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券商行业出现集体降薪潮。第二个是,诺基亚发布新手机。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就在前不久,网上有个消息传得很火,这就是,券商集体降薪。网易数读团队还专门做了相关的调研。关于这次券商降薪,主要有这么三个重点。
第一,不仅降了,而且降幅不低。2022年,国内43家上市券商的员工平均年薪,在过去一年由59.64万下降到了48.32万,降幅高达18.98%。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中金公司,人均年薪从116.4万降到81.9万,降幅将近30%。高管层就更不用说了,一些券商高管薪酬降幅,超过了40%。
第二,即使薪酬降了,对从业者来说,券商依然很有竞争力。降薪后,券商基层员工的平均年薪,也超过30万。高管依然维持在百万以上。据说某一线券商发布了几十个职位,结果收到了超过10万份研究生简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22)》里提到,券商公司总体的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从2019年的28.9%,提升到了2021年的33.43%。
那么,竞争这么激烈的行业,哪些人才有资格进去呢?这就是咱们要知道的第三件事。想进券商行业,除了学历过硬,还得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在券商招聘的能力要求里,服务意识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这个服务意识得强到什么程度?据说现在有的证券公司员工为了冲业绩,帮客户洗车、接娃、遛狗。2021年还出过一个新闻,证券公司员工代替客户考研被抓。同时,券商对相关证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注册会计师,被称为考试界的马拉松,这几年在券商中的占比正在持续提高。
你看,即使降薪,还是有很多人挤破头想进券商行业。原因很简单,大家觉得这个行业有前途,能赚钱。
换句话说,这个现象背后,其实是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怎么判断,一个行业有没有前途?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新,以前很多人回答过。而且分析起来,往往要动用很多专业的框架。但是今天,我们来给这个问题,找一个更简洁的解法。
之前刘润老师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我读完之后,获得一个启发。那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好生意,无非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你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东西。第二种,是你能把一种昂贵的东西变得便宜。只要这个行业在做的,是这两种生意中的一种,大概率上,就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
第一种,你能创造一个更好的东西,这不难理解。比如,苹果手机,之前没有这个东西,而苹果手机出现之后,在体验上颠覆了以往的手机。再比如,GPT问世,完全颠覆了用户对AI的体验。再比如,星巴克出道时,谁也没想过要用咖啡为载体,做城市的第三空间。这些都属于,创造出了一个之前不存在的、更好的东西。
这类行业,往往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由供给驱动,你能获得多大的增长,取决于你的供给能力。比如,线上外卖刚出现的时候,不管有多少骑手,都能跑满。因为你满足的是一个从未被满足的需求。理论上,几乎每个人都是你的潜在用户。能获得多大的增长,主要看你的供给能力。
其次,这类产品往往搭载某些新技术、新趋势。比如,新能源汽车,本身有新技术,同时,新能源又是一个确定的趋势。再比如,无糖饮料搭载的,是现代人低糖饮食这个趋势。
最后,这类行业的发展,往往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一个倒U形曲线。也就是,最开始,尝试这个产品的是少部分人。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群里的中位数,也就是大多数开始接触这个产品,这时会突然出现巨大的增长。等这一轮过后,增长又会慢下来。
好,这是第一类好生意,创造一个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不难理解,咱们就不多说了。而且这类生意,往往比较容易识别。咱们重点说说第二类好生意,也就是,把一个原本昂贵的东西,变便宜。
比如,刘润老师举过一个例子,当年有人找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刘德,说自己是做航空颈枕的,很适合加入小米生态链,问小米有没有兴趣投资?刘德听完跟他说,这个行业,你就不要碰了。因为小米已经投资了另一个公司,是做乳胶床垫的。而乳胶床垫切割过程中的边角料,刚好就可以填充到乳胶枕里。你看,人家生产同样的产品,几乎是零成本。而且成本降下来,省下的钱还可以做研发。这就意味着,人家可能不仅成本比你低,技术可能还比你好。这个优势是不是很明显?
你可能会说,这很好理解啊,把贵的变便宜,大家当然愿意买。但是,这里说的便宜,可不仅仅是价格,而是这个产品的所有成本。按照经济学家科斯的定义,交易成本,是指为达成一笔交易所需要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比如,购买前的搜寻成本、比较成本、测试成本。再比如,购买中的协商成本、付款成本。再比如,购买后的运输成本、售后成本。
这些名词咱们不用记,关键结论就一个,便宜这个竞争力,不仅仅局限在产品本身。
比如,早年的淘宝为什么能做成?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它把信任的成本给降下来了。你看,消费者买东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是信不过商家。你要想找一个信得过的商家,需要问身边的朋友,需要自己去一个个试,成本很高。但是淘宝把这个信任变成了可见的售后评价,你只要看一眼评论区,信任问题就解决了。同样,大众点评之类的点评网站,提供的服务,本质上也是把信任的成本降下来。
再比如,微博、抖音、快手,为什么能做成?内容丰富只是一个结果。根本原因,是它们把注意力给变便宜了。你看,过去什么人能享有注意力?只有名人明星。普通人要想获得这个注意力,太难了。但有了抖音之类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内容,都有机会享有跟明星一样的关注。
再比如,你家里有个二手电扇,想卖掉。结果跑遍了周边的二手市场,就是没人收。这时,你去网上的二手交易平台上,不到五分钟就卖出去了。你看,二手平台,降低的就是这个交易的成本。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不对啊,你怎么解释名包名表?明明卖那么贵,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卖得贵是不假,但归根结底,这些商品也是在把一类东西的成本变低。这就是,优越感。你看,过去要想获得优越感,得想好多办法,说好多话。但现在,一个小包一背,优越感立马上来了。这可不就是把优越感给变便宜了吗?
