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91岁的褚时健去世。褚时健是中国一位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他曾经担任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有“中国烟草大王”的称号。但是在1995年,褚时健被检举贪污受贿。他先是被隔离审查,随后在1999年被判处无期徒刑,入狱两年后减刑到17年。后来,人们普遍接受,这一切,都是当时国有企业存在的体制和激励问题造成的。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就只是一个悲剧。让人意外的是,2002年,70岁的褚时健保外就医,承包了一片荒山,开始种橙子。种橙子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橙子树挂果儿就要六年。十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褚时健种出的橙子“褚橙”名震京华。褚时健从谷底反弹的经历,成为传奇。王石曾引用巴顿将军的话来赞美褚时健:“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在大量对褚时健的评价中,经济学家周其仁有一个评价非常到位。他说:褚时健是一个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解决问题是褚时健的生命。
周其仁在读完褚时健的传记后感慨:“要做成一件事,就要不断地解决问题。褚老的一辈子,封面上写着:莫闲着。莫闲着就是要做事情,就是要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作为人生的一个导向。”
比如褚时健在烟厂时期,他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要改善生产,就需要从国外购买新设备,而要从国外购买新设备,就需要外汇,但在当时,外汇全部掌握在国家手里。褚时健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烟厂创造出的外汇,能不能有一个额度留给自己用?比如创造一百块美元,自己能用25块。这样,工厂有了美元去进口设备,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外汇。周其仁说:这是只有第一线的厂长才会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去想改变外汇管制,而是想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这样一线的方法,也会对更大的外汇制度形成一定的启发和冲击。因此,解决问题,必然也会有风险。
此外,解决问题就要有问题意识,要解决什么问题很关键。因为,“解决问题不是说一说,不是过程过瘾就行,最后要把东西拿出来……所有做事的人,从小到大有一个行为倾向,就是事情要有一个结果,结果驱动,以结果论英雄。不见结果,那就不算英雄。”
既然是结果驱动,那就必须选好问题。褚时健也是一个选择问题的高手。周其仁说,褚时健从牢里面出来,在考虑要做什么事时,就经历了这样一个选问题的过程。
褚时健考虑过做米线,可“算来算去太小了”;但是,也不能去做太大的事,“他当时那个情况不能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动静,不能再被有名的烟厂聘去,这会有负面的效果,让你做不成事。”所以,要选择一个潜力很大,在当时又不会被注意到的领域。最后,褚时健选择了去种橙子。
周其仁说,为什么褚时健值得学习,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喜欢说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很少,无论哪一个领域,流行的思维方式,是把问题说得大到无法解决。我们在这儿调侃,在这儿发段子,耗费生命,不愿意拿精力解决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问题。”
而褚时健这样的人的选择是,“能力有大有小,机缘有好有差,舞台可能很高,可能很矮,但是无论在哪一个情况下,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要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一点是一点,能解决大的解决更大的。”
以上就是经济学家周其仁对褚时健先生的评价:他是一个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希望对你了解这位传奇商人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