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深圳是如何迭代的?

2018年,深圳的GDP总量超过2.4万亿,仅次于上海和北京。深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创新的一个标志性城市。这座城市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在一个演讲中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澎湃新闻刊登了他的演讲内容。

唐杰说,深圳是从加工制造业开始发展的,下一步是通过模仿做自主品牌,“没有深圳没有模仿过的品牌”,接着到今天,深圳出现了一批创新公司。这个过程里,深圳也不总是一帆风顺。深圳几乎每十年就会经历一次所谓的衰退。而且,正是伴随着衰退的调整,让深圳得以走到今天。

我们先来看下深圳经过的三次衰退和调整。

第一次深圳大衰退是1994年到1996年。那一次衰退,有一个原因是广深高速公路开通。于是,大量的产业沿着这条高速公路转移到了东莞。东莞在五年内,就取代深圳,成为中国最大的台商和港商聚集地。深圳的“三来一补”产业,也就是“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为主的代工产业,转移走了。因为这次衰退,深圳开始走通过模仿做自主品牌的道路。

第二次衰退是2003年。当时,媒体上都在讨论“深圳被谁抛弃”。第三次衰退是2010年到2013年。2012年上半年,深圳的经济增速只有4.8%。而当年中国的GDP增速是7.9%。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深圳在鼓励中低端企业迁出,每年迁出的企业超过8500家。不过,正是在这个过程里,深圳开始沿着制造业的链条向上走,出现了像大疆创新这样的公司。

深圳创新公司出现的基础,是因为深圳拥有了一个复杂的产业网络。从1980年到现在,深圳从国企员工最高占比91%,降低到了9%;企业从830家开始,到150万家,其中活跃的纳税企业接近90万家。这近90万家公司,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产业网络。用唐杰的话说,“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达到深圳这样的产业复杂程度。分工极细,关联企业构成复杂,这就是深圳的特征。”

正是这样的复杂网络支持了像大疆这样的公司。比如,做无人机需要碳纤维,碳纤维从哪里来呢?深圳原本就有制造钓鱼杆、网球拍、高尔夫球杆和手机壳的产业。这些产业原来就需要碳纤维。而且,这些产业也发展出了材料制造和精密加工能力。再比如特种塑料,深圳做过小家电,小家电就需要特种塑料。然后是电池和电机,深圳做过手机代工,政府还支持开发过伺服电机。

如此一来,“大疆就具备了在现成产业链上做创新的条件。这些将要被淘汰的行业,突然可以给无人机做产业链,很多部件,大疆连图纸都不用画,连螺丝钉都不用生产,只要想生产就有人给生产,价格又低质量又好。”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深圳市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唐杰介绍了深圳市政府对待创新的思路。

其中一个思路是支持非共识创新。既然是非共识,当然就有风险。不过,政府也提出,要寻求支持,先讲清楚下面这些问题:项目创新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技术是从哪个大学出来的?最初的产品是哪个企业开发的?你的产品和原来研制企业相比,哪个更重要?你怎么确保自己产品的优势?“没人知道谁能成功,但是成功的条件离不开这五个。”

另一个思路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对重大的方向,绝对不会指定哪家公司做,无论这个公司多成功。比如,生命科学是深圳要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每年会引入很多团队。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有一次找到政府,说在这个领域,华大基因每年发的论文数量在国际上占60%,政府直接把预算划一块给他们就可以。当时深圳市长许勤的回复是:华大不也是从六七个人搞起来的?言外之意,深圳还是会鼓励小公司创新,而不是把资源都给到已有的成功公司。

以上就是深圳市原副市长介绍的,深圳这座城市的迭代过程。深圳从简单的代工制造业开始,一步一步变成今天中国最有创新活力的城市。在其中,深圳复杂灵活的产业网络,以及政府对待创新的思路,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希望对你能有启发。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