大概率是假的。
首先,肾脏移植需要配型,甚至连有亲缘关系的人彼此都未必能配型成功,不是随便一个肾就能移植到别人身上的。而且配型也需要时间,而肾脏在体外最多停留24小时,否则就达不到移植标准。另外,整个移植过程是个大手术,最起码也要六七个人和大量的手术器械,想在酒店就随手做了,几乎不可能。
其实,这个思考方式,不仅能帮我们识别谣言。在面对任何信息,比如别人的成功经验、新出现的技术风口、新发生的行业趋势,我们都可以多问一句,我到底是在模仿,还是在效仿。模仿是对结果的复制,效仿是对思考过程的再现。说白了,就是多问一个,为什么。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怎么做好末梢创新,以及怎样用效仿式思考辨别谣言。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