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小杨哥的流量密码:从“高塔”到“广场”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各大平台头部主播,纷纷备战“双十一”。第二个是,全国多地举办垂直马拉松。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最近,各大平台的头部主播之间,火药味越来越浓了。眼看着“双十一”越来越近,年底的业绩,就全靠这一仗。快手的辛巴、淘宝的李佳琦、东方甄选的董宇辉,都在做准备。很多人也在猜测,复出之后的李子柒,会不会也加入直播带货。

你看,“双十一”大战,明显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只有天猫,是商家之间的竞争。后来别的平台加入,变成了平台之间的竞争。而现在,它又变成了头部主播之间的竞争。

这些头部主播的力量有多大?比如,美妆行业一直有个说法,李佳琦一个人,能搅动整个行业的营销节奏。只要李佳琦开播,其他商家就必须同步启动营销。要不等李佳琦播完,购买力被卷得差不多,也就不剩下什么了。现在业内已经不管这些主播叫头部了,而是叫,超头。超级头部。

而且这些超头有一个普遍特点,就是他们都跨越了一般网红的生命周期。按照业内的估算,一般的网红,走红期也就半年左右。但凡能红超过两年的主播,都跨过了这个周期。那么,这些超头主播,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我们就说其中的一个人,抖音的疯狂小杨哥。小杨哥是2018年加入抖音的,账号名叫疯狂的小杨哥。但实际内容是小杨哥一家人,包括哥哥大杨哥和父母。初期的主要内容,是小杨哥扮演网瘾少年,为了玩电脑跟家里斗智斗勇。段子持续拍了五年,小杨哥一路起飞,成为今天的抖音顶流。

小杨哥有多火?前段时间,奥尼尔来中国,第一站去拜访了老朋友姚明。第二站就去了小杨哥的直播间。现在,小杨哥的抖音粉丝是1.2亿,什么概念?在个人主播里排第一。即使把机构算上,也仅次于《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光是去年一年,小杨哥的公司三只羊集团,缴税2个亿。每个月光给是工资支出,就超过5000万元。

你看,火到这个程度,哪里是靠拍段子能达到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小杨哥的流量密码。

这个走红的过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叫从高塔到广场。

《广场与高塔》,这原本是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写的一本书的名字。你大概可以这么理解,这个世界的影响力分成两种。第一种叫高塔,也就是,你特别厉害,所有的人都像仰视一座高塔一样看着你。第二种叫广场,它指的是,你的影响力,来自一张像广场一样扁平的协作网络。你把周围人都卷进你的协作网络里,你就有了影响力。

这就好比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乔峰独来独往,就是高塔。韦小宝到处交朋友,这就是广场。

好,回到小杨哥。他的走红,就分别经历了这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高塔。也就是,成为大网红,把注意力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这个过程不复杂。你视频拍得好,再加上懂运营,粉丝自然能涨上去。

其实,能达到这个阶段的大网红不在少数。但问题是,这些大网红的走红周期,一般都不会特别长。这跟个人努不努力没关系,而是由整个算法系统决定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抖音起步比快手晚。而快手主打的是包罗万象,当时快手的广告词就是,记录每一种生活。假如抖音也主打包罗万象,显然打不过起步早的快手。于是,抖音早期主打的是技术流。也就是,给视频上剪辑、上特效、上花活儿。这就催生了抖音的初代顶流,这个人叫黑脸V。你今天看到的变装视频、特效变脸、音乐卡点之类视频风格,都是那个时期出现的。

但问题是,技术流主播,毕竟有门槛,而且你要是整个平台全是技术流,大家看着也腻。短视频平台最大的流量公约数是什么?是帅哥美女。因此,抖音的流量,又开始向颜值主播倾斜。比如,唱歌、跳舞、街拍才艺,等等。这就诞生了抖音上的第二代顶流。

同样,随着社会热点变化,抖音的顶流也是一波一波地换。

比如,2021年,三农成为社会热点,催生了当时的顶流张同学。2022年,很多人因为疫情居家,居家相关的视频成了热点,这就催生了新一代的顶流刘畊宏。

再比如,2023年,抖音越来越卷,几乎每个主播,背后都有专门的MCN机构。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转去视频号。结果,正好在这个时候,于文亮火了。有人说,这是抖音故意做了流量倾斜,目的是向普通用户喊话,让大家有信心留下来。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大家对越来越卷的专业化视频厌倦了,有意识地想看点普通人的生活,而于文亮是在这个用户偏好的自然筛选中胜出的。

当然,这些走红,到底是算法倾斜还是自然选择,都只是猜测。但关键是,不管是哪个原因,结果其实都一样。这就是,抖音上的网红,总是一茬一茬更新换代的。

你看,这就是高塔的逻辑,只要你在做的是注意力的营生,那么你就总有过气的一天。毕竟,注意力这个东西,天生就喜新厌旧。怎么办?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进入第二套成长逻辑,这就是,广场。也就是,你需要建立一张协作网络,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你的利益共同体。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小杨哥讲了一件事。

当初他们直播带货,因为带货的过程很好玩。比如卖橘子,本来应该说橘子甜,结果小杨哥吃了一口,脸被酸得跟表情包一样。结果,这些带货视频就被很多人切段传播,据说有人还涨了不少粉丝。

