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 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们说一项很受关注的研究。先回答标题的问题,二甲双胍确定能延缓衰老吗?至少从这回的研究里看,能。
就在上周,咱们中国的科研团队,在《细胞》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由中科院的刘光慧、张维绮、曲静领衔。说的是,二甲双胍能够全面延缓灵长类动物的多器官衰老。注意,这是临床上的首次证实。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被称为神药的二甲双胍。
你可能觉得奇怪,二甲双胍已经临床应用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很多效果直到今天才被发现?这就要说到,药物领域一直以来的一个现象。这就是,很多药物并不是被事先设计出来的,不是我们先搞清疾病的原理,再根据疾病的原理设计针对它的药。而是先发现这个药有用,然后才慢慢搞清其中的原理。二甲双胍就属于这一类。
生物学家王立铭老师,在得到课程《糖尿病医学课》里面,专门讲过二甲双胍的故事。
首先,二甲双胍的发现,其实是个意外。在19世纪初,美国人从欧洲引进了一种植物,叫山羊豆。美国人本来想把山羊豆作为给牲畜的牧草。但没成想,牲畜吃了山羊豆以后动不动就生病死亡。很快,山羊豆就被列入有毒植物名单,被封杀了。
但问题是,为什么山羊豆能毒死牲畜呢?有人就开始研究。结果发现,山羊豆里面有种山羊豆碱,这个东西能让牲畜的血糖急速下降。基于这个发现,人们就开始琢磨,能不能用山羊豆碱治疗糖尿病呢?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陆续合成了一批山羊豆碱的类似物,二甲双胍就是其中之一。它诞生于1922年。没错,正好也是胰岛素诞生的那一年。因为胰岛素的光芒太强,一时间掩盖了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直到1956年才被再次发掘,2005年才成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备用药。这距离它首次被发明,已经过去了80多年。而且今天人们吃到的二甲双胍,和80年前的二甲双胍几乎没什么区别。
这就奇怪了,既然这个药已经出现80多年,为什么没有被大刀阔斧地改良呢?这就要说到另一个关于二甲双胍的现状,直到今天,关于它的作用原理,人类都没有彻底搞清。尽管关于二甲双胍原理的研究很多,比如有人说,二甲双胍是通过激活一个叫AMPK的蛋白质分子,起到抑制葡萄糖的作用。也有人说二甲双胍能够恢复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王立铭老师说,这些解释单独看,每一个都能自圆其说。但放在一起看问题就来了,这么多机制,哪个是主要的?或者哪个都不是主要的,那么主要的又是什么呢?
没错,作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全世界有1亿多人正在吃的二甲双胍,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它的作用机理。因此,我们也就很难根据它的原理,复制出更多更有效的药物。
好在,科学家一直在做相关的研究。这些年也陆陆续续发现了很多二甲双胍的功能,其中还有不少好消息。这算是二甲双胍留给我们的彩蛋。
比如,在2014年,研究者已经证明,按时服用二甲双胍,并且血糖控制得不错的糖尿病患者,寿命比健康人还要长一点。
再比如,前几年很多研究团队启动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想看看健康的老年人定期服用二甲双胍,是不是也能增加寿命?这些研究在未来几年都会有结果。
好,说完背景,我们再回到今天说的新研究。中科院团队这回的发现主要在于,二甲双胍对灵长类的作用。之前二甲双胍的延缓衰老功能,主要是在线虫、果蝇、小鼠的身上观察到的。在灵长类身上做实验,并且观察到效果,这是第一次。
实验的大概过程是,研究人员让13到16岁的雄性食蟹猴,每天服用一定剂量的二甲双胍,连续服用1200天。结果发现,在服药期间,这些食蟹猴的身体里,有79种组织及器官,变得年轻了。大脑的衰老更是延缓了6年。尤其是大脑的前额叶,延缓衰老的效果最明显。
实验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衰老细胞的聚集,可以减轻很多组织中与衰老相关的转录波动。其中最让人惊喜的发现,是二甲双胍对慢性炎症的抑制作用。我们都知道,慢性炎症是衰老最主要的标志之一,也是很多跟衰老相关的疾病的根源。而这回,研究人员观察到,在持续服用二甲双胍后,食蟹猴肝脏和胃部,与衰老相关的炎症区域明显减少。
同时,为了量化二甲双胍的抗衰老效果,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套评价标准。具体细节就不展开了。总之,在研究人员制定的衰老指标里,比如DNA甲基化年龄、转录组年龄、代谢组年龄等,在这些指标上,二甲双胍都能延缓食蟹猴的衰老。
说白了,在这回的实验里,二甲双胍在灵长类身上的抗衰老功效,几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验证。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
