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苹果公司正式发布MR头显产品Vision Pro。第二个是,浙江湖州安吉县推出针对数字游民的便捷服务。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就在北京时间2023年6月6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了首款MR头显,也就是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器Vision Pro。你应该能看到很多相关的新闻。简单说,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升级版的增强现实设备。像潜水镜一样戴在头上,还能通过手势和目光变化来操作。这也是苹果有史以来发布的最贵单品,售价3499美元,相当于25000元人民币。
为什么这回的苹果头显这么受关注?按说,头显并不是手机这样的大众产品,市场本身不大。它的关注度从何而来呢?主要有这么三个原因。
首先,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这是第一款由库克完全主导的苹果产品。自从库克接班以来,一直扮演的是一个守成的接班人角色。iPhone、iPad、Apple Watch,这些主力产品,全是乔布斯时代的产物。因此也有很多人说,库克创新不够,只是在重复乔布斯做的事。而这回,库克可是铁了心要做头显。据说在发布会的几个月前,苹果公司内部还有人劝库克,说做MR头显还不到时候,要不先等等。但库克还是义无反顾,把这个产品给做了。
其次,MR这个领域本身,并不太被看好。要知道,MR跟元宇宙,向来不分家。而元宇宙可是今年各大厂商的裁员重灾区。比如迪士尼、Meta、PICO,都在最近半年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元宇宙的相关业务。其实,类似的事情,苹果以前也干过。比如当年苹果做蓝牙耳机AirPods时,蓝牙耳机这个品类也不太被看好。当时市面上大多数蓝牙耳机,都是左右耳分开控制,一个为主,一个为辅,这就导致主耳机耗电更快,而且两个耳机的声音还不太同步。这个硬伤导致很多人放弃了蓝牙耳机。但后来苹果解决了这个问题,蓝牙耳机这个品类,也被苹果盘活了。
那么,这回苹果能重现当年的成就吗?要知道,MR头显可比蓝牙耳机复杂得多。这就要说到第三个重点。
市场对苹果头显的预期,在发布的一周之内急速转变。本来,就在苹果发布头显之前,苹果股价上涨了2%。说明大家本来挺看好。但就在发布之后,股价居然又跌了。因为苹果之前对外爆料的价格是2999美元,而发布价格高了500美元。什么概念?就在苹果发布会5天前,Meta刚刚发布的新款头显,售价是499美元,只有苹果的七分之一。因此,大家觉得苹果太贵,卖不好。结果发布会前后,一涨一跌叠加在一起,最终还是跌了。注意,事情还没完。就在发布会之后一周,苹果股价又涨了,而且创下了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说明市场对它的预期,又变好了。
但是,说到具体销量,现在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据说苹果公司内部,是把销售目标一降再降。最初定下的目标是一年300万台,而现在的首年销售预期是15万台。
你看,别说市场预期,就连苹果内部,心态也在发生变化。那么,抛开新闻热度,回到产品本身,苹果头显到底做得怎么样呢?它能像库克说的,成为下个iPhone吗?
前几天,由咱们得到《光伏产业课》的董世敏老师担任所长的产业研究机构,远川研究所,做了很详细的分析。其中,主要有这么三个重点。
第一,苹果Vision Pro这回的设计,比较激进。全线的硬件配置,都比同行领先了一大步。这就好比当年iPhone,或者游戏界的《原神》,手机还是手机,游戏还是游戏,但使用体验上,往前走了将近一个时代。苹果头显的设计激进到什么程度?据说即使售价3499美元,都未必有盈利空间。它更多地像是一款实验品。
比如,市面上的大多数头显,使用的都是LCD屏幕,也就是液晶显示器。这个技术放在电脑和手机上都没问题,但一旦离眼睛太近,看起来就有种颗粒感。而苹果头显用的是微缩OLED,也就是Micro OLED显示屏,离近了看也能达到4K分辨率。这一块屏幕的造价就300美元。
再比如,苹果的芯片配置、光学方案、摄像头和传感器数量,都远超同期的其他产品。一般的头戴显示器,是1块芯片、2块透镜、4颗摄像头、1个传感器。而苹果的头显是,2块芯片、3块透镜、12个摄像头、5个传感器。换句话说,这个体验,是拿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当然,凡有收益,必有代价。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重点,苹果头显面临的挑战。
首先,因为配置的东西太多,导致体积跟重量都太大。想象一下,一斤多的大眼镜戴在头上,体验怎么可能好得了?因此,苹果只好妥协,把电池单独拆出来,可以放进兜里。但即便如此,苹果头显的重量也超过了300克。
其次,头显的成本很难降下来,因为很多硬件跟手机不通用。比如OLED屏幕,手机上用的OLED屏,现在千元机都已经能配备OLED屏,但它偏偏跟头显不通用。
最后,因为成本降不下来,头显厂商就只能在两条路中间选一条。要么价格便宜,将就着用。要么质量过关,但价格奇高。以前所有的厂商,选择的都是保价格。但唯独苹果,敢把价格抬高。
那么,苹果这么做,它的底气从哪来呢?这就要说到第三个重点,苹果做头显,核心优势到底是什么?
