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2023年,心理学热度持续提升。第二个是,东方甄选App首战告捷后,热度持续下降。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我们说一个2023年,又火起来了的专业,这就是,心理学。注意,这里说的火,可不仅仅是大学选专业这个层面上的受欢迎,而是,全民层面上的心理学热。
就拿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最近,在年轻人中间流行一个问候语,叫“你是I人还是E人?”你要是懂点心理学,肯定马上就能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心理学上的MBTI,也就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吗?这个指标,简单说,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分成四个维度。精力支配、认知世界、判断事物和生活态度。每个维度有两个选项。这么两两组合,就分出了16种人格类型。至于I人和E人,简单说,I人就是社恐,E人就是社牛。
但谁能想到,这个相对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居然成了年轻人之间最流行的暗语之一。现在,微博上MBTI话题的阅读量,已经超过33亿。
在这里,特别提醒一句,这个测试,咱们看看就行,千万别特别当真。在主流心理学界,MBTI还是存在一定争议的。
但是,我们从中,还是能感受到一个大致的趋势。就是,心理学,正在再次流行。过去几十年,中国已经出现过几次心理学热。比如,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弗洛伊德热、马斯洛热。当年关于马斯洛,也就是需求金字塔相关的书,一年轻轻松松就能卖出去几十万本。再比如,90年代出现的情商热。一时间,讲情商的书满天飞。再比如,2003年开始出现的心理咨询热,现在热度还在。
而今天,心理学借着互联网技术,再次火了起来。比如,各类冥想App爆火,再比如,颂钵疗愈这种小众活动,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颂钵,是一种来自西藏的佛教器具,外形就有点像《西游记》里唐三藏手里拿的那个钵。颂钵疗愈,就是敲击颂钵,通过颂钵发出的声音,来做心理疗愈。
去年发布的《职场人心理状态洞察报告》中显示,有55.7%受访者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中科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中,只有3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很好。你看,心理学,确实有需求。
前面说的,都是直观趋势。关于心理学火热,我们再看两个佐证。
第一,心理健康领域,正在成为新的风险投资热点。我们都知道,资本对机会可是很敏感的。从2020年开始,咱们中国心理健康领域,至少完成了84起投融资。共投资了超过50家初创企业,其中不少已经走到了B轮之后。比如,做心理测试和心理学社交的壹心理App,主打心理咨询的简单心理,等等。
再看海外,心理学的热度也不低。从2021年至今,美国的风投机构,已经投资了将近180家心理健康初创企业,总投资额超过百亿美元。
为什么今年资本青睐心理学?有人调侃说,是因为投资人自己太焦虑,看到跟心理健康相关的项目,就忍不住想投。但是,玩笑归玩笑,这么大的趋势,哪里是投资人的私心能够左右的?这背后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现代人对心理健康,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认知。
首先,现代社会技术的加快,让人们的心理问题变得比以往更突出了。其次,刚刚经历的这一场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几个因素一结合,心理健康领域的需求就上来了。
权威数据库Statista预测,2023年,全球的心理健康市场收入会跨过200亿美元,未来的增速将会在25%以上。那么,这么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是什么样的企业会最先跑出来呢?
总结起来,大概是两类。第一类,是在用户分类上深耕。比如,专门服务于青少年群体的机构。目前,青少年是心理机构的核心用户。他们有青春期的心理困扰,同时,家长的付费意愿也更强烈。再比如,专门服务于孕妇、产后妈妈的机构。或者专门服务于医生、警察、消防员等特定职业的机构。
第二类,是在技术上深耕。比如,过去对于严重的心理问题,普遍采取药物治疗。但现在,已经有一些企业,布局综合诊疗模式,其中还包括脑机接口之类的数字化技术。
好,这是关于心理学火热的第一个佐证,资本正在行动。
第二个佐证是,职场人,也在行动。MAP,也就是应用心理学硕士,正在成为MBA之后,最受职场人欢迎的深造选择之一。
这个专业,最有名的是北师大,也有人开玩笑说,大厂员工的尽头,是北师大MAP。过去三年,北师大MAP的报考人数,从1400人,增加到了3000人,并且,最近一届,有80%的考生,都是跨专业的。还有考研机构统计,今年有25所学校,新增了MAP专业。
职场人为什么要考MAP?不排除有人是为了自我疗愈。但是大多数人,其实是奔着提升职业竞争力去的。你看,即使你学完之后,不从事专业的心理学工作,它也能提升你在其他方面的竞争力。比如,MAP里的专业细分方向,包括用户体验、消费心理,等等,跟很多人的工作都有关。
