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青海省玛多县,宣布完成机构整合试点改革任务。第二个是,神童张炘炀事件,出现新反转。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最近,我在财经作家叶檀那里,看到一个消息。说的是9月底,青海省有个叫玛多县的地方,正式宣布,当地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改革任务,已经正式完成。
估计听到这,好多人可能有点蒙。毕竟,玛多县这个地方,除了当地人,估计听过人的不多。那这次的改革为什么值得关注?因为它太典型了。不是有那么句话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玛多县的典型之处就在于,它有点太五脏俱全了。
首先,玛多县面积不小,有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之一个重庆。但是,人不多。整个县城的常住人口,还不到15000人。什么概念?据说北京的天通苑一个小区就30万人,贵州的花果园小区有40万人。而玛多县,平均每平方公里,才有0.57个人。
但是,这么一个地方,却下辖2乡2镇,有30个村和2个社区。有13个局,只有4名工作人员。相当于四个人里,一个局长,一个副局长,带两个办事员。该有的职能部门,机构层级,几乎是一个都没少。
这就是为什么说,当地有点过于五脏俱全了。这也导致,玛多县的财政,常年支出大于收入。而这回的改革,就是要把机构精简。没错,就是最近新闻上经常说的,打碎一部分铁饭碗。比如,玛多县就把农政、文化、劳动保障、交通运输、城市管理,五个领域的执法队伍合成一个。这么一来,效率就能提高不少。
换句话说,机构精简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效率,促进发展。最近,类似玛多县这样的小县机构改革,很多地方都在做。比如,安徽选取了马鞍山的博望区作为改革试点,山西在2020年以来,也先后定下了两批试点,湖南、内蒙古都在做相关的调研。
说到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看当地的资源禀赋。说白了,就是看你家里有山、有海,还是有矿。那么,假如不具备这些资质,应该怎么把增长搞起来呢?
今天咱们就说一个这方面的案例。这就是江苏的一个县级市,高邮。前段时间,媒体人秦朔老师去高邮做了调研。当然,今天看高邮,肯定是很厉害了。今年年中,工信部旗下的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和2023百强县名单,高邮就榜上有名。
但是要跟榜单上的其他地方比起来,你会发现,高邮在资源方面,并不占优势。没有矿、没有油。但是,就是在这个资源限制下,高邮却把自己做成了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中国灯具之乡、中国特种电缆产业基地。
那么,高邮是怎么做到的呢?主要是因为当地有一群,爱折腾、能折腾、会折腾的人。
首先,高邮出了一批行业的带头人。也就是最早把产业带进来的人。比如,高邮人何其新,把波司登集团引进了高邮。再比如灯具行业,带头人叫陈景春。高邮生产全国2/3的灯杆,而高邮的第一家灯具企业就是陈景春创办的。再比如,高邮的罗氏沼虾,是当地水产业的大头。行业带头人叫周长文。罗氏沼虾被引进高邮后,周长文是第一批尝试养殖的。后来又带着村民创办了水产养殖场。
其次,摊子支起来后,你要想让它发展好,质量肯定得过硬,怎么实现?按照秦朔老师的观察,高邮当地的从业者里,有大量的能人。比如,缝纫羽绒服,外地工厂的工人要用两只手,高邮姑娘一只手就能完成。别人一天做五六件羽绒服,而高邮的姑娘们能做八件。再比如,做灯具的小伙一夜能做出十几个镇流器,然后装入麻袋,背在肩上,赶汽车、挤火车、乘轮船,去敲城市里路灯管理部门的大门,一个个上门推广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一个人从头盯到尾。你看,过去一提到竞争力,我们总想到行业产值、技术专利这些形而上的要素。但回到最初,竞争力哪里是这些宏大的东西,它不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吗?
再比如,著名的高邮咸鸭蛋,一直以“淌金流油”著称。但问题是,想要流油就需要足够的盐分,这就导致鸭蛋太咸了。缩短腌制时间,就没油。怎么办?这要是换成偷懒的做法,就是将计就计。对外面说,这是特色,特色就是咸。但是,高邮人还是很有用户意识的。他们找了很多专家,最后跟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出了一种可以通过高温高压,让盐分子快速穿过蛋白,进入蛋黄的技术。你就仔细品品这个技术的名字,谁能想到,针对腌咸鸭蛋这么古老的一门手艺,也能用上这么现代化的技术。
你看,高邮的发展,核心优势不是资源,说白了靠的还是人。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老师,曾经提出过一个洞察。说的是,在乡村的发展中,往往有三个关键的角色。分别是,富人、能人和狠人。
抛开字面意思,我的个人理解,这三种人,指的其实是乡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三种能力。
首先,为什么需要富人?可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他的动员能力特别强。比如,村里要办件什么事,有人不同意,外人怎么劝都不管用。但是,假如是村里的企业家去劝,情况就不一样。为什么?你看,一般在乡村办企业的,很多从事的都是劳动密集行业,村里有大量的人在他的厂子里工作。指不定谁七大姑八大姨的外甥女就在你厂子里上班。这么沾亲带故的,你几乎能跟村里任何一户人家攀上关系。这个社会动员能力不就有了吗?
