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眼看着2024年只剩4个月。最近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年初提起的那口气,到9月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因此今天,我们就聊聊,遇到职场倦怠,应该怎么办?
其实,职场卷怠这个事,老板比员工还着急。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世卫组织发布的一组数据,说目前全球有15%的劳动年龄人口患有精神疾病。每年因为焦虑、抑郁、职场倦怠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概是1万亿美元,有120亿个工作日,是被平白浪费掉的。说白了,人在职场,就是不出活。
当然,老板们也在想办法。就在今年6月,斯坦福大学,还有携程梁建章的团队,以及几个学术团队一起,在《自然》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说的是,灵活的混合办公带来的好处。根据论文里的数据,假如一名员工,在一周的时间里,3天在公司办公,2天在家办公,那么他的离职率会降低,而且工作效率和满意度都会上升。
这个结果发布不到一个月,去哪儿网也同步落地混合办公。7月9日,去哪儿网发布员工全员信,入职6个月以上的正式员工,可以每周三、周五灵活办公。
但是,这个事也不能高兴太早。就像经济学说的,凡有收益,必有代价。混合办公也一样。就在今年5月,美国第三大银行富国银行辞退了十几名员工,原因就是,这些人在远程办公时,靠技术作弊假装工作。他们用键盘模拟器,代替自己在电脑上做打字这个动作,装出一副挺忙的样子,其实什么也没做。
显然,对抗职场倦怠这个事,改变工作地点只是个外部助推,核心还得靠自己。
前段时间,畅销书作家,也是《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出了一本新书。书名叫《缓慢的生产力:成功而不倦怠的艺术》,讲的就是怎么应对职场倦怠。要知道,卡尔·纽波特可是被称为工作黑客,说的就是他特别擅长破解工作方面的成功模式。
今天,我们就说说来自卡尔·纽波特的建议。
首先,摆脱职场倦怠的第一步,是区分自己到底是真努力,还是假努力。以前还有个词,叫“穷忙”。说的就是,一个人努力勤奋,整日奔波,但就是不创造价值。古典老师形容这个状态是,“它就像一堵墙,我们亲手搬砖、垒砌,把自己围在里边,勤奋却低效,挣扎而无路可去。”
这些穷忙的情况,纽波特管它们叫“伪生产力困境”。
比如,一整天都在不停地开会、回邮件、处理琐事。看起来很忙,但实际并没有做什么重要的事。
再比如,过度承诺。假如一个人的工作不创造价值,他可能就会怕别人觉得自己没干活。因此,往往会过度反应,从别人手里给自己揽一堆任务。
再比如,假努力的人还有一个表现,身心疲惫,陷入焦虑。你看,即使是假装工作,也会让一个人失去休息时间。更严重的是,一旦这个人拿不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还有可能陷入焦虑。
换句话说,假努力,还不如不努力。
那么,怎么摆脱这种困境呢?这就是咱们接下来要说的重点。
我把卡尔·纽波特的方法,概括成了三句话。
第一,工作像唱歌,重要的不是嗓门大,而是节奏感,该大声时大声,该小声时小声。
借用纽波特的话说,要允许自己按照舒服的节奏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往往不是一气呵成拼命赶工完成的,而是做一做、歇一歇,有张有弛地完成的。
纽波特认为,那些有厉害成就的人,他们关心的往往不是这个月能产出的作品是什么,而是这一生能产出的作品是什么。在这个尺度面前,眼下这一天忙不忙并不重要。
比如,科学家玛丽·居里,在发现沥青里可能有放射性新元素后,没有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而是先去法国乡下,度过了一段很长的平静假期,然后才回来,专注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再比如,咱们熟悉的吴军老师,在写《全球科技通史》这本书时,没有急着通宵达旦地码字,而是先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比如看书,边看边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一本新的科技史。再比如,上课,与同行交流,这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素材。
假如你的工作节奏就是比较固定,没法做太大的变动怎么办?卡尔·纽波特建议,你可以从每个月的工作时间中,抽出半个下午,去看一场电影,参观一次展览,或者就是单纯出去走走。更重要的是,你要建立一个意识,拒绝惯性的忙碌,主动让自己感受变化。
第二,永远痴迷于高质量。这是纽波特的原话,注意,他用的词是,痴迷,而不是追求。
也就是,你对高质量的态度是,与回报无关,与难度无关,你只是本能地不允许自己做出烂东西。
一旦建立了这种本能,你就会发现,因为没有敷衍了事,随意交差,你可能错失了短期的一些机会。但长期来看,它会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回报你。
比如,你今天看到的那些被称为神作的电影电视剧,有不少在当年被认为是烂片的。比如,张艺谋的《英雄》、凯文·科斯特纳的《未来水世界》、张纪中版的《射雕英雄传》。这些作品在当年都不是很被看好。但他们都是在豆瓣上,一点点从6分以下爬升到了8分以上。张艺谋的《英雄》拉开了国产大片的序幕。张纪中的《射雕英雄传》是用了电影级的镜头语言拍摄电视剧。这些努力在当时没被看到,但它们最终都获得了应有的评价。
