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中秋节,也是长假第一天。先说一句,节日快乐。从今天起,我们为你准备了连续8天的国庆特刊。既然是特刊,肯定得搞得热闹点。光有我一个人不够。因此,我们为你邀请到了8位得到老师。
注意,虽然是得到老师,但他们这回可不是来讲自己的课的,而是来给自己喜欢的课程,当课代表的。毕竟,这8位得到老师,自己同时也是得到同学。他们跟你我一样,学习了大半年,有自己的顿悟,有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迫切地想把这些启发分享给你。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我们这8天假期,就是每天请一位高手,来解读另一位高手。
今天的特邀课代表,是我的同事,也是《文化参考》的主理人,著名作家贾行家老师。不瞒你说,在得到老师当中,《文化参考》整整三季,始终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那么,贾行家老师自己,又将为我们推荐哪些课程呢?接下来,我就转述一下贾行家老师的思考。
贾老师推荐的第一门课,是《刘勃的国学课》。
同为文人,贾老师从刘勃老师的课程中收获了什么呢?他说,最精彩的,是刘勃老师讲历史的方法,有三个独到之处。
第一个独到之处是,精度。
刘勃写历史,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精度。他总是可以把焦点对到一个新角度,再调高一级分辨率,从中发现另一种面相和逻辑。
比如,《刘勃的国学课》开篇讲《世说新语》,这是当时南朝宋的王爷,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表面上看,这就是一个皇家宗室,因为喜欢文学,写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再自然不过。
但刘勃老师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小说是当时特别不入流的一种文体,刘义庆贵为王爷,并且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前途无量,为什么要搞一本当时最不正经的书?
这要瞄准当时的社会去分析。南朝宋的皇帝有个特点,就是特别不信任亲戚,因为他们家的皇位,是杀掉了前朝皇帝,篡位得来的,所以皇帝都做得特别没有安全感,尤其担心自家人同样篡位。刘义庆作为王爷,还表现出了军事才能,对皇帝来说就显得特别危险。
他必须向皇帝表达,自己是安全的。所以他不能和名士们凑在一起谈三玄,也就是《老子》《庄子》和《周易》,因为这看起来是在积累人际关系。他也不能讨论儒家经典和历史,研究那些好像是在加强自己的执政修养。他只能去搞当时最没有价值的小说,刘义庆是在用这种完全不着调的行为向皇帝表达:我已经达到了最懈怠的状态,你可以卸下戒心了。
你看,只有把读史的精度调到这一层,你才能知道东晋上层社会的真实生态。
刘勃老师的第二个独到之处是,平衡。
读历史,向来有两个角度,关注普通人和关注宏观问题。但刘勃老师认为,假如只选其中一个角度,会让历史变得不可理解。因此,刘勃老师的风格是,两者平衡,他既能捕捉到那些改变了历史走势的大事件、大人物,也能兼顾人的微妙处境。
比如,有一个历史人物叫贾充,他是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身边的大红人。他还唆使当时的一个官员,成济杀死皇帝为司马氏铺路。在历史和演义里,他向来被归为秦桧、严嵩的同类,是一个脸谱化的丑角。
但是,刘勃老师认为,越是这样声名狼藉的人物,越复杂立体,越值得细细揣摩。有一个细节是,贾充的母亲听说了弑君的事,不知道教唆犯就是自己的儿子,常常在家破口大骂。史书里写这件事,通常是用来挖苦贾充,讽刺这个反派的。但刘勃老师是这么分析的:“本来贾充可以避免这种尴尬,但是他知道,不能让母亲面对某些她无法接受的事实。”
你看,他看到的,是宏观中的个体,是人性的复杂。平衡的历史观,能让我们更充分地感受到他人的处境。
刘勃老师的第三个独到之处,是他有趣的语言风格。
这一点,很多人都有感受。他好像在跟你开玩笑,但偶尔说出来一句话,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洞见。刘勃老师自己在朋友圈里发过一句话:“愈是冷门些的资料,独到点的识见,愈不可如论文般隆重推出,顺笔安放在不打眼处便好。最后云淡风轻戳个心。”用贾老师的话说,这是真正的“富贵史家”,宝贵的洞见,不拿来炫耀,而是悄悄藏在层层叠叠的叙事里。
比如咱们刚才说了,刘义庆这个人写《世说新语》,是为了向皇帝表达,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本来这个事讲到这已经挺有意思了,但是刘勃老师又补充了一个视角,就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庶民的躺平跟权贵的躺平,那性质可完全不一样。庶民懈怠,意味着权贵的资源无从汲取,这是不能容忍的。而权贵懈怠,意味着退出政治资源的争夺,降低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值得大力提倡。这种有意思的洞察,刘勃老师的课程里比比皆是。
讲到这儿,刘勃老师说了一句,“庶民懈怠叫躺平,权贵懈怠叫高卧”。这种有意思的洞察,刘勃老师的课程里比比皆是,你看,这就是,云淡风轻戳个心。
聊完历史,回到现代,贾老师向你推荐的第二门课,是李松蔚老师的《心理学通识》。前不久的节目中我们刚提到过,今年是一个心理学大年,现代社会,人人都需要点儿心理学。
当然,提到心理学,咱们很容易觉得,这是一门柔和的人文学科。不过,贾老师认为,《心理学通识》这门课,最吸引他的地方,首先在于,这是一门过硬的、系统的、科学的课程。课程的开头就提到,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人类行为。也就是,用科学的手段,研究你平时怎么做事、为什么这么做、以后会怎么样,以及,用哪些方法可以改变这些问题。
但是,在这样严密的科学框架之上,这门课还带着强烈的治愈感。借用贾行家老师的话说,这门课一直在回应一种立身处世的状态,叫,“不知道,也可以”。
先说“不知道”。李松蔚老师在梳理心理学的主线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我非常在意的人,比如我女儿,她对这门学科有了兴趣,我会希望她怎么学习?”