其次,为什么需要能人,也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很明显,就算有人把摊子支起来,把事张罗起来,但总不能当光杆司令吧?这时,就需要能人一起协作,把这个基本盘做扎实。
那么,假如过程中遇到难题,克服不了怎么办?
这时,就需要狠人出场了。狠人这个称呼,至少包含这么几重含义。他可能是一方主官,能扛事儿,能顶住压力,营造出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小环境。同时,这个词也隐含着一层创新的意味。也就是,关键时刻能打破常规,敢于跳出条条框框。
换句话说,富人、能人、狠人,代表着乡村发展,需要具备的三种能力。富人代表发动社会网络的能力,能人代表完成具体任务的能力,狠人代表的是打破条条框框的能力。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让这些人折腾起来。回到开头,打破铁饭碗,在某种程度上,也像一把钥匙,让更多的人才、资源、能力,都能够有效地动起来。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关于神童张炘炀的事,又出现反转了。
张炘炀是谁?著名的神童。1995年出生,2岁识字,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这回上热搜,主要是因为网上流传的一段采访。快30岁的张炘炀,还没有固定工作,时不时打点零工,或者啃啃老。
你以为是他自己不争气?不全是。按照张炘炀的说法,主要是被家里坑了。头一回,考大学,很多人说按照张炘炀的本事,再复读一年,不是清华就是北大,但父母愣是不同意复读,生生让他上了个一般大学。第二回,有机会去国外的名校读研,又被家里拦下了。第三回,张炘炀预判北京房价要涨,让家里赶紧买房。结果家里不同意,还租了一套房子,跟张炘炀说这是买的。
按照网友的说法,三次改变人生的机会,这是祖坟冒了三次青烟,都让家里给扑灭了。
本来,这个事今天热度已经过了,但没成想,最近又出现了两个反转。
第一个,有人找了张炘炀身边认识他的人采访,发现有些决定,其实也不全是父母拿主意,也有张炘炀自己的决定。当然,这个争论就跟罗生门一样,咱们很难还原当初的真相。再说了,张炘炀才20多岁啊,这才哪到哪,他将来的可能性太多了。因此关于张炘炀本人的争论,咱们先放一边。
咱们主要说第二个反转。就是张炘炀的事,又挑起了一阵关于智商的争论。有人说,智商决定一切。也有人说,智商代表不了什么,要不你怎么解释有的神童也会平庸呢?
在这一轮争论中,有人翻出了两个东西,很有意思。咱们主要说说。
第一个,是今年上半年,美国的世界人口综述组织做的全球平均智商排名。里面一共统计了111个国家。其中,亚洲的表现要明显好于欧洲。而垫底的,是菲律宾,平均智商是81.64。什么概念?已经低于全球的平均值。据说菲律宾教育部还挺重视这个事,表示将采取措施,确保学生的教育和身体营养。
注意,很多人翻出这个排名,可不是为了证明谁智商高。而是想证明,平均智商跟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关系不大,毕竟,有那么多平均智商比菲律宾高的地方,经济也许还不如菲律宾呢。因此智商并非全部。
第二个是,还有人统计出了一组智商之外的先天竞争力。注意,是先天竞争力。也就是,这个优势我不用去学,不用去争取,而是天生就有。比如,身高、长相、出生地等等。但是,其中有一个因素,可能被好多人低估了。这就是,出生日期。
比如,之前有人提出过一个说法,叫七八月陷阱。意思是,7月和8月出生的孩子,一旦上学,大概率是班里最小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都可能比同龄人落后,导致自己可能进入一个劣势积累的循环。
再比如,加拿大有一位心理学家,叫罗杰·巴恩斯利,还专门统计过当地的冰球运动员。结果发现,有40%以上的球员,出生在1、2、3月。其中1月出生的球员数量,更是11月出生球员数量的5.5倍。为什么?因为加拿大的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选拔,是以1月作为年龄分界线。就跟咱们国内入学,是以9月出生为年龄分界线一样。这就导致,选拔的时候,1月出生的孩子,其实比年底出生的孩子大了一岁。他们一开始在身高、力量、体能上都更有优势。
你看,很多看起来跟优势毫不相干的东西,居然也能成为竞争力的来源。就像最近经常有人说,人生就像一个充满意外的彩票系统,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张彩票会突然开奖。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县城在资源不足时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以及智商之外还有哪些先天竞争力。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