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期 | 你想拆,就能拆开吗?

策划人:李子旸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有一个热点议题,就是随着中美两国博弈的加深,全球经济、科技体系会不会被拆分成两个?有一句话,最近很多人在谈,那就是“One World, Two Systems”。一个世界,两个系统。

这就是对全球经济科技拆分成两个系统的担心。

这可能吗?还是那句话,这个问题,我没有能力直接回答,但是我们可以回头去看历史。看看在历史上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当时的人们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得怎么样?我们今天能否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或者教训?

那么,人为强行拆分复杂的分工协作体,历史上有没有先例呢?还真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的德国。

1945年5月7日,德国投降。盟军这一方,这时候想的是啥呢?想的是:再也不能让德国重新崛起了!你想嘛,1918年,德国被打败了一次。但只用了20年,1939年,德国就又发动了一次更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在盟国看来,这个国家,实在太危险了。这次好不容易把它打翻在地,干脆就别让它再次崛起了。

所以,盟军给战后德国制定了“四化”,这就是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和民主化。这是要把德国从物质到精神来个大扫荡。

这“四化”里,非军事化、非纳粹化和民主化,虽然也不容易,但是相对好办,后来也确实办成了。唯独这个“非工业化”,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阻碍,推行不下去。你知道的,现在德国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国家之一。

为什么这个非工业化推行不下去?倒不是因为德国人反抗。二战结束的时候,德国人是乖乖听命的。盟军怎么说就怎么办。盟军说抓哪个企业家,就抓;说拆哪家工厂,就拆。但非工业化就是推行不下去。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难的?派兵,安炸药,把工厂都炸了,然后让德国人把废墟清理干净,改成庄稼地。让德国人当农民去。这不就“非工业化”了嘛。

这是不行的。为啥?你就想咱中国历史上的一件事,就明白了。当年,蒙古人南下的时候,就曾经打算把中国北方把农田全部改成牧场。幸好当时蒙古朝廷里有明白人,这个人叫耶律楚材,他赶紧给拦住了。一年之后,种地果然就收上来大把的银子、丝绸和粮食。蒙古大汗一看,这要是放牧,顶多得到些马匹、牛肉、奶,哪会有这么多好东西。从此蒙古人再也不提“农田改牧场”这事了。

你看,要毁灭一个大型经济体,实际上先受损的是毁灭者自己。毕竟人类是共生的。你想切除一块不想要的组织,你得自己先忍得住这个疼才行。

二战后的德国情况一样,虽然他躺在地上任盟军宰割,但是这个效应还是存在的。盟军最初制定的“非工业化”计划中,打算拆除一千六百家重要的工厂,尤其是重工业工厂,能拆尽量拆。目标是,德国今后就算有工业,也只能是些啤酒厂、家具厂、瓷器厂之类。绝不能保留和战争有关的那些工业。要把德国永久赶出工业国的行列。

没想到,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这个计划的是法国、荷兰等国。是德国原来的仇人。他们说,你们美国人把德国工业彻底弄熄火,你们倒是痛快了,我们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战后的欧洲一片狼藉,要想经济重建,德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它不加入,欧洲经济的复兴就遥遥无期了。

都不说长远的事,就说最简单的吧。德国人口众多,如果没有发达的工业,仅靠农业和轻工业,这么多人口是无法养活自己的。德国人无法养活自己,美国人就要掏钱养活他们。美国人一算账,当时已经每年要从美国纳税人兜里掏出七亿美元养活德国人了。再掏,美国也受不了。

那好,还得让德国人回到工厂,重新开始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但是,美国人还惦记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能不能“打破德国经济力量的过分集中”。说白了,如果不能消灭德国的工业,至少要消灭德国的工业巨头。美国人当时是这样认为的,工业巨头的存在,就是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但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事居然也办不成。

说到德国的工业巨头,大家可能会立刻想到大众汽车、克虏伯军火等等,其实,德国工业最强大的是化学工业。

一战以前,德国化工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80%。一战打败后,德国化工公司失去了大量海外资产、专利权和商标。国内六家公司“抱团取暖”,组成了一家大企业,法本化工公司。20年不到,法本化学公司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

法本公司在法兰克福的总部办公大楼是当时欧洲最高大的建筑物。战后,美军驻欧部队司令部就设在这座大楼里。盟军决定,法本这个化工巨头,必须被拆散。

法本公司下属的各种工厂、公司,大大小小有几百家,在工业区里紧挨在一起,一块两平方英里的工业区里,聚集了三百多家工厂。最初,盟军打算把这个法本公司拆成独立的80家新公司。

一上手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几百家工厂、公司,不但位置紧挨在一起,而且相互之间的商业关系是错综复杂、互相关联、互相依赖。他们以各种方式共享燃料、能源、运输工具、原料、设备和技术,在生产、销售上形成了复杂的上下游协作关系,财务上的关系更加复杂。很多工厂、公司实际上不可能脱离这个体系独立生产。美国人就是派来最精明强干的律师,也无从把这些公司独立分拆开。一定要拆,还不如放上炸药炸成平地重新建更省事。

而且,联结这些工厂公司的,有的是有据可查的财务、生产关系,更多的则是多年的默契和传统。表面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有,动手去拆分时才发现“潜规则”一大堆,比如这家公司生产红色颜料,另一家就会默契地避开这条道路,生产黄色颜料,第三家则专心生产蓝色颜料。没人安排,大家多年都是这么不假思索地这么工作的。如果不拆,可以接着干下去,如果要拆,那么今后怎么分工,谁来确定?根据什么来确定?这就是一大堆问题。

况且,执行分拆的盟军人员往往是律师或者财务人员。他们对复杂的化学工业生产流程和技术要点不知道什么,很难区分哪个拆分方案是合理的,哪个拆分方案是不可行甚至是荒谬的。

原定的拆成独立的80家公司是做不到了,缩减为42家,还是做不到,进一步减少到12家,还是做不到。最后没办法,只好勉勉强强拆分成3家。问题在于,拆成3家以后,盟军“减小产业集中度”、消灭工业巨头的目标,达到了吗?

到1974年,世界十大化学工业公司中,德国有三家,分别是第一名的巴斯夫、第三名的赫希斯特和第四名的拜耳。而这三公司哪来的?正是拆分法本以后的那三家新公司。他们这时的规模,独自都超过了顶峰时期的法本公司。所以你看,德国还是有工业巨头。

把一家世界最大的公司拆了,拆出一个世界第一、一个世界第三、一个世界第四。这种拆分,你说你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今天我们回顾这桩几十年前的陈年旧事,就想说明一点:

现代工业体系内部的分工、协作的细密程度和复杂程度,远超外人的想象。其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已经类似于有机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不可能切断一个人的胳膊却不让他受伤。

所以,把一个经济体从全球化网络中剥离出来,几十年前,在已经炸成一片废墟的德国,尚且做不到。今天,全球经济规模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复杂性已经指数级增长,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融合已经深化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今天有人非要告诉我说,人类经济的未来是“One World, Two Systems”,一个世界,两个系统。那要么,这就是一个误判;要么,全人类就得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罗辑思维,明天见。

参考文献:

《第四帝国的崛起》,埃德温·哈特里奇,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