回到最初的问题,什么样的行业有前途?从本质上,它们在解决两类问题。要么是创造一个更好的东西,要么是把一个昂贵的东西变便宜。最后,借用刘润老师的总结,当一个产品给用户的价值感大于它的成本,机会降临。当价值感等于成本,比拼效率。当价值感低于成本,救命转型。简单说,一个好行业,要么是做正确的事,要么是正确高效地做事。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就在2023年5月,诺基亚接连发布了两款新手机。本来发布新机,这事不新鲜。尤其对诺基亚来说,人家多少还是有点东山再起的念头。但问题是,诺基亚发布的,居然不是智能机,而是两款功能机,定价分别是229元、259元。
不过,诺基亚的功能机在手机市场上也活得很好,去年6月,诺基亚官方宣布,诺基亚105的全球销量超过了两亿台,迈入了全球最畅销手机的行列。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诺基亚。而是它保持增长的一个,非常奇特的原因。那就是,诺基亚的很大一部分销量,是因为年轻人想要戒智能手机。
比如,去年诺基亚功能机在美国保持增长,而且贡献增长的,主要就是想戒掉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再比如,除了诺基亚,美国还出现了两个功能机新品牌,light phone和punkt,卖得也不错。你能想象吗?2023年,居然有人创业做功能机,而且还做起来了。
美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今年还发布了一个“Z世代用回功能机”的专题。说美国大约有一半的青少年,都认为自己手机成瘾。年轻人几乎活在社交媒体和新闻信息流里,强迫性地刷手机,停不下来,越刷心情越不好。美国人还给这种情况创造了一个流行词,doomscrolling,翻成中文,叫做“末日刷屏”。
怎么办呢?这篇报告里说,有医学研究证实,青少年假如把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减少50%,就能有效改善情绪问题。
于是,大家就开始用功能机。YouTube、TikTok上,有一批博主专门发这种手机的测评。在美国最大的论坛reddit上,还有一个叫“智障手机”的板块,里面有两万多名成员。论坛里最多的帖子,就是晒自己买的功能机。还有一类用户,虽然不买功能机,但是会分享各种主动把自己的智能机变笨的方法。还有很多年轻人分享功能机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比如,焦虑减少了,不会强迫性地每隔两分钟就看一次手机。再比如,注意力变得更强,能在阅读、谈话等等事情上,专注更长时间。
前面咱们说了这么多美国的情况,其实在咱们中国,“功能机运动”也存在。比如,在小红书上,戒手机这个话题下面,有三万多篇笔记,豆瓣上也有两个专门讨论戒手机的小组,“远离屏幕计划”和“数字极简主义者”,加起来有7万多成员。
在这些群体里,诺基亚的功能机,是最受欢迎的“戒网神器”。功能机自己也正在抓这个市场,过去,这类产品主打的是老年用户,现在它们也都在商品描述中,加上了“大学生戒网瘾”这样的描述。
当然,咱们的生活,毕竟跟智能手机绑定得太深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很难离开智能手机。那怎样才能摆脱“手机瘾”的控制,戒掉那些不必要的刷手机行为呢?
我搜罗了一些方法,没准儿管用。
第一种方法是,硬戒。你可以选择一个长的时间段,比如,一个星期,让自己尽可能不碰手机,这需要很大的决心。就像戒烟一样。一开始你可能会出现戒断反应,烦躁、失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习惯。
假如第一种做不到,可以试试第二种方法,挑出那些你可以找其他事做的时间,比如上班前、下班后,或者吃饭的时间,在这些时候,把手机锁起来,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让自己专心做其他事情,这样也能减少手机使用时间。现在市面上有一种叫手机监狱的东西,也就是一个定时上锁的小盒子,就是干这个用的。
假如你还是离不开自己的手机,那就试试第三种方法,给手机设置一些障碍。比如,把手机屏幕调成灰色的。灰色的屏幕,天然就不招人喜欢。再比如,给你的软件设置各种时间限制、登录验证,虽然你还是会打开它,但是这多出来的一步验证,会让你思考,我是真的想用这个软件吗?久而久之,你的使用时间,也会慢慢降下来。
当然,归根结底,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丢掉手机,而是把对注意力的控制权夺回来。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只要开启第一步,你感受到控制权回来了,后面就会产生一组正向结果。就像戒手机论坛上的一个用户说的,起初,找回的是碎片化的时间。后来,找回的是对注意力的控制权。最后,找回的是身在真实世界,而不是网络世界中的意义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判断行业前景的方法,以及当代年轻人如何戒手机。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尤其是有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