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我读了北大历史系辛德勇老师的一本小册子,叫《制造汉武帝》。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在近年来的历史学界,算是关注度很高的一部作品。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的形象并不好,基本上就是穷兵黩武的暴君形象,和秦始皇并称,所以才有“秦皇汉武”的说法。但是后来呢,汉武帝的形象好多了,为啥呢?
因为他晚年的时候发布过一封诏书,叫《轮台诏》。当时有大臣请求在西域的一个叫轮台的地方屯田,汉武帝说算了算了,这些年打匈奴,把国家折腾得够呛,然后说了一些自我批判的话,这就是《轮台诏》。
后来好几位大历史学家都高度评价这件事,认为这标志着汉武帝晚年的悔改,认为这是汉朝没有像秦朝那样短命的主要原因。后来这事,还写入了教科书,再经热门电视剧《汉武大帝》的生动表现,几乎已经人人皆知。
但是在历史学界,对此事的真实性一直存疑。历史学者辛德勇在其著作《制造汉武帝》中彻底分析了这个问题,认为武帝晚年改错一事,子虚乌有,并不存在。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辛德勇老师的论证。
武帝晚年改错一事,正式史书当中只见于《资治通鉴》,在《史记》、《汉书》这些汉朝历史的权威正统史料中,并没有相应记载。
按说,这是重大政治路线的调整,班固写《汉书》时不可能遗漏。《汉书》中确实记录有改变政策的《轮台诏》,但并没有放在《武帝纪》中(就是汉武帝自己的传记),而是放在了相对不重要的《西域传》中,这就很奇怪了。
一向被认为是“罪己诏”的《轮台诏》,仔细看其中的内容,其实只是有关西域轮台地区军事部署的局部策略性调整,并不是根本大政方针的改变。所以,班固才把它放在《西域传》中。
那问题来了,《史记》、《汉书》中都没有记载这件事,只有《资治通鉴》中有,司马光是根据什么史料写的呢?
原来,司马光所据的史料是《汉武故事》、《赵飞燕外传》这样的野史、小说。《汉武故事》原书已失传,根据其他书转载的片段看,其中居然有汉武帝和王母娘娘会面的场景,神神怪怪的,完全不靠谱。至于《赵飞燕外传》就更别提了,那就是一部色情小说。其中的色情文字,我们就不转述了,谁想看,可以自己去找。
奇怪,司马光也是一代大儒,竟然在编写那么重要的《资治通鉴》时,引用如此不靠谱的“史料”,是不是工作失误呢?
也不是,实际上,司马光本人就曾经说过:“《汉武故事》语多诞妄。”可见,他对这本书不靠谱心知肚明。并且,编著《资治通鉴》时,司马光明确要求他的助手不仅要收集正史的史料,对杂史、小说、文集也要大量收集,如果有料,不妨大胆采用。
像汉武帝晚年认错、政策大调整这事,就是他老人家生生加进去的。根据辛德勇老师的判断,这事历史上并不曾存在。汉武帝这个勇于改错的形象,就是司马光“制造”出来的。
那司马光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你想,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什么时候?正好是在宋神宗搞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整整十几年,王安石在开封汴梁搞变法,而司马光是变法的坚定反对派,自然就要坐冷板凳,所以在洛阳编《资治通鉴》。你可想而知,司马光在写书的时候,难免要把自己对当时政局的看法隐晦地体现在书里面。
怎么体现的呢?王安石鼓励神宗皇帝搞变法,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但实际上也对民间造成了很大程度的骚扰。而司马光是典型的传统儒家,一向主张政府不要折腾,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那正好在《资治通鉴》中写到汉武帝,就可以做文章了。你看,汉武帝折腾老百姓,穷兵黩武,穷奢极欲,但是晚年还不是要后悔,要发《轮台诏》这种“罪己诏”?
今天我们说这个话题,不是想介入史学界的学术争论。即使没有辛德勇老师的考证,如果你让我选择——相信汉武帝晚年是后悔了还是没后悔?我可能还是会选,他没有后悔,为啥?
因为一个历史人物的行动逻辑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在汉武帝晚年,国家因为常年打仗,确实搞得民不聊生。汉武帝难免在这个时候会有些头疼,说一些要调整政策的话,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就此认为他悔改了,那就幼稚了。
首先我们来看事实。
西汉的汉匈战争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前后130年。汉武帝在位期间是最重要的一段,但是汉武帝并不是这场战争的终结者。真正结束战争,要到汉宣帝时期,也就是汉武帝的孙子,才最终打赢了匈奴。
所以在汉武帝晚年,国家虽然残破,但是这个战争动员体制一旦开动起来,皇帝也不可能说叫停就叫停。这一点可以从汉武帝留下来的执政班子看出来,那么大的国家,换政策肯定要换执政班底。但是汉武帝临终托孤的,还是霍光、桑弘羊啊那些人,他们都是汉武帝战争政策的支持者。
真正要切换到另外一种政策,就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那要等到汉元帝时期,打赢了仗才有可能嘛。所以,汉武帝晚年就算是有点后悔,最多也就是个人情绪,至于国家政策的转变,事实上当时也没有可能。
我们再来看人的因素,不同时代的人,不同阶层的人,他们的道德感是不同的。
在汉武帝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什么“主权在民”的观念。整个国家都是帝王的私人财产,他是要拿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的。
汉武帝的人生目的是啥?就是打败匈奴,这是他毕生的夙愿。所以,榨取民间的财力,供给军队打仗,只要不是闹到民间要造反,危及他皇帝地位的程度,他是不可能停手的。
为了参照,最近我正好读到拿破仑年轻时候的一段话。
有一次,拿破仑去参加宴会。席间就有人谈到法国历史上名将蒂雷纳元帅,有一位女士说:“蒂雷纳元帅当然是伟人,但是如果他不火烧普法尔茨的话,我会更喜欢他一点。”这是三十年战争时期的一件事,当时法军统帅蒂雷纳,在德国普法尔茨搞过一次焦土政策,造成了一次大灾难。拿破仑听到之后,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如果火烧普法尔茨,对于蒂雷纳胸怀的目标是必需的话,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某些大人物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对于功和过,善与恶,目标和手段的理解,在另外一个维度。你可能觉得很残忍,我们内心的道德感会有一点受不了,这都没问题,可以讨论。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的人,用私人的道德观和是非观,来理解历史上的人物,那至少有一个后果,就是我们读不懂历史。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