乍一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很明显。苹果的优势,在于它的设计、研发和销售能力。但是,单比任何一项,苹果未必没有对手。其实,今天苹果真正的优势在于,在上游供应链中积累下来的,制造预期的能力。
说白了,苹果总能给供应商信心,让供应商陪着它一起前往一个不确定的市场,一起赌一把。比如,头显中的硬件,现在并不成熟,供应商也需要从头干起,还需要贷款建生产线。要是其他的企业下订单,供应商一般不敢接,万一这个产品活不了几天,供应链岂不是白建了?但是,苹果就总能给供应商这个信心,让上下游愿意陪着它一起赌。
换句话说,不是Meta之类的企业不想把配置做高,而是即使它拿出了一模一样的设计,也很难找到愿意接单的代工厂。
你看,说到这,我们又读出一个关于竞争力的真相。所谓竞争力,其实并不是你有技术,或者有品牌就够了。它的核心在于,你能不能结成一套坚固的信任网络,拉着你的协作者,跟你一起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我们从一个热门现象说起,这就是,数字游民。我们以前也提过。而最近,这个群体正在不断壮大。相应的,也有很多地方,推出了服务数字游民的举措。比如,5月底,日本制定的经济计划中,就提出了为数字游民提供专属签证。
而且跟以往的计划不一样,过去很多工作的重点,往往放在大城市。但数字游民,大都喜欢往远离大城市的小地方跑。环境好、网速快、生活成本低,是吸引数字游民的核心因素。比如,最近浙江湖州市安吉县下面的一个乡,叫溪龙乡,就推出了针对数字游民的一件事一次办便民服务。很多过去要跑几个窗口的业务,比如申请营业执照,现在一张表就能搞定。
但是,你要想成为高水平的数字游民,也没那么容易。咱们先不说专业、学历、经验。首先,你得有一份漂亮的网络履历吧?那么,怎么在网络上,打造出你的个人品牌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最近,《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作者有两位。一位叫吉尔·艾佛里,是哈佛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另一位叫瑞秋·格林沃尔德,是哈佛商学院的执行研究员。文章主要说的就是,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打造你的个人品牌?
这套方法,可以概括成四步。
第一步,是填写一道填空题。叫,我希望把我的哪部分优势,出售给哪些人?简单说,就是我的目标用户是谁?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以及我为什么能做到?比如,同样是做音乐,你的目标用户是唱片公司?艺术投资人?还是直接面对普通用户?技能一样,但用户不同,你介绍自己的方式,也必须跟着变。而且注意,措辞尽量简单直接,要让你的目标用户一眼就认出来。
第二步,用他人的进步,给自己贴标签。也就是,有哪些人或事,因为你的出现,变得更好了?你给以前的客户带来过哪些好处?比如,一个摄影师,假如只是列上自己拍过的人物,用户不一定买账。但是,假如你说,曾经给一对80岁的夫妻,重拍过结婚照,老人家看到照片后非常感动。这就是一个有效介绍。类似的介绍越多越好。换句话说,给自己贴标签的方法,不是介绍自己的能力,而是说明自己能为别人创造的价值。
怎么判断这个标签是否合格?有一个标准,就是别人看完你的简历,即使忘记你叫什么名字,依然能记得标签里的一两件事。做到这点,标签就合格了。
第三步,永远在网上呈现积极向上的状态。比如,你最近特别累,你可以直说。但后面最好能跟一句,最近正好看到一个缓解疲惫的方法,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再比如,刚看完一部电影,与其说电影真好看,就不如说,这个电影让你产生了哪些感受。
第四步,不断地找机会,传播和修改你的履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简单说,就是最近什么东西火,就往什么上面靠。这就好比开餐馆,最近淄博烧烤火了,很多其他城市的烧烤店,都把淄博烧烤的灯牌挂在了门口。这个道理不复杂,就不多说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怎么打造个人品牌?借用贝索斯的一句话,所谓个人品牌,就是你不在场的时候,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其中的不在场,说白了,就是要让人,看完记得住、用时想得起、用完不忘记。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从头显设备看苹果公司的核心优势,以及打造线上个人品牌的方法。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