这要是遵循着高塔逻辑,你这不是搞盗版,跟我抢注意力吗?不行,我得拦着你。但是,假如按照广场逻辑,这时你要做的,就不是制止对方,而是谈合作。

当时,小杨哥看到有人做视频切段,不仅没生气,反而还给对方点了个赞,又主动花钱投流,把这个视频送上了热门。事后他又跟做切段的人商量,说以后你们随便发视频,我们支持。但是,能不能把我的购物链接也加上。要是能卖出去,我给你们佣金。据说,现在已经有1万人,加入这个切片分销的合作中。什么概念?假设两个人运营一个账号,这也相当于小杨哥一个人,背后至少有5000个账号在支持。

这个合作的收益有多大?目前,在小杨哥的带货收入里,直播收入跟切片分销的比例是,1比9。没错,他们有90%的收入,并不来自自己的直播,而是来自后续大量账号的切片分销。

你看,这就是广场模式的好处。你的生命力不再仅仅依赖人们的注意力,因为参与协作的人多,就导致,有更多的人盼着你好,盼着你成,你的生命力自然就更强。

其实,最近两年,很多抖音主播都在做类似的努力。现在还出现一个词,叫流量投资。假设你是个头部主播,你看好我,你就可以到我的直播间做客,或者跟我一起拍视频,把你的流量带给我,而我要是把生意做好了,也有你一份。这就叫流量投资。

好,关于小杨哥,咱们先说到这。其实,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并不是小杨哥本身。而是从这件事里,你能看到一套变强的逻辑。你看,广场与高塔,表面上看,好像就是高度的差异。但实际上,这是深度的差异。从高塔到广场的本质,是跟更多人发生协作,把自己更深地嵌入到一个更大的利益共同体当中。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有一项运动很流行,叫,垂直马拉松。说白了,就是爬楼,而且是爬高楼。比如,10月,天津的天塔、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深圳的恒明珠金融中心都举办了垂直马拉松。不瞒你说,我们公司也有一个爬楼小组,每天坚持爬到27层办公区。据说他们有一个自己的微信群,我迟迟没有勇气加入。

爬楼有没有好处?当然有。毕竟,生命在于运动啊。而今天,为了帮你更好、更科学地爬楼,我搜集了几组关于爬楼的研究。你可以把这些研究,当成关于爬楼的几个叮嘱。

第一句叮嘱是,除非不爬楼,你一旦开始爬,就最好坚持下去,尽量不要中途停止。

就在今年9月,北京大学和美国的杜兰大学,在《动脉粥样硬化》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统计研究。他们调查了45万名成年人。具体的研究过程,咱们就不展开了。直接上结论。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你要是能每天爬50阶台阶,大概两层半楼,注意,只需要两层半,那么你得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低20%左右。但是,这个研究还有后半段。这就是,很多原本爬楼,但中途放弃的人,跟从来不爬楼的人比起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反而提高了32%。

我知道,这个结论有点反直觉。研究人员自己也特别声明,他们也没法解释这个现象,目前只是在数据上呈现出这样的相关性。但因为样本量不低,研究人员建议,这个相关性,还是值得注意的。我个人觉得也没必要跟这个结论较真,至少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提醒,既然运动,能坚持就尽量坚持。

第二句叮嘱是,鼓励女同学多爬楼。2017年,佐治亚大学的团队做了一项针对女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理与行为》期刊上。他们招募了一批睡眠不足的女性志愿者。然后对比,喝咖啡和爬楼,哪个更提神。结果发现,缓慢地爬楼10分钟,提神效果大概相当于摄入50毫克咖啡因,大概是半杯咖啡的量。当然,至于这个研究为什么只招募女性,论文里也没提。

第三句叮嘱,先跟男同学说声不好意思,这个研究还是针对女同学。说的是,女生在爬楼时,要多加小心。今年7月,普渡大学的团队专门做了一项统计,他们找了一栋教学楼,在楼梯旁边架设摄像机,记录了2400多个上下楼的人。结果发现,女性在爬楼时受伤的概率,比男性高80%。受伤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手里拿的东西太多。因为女生的衣服一般兜比较少,她们就会把东西拿在手里。其次,是因为女性更注重卫生,因此爬楼时很少使用扶手。最后,因为女性经常结伴下楼,边走路边聊天。

当然,这些原因,其实不光在提醒女同学,男同学也得留意。

第四句叮嘱是,假如你想测试自己的健康程度,那么爬楼可以作为一个参照。2020年,在欧洲心脏病学会上,西班牙克鲁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宣布了一项统计成果。他们在爬楼速度和代谢当量之间,建立了相关性。代谢当量,就相当于一个人的代谢能力得分。

结果发现,假如你能在50秒内爬完4层楼,相当于代谢当量达到9—10个单位,非常健康。而在耗时一分半以上,代谢当量就低于8个单位。而在代谢当量低于8的人里,有58%,也就是超过一半的人,存在心脏功能异常。因此,研究人员建议,你要是近期不去体检,那么至少可以爬爬楼,假如四层楼耗时超过1分半,那么就需要多关注自己的健康情况。

最后,还有第五句叮嘱。估计你可能也听过,这就是,上楼的时候走楼梯,下楼的时候坐电梯。这是为了保护半月板。同时,对体重过大的人来说,爬楼要适度,这也是为了减少对膝盖的损伤。

好,以上是几个关于爬楼的研究,假如你有相关的心得,请你来留言区一起分享。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说的两个话题,第一个是,从小杨哥的身上看怎么制造影响力,这个方法叫从高塔到广场。也就是,把一个人的影响力变成一群人的协作网络。

我们说的第二个话题是,关于爬楼的科学新研究。简单说,爬楼这件事,它的性价比非常高,你只需要稍作坚持,就能获得巨大的健康回报。

今天先说到这,假如你的身边有人对这两个话题感兴趣,推荐你把今天的节目分享给他。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