第三,被动接受不值钱,主动发起才值钱。也就是,你被动接下了一大堆任务,最终产出的价值,可能不如你主动发起一件事。
按照卡尔·纽波特的话说,就是要少干活,从被动接收任务,转变成主动拉取。为什么?因为这两件事的价值层次不一样。被动接受,做的往往是战术层面的事。而主动发起,做的更多的是战略层面的事。最近有句话,叫做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说的就是类似的意思。这个道理不复杂,咱们就不展开了。
好,刚才我们说了对抗职场倦怠的三个方法,包括面对任务保持主动、工作节奏保持轻松,以及永远对高质量保持痴迷。借用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吃苦真正的本质,是自控力、自制力,是能坚持,并且能深度思考的能力。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眼看着到了开学季,儿童心理门诊又迎来了一轮就诊高峰。没错,每年的开学季,都是儿童心理门诊的就诊高峰。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个暑假之后,有的学生不适应开学,类似我们经常说的开工综合征。严重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去专业机构看看了。
儿童心理健康一直是个重要的社会议题。今天,借着这个时间点,我们就说几个这方面的新研究。
第一个研究,来自丹麦奥胡斯大学,成果发表在2024年7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期刊上。这个研究的角度很特别,说的是童年搬家与成年后抑郁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调研了将近110万人,得出的结论是,童年频繁搬家的人,长大之后抑郁的风险更高。具体说,在10到15岁期间,搬过一次家的人抑郁风险要比没搬过家人高40%。搬过2次及以上的人,抑郁风险要高61%。
这也许是因为,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这正是最看重朋友的年纪。周边的同伴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切断这些联系,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会比较大。
第二项研究,来自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成果发表在2024年4月的《自然》子刊《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
过去好多人认为,童年磨难能磨炼人的性格,让人更坚强。但这项研究的结果是,童年磨难,会影响大脑发育。包括,被同伴孤立、家庭冲突、极端贫困等等。
根据研究人员的观察,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6个脑区,丘脑、海马体、杏仁核、纹状体、前额叶皮层,以及前扣带皮层。这些专业名词可以不用记。这项研究的重点是想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低估童年磨难对孩子的长期影响,有些影响可能发生在大脑的生理层面,它们会持续一生。
第三个研究,说的是玩手机和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这项研究来自南丹麦大学的团队,成果发表在2024年7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获取》(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
结论是,戒手机这个事,不能只要求孩子,家里的大人也必须参与。没错,只要求孩子戒手机,效果不大。关键是,家长得跟孩子一起放下手机。研究人员发现,只要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把每天看手机的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那么孩子的心理健康问卷得分,就会提高很多。其中,孤独感、情绪稳定性、社交友好度,这几个指标的改善程度尤其高。
好,刚才咱们说了三个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新研究。可以概括成三句话,频繁搬家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关注;童年磨难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不能低估;以及,只要求孩子不看手机意义不大,关键是得家长跟着一起放下手机。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怎样对抗职场倦怠?我们说了卡尔·纽波特的三句叮嘱。一是,工作像唱歌,关键不是嗓门大,而是有节奏。二是,本能地痴迷高质量,要好于刻意地追求高质量。三是,被动接受不值钱,主动发起才值钱。
第二,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新研究。这部分也建议你转发给身边有娃的朋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