这个趋势不光在咱们中国出现,别的国家也有。比如,印度。最近,有新闻报道说,心理学已经成为印度受欢迎的文科专业。至于理科生,人家一直首选IT。毕竟,印度的IT市场在那摆着呢。而文科生,以前最倾向的专业是英语,现在变成了心理学。这是因为,在印度国内发展相对快的地方,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已经提上来了。相关的心理咨询服务,也就有了需求。
最后,咱们把视线往回收一收,说说咱们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关照自己的心理健康?最近,人类学家项飙老师做了一场分享,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
项飙老师说,我们可以从最初500米开始,做出改变。也就是,把注意力,放在附近。以你为原点,关心你周围500米的,近处的事物。注意接触的每一个人,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件事,去强化自己和世界最基本的连接。
项飙老师说,现代社会的社区建设,不管是软硬件,还是管理措施,都非常健全,你可以不接触任何人,就满足生活的一切所需。但是,这种极端的不被打扰的安静,也伴随着空虚、焦虑、压抑,心理问题之类的副产品。
因此,构建最初500米,就是要让你刻意去关注周围世界的嘈杂,这是对一个人的社会感受力的锻炼。借用项飙老师的话说,在现代社会生存,咱们怕的不是困难太多,而是失去了解困难、了解差异的基本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感受困难的过程,本身就是战胜困难的过程。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好多人都在关注东方甄选和抖音之间的悲欢离合。7月底,东方甄选自立门户,做了东方甄选App,开播仅仅4天,销售额就超过1.1亿元。同时,在抖音这边,东方甄选连续停播三天。据说这是因为抖音平台有相关的规定。当然,现在又复播了。同时,东方甄选的自营App,在开门红之后,热度也开始下降。
说到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原本在抖音播得好好的,东方甄选,为什么要自建App呢?你看,同样的头部直播间,李佳琦和交个朋友,可都没有自建平台。
这其实是东方甄选的商业模式决定的。交个朋友和李佳琦是买手模式,他们不生产产品,只做产品的经销商,对他们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一旦脱离平台,失去了流量,就会失去价格谈判能力。但是东方甄选主打的是自营模式,他们是产品的生产商,有独家产品。因此,他们就有脱离平台的底气。
借用刘润老师的说法,很多时候,你看到一个公司创新,远看是营销、近看是产品,用放大镜看,是商业模式。
但是,每回说起商业模式这个词,都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它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很多分析商业模式的文章,动不动就是几万字。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商业模式的演化方向,是奔着复杂去的呢?
今天,咱们来看点不一样的。最近,美容行业出现了一个新事物,叫洗脸吧。没错,就专门洗脸。这类洗脸吧的门店,大概只有百八十平方米,不算大,主要提供的,就是洗脸服务。但是,洗得很细。洗一回脸,大概40分钟,收费100到150元之间。
你看,过去提起美容行业,那是出了名的套路深,模式特别复杂。比如,先用低价产品引流,再用高价产品营收。再比如,推出复杂的会员体系,吸引用户办各种各样的卡。
当然,这都是竞争的结果。行业拥挤,逼得大家,把模式越做越复杂。这就导致,用户的浅层需求,反而难以被简单直接地满足。洗脸吧,抓的就是这个简单的,只是想洗个脸的需求。
最近,我刚好听到一个词,叫反定位。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商学教授汉密尔顿·赫尔默,也就是《战略7力》的作者。前不久,咱们得到的宁向东老师在他的《管理学课》加餐中,也提到了这个概念。
什么叫反定位?你看,商业领域里的趋势,一般是大公司定义的。头部做什么,往往就意味着其他小公司得跟进。比如做手机,苹果做了全面屏,其他品牌就得跟进。你可以把这个由大公司定义产品趋势的现象,称之为,正向定位。
而反定位,就是要把这个顺序调过来。比如,理发行业都在推各种套餐,恨不得理一次发得几个小时。但最近几年,有人就做了快剪模式,也就是几分钟剪完一个头,只剪不洗。
这种反定位策略,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有些被遗漏的需求,在这里被满足了。比如,只想洗脸,只想剪头的,需求刚好被满足。第二,大公司还不敢随便打压你。他们得想,这是不是意味着一个新趋势?我要不要跟进?我是应该吞并它还是跟它竞争?有时大公司的战略步伐,反而会被小公司打乱。反定位的最佳状态,按照宁向东老师的话说,就是让巨头觉得,假如跟着你的套路玩,好像不合适。假如忽略你,可能麻烦更大。
一句话总结,反定位,就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弱小的新入局者,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占据了战略先机。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心理学正在迎来新一轮火热,以及小公司的竞争策略。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