李松蔚老师最后写了四句话:第一,人是可变的,不要给自己轻易下结论。第二,人是有规律的,别跟自己较劲。第三,你会受到来自他人的影响,但不妨碍你做自己。第四,你要接受很多限制,但你仍然可以想办法过得更好。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这意味着,它注定没办法回答所有的问题。心理学的疆域里,可能只有20%的问题是确定的,而剩下的80%,得不到确切的回答。但是,正是我们知道的20%,能够给我们说出不知道的剩下80%的勇气。换句话说,心理学的力量就在于让你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不完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有的事我也不知道,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很多人心里面可能没什么底。但是学了《心理学通识》你就知道,能够接受自己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其实也是一种挺好的状态。
再来说后三个字,“也可以”。这是我们从心理学里可以获得的另一种支持,就是明白自己出现的各种心理状况很正常。了解一种心理状况,可能并不会马上帮助你回到你渴望的状态,但是,至少你知道了,你的这种反应是常见的,没有什么可羞耻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安慰。起码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现在这样,也可以。”
用李松蔚老师在课程第一讲中的话说,就是:“对人有帮助”才是心理学唯一重要的任务。没有非此即彼的简单结论。我们指出这些关联,不是为了找借口,而是要帮助人们更有力量去解决问题。
你看,一门严肃的心理学课程,也能够给人很好的内心疗愈。
贾老师推荐的第三门课,是沈祖芸老师的《组织变革20讲》。
贾行家老师说,很多人对组织变革的感受,是恐惧而陌生的。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厌倦变化。但是,这门课告诉你,真正好的组织变革,其实是以人为本的。
首先,《组织变革20讲》,讲的是北京十一学校的组织变革。在变革之初,学校就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
很多学校会把学生看作学校的产品,而在十一学校,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学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十一学校从2011年开始,就成立了课程研究院,设计研发全校的课程产品。而且,这个研发不是一次搞定就再也不变,而是要经历反复迭代,不断为了服务学生而优化。用课程里的一句话说 ,产品本质上是一个能服务于客户需求,能体现组织的社会功能,并且有无尽迭代空间的系统。
变革后,十一学校的课程体系有300多个门类,但不是300门课堆在那儿,而是做了分层,仅仅数学这一个学科,就开设了5个必选的基础课程和4个自主选择的进阶课程。同时,学校有近100位课程首席教师,他们作为“产品经理”,调研学生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开发学习工具。这是一条复杂的课程开发链条,但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
你看,这正是组织变革要做的事,为了人的体验,为了做出“以人为本”的产品,不断给自己找麻烦。
其次,《组织变革20讲》这门课,还能回应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意味着什么?学完这门课之后你会有一个清晰的感受,教育意味着人的自我成长,教育就是人为自己赋予种种价值的过程。而人的价值进阶,不能单独完成,而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在由人构成的组织中去完成。这也是为什么说,真正好的组织变革,人,才是最重要的出发点。
好,以上是今天的特邀课代表,贾行家老师向你分享的三门课,以及他的学习感受。
同时,咱们今天的特邀课代表贾行家老师还为我们推荐了几本他眼中的2023年度好书,电子版书单已经放到文稿中了,欢迎你来看看。
在这里,还得多说两句咱们的得到电子书,好多人都说,这个产品,非常超值。加入会员,就能畅读全站9万多本精选好书,同时还配备了全文搜索、词典以及罗胖语音朗读等功能。现在电子书也有限时优惠,直降30元,年卡只要169元,优惠截止到10月10日24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来看一看。
同时,国庆期间,得到所有课程,享受满200减30的优惠,今天老师推荐的课程,以及他本人的最新课程,我们都已经将购买链接,放到了文稿当中,优惠截止到10月7日24点。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一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