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李明辰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得到App刚刚上线了一门新课,卓克老师的《科学人物课:杨振宁》。
顺便说一句,卓克老师是准备做一个系列的科学人物课,包括像杨振宁、霍金、居里夫人等几位。选每一个人,都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名气和成就,而是他们的经历折射了科学世界的一个侧面。杨振宁之所以是这个系列课程介绍的第一个人,不仅是因为他是二战之后,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也不仅是因为他是中国人。卓克说,还因为杨振宁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处境,就是错过了最大的风口,但依然能做出来史诗级成就。
关于这个话题,你可以自己去到课里找答案。
我今天想跟你聊的,是这个课程里面提到的一段小恩怨。就是杨振宁和李政道之间的争议。他俩都是伟大的华裔科学家,有什么恩怨呢?
简单地说,就是他们有长期的合作搞研究的经历,然后又一起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一山不容二虎,他们两个人谁对获奖成果的贡献更大呢?
矛盾的爆发,是在1962年。
这一年,《纽约客》杂志发表了一篇长文叫《宇称的问题》,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在暗示,当年诺贝尔奖是李政道率先提出整体思路,需要人帮忙计算才找来了杨振宁。也就是说,杨振宁起的是辅助作用。这篇文章发表后,这俩人的矛盾就公开化了,两个人就彻底绝交了。
这场争论持续的时间很长。直到2010年,杨振宁最后一次回应这件事。然后说,以后不再对这件事发表任何评论了。你看,这是一桩长达半个世纪的科学公案。
如果你要沉入细节,你会发现,双方是各执一词。什么论文作者排名,什么谁是谁师兄,都是间接的证据。直接的铁证,说谁的贡献大,一样也没有。
想来也是,两个合作者对一件事到底谁的贡献大,如果是砌墙的工人,那可以算的清楚,你砌了几块,我砌了几块,但是科学研究不行,谁提出了整体思路,谁完成了关键突破,肯定是说不清楚的。别说外人说不清楚,就是合作者自己,也通常会高估自己的贡献。所以,这个案子,是比家务事还要难断。
但是,卓克卓老板在这个课程里,就做了一个简单直接的判断,那就是,这个功劳就是属于杨振宁的。半个世纪的公案,这么粗暴地做了个判断,那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卓克的理由是,在公众看来,在科学共同体看来,这个领域属于杨振宁。所以,功劳就是杨振宁的。
这听起来有点不讲理。科学研究,那是多严谨的事,又不是搞选举,怎么能由那些旁观者的观感说了算呢?这就像是两口子分家产,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啊,怎么能根据街坊邻居的看法来定呢?
哎,搞清楚这个道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
今年,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专栏里面,也谈到了类似的问题。
先说一个最容易理解的现象。比如说,iPhone是谁创造的?很多人会说,乔布斯。可是你想,乔布斯既不懂程序代码,也不懂电路和通信,他怎么就能创造iPhone呢?同样,特斯拉电动车,当然也不是马斯克造的。可我们就是这么“感觉”的。你能说这不公平吗?
再看一个进一步的例子。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老张,到某地巡视,发现当地的销售小王特别能干。老张就虚心向小王请教,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公司的销售额啊。小王讲了很多创新的方法,老张非常受启发,把小王的方法在全国推开,然后到处表扬小王。那你说,如果年底公司销售业绩真的大涨,这功劳到底是算在老张头上,还是小王头上。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不管老张怎么客气,说点子都是小王的,最后功劳还是老张的。
战场上也一样啊。打了胜仗,你说最大的功劳是指挥官的,还是杀敌最多的士兵的?
你看,奇怪吧?社会就是这么不公平。明摆着贡献大,也没有人巧取豪夺,为啥这功劳还是归了别人呢?
对,功劳这件事,和金钱、权力不一样,它的分配机制,不完全是按照通常理解的贡献大小。那按照什么呢?
万维钢老师说,是按照这个领域属于谁。简单说就是:如果你在别人的领域做出了贡献,贡献再大,功劳也是属于这个领域的所有者。在学术界尤其如此。比如研究生跟着导师做研究,导师也许只是指点了一下题目,剩下的,哪怕文章的每一个字都是学生写的,对不起,学术界也只认这个成果是导师的。
说到这儿,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卓克老师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而且占据最主要的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因为杨振宁自始至终都是拥有这个“领域”的人。
你看事实就是这样,1946年两人第一次相见时,杨振宁读博士第二年,李政道刚读大二。当时杨振宁的水平,已经是接近教授级别了,而李政道还只是初出茅庐。虽然在杨振宁的提携下,李政道成长得非常快,并且在后续一直在和杨振宁合作,也完成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但问题也出在这里:李政道在获得诺奖前,凡是重量级的文章,都是和杨振宁合写的。哪怕这些论文几乎全是他的名字排在前面,也完全无法撼动杨振宁在学术界中的权威地位。我们很多用户都读过研究生,你和你的导师合写论文,就算你的名字排在前面又怎样?学术界当然只认你的导师。
那你可能会说,这对李政道也太不公平了吧?那岂不是永远也抬不起头?
不是的。一个领域的拥有者,是可以换人的。
比如,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两个人,一位是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还有一位,是朱棣文的导师阿什金。奖励的是他们在1985年合作搞的一项研究。
那功劳是谁的?根据我们刚才讲的原理,当然是导师阿什金的。但是有趣的事情来了,朱棣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在这个领域继续搞研究,又发表了很多论文,而阿什金却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结果才过了十几年,整个业界就只认朱棣文了。
那我们再去谈当年那个得奖工作到底是谁主导的?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那个领域,1985年,是阿什金的,到了1997年,就是朱棣文的。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争议,其实真正的答案也在这里。如果李政道在1957年时觉得自己受委屈了,自己的贡献比杨振宁大,他其实在接下来20年里还是有机会翻盘。因为给这个争论盖棺定论的,不是事实,而是颁奖后两位科学家又在这个领域做了什么,又给学术界留下了什么印象。事实是从1962年两个人决裂后,李政道就再也没有在这个领域中做出过太突出的贡献。
而杨振宁呢?仅仅在两人中止合作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就做出了比得诺奖的成果重要得多的“杨-米尔斯方程”。这个成果有多重要?这么说吧,后来有7个诺贝尔奖,都是直接利用这个“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还有数学界的多个菲尔兹奖,是通过研究“杨-米尔斯方程”获得的。所以,到了1980年后,李政道其实就再也没机会翻盘了。
你看,在声望、功劳这个领域,最重要的变量,不是贡献,而是时间,以及用时间沉淀下来的社会观感。
这件事告诉我们:
如果你既想有成就,又想有功劳和声望,那就干脆开拓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
如果这个领域已经有人,那该怎么办呢?那好办,持续努力,持续做出贡献。直到这个领域属于你。
时间,会给你期待的公平。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