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TVB:呐,做生意呢,最重要就是团结用户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抖音公布4月主播带货榜,东方甄选蝉联冠军。第二个是,网红奶酪品牌,遭遇宣传争议。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就在前不久,抖音公布了4月主播带货排行榜,其中显示,4月带货销售额过亿的主播,有23位。东方甄选销售额3.91亿元,排第一。这也是东方甄选连续四个月获得冠军。取得这个成绩,成本可不低。在过去一段时间,东方甄选请来的嘉宾包括,刘震云、古天乐、陈佩斯、蔡志忠,还有咱们得到的薛兆丰老师,等等。排在东方甄选后面的第二名是交个朋友,销售额3.66亿元。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并不是这两家。而是今年第一季度的另一个,直播带货的黑马,这就是TVB。

就在今年3月,TVB旗下的直播品牌,TVB识货登陆淘宝。据说第一场直播,TVB内部定的销售目标是,5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但就在当天,直播6个小时,销量2350万元。据说直播间累积人数超过320万,什么概念?从人气看,已经超过了罗永浩。而且TVB是真拼啊,后面第二场直播,做了12个小时,观众690万,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是首播的三倍。大家一看,TVB这是又要在直播业务上支棱起来啊。于是,在直播业绩的带动下,据说TVB的股价在5个交易日里,飙升了3.6倍。

我觉得这件事震撼的地方,倒不在直播业绩。毕竟,当时TVB识货刚登陆淘宝,一个新事物破土而出,它本身就带着强大的势能。你要是现在看TVB的直播和股价,多少也不如当时。

这件事真正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TVB扎实的用户基本盘。你看,为什么TVB一直播,那么多人买账?归根结底,是TVB的用户积累太深了。那么,这个积累是怎么完成的呢?显然,TVB从1967年开播到现在,这么多年的经验,三言两语肯定说不清。

因此今天,我们就假设一个场景。就是,我们把TVB请来当老师,但因为时间紧迫,这个老师一共就只能交代三句话。而且这三句话,还不能只针对电视这个行业,得对所有行业都有迁移价值。那么,他会说什么呢?大概率上,是这么三句话。

第一句是,不管做什么行业,你得自己培养一群专业的员工。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平常,但是,注意,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叫,员工。不是人才,而是员工。区别在哪?人才是,只要这个人在某个领域很厉害,他就是人才。而员工呢?比人才多一个维度,你不仅得厉害,还得跟整个组织高度默契,步调一致,不能耍大牌。说白了,就是你手下得有一群牛人,而且你得能使唤得动。

注意,到这一步就难了,尤其对TVB这样的影视娱乐公司来说。TVB手下的牛人有多少?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张曼玉、梁朝伟,等等,几乎多数你能叫得上名的香港明星,都曾经在TVB待过。而且你要是采访他们,或者是问任何一个TVB的艺人,你是做什么的?他们都会回答你,我在TVB上班。注意,是上班,不是演戏,不是当明星。潜台词是,我在是明星之前,首先是TVB的员工。在TVB,员工的配合度有多高?在TVB的台庆上,刘德华表演过胸口碎大石,张曼玉表演过空中飞人。

这里面肯定有演员敬业的因素,但能让每个人都这么敬业,TVB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很多人分析过。比如,TVB特别重视原生人才的培养。也就是,从零开始,只接受TVB的培训,只吃TVB的饭。TVB旗下有两个造星机制。第一个是TVB艺员培训班。第二个是香港小姐大赛。再比如,TVB内部有近乎残酷的绩效机制。演员拍戏拿工资,没戏拍,就没有饭碗。就在今年3月,在TVB的一个颁奖典礼上,演员汪明荃还呼吁,希望TVB能给艺人涨工资。你可以想象一下,涨工资这三个字,从一个明星嘴里说出来是什么感觉。

关于TVB的具体机制,还有很多。我觉得重点不在于每一条机制,而是,这些机制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语境。要知道,语境这个东西,无处不在,而且无孔不入。也就是,你只要身在TVB,你总会觉得,自己是一名员工,而不是什么明星。而且语境对人的影响非常深刻,在TVB待久了,演员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意识,觉得自己必须得好好演戏,不好好演就没饭吃。这也是为什么TVB出来的演员都特别拼。

回到其他行业,我觉得这件事的启发就在于,不管做什么领域,大家得先在公司这个模型下协作。借用TVB的一句台词:呐,这就叫做专业。

我从TVB中读出的第二句话是,生意要想做得久,你得跟这个社会的最大价值公约数站在一起。什么叫最大价值公约数?简单说,就是那些大家都认同的、正确的东西。

这听起来好像很平常。但问题就在于,一旦你真正做事,你总会有一种本能,特别害怕跟别人一样。比如,当年跟TVB并驾齐驱的,还有一个电视台,叫亚洲电视,简称亚视ATV。亚视的电视剧,主打就是一个虐,结局经常全员下线,非死即伤,收视率也一度很高,但多少有点后劲不足。再看TVB,几乎所有的电视剧,主打的都是亲情、团圆、励志,这些公认的主流价值要素。这么一直持续做,就导致,观众对TVB,形成了稳定的预期,只要TVB出品,就可以放心看。

你看,站在短期看,标新立异的东西有优势。但能长期持续的,往往是符合社会最大价值公约数的东西。比如,过去有个App叫毒。这名字在互联网上看,很有特点。但是,你觉得它要是想赞助春晚,大年三十晚上,屏幕上出现一个巨大的毒字,合适吗?现在这个App已经改名了,叫得物。

