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布推特赞扬村超。第二个是,被称为酒馆第一股的海伦司,宣布全面开放加盟。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咱们说一个热血的话题,这就是,村超。也就是,贵州省榕江县民间自发组织的一项足球联赛。本来只是村里的体育运动,主打的就是草根和乡村。但因为越办越火,大家就对标中超、英超,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村超。村超火到什么程度?就在两周前,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在推特上专门赞扬了村超。她的原话是,这是伟大的激情,这是伟大的比赛。
而且就在华春莹发布推特后,中国的几个驻外大使馆,都纷纷转发了这条推特。外国网友看了村超的视频之后普遍表示,大受震撼。再看国内,热度更高。截止到6月初,抖音上贵州村超的话题播放量,已经超过11亿次。
你可能会说,一个村一级的比赛,能震撼到哪去?先给你报个数,一场村超的比赛,观众能达到5万人。什么概念?2023年中超首轮的8个主场比赛,现场平均观众2.4万人。其中人数最多的北京新工体,观众也不过4.6万人。也就是,贵州村超,现场观众人数,已经超过了中国顶级的职业联赛。要知道,整个榕江县,也才38.5万人。
没错,一个38万人的县城,办起了一场5万人的比赛。而且不管你看不看球,你肯定知道,足球对经济的带动能力有多大?不是有那么句话吗,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根据前两天的数据,从5月13日到6月10日,大量足球爱好者奔赴榕江县,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过42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超过1.3亿元。什么概念?转化成GDP,榕江县人均一个月GDP增量达到337元人民币。而且更大的增长还在后面,6月初,榕江县暑期民宿的预订率,就已经超过80%,创下历史新高。借用体育评论员韩乔生的一句话,这就叫,农村包围城市,村超引领全国。
换句话说,村超,早就不是什么凑热闹的活动,它已经成为,榕江县拼经济的关键抓手。
那么,榕江县是怎么把村超做起来的呢?要想搞懂榕江县的做法,我们得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为什么是榕江?对啊,这个问题仔细想想挺奇怪的。你看,要组织一场联赛,你至少得有足够的参赛队伍吧。整个榕江县才38.5万人,哪找来这么多爱踢球的人?而且参赛球员什么职业都有,有理发师、屠宰场师傅、地方部门干部、挖掘机师傅,等等。这么多业余人士一起踢球,能踢出名堂吗?
别着急,别看榕江县人不多,但足球普及度极高。早在20世纪80年代,足球就是榕江县第一大运动。而且榕江县政府非常善于借势,既然当地人喜欢踢球,就成全大家,咱们就使劲发展足球。榕江县目前有县级特色足球学校41所,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14所,足球场25个,而且所有球场,不管是学校球场还是社会球场,全部免费开放。
2016年,榕江县被评定为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2021年被评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现在的榕江县,有5万人会踢球,平均每7个人里,就有1个。而且因为不少球员受过专业训练,导致村超的可观看性极强。比如,彩虹过人、鱼跃冲顶、后脚跟进球,这些高难度技巧都经常出现。
但是,光比赛好看就够了,就能吸引游客来了吗?肯定不行。关键是,你得有一套,能够支撑比赛的城市系统。就在上周我还看到一个新闻,咱们就不点名了,某地大商场开业,导致周边几公里交通拥堵。很多人堵在路上个把小时,到地方后又发现没车位,只能原路折回。
放在村超也一样,光有比赛远远不够,关键是,你得围绕比赛,打造一套能够承接旅游客流的设施。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个问题。榕江县是怎么通过村超,拉动当地经济的?
关键在于,要攻克三个难题。
首先,场地从哪来?要知道,榕江县是有不少球场,但都是为了踢球,不是为了看球,观众席根本不够。据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榕江县政府特事特办,召集工人连夜在球场周围修建了大量的观众席。但是,光有场地就够了吗?你看,观众大老远奔着你来一趟,看一场就走了,肯定不尽兴啊。因此,榕江县又在场地安保、基础设施方面升级,跟其他村镇合作,一起推出了超级星球六足球之夜。场地外面,还搭建了夜市,主要经营羊肉、卷粉、小香鸡之类的榕江地方特产,还能买到当地特色的民族服饰。
其次,有了场地,内容从哪来?显然,光有足球,体现不出榕江特色。咱得换个角度,为什么大家愿意来榕江县看球?主要图的是个情绪。好,咱们索性就把这个情绪做到极致。榕江县把整个地区的文体活动,都放到了村超里。开赛前,各村代表队穿着民族盛装,扁担挑着土特产,一路唱歌跳舞跟球员一起进场。中场休息时,还有民族文艺演出。比如侗族的大歌、苗族的芦笙舞,等等。就连最后的颁奖环节,都充满地方特色。比如,单场比赛获胜队伍每人奖励两个猪肘子。整个赛季的冠军,奖品是一头本地小黄牛,第二名的奖品是一只本地土猪,后面还有羊、鹅等特产。假如你在现场全力鼓掌,还会给你评个最佳观众,奖品是一袋大米。有人说,村超,就像村寨版的超级碗。按照商业媒体《华商韬略》的说法,村超的流量密码就是,把特色放大到极致。
最后,有了内容,关注度从哪来?这就要说到,榕江县的数字化营销了。他们特别擅长在网上隔空喊话。比如,通过短视频,向范志毅、韩乔生、黄健翔这些足球圈的名人喊话。一般被喊话的,都会积极回应。比如韩乔生,还专门去榕江县解说了一场球赛。就连著名的英格兰球星迈克尔·欧文,都专门录制了视频,祝村超越办越好。
按照《华商韬略》的观点,村超的影响力,大概率上会溢出榕江县,辐射到整个黔东南地区。黔东南地区有30多个民族,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有对应的民族节日。而且风景还好,光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就有29个。假如能把潜力全开发出来,这得是多大的经济增量?
