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接下来三个月,要不要买黄金?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近期黄金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第二个是,亚运会带动体育消费升温,年轻人趋于反向消费。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开工第一周,我们讨个好口彩,说说黄金的事儿。最近一个月,金价大涨。最高的时候,周生生之类的黄金饰品,卖到了每克600元。当然,这属于黄金饰品,有作为珠宝的溢价。但即使单看黄金本身,价格也一度超过了每克480元。什么概念?这是最近15年以来的最高值。

你看,那个问题又摆到好多人面前。今年接下来三个月,到底要不要买黄金?

我们可以看一下金价过去的长期走势。金融学家香帅老师,曾经在她的《年度财富报告》里,做过专门的统计。从长期看,黄金算不上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假如以30年为尺度,从1990年到2019年,黄金的年化收益是4.6%。而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是7.9%。你可以把这个标普500,当成是所有股票的总体表现。同时,黄金的波动程度,还要远远大于股票。说白了,无论从收益还是稳定性,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黄金都算不上高。你买它,主要收获的就是一个波动的刺激感。

你可能会说,投资得讲点长期主义,30年还不够。那好,咱们把时间拉长到200年。曾经有两位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和桑杰·米斯拉,做过统计。从1836年到2011年这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假如刨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黄金的实际年化收益率,只有1.12%。

但是,这是不是说明黄金就不能买了呢?还真不是。假如短期看,黄金不仅有赚钱的时候,而且赚得不少。比如,你正好在2003年买了黄金,那就赚翻了。从2003年到2013年,黄金的年化收益,足足有16.28%。你要是在2003年买10万块的黄金,2013年就变成了45.2万。但假如你要是2013年之后买黄金,持有到2019年,年化收益,就是-0.92%。没错,非但不赚,反而赔了。

说到这,你肯定也发现了,黄金的定价,并不是遵循着简单的时间逻辑。不存在简单的一定涨或者一定降。它有一套非常复杂的价格机制。买不买黄金另说,但这套价格机制,咱们心里得有数。

前段时间,广发宏观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题目是《黄金定价框架和展望》,里面总结了黄金定价的逻辑。香帅老师在她的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中对报告的精华部分做了解读。接下来,咱们就说说香帅老师的观察。

首先,黄金这个东西,一共有四重属性,分别是,金融属性、货币属性、避险属性和商品属性。这四个属性,让黄金有四种不同的定价逻辑。听起来好像很多,但本质并不复杂,几句话就能说明白。

第一,黄金有金融属性,也就是,它本身是一种金融产品。既然是金融产品,大家看重的就是它的投资回报率。但问题是,黄金这个东西,本身是不生息,也就是不产生任何利息的。既然不产生利息,这就意味着,你买黄金,就失去了投资其他金融产品赚取利息的机会。说白了,实际利率,也就是剔除通货膨胀之后的利率,就是你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你看,到这一步我就会想,假如现在有其他更好的赚取利息的方式,不管是炒股还是存款,总之,只要这个投资在剔除通货膨胀之后,依然有不错的收益,我就肯定不买黄金。假如没有呢,那就只好买黄金。换句话说,黄金的金融属性决定了,它的价格跟实际利率,呈现负相关。这也是为什么,从2000年之后,黄金的价格开始走高。是因为互联网泡沫破裂、911、全球金融危机,这一连串的事件导致美联储多次实行降息。利率低了,黄金的价格自然就高。

第二,黄金有货币属性。尽管现在黄金已经不直接作为货币,但它依然有一定的货币属性。说白了,它是一种极佳的候补货币。那么,候补什么时候会被重视?很明显,一旦场上的主力出问题,大家就会重视候补。说白了,一旦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出现波动,大家对黄金的需求就会上升,金价也会跟着上涨。这也是为什么,2007年6月次贷危机、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2022年3月俄乌冲突,这些时间点金价都在上涨。因为这些时间里,全球金融体系信用都受到了挑战。

第三,黄金有避险属性。这个逻辑最容易理解。在避险逻辑下,一旦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提升,比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11年欧债危机、2016年英国脱欧,等等。在这些系统性风险提高的时候,黄金就会成为很多人的避风港,金价也会跟着上涨。

第四,黄金有商品属性。既然是商品,主要的定价,就遵循着供需逻辑。因为黄金的产地比较分散,供给一直都比较稳定。而从需求端看,黄金的主要购买方,来自四个方面,分别是珠宝、科技、投资和全球央行。假如需求突然出现变化,金价自然也会跟着波动。

好,刚才说的是,黄金的四种属性,每种属性,都对应着一套定价逻辑。而金价,往往就是这四套定价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只不过,不同时期,每套逻辑的权重不一样。