最后,咱们再说说TVB带来的第三个启发,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启发,那就是,做产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就拿TVB来说,拍电视剧的本质是什么?是培养明星?是做好内容?都对。但是,在这些目标之下,还有一个更底层的目标,那就是,团结用户。也就是,我每拍一部电视剧,我都得用这部电视剧,来团结一群特定的人。

TVB开创了一个很特别的门类,叫职场剧。几乎你能看到的所有职业,都被TVB拍了个遍。比如,医生、律师、记者、警察、家政、运动员、配音员、飞行员、空姐、的士司机、婚庆设计师,等等。

TVB的职业类型不仅全,而且还特别细。比如跟警务系统有关的,分成刑事科、鉴证科、反千组、扫黄组、反黑组、交通部、谈判专家、法医专家、机动部队、廉政公署,等等。

短期看,这只是多了一个内容类型。但长期看,这就是形成了一个神奇的效果。这就是,你能把各行各业的人都团结起来,成为你的忠实观众。首先,每个行业的人看到,会觉得,这说的就是我。它讲的是我的故事,我怎么可能不成为它的忠实观众?其次,很多学生,通过TVB,完成了一次职业启蒙。他们大概率上,也会成为TVB的忠实观众。前段时间还有人专门做过调研,结果发现,很多香港居民表示,自己的第一次职业启蒙,来自TVB。

你看,过去说起做内容,做生意,我们首先想的都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怎么把这个东西做好?其实,还可以再追加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这个动作,要团结哪些人?毕竟,技术会变,趋势会变,但那些被你团结过来的人,不会轻易变。

今天,借着这个话题,我们也做一个尝试。今天这期节目,我们想试着团结一下,所有跟做内容有关的人。包括传媒、出版、教育,等等。假如你身在其中,请你在留言区报个家门,以及,帮我们把这期节目转发出去,团结更多的人。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不久,一个网红奶酪品牌,叫奶酪博士,遇到了一点麻烦。在电商平台上,奶酪博士在旗下一款儿童奶酪的广告语上使用了“宝宝的第一口奶酪”的说法。有人就举报,这里所谓的“第一口”没有数据支撑,涉嫌虚假宣传。之后,奶酪博士迅速删除了这个表述。

其实,说自己是第一口的,何止这一个品牌?你要是去逛超市,大概率能看到很多。为什么各大奶酪品牌不惜冒着法律风险,也要标榜自己是孩子的第一口呢?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你去线下店看看会发现,儿童奶酪一排排占满了冰柜,大小品牌让人眼花缭乱。但再仔细看看,除了包装之外,产品其实大同小异。品牌除了在营销上做噱头,还能怎么办?

这并不是奶酪品牌的困境,几乎所有的消费品都或多或少有“品牌面目模糊”的问题。毕竟,消费品并不是什么高科技。那么,对于这种彼此之间很相似的产品,除了玩噱头,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让每个产品的形象都足够清晰呢?

最近,我在一个消费媒体,叫数英,看到一个日本企业的案例。这家日本企业就是著名的三得利,被称作“巨无霸”式的饮料公司,拥有几百个饮品子品牌。尤其是酒类业务,有34个子品牌,涵盖烈酒、啤酒、葡萄酒、低度酒等不同的细分品类。但三得利的子品牌却做到了很高的区分度。提起每种酒的差别,消费者能分得一清二楚。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们的方法是,在场景上做差异。

比如,三得利有两款畅销的低度酒,分别是,和乐怡、金麦。其实,低度酒主打的卖点都差不多,不外乎是微醺、放松。怎么制造差异呢?

首先,三得利把场景做了更细致的划分,和乐怡定位于放松独酌的场景,主打女性用户。比如,厂家推出了跟和乐怡产品色系一致的美妆和首饰。和乐怡还会在每次新品上市时,邀请一位当红艺人来做代言,并且参与的大多是女性用户。再看金麦,定位于家庭场景。它的推特里始终有一个话题在保持更新,那就是菜谱展示。在这个话题下,网友们分享了很多金麦与日式家常菜的搭配。

再比如,三得利旗下有两款威士忌,第一款叫碧AO,这款威士忌是进口的,相对大众,价格也比较便宜,一瓶700ML的碧AO价格大约在260元人民币。第二款威士忌叫山崎,这是日本本土产的威士忌,还经常拿奖,价格比较高。

那么,怎么体现这两款段位上的差异呢?依然是在场景上做细分。

山崎既然定位于高端,肯定得有内涵。因此,厂商专门为山崎打造了很多深度体验。比如,山崎的官网上,有很多关于品牌哲学的内容。同时,他们还设计了酒厂博物馆。把酿酒厂打造成旅游景点。用户可以到线下来参观,也可以在线上用小程序360度浏览。

对价格相对大众的碧AO,三得利从不讲故事,就讲实在的,教你怎么喝更好喝。官方还会不定期推出DIY指导手册,告诉用户应该跟气泡水以什么比例搭配,加什么样的冰块,等等。

从三得利的产品策略里,我们能读出一个核心。假如产品本身同质化,怎么实现差异?答案是,跟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站在一起。你跟什么样的人站在一起,你在用户心里,就是什么样的产品。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TVB的产品策略,以及怎么实现同质商品的差异化。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