好,村超的事,咱们先说到这。注意,咱们要说的重点,可不是足球。而是,县乡一级地方,拼经济的方法。你可能会说,村超没准就是个临时的热闹,未必能持久。但是,这件事最大的收获,其实在于,榕江县通过村超,摸索出的拼经济的手感。你看,一个38万人的县,能办一场5万名观众的足球赛。再加上黔东南以前还办过村BA。这背后磨炼出的协调能力、营销能力,还有管理突发情况的能力,肯定不会白费。换句话说,一开始比赛办得业余点,不怕,只要办起来,总有新机会。
最后,借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乡村研究专家贺雪峰老师的一句话,本来说的是学术研究,但放在乡村的经济工作上,也许也适用。说的是,要想办成事,得反对平庸的精致,鼓励粗粝的创新。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餐饮圈有个大消息。被称作“酒馆第一股”的海伦司,宣布全面开放加盟。海伦司是国内酒馆中第一个上市公司,但是在上个季度,海伦司公布 2022年年报之后,网上有不少唱衰的声音。因为这个年报成绩不太好看,净亏损16个亿。据说是由于2022年过于冒进,开店过多,成本扛不住了。
于是,海伦司迅速关掉了200多家店,业绩在2023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那怎么刚回血,又要搞加盟开店了呢?因为对海伦司来说,大规模开店,商业模式才能转起来。在海伦司的商业模式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极致低价,海伦司出圈就是因为卖的酒比超市还便宜,这种低价要靠规模来摊销成本。二是极致的标准化,无论是门店装修、酒水品类,都是全国统一复制,这种标准化也要用大规模开店来发挥效力。所以,它找到了一个轻资产开店的方式,就是加盟。
不过,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还不是海伦司,最近我注意到另外一家小酒馆,它的模式跟海伦司正好相反。它不标准化经营,每家店都不一样,酒的价格也不低,但是它发展得还不错,疫情三年开出了十二家店。这家小酒馆叫,跳海酒吧。
那么,跳海酒吧是怎么吸引用户的呢?其实,咱们回过头来想想,一个酒吧经营的到底是什么?是酒吗?当然不是。大家去酒吧,无非是图两点。第一,放松心情。第二,交朋友。而在这两件事上,跳海酒吧都有独到之处。
首先,跳海很擅长捕捉年轻人的底层情绪,然后帮助年轻人做情绪释放。
比如,跳海专门安排了一个小房间,安插了一个话筒,专门供喝醉酒的年轻人来表达、来发泄。你可以吐槽你的不满,可以倾诉最近的郁闷,等等。而且跳海会全程录音,然后每个月剪辑出一个节目,叫做人类留声指南,放到自己的播客上播。让年轻人在一个公共空间,留下自己的声音。
再比如,跳海针对不同城市年轻人的不同情绪状态,会举办不同的活动。比如在深圳,大厂比较多,年轻人都很烦996和内卷,跳海注意到,深圳店里总有几个客人在工作日带着电脑来加班,聊了之后才知道他们是在大厂工作,跳海就干脆搞了一个着装代码Dress Code,用户只要穿工装或者西装来,就可以打折。
第二点,跳海特别重视和用户交朋友。
首先,是让用户跟品牌成为朋友。在开新店的时候,跳海会向用户直播装修的过程,看厕所怎么装,三个马桶选哪个,让用户一起见证这个店的成长。
而且,跳海还有一个设定,叫做“开源”,也就是让每个用户都成为跳海的创造者。所以跳海把能开放的工作机会,都开放给了用户。比如打酒师,大部分是用户兼职的。在这里他可以做酒馆的老板,在吧台跟大家交流,放想放的歌,办自己想办的活动。据说跳海北京店现在有70多个兼职打酒师,排班都要抢。
再比如,跳海的粉丝群也都是用户在帮忙运营。他们自称“跳海礼宾部”,每次有新人进群都会调侃地说,“两位男嘉宾里面请”。在群里他们可以构建自己聊天的方式,有自己的文化,有点像早期小米的米粉俱乐部。
再比如,跳海还鼓励用户把跳海当成自家的会客厅,用跳海的场地办活动。比如有一个用户,很爱摄影,但不敢在公开层面把作品给别人看,他就在这办了自己的影展。
你看,借用商业观察家蔡钰老师的一句话,空间产品,想做好体验,就是让空间成为用户的情绪驿站,让用户的情绪始终在这里释放或化解。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怎么把足球变成拼经济的抓手,以及小酒馆怎么提升用户的情绪体验。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