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闫冠男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我在咱们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里,偶遇了一本书,叫《琴道》。弹琴的琴,道理的道。说的是咱们中国人的古琴。这本书的作者,是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解读人,是我们公司的同事,刘玄老师,文学博士,平时也弹古琴。
当然,我自己是完全不懂古琴的,听这本书纯属偶遇。不过,听完这本书,我注意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为啥一种文化,流传了几千年,一直有人在搞普及,但是搞来搞去还是不普及呢?
你想,一个乐器,所有会用的人,肯定都希望能广泛流传,这符合大家的利益嘛。造琴的人有活干,教琴的人有课上,演奏者也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但听了这本书我就发现,古琴它不符合这个规律。几千年来,它似乎在有意拉高自己的门槛,不断收缩自己的传播渠道。这是为啥呢?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区分一下古琴和古筝。很多人会把这两样乐器弄混。
从弦的数量说,古琴是七根弦,而现代的古筝基本是二十一根弦。那肯定弦越多,个头越大。古筝是一米六左右,古琴就只有一米二左右,更小巧。所以古代的文人带着琴童抱着琴去郊外玩,还是很方便的。
对,古琴最忠实的守护者,不是专业演奏家,就是传统文人。文人的书房里,总要挂一张古琴,给它起个名字,刻上些字。古琴是文人的身份象征。
但是,屋里摆着古琴,不见得主人就真是行家。据说很多文人也就能弹那么两三首简单的曲子,甚至只是几个小节,甚至压根不会弹古琴。你要真问他,你怎么不会弹琴屋里还摆着琴呢?他往往会跟你引用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态度: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我只要能了解琴的趣味就行了,会不会弹不重要。据说,陶渊明墙上挂着的,压根就是一张没有弦的古琴。
道理当然可以这么说。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琴不好弹啊。
大部分乐器的旋律性都很强,你能跟着哼出调来。但如果你去哼古琴曲,就没法哼。为啥因为基本上没有调儿。
古琴,它讲究单音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这有点像戏曲里的唱腔,一个音可以咿咿呀呀有好多变化、拖好长时间。古琴的每一个音都是一个独立的表达单元。
这其实跟古琴本身的结构有关。同一个音,你用拇指拨弦,还是用食指拨弦,音色是很不一样的。而且拨弦的力度,也会影响音响音色。你别看就7根弦,但高手就可以搞出无穷的变化。高音可以像干燥的木头,也能像清亮的金石,低音既可以宽广圆润,也可以生硬地吱吱作响。
你要想弹出这些变化无穷的古琴曲,就得掌握复杂的指法。在《琴道》这本书里,作者列举了古琴最基本的指法,就有54种。如果你想学古琴,光指法就得练好几年,才能慢慢搞清楚右手怎么拨弦,左手怎么配合。古琴难学,主要就难在这儿。
但是,除了古琴自身的特点,古琴的难,其实也是后来文人刻意营造出来的感觉。
此话怎讲?所谓营造,就是给古琴创造一套非常复杂的意义系统,让外人进入古琴世界的门槛越来越高。那这些人是怎么干的呢?
首先,文人给古琴的方方面面都起了名字,这就让一般人对古琴望而却步。比如,古琴的造型,有什么仲尼式、伏羲式,它各部分的名字,都有象征意义,什么龙吟、凤额、仙人肩。跟这些名字勾连在一起的,是复杂的儒释道文化传统。
我随便给你举几个例子,比如,桐木属阳,用来制作琴面;梓木属阴,用来制作琴底。取其阴阳调和之意。琴面圆形,象征天;琴底方形,象征地。琴宽六寸,象征六合;长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周天,琴徴十三个,对应十二个月,剩下一个象征闰月。古琴前宽后窄,象征尊卑;龙池八寸,象征八面来风;凤池四寸,象征四气应和;腰腹四寸,象征四季气候。
不多说了,反正古琴的每一个细节,据说都有讲究,都对应天地宇宙。一代代文人们,用各种精巧的心思,把古琴勾连到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系统里了。
那古琴的音呢?就更复杂了。用一个什么手势,弹出一个什么音,都有讲究有说法。
比如明代有一本书叫《琴声十六法》。我给你念念这十六种琴声:什么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
那你说,既然是一本讲解古琴的名著,他既然讲了这十六种琴声,那到底是啥意思呢?比如西洋音乐的C大调,A大调,是有确切的意思。
比如高,书里是这么说的:高与古似,而实与古异。高和古很像,但是又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呢?所谓“古以韵发,高以调裁,指下既静既清,而又能得高调,则音意始臻微妙。”
你能听懂是什么意思吗?反正我是听不懂。
除了这些复杂的名目,文人们还搞出了一大堆规矩,明确说明了,应该用什么姿势抱琴,在什么地方弹琴。明代有一部琴谱,就列了十四条戒律,规定了适合弹琴的场合,比如,遇知音、对道士、坐石上、居舟中等等。对应的,还有十四不宜弹,比如天气不好、对方的身份不对、或者自己没洗手漱口,都不适合弹古琴。
你看,经过一代代文人们的努力,古琴的大门槛,就这么高高地立起来了。据古琴界名家回忆,在抗战前,全国能弹奏古琴的人还不到300人。这个群落变得很小很小。当然,现在研究古琴的人就逐渐多了。但整体上,它还是一个壁垒很高的乐器。
好了,我不拿这些古琴知识来折磨你了,反正我也不懂。
但是听完这本书我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文化产业,听起来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其实这个产业里面可以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文化产业,是对世界上的解释系统,它可以分成两个。一种,是越解释门槛越低,是努力想让听众把这个事弄明白。我们得到App做的知识服务,本质上就是在干这件事。
那你觉得解释就该如此吗?不。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系统,就是越解释门槛越高。不仅是古琴,很多艺术评论就是这样,不看评论,倒还能领会艺术品的美,一看评论,这个主义,那个流派,外行彻底就晕了。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为了创造一个鄙视链。
我以前在节目里就讲过,林语堂先生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人为什么爱用典故呢?当然是为了节省篇幅。但更重要的,是两个都知道这个典故的文人,这时候会会心一笑,同时心里也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典故,你们不懂我们在笑什么。这就把其他不懂的人排除在外了。同样是听古琴,你知道他的琴音是高是古,我却一脸茫然。鄙视链就有了。
所以,文化产品创造价值是分成两种方式。一种,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从而实现价值。这种方式我们这代人很熟悉,这是工业时代创造价值的主流方式。但是别忘了还有另一种,为更少的用户提供在鄙视链上的地位,排斥其他人,从而实现价值。
基本上关于文化的争论,都发生在这两种价值创造方式之间,前者说后者“装”,后者说前者“俗”。如果你要说我是做文化产业的,或者我做这件事,要借助文化的力量,那你就得搞清楚,你要做的是哪种文化产业?你要借助的是哪种文化力量?你是要服务更多的人?还是要排斥更多的人?这其中没有什么好和不好之分,只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