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很多人说秋天是一个容易发胖的季节,因为天气变凉,食欲增加。也有人说这属于生物本能,是为了提前储存能量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
其实,关于该多吃还是该少吃,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一点争议。
比如,有人认为,绝对不能长期挨饿。早在1944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就做过一个饥饿实验,当时他们发现,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后,人的心理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转变。他们找到36名志愿者,做了长达一年的跟踪观察,在这一年中,这36个人有半年是在饥饿状态中度过的。
饥饿最终带来了什么?有些结果是咱们能想到的,脂肪大量减少,代谢速度变慢,人变得容易疲劳,身体出现疼痛。但是,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志愿者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在,他们开始对菜单、菜谱、烹饪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些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研究蔬菜水果的价格上, 还有一些人决定改行,想从事餐饮和农业相关的职业。
换句话说,饥饿让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们的思想、野心和注意力,都开始集中在他们所缺乏的东西上。研究者说,这也许说明,当我们经历某种匮乏时,我们就会被它所吸引,大脑会自动地并且强悍地转向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说白了,就是越缺什么,越想什么。
因此,研究人员就建议,千万不要长期让自己处在饥饿状态。这个结论约等于 ,饭量影响眼界,饿得多了,眼界就会局限在厨房里。
但是,也有人认为偶尔挨饿有好处。比如,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引用过一个观点,说的是人体的一个设定。假如一个人平时养尊处优,偶尔饥寒交迫一次,反而能提升身体的能力。就像锻炼,偶尔给点压力,给点挑战,等到恢复之后,身体会变得更强。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应该饿一点还是饱一点,而是要从一个更极端的情况说起,这就是,暴食症。最近一年,人们对暴食症的研究有不少进展。
就在去年,中科大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暴饮暴食的潜在原因。相关的研究,发布在《细胞》的子刊《细胞·代谢》上,大致是说,问题出在“肠脑轴”上。“肠脑轴”,指的是大脑与肠道之间的一个双向交流网络。这个轴上涉及大量的神经、免疫、代谢和激素信号活动,肠道和大脑的行为就会彼此影响。
中科大的研究就认为,压力过大,有过节食史,这两个因素结合,会改变肠道微环境。而肠道环境的改变,会影响特定的大脑功能,导致过度增加能量摄入。
简单说,暴饮暴食不仅是消化系统的事,也是脑子的事。
而肠脑轴这个调节网络,是近几年来医学界相当热门的一个话题。比如,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大卫·朱利叶斯,去年就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内脏疼痛和焦虑症有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就是一种名叫EC(肠道嗜铬细胞)的肠道细胞传入了神经。
除了相关的功能细胞,“肠脑轴”中起作用的一个重要参与者,是肠道菌群。
比如,今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组可能跟儿童自闭症有关系。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研究人员收集了1200多个儿童的样本,发现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和没有患自闭症的儿童,他们肠道中的古细菌、细菌、真菌、病毒的种类、数量和功能都有显著区别。
根据这些数据,他们研发出了一种能诊断自闭症的模型,可以把肠道菌群检查的结果,纳入自闭症诊断中。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可能通过针对性地调整肠道微生物,来治疗自闭症。
再比如,还有科学家在研究肠道菌群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影响。今年5月,南澳大利亚大学的一名纳米生物学家发现,有害的肠道细菌进入大脑,可能会触发早发性阿尔兹海默症,并且还有可能让已经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
再比如,肠道菌群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决策行为。今年5月,巴黎脑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说的是,肠道菌群的组成,有可能会强化人们在决策时对公平的感觉。
在研究过程中,试验组的人服用了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补剂,而对照组的人吃的是安慰剂。在之后的试验中,通过补剂改变了肠道菌群的人,在决策中表现出了对公平更高的敏感度,比起对照组,他们在做分配游戏时,更倾向于拒绝不公平的分配方法。