比如,在经济复苏期,可以多关注黄金的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因为在复苏期,经济向好,实际利率上行,而金价跟实际利率负相关,它就会走弱。同时,假如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也同步上行,金价就会弱上加弱。但反过来,假如美元的信用体系出现问题,就会抵消掉这个黄金走弱的趋势。

再比如,在经济的衰退期,可以多关注黄金的金融属性和避险属性。假如央行快速降息,或者释放信号,导致实际利率下行,那么金价就有了上涨的动力。假如市场上再有比较明显的恐慌情绪,黄金的避险属性就会更加突出,金价也就会进一步上涨。

换句话说,真正让黄金短期走高的,往往是人们的避险情绪。这也是为什么说,从短期避险的角度看,黄金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好,关于黄金的事,咱们先说到这。特别强调一句,我们说的只是大致的逻辑,实际情况要更复杂。假如你想了解更多,推荐你看看香帅老师每年的《财富报告》,里面有更专业、全面、深入的分析。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两周,在亚运会的带动下,跟体育相关的消费,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但是,我们要说的重点,倒不是具体的增长数据,而是今年的每一轮消费增长,都伴随着一个附带趋势,这就是,年轻人的反向消费。

反向消费,简单说,就是更理智,更在乎性价比,更精打细算的消费。比如,旅游市场火热的时候,年轻人流行起了特种兵旅游。餐饮业大涨的时候,很多年轻人转去了社区食堂,也就是所谓的蹭老式消费。再比如,这一轮体育消费上涨的时候,年轻人大都奔向了奥莱之类,性价比更高的地方。

据说现在在小红书上,还出现了一个不买年挑战。也就是,这一年里,任何东西,非刚需不购入。

当然,关于年轻人的消费趋向,我们之前也说过。因此今天,咱们再换个视角,不仅仅聚焦在咱们中国的年轻人,而是看看全世界的年轻人,出现了哪些新的消费倾向。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的市场调研机构,GlobalWebIndex,中文翻译过来叫全球网络指数,简称GWI,发布了一份《2023年Z世代趋势报告》。调研了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共90万名受访者。

从这份报告里我们能看出,Z世代有这么三个主要的消费趋向。

第一,Z世代喜欢怀不存在的旧。没错,是不存在的旧。调查发现,大量的“95后”,喜欢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音乐。比如,“95后”喜欢听Beyond,看《古惑仔》,购买哆啦A梦的周边。还有很多人喜欢复古风格。再比如,有5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更喜欢20世纪90年代的复古穿着。最近翻红的低腰牛仔裤,主要受众也是年轻人。时尚杂志《Vogue》还曾经做过趋势分析,认为90年代风格,将继续引领年轻时尚圈。

90年代风格好不好咱们先放一边,关键问题是,年轻人根本没经历过那个时代啊。喇叭裤流行的时候,他们要么没出生,要么还不记事。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怀这些不存在的旧呢?

按照这份报告的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想寻找确定感。最近这几年,俄乌冲突、经济下行、逆全球化,让Z世代觉得特别动荡。他们希望找一个精神寄托。于是,90年代就成了这个寄托。他们觉得,90年代,象征着简单和确定。在调查中,42%的受访者说,自己听老歌是为了远离现实。同时,有1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愿意关注过去,而不是预测未来。

第二,Z世代更注重情绪价值。报告显示,最近3年,Z世代的焦虑情绪逐渐加重。这就导致,冥想辅导、心理咨询、疗愈社群之类的服务,更受Z时代欢迎。

同时,对情绪价值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消费上,也体现在工作上。按照这份报告的分析,Z世代在找工作时,第一考虑要素是,是否喜欢。换句话说,Z世代工作的最大驱动力来自情绪体验,而不是物质回报。

第三,Z世代更看重社交感。注意,是社交感,它不等同于真实世界里的社交。也就是,不管干什么,最好都能伴随一点社交体验。比如,玩游戏,Z世代玩游最看重的不是游戏本身的可玩性,而是它的社交体验好不好。再比如,有33%受访者表示,自己有过度沉迷社交媒体的倾向。还有30%的人说自己遇到问题时,不是先找人帮忙,也不是在搜索引擎上找答案,而是去社交媒体上寻求帮助。

但有意思的是,这个社交感,仅限于线上。回到线下,年轻人往往有更强的边界意识。很多人倾向于一个逛街,一个人吃饭。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面对年轻人,很多产品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线上产品越来越注重社交体验,线下消费越来越偏向孤独经济。

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产品最吸引年轻人?它最好能够有点和而不同的架势,也就是,既独立,又合群。一方面,满足大家对边界感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让人感觉身在群体之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黄金的定价逻辑,以及年轻人的消费倾向。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