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说到,这几十年的液晶产业不断上演精彩大片。先是日本人凭着电子表、计算器这样的小生意,抄了美国人的后路。而要不了几年,韩国人又凭着高举猛打的投资策略,抄了日本人的后路。
但是昨天节目的最后,我们留了一个尾巴,说日本人还犯了另外一个错误。
在平板电视刚上市的时候,并不只有液晶这一种技术,还有等离子电视,这两种技术一时难分高下。刚开始的时候,等离子平板电视更有优势,因为面板尺寸更大,色彩更鲜艳。
当时很多人认为等离子会胜出,比如长虹集团就押宝在等离子技术上。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了,胜出的一定是液晶。
原因在于,液晶显示实际上是一种半导体技术;而等离子是一种真空管技术,原理上更接近原来的显像管。
真空管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虽然显示效果很好,但无法进一步发展。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至少到目前看,不仅快而且没有尽头,也就是所谓的摩尔定律,每过18-24个月性能翻一倍。
所以,即使初期液晶的显示效果不如等离子,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屏的分辨率会飞速进步,从2K到4K,现在已经到了8K,甚至10K。液晶面板的尺寸,初期确实不大,但尺寸超过等离子面板,也只是时间问题。
后来的发展果然如此,现在等离子电视基本已经退出了市场,而液晶技术在平板显示领域一统天下。
液晶和等离子两种技术的区别,意味深长,这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工业的发展模式。
对等离子和更早的显像管来说,技术是五花八门的。优秀的企业会有独门绝技,并因此获得超额利润。比如,在显像管领域,索尼公司有高超的“单枪三束”技术,也就是特丽珑显像管,色彩表现力出众,图像鲜艳。索尼电视因此一枝独秀,虽然价格昂贵,消费者还是热捧。
还有三菱公司,也有独特的显像管技术。他们生产的钻石珑显像管,图像质量也很棒。这个时候的技术,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各村有各村的地道。
但是对液晶显示来说,技术是通用的,生产是高度标准化的,分工是全球化的。各家企业生产线的上游供应商、设备提供商、配件商,都差不多。因此,液晶面板在品质上并无大的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就是面板尺寸大小。
据说,三星液晶电视刚上市的时候,日本企业很看不起三星。一位日本记者到商城去,对比三星液晶电视和日本企业的液晶电视,看来看去也看不出差别。记者就去请教日本液晶企业的高管,日本高管答道:你连续看半个小时,就能看出日本产品比三星产品好了。
这位记者后来评论道,没有哪个消费者会在商场盯着两台电视比较半个小时。如果消费者觉得品质差不多,功能、可靠性也差不多,他们就会选择更便宜的产品。
实际上不只是液晶,进入数字时代以后,整个电子产业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模块化、标准化的生产,全球范围的产业分工,通用的技术,各家的产品在技术、品质上并无大的差别。
在数字时代,竞争的主要方式不是靠独门绝技、工艺强,而是靠开发新产品的速度、供应链控制、成本控制、营销推广等等。这个时候,在显像管时代凭借独门绝技大赚特赚的日本企业,就落后了。
实际上,在计算机时代,日本人在这方面的错误可以说是一犯再犯。他们在通信设备、手机、PC机上都犯了类似错误。就是在通用技术的时代,还一厢情愿地想靠着独门绝技、高超工艺、精妙设计等等,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当然,日本企业这么做,也不全是因为认知失误,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刻的社会原因。
他们在显像管时代赚到了高额利润,企业高管和员工的收入也因此水涨船高。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日本企业非常需要维持显像管时代的高利润,不然整个组织体系都没法维持。他们能想到的方式,就是再一次找到独门绝技。
所以,在平板显示技术初期,日本各大企业想的都是和别人弄出差异化,奔向独门绝技。当时,松下和日立主攻等离子技术;佳能和东芝研发一种名为SED的显示技术;索尼研究“场致发光”技术(现在很少人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三洋则专攻OLED技术。
日本大企业中,只有夏普专注于液晶技术。但即使是夏普,也还是想要研究独门绝技。在很长时间里,夏普生产的液晶面板只供给自家的电视机使用,不对外供货,夏普想让自己的液晶电视一枝独秀。
当然,这很快成为空想,夏普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在通用的液晶技术上和别人有明显差异。后来,卖给鸿海集团以后,夏普首先改变的,就是开始对外供货。
韩国的三星和LG两家公司,起初也是在等离子和液晶技术之间犹豫。但当他们看清了半导体给液晶创造出来的发展前景以后,就果断放弃了等离子,开始对液晶“疯狂”的巨额投资。
他们不再试图用技术打败日本人,他们知道,竞争的方式已经变了。
当然,日本企业也醒得很快,先后加入了液晶阵营。不过,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独门绝技的痴情追求。有人分析过液晶技术的专利分布,发现日本企业的专利数量有明显优势,而且主要集中在技术专利,而不是设计等其他专利。
可见日本人还是想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他们没有摆脱此前的思维方式。可惜,更多的技术专利并没给日本液晶产业带来竞争优势。日本人在液晶领域的失败,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竞争永远都在,但竞争的方式绝不会一成不变。
日本人曾经凭借着“工匠精神”,靠着精雕细刻、工艺精湛、质量出色在世界市场独领风骚。但是数字时代到来之后,这种精雕细刻在很多领域不再有用武之地。
在模块化生产、广泛分工、巨型生产线、巨额投资、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下,竞争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如果还执著地想靠独门绝技,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最后只能尴尬地发现,所谓的独门绝技,基本都是自欺欺人。
时代已经变了。
明天,我们还要继续讲这个话题,深入分析一下日本产业落败,更重要的原因。
这个系列节目,依据的是《光变》这本书,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这个话题,点击下图就能看到这本书 。
顺便做个广告,很多我们「得到」App的用户一直盼望的心理学课程,终于来了。我们邀请的是国内影响最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武志红老师,来主理这门课程。
武志红老师说,这个年度专栏目的很简单,除了系统讲述心理学的知识,还要让每一个用户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祝愿大家学有所成!
好,咱们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