当然,研究者也表明,现在就说肠道操纵大脑行为还为时过早,其中还有很多机制有待探索。不过,这起码表现出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人们也许能通过饮食调节肠道菌群,让自己在决策中有更好的表现。
你看,过去我们经常说,心理会影响生理。但其实,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理或认知上的表现。同时,假如你想继续探索肠脑轴这个话题,咱们得到《人体微生物组9讲》的课程主理人,中科院心理所博士段云峰老师,就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可以关注段云峰老师的知识城邦,他常年在城邦发布这方面的新进展,并且还有很专业的解读。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我们说说暴食症的反面极端,厌食症。眼下正是开学季,是青少年容易发生情绪波动的时候。而青少年,正是厌食症的高风险人群。
根据全球卫生研究综合数据库的统计,2021年,咱们国内厌食症患病率的峰值,是15到19岁。女孩的患病率是男孩的两倍。10到15岁的女孩里,每10万人,就有158人有厌食症。而且目前厌食症还在继续低龄化。根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数据,2022年的厌食症患者里,有77.6%是未成年人。最小的患者只有7岁。
关于青少年的厌食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心身医学科主任,也是咱们得到《青春期家长必修课》的主理人,李雪霓老师专门讲过。接下来,咱们就说说来自李雪霓老师的几个叮嘱。
第一,厌食症不是身体疾病,而是心理疾病。很多父母看到孩子不吃饭,认为是肠胃问题,有些孩子会被诊断出一种叫“胃十二指肠淤滞症”的病,还需要做手术。但事实上,这个淤滞症可能是孩子厌食后,过于消瘦引发的身体问题,它不是病因,而是结果。
真正的病因,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因为过度关注体重和体型,表现出厌食行为,最终带来了身体上的并发症。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容易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呢?这就要说到李雪霓老师的第二个观察,厌食症不是单纯地由个人决定,而是受环境影响。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开始关注身体的年纪,他们看到明星网红的身材,很容易产生模仿的冲动。
再比如,孩子面临新环境,比如,搬家、住宿、换学校,孩子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往往很需要他人的认可。这时就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孩子一开始偶然体重减轻,因此获得了周围人的赞扬,那么他就有可能重复这个行为,期待更多的赞扬。假如孩子对此过度在意,就可能演变成厌食症。
有了这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而与此同时,家长又可以做点什么呢?
李雪霓老师说,这是一个漫长的陪伴过程。家长不能指望一切马上好转,得有点耐心。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做到三个“在”,分别是,人在、心在、网络在。
人在,指的是父母在身边陪着孩子。尽管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陪伴需求有限,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因此,家长需要把握一个尺度。
在孩子一切正常的时候,家长可以保持开放注意状态,也就是,家长和孩子各干各的事,互不干涉,但还都能注意到彼此。
假如孩子偶尔出现点异常情况,比如偶尔放学没按时回家,家长就需要进入聚焦警觉状态,要想办法尽快联系上孩子,知道他在做什么。
假如孩子经常不按时回家,家长就需要切换到积极保护状态,比如每天送孩子到校门口,放学在校门口接。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但李雪霓老师说,这样的陪伴依然是有必要的。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状况,在这三种状况间灵活切换。
心在,指的是陪伴孩子的时候,要全心投入,放下手机,放下工作。这个不难理解。要确保孩子在看向你的时候,也能察觉到你对他的关注。
网络在,指的是家长可以搭建一个帮助网络,起到补位的作用。比如,家里的亲戚可以在父母出差时陪伴孩子。学校的老师可以在学校多观察孩子。身边的医生朋友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等等。
换句话说,厌食症的治愈,是一个逐渐摆脱心理困境的过程。家长需要做的不是站在孩子的身后强行推动,而是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在走出困境的过程中,获得足够多的支撑。
关于这个话题,假如你想了解更多,推荐你关注李雪霓老师的得到课程《青春期家长必修课》。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暴食症和厌食症。其中最重要的,是这么三件事。
第一,将心理、生理、认知,几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是目前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肠脑轴就是一个关键课题。
第二,在这个综合视角下,暴食症也好,厌食症也罢,都不是简单的生理疾病,它们都伴随着很大程度的心理因素。
第三,针对儿童进食障碍,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干预手段,也需要心理上的陪伴。家长需要做的是,人在、心在、网络在。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