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期丨从八股文到高考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提起八股文,我们印象通常都不太好。

写文章嘛,本来是为了表达某个意思,但是八股文可不是为了表达。一篇八股文的好坏,根本不看你到底写了什么意思,因为所有的意思都不能超过古人圣贤已经说过的范围。重要的是形式,也就是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个部分,所以叫八股文嘛。

还有,每个部分要讲究对仗,讲究音韵,甚至字数都规定好了。我们今天很少能看到八股文了,所以我特意选了一篇王阳明写的八股文,放在这篇文稿的结尾,有兴趣你可以看一看。

反正,自从有写文章这个事开始,全世界也找不到这么写文章的。咱们中国的八股文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从我们今天写文章的角度去看,八股文格式死板、内容乏味、严重束缚人们的自由发挥,实在难以忍受。

但是问题来了,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都以八股文为主。这么糟糕的考核方式,为什么会坚持这么长时间呢?

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解释,要么是说是封建统治者要束缚人的创造力,要么说这是中国文化“劣根性”的体现。但是这些解释,很苍白,是思维懒惰。最近我和节目策划人李子旸老师聊起这个话题,倒是聊出了一番全新的解释。

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一下,古人面临的现实条件是什么。

八股文是科举制下的文体。那科举要解决的问题是啥?是要在大一统的帝国内,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所以,考试形式必须适合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文化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这个基本现实。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地域辽阔就意味着信息传播不便。所以,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就尽量不要调整,要长期固定甚至僵化,因为任何变化都要经过很多年才能传遍全国。

地域辽阔还意味着,全国各地在许多方面都差异巨大。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其内容和形式就不能超出各地的“公约数”,不能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那除了流传千年的“四书五经”之外(八股文实际上只考“四书”),还有什么呢?

有人批评八股文,不考实际的学问。

可是要知道,考实际学问,就没有办法在各地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就拿农业来说,北方和南方的农业大不相同,你到底考什么地方的农业学问呢?其他诸如兵制、行政管理、司法审判、财政预算等等,各地的差异就更大了。当时根本不可能在一张考卷上,出题考全国的人。

除此以外,朝廷还要考虑一项重大因素,那就是穷富差异。如果科举考试的内容“多元化”,或者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素质,那些贫寒子弟根本就出头无望。

过去有一句话:穷文富武。意思就是,让子弟练武是有钱人家才能做的事。请名师、建场地、置办兵器、饮食营养等等,都绝非小门小户人家所能承担。

学文则不然。只要学生刻苦用功,有几本书、能吃上窝头就行了——没有刻本书,手抄本也可以。你想,这就给穷人家的孩子能够参加科举,创造了条件。

其实现在的高考也一样。前不久我和快手公司的创始人宿华聊天,他就出身就在湖南山沟的农村里。宿华说,高考最牛的地方是,没有难题怪题。一个山村的孩子,只要有起码的教科书和习题集,只要肯下笨功夫,不需要什么课外班和辅导教材,考取大学是没问题的。城里的孩子条件好、见识广,当然也有用,但是这些在高考考场上,恰恰不起决定性作用。

当年的科举考试也一样。虽然这种考试制度有种种缺点,但是,穷人、社会底层通过科举翻身的机会确实是最大的。

正是通过“八股取士”这种死板的考试制度,再加上省际之间的比例协调等等配套办法,中国这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了各个地方、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机会跻身国家统治阶层。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考试制度在这个庞大国家的深层,建立起了持久的内在联系。在中国国家体系的维持上,在各地人们之间同属一个国家的认同感上,科举制度及八股文的作用是怎么高估也不过分的。

好了,另一个问题又冒出来了:这种死板的考试形式会不会束缚人们的思维呢?

这方面的危害其实被夸大了。考试的本质不是为了教育,而是为了选拔。

那选拔什么样的人呢?是见多识广、才华横溢的人;还是那些面对一个目标,能持之以恒地找方法达成,坐得住、能下功夫的人呢?

不好意思,答案很可能是后者。

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有这样的体会。招人的时候,他们往往不是倾向于招那些有经验的人,而倾向学习能力好、沟通能力强、对自己要求严、有自我驱动能力的人。因为创业公司本来做的就是全新的事情,经验这个东西是有益还是有害,说不清楚。但是面对任何新的情况,都能找到方法、诉诸行动、不丢目标的人,才是创业公司需要的。前一阵还有一位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跟我说,他发现优秀的大学生,比行业里的老鸟好用。

这种优秀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题目,哪怕是八股文,也一样可以坐得住、下苦功,最后考出好成绩。这样的人走入仕途,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任务,也一样会表现优秀。事实上,明清两代那么多能人都是靠八股文选拔出来的,比如我们熟悉的王阳明和曾国藩。

再回头来说我们的高考。

这几年,高考的发展趋势和八股文正好相反的,这也是很多人呼吁和推动的结果。各地高考越来越强调地方特色,越来越多地考核学生的所谓“综合素质”。这种发展方向看似正确,但是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情况差异巨大,社会阶层也差异巨大。只有坚持全国的统一性,才能确保人才通过高考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和交流,维持整个国家的内在联系和国家认同。不夸张地说,如果高考的全国统一性消失了,中国各个地方的内在联系会被严重削弱。

我们不能把高考仅仅看作是教育的一个环节,高考是国家治理中的关键,事关国家的完整统一和治理水平。

其次,虽然不必恢复到八股文那样死板的形式,但高考仍然要尽量维持简单、明晰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一言以蔽之,永远要确保,学生只靠几本教科书、只比拼硬功夫、笨功夫就能取得好成绩。

和科举一样,高考不是教育工具,高考是人才选择的工具。它把各个社会阶层里奋发向上,能坐得住、下苦功夫的人挑选出来,保持这个社会的活力和公平。这才是高考在当前中国社会的真实作用。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王守仁(王阳明)所作八股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题)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题)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起讲)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 

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过接)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 

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中二股)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后二股)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