最后,也特别提醒一句,王立铭老师说,二甲双胍目前还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处方药,它也有不少副作用需要警惕。比如,它可能导致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再比如,它还可能让有肾病的人病情加重。因此不建议随便去吃,一定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医生的建议。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今年的大一新生,已经开学将近一个月。因此今天,我们说一个大一新生可能会面对的问题,这就是,换专业。
每年都有不少新生,在开学之后发现专业不适合自己。早在2016年,《中国青年报》就做过调查,79%的受访者表示,大学时想过要转专业。最近几年,很多高校也都陆续调整了转专业的相关政策。
都有哪些变化呢?
首先,跟过去相比,很多大学都放宽了转专业的时间限制。过去,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在大学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在大一或大二申请转专业。但是现在,很多高校都允许学生在大三,甚至在大四,申请转专业。
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在今年4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其中就提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校期间的情况,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的春季申请转专业。再比如,华中科技大学也有类似的规定。本科生入学后,总共有4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分别在入学时、第一学期末、大二学年和大三学年。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转专业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呢?未必。
第一,虽然转出本专业的限制变少了,但转入的竞争却更激烈了。前段时间,《第一财经》做了采访,很多同学都表示转专业的难度变高了。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大一学生就说,自己想从核工程与核物理专业转入软件工程专业,按照原来转专业的标准,一般是10进3,但现在的情况可能就是100进10。没错,转专业的门槛的确是降低了,但这也意味着一些热门专业可能会迎来更激烈的竞争。
第二,学校针对部分专业设置了保护机制。你看,高考报志愿时,是按照分数高低录取的。假如上大学之后,所有学生都可以随意转专业,那么这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就不公平。怎么办?很多高校的做法是,对一些热门专业设置限制。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就规定,最终转入的人数不得超过专业总人数的15%,并且规定医学院八年制专业,只接受原本就是八年制专业学生的转入申请。像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专业只接受高考第一志愿,不接受转专业。
再比如,很多医药类大学规定,学生假如从非医学专业转到医学相关专业,就需要从一年级开始重修。因为这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先打好基础,学完大一的基础课程。换句话说,转专业的跨度越大,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越高。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吴奕教授就说,站在学生角度来讲,反复转专业其实并不好。
说白了,转专业的政策虽然放宽了,但回到每个具体的人身上,要付出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因此,现在的实际趋势是,很多高分的同学放弃进入好学校的“冷门专业”,转而选择就业确定性更强的专业。
比如,今年很多“双非高校”的投档线,涨幅很大。比如,江苏警官学院,提前批录取最高分是663分。什么概念?在江苏省,这个分数完全可以申请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除了警校,今年的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同样很受追捧。像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很多定向专业的分数普遍在660分以上。浙江师范大学的英语专业公费师范生,录取最高分达到了670分。再比如,今年温州医科大学的定向培养专业,最高是654分。说白了,在考大学这个环节,很多人已经把就业作为首要前提考虑,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名校。
好,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关于二甲双胍的新研究。中科院团队发现,二甲双胍能够明显延缓灵长类动物的衰老。这是被称为神药的二甲双胍,带来的又一个彩蛋。
第二,大学转专业有哪些新变化?转专业的门槛看似变低了,但实际的竞争却更激烈,转专业要付出的时间成本也很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名校光环,转去普通高校,选择就业确定性更强的专业。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