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期 | 什么是工业化?

策划人:萌萌牛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咱们讲一个轻松点的故事,关于导演吴宇森的。

吴宇森,那是我们这代人心里的电影之神啊。我们小时候就看他拍的片子,什么《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后来他到好莱坞发展,拍了《变脸》和《碟中谍2》,票房成绩也很好。

2000年左右,吴宇森接受了米高梅公司的邀请,去好莱坞拍摄战争大片《风语者》。

这部电影,在当年可是万众期待啊,故事背景是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场,男主角是当时的一线巨星尼古拉斯·凯奇,光是片场工作人员就有两三千名,拍戏用的坦克、电报机都是二战留下来的真家伙。剧组的发布会是在白宫召开的,总统布什都去帮忙站台,影响力可想而知。

不过,吴宇森运气不太好,影片刚在夏威夷开机,就开始下暴雨,原计划要拍的大场面战争戏都停工了。这雨一下就是整整两星期,制片人急了,一个电话打给吴宇森说:“吴导演,我们很尊敬你,但天气不好,是导演的事,责任不在我们。无论如何,你得想办法把这两星期的进度赶上去。”

你要是吴宇森导演,听完这话,是不是也很郁闷?老天爷要下雨,能怪我吗?这属于不可抗力,我能怎么办?

制片人可管不了那么多,给吴宇森下了个指令:“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把这两星期的戏直接删掉,别拍了,后期剪辑再想办法;另一个选择是,从后面的剧本里删掉两星期的戏份。总之,务必要在计划内拍完这部电影,不仅时间上不能超,预算上也不能超。”

听到这,你可能更觉得不可思议了,拍电影那是艺术创作哎,又不是在工厂流水线上拧螺丝,它多少有点“靠天吃饭”的意思,为了拍好一部电影,等两星期怎么了?为了赶进度,就随便删剧本,这也太简单粗暴了吧?

这笔账,如果站在吴宇森的角度来算,再怎么吐槽,似乎都合情合理。

但是,咱们换个角度,来算算另一笔账,你或许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刚才说了,《风语者》的剧组有两三千人,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工资,还有各种场地、服装、道具、器材的租赁、折旧费等等,杂七杂八加起来,你知道一天的花销是多少吗?粗略估计,是40多万美金。剧组因为暴雨停工两星期,就花出去差不多人民币5000万,这在20年前的美国电影业,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还有看不见的损失呢?

就拿男主角尼古拉斯·凯奇来说吧,当年那是大明星,拍一部电影的片酬是2000万美金,而且片约一部接着一部,如果《风语者》拖延太久,耽误了他下一部戏的档期,这个损失,谁来负责?如果到点他进去下一个剧组,把这个剧组晾在这里,这个损失由谁负责呢?

还有,像《风语者》这样的大制作,后面往往跟着的是一整套宣传营销、全球发行、院线上映、衍生品开发等流程,如果电影没有按时拍完,后续的所有节奏都会被打乱。要知道,一部好莱坞大片的宣传预算,经常要占到制作成本的一半左右。

《风语者》的制作成本是1.2亿美金,宣传费用也接近5000万美金,其中相当一部分,在电影开拍之前就已经预付出去了,比如该订的场地、该买的广告位等等,计划一变,这里面无形的浪费,那是算都算不过来啊。

所以,算完这笔账,你或许能理解,为什么制片人会对吴宇森下这样一个指令了——在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环境里,拍电影,靠的不是导演一个人的才华,它依靠的是一个人员庞杂、分工细致、合作紧密的协作体系。

当然反过来,这个体系对于搞创作的艺术家来说,也确实非常残忍。它要求一切都事先计划好,不能有变动,不能有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反复试错、推倒重来,在艺术创作中所有这些必要的过程,一概都不能有。如果有了,这对艺术本身也许是好事,但是对整个工业系统,就是一场灾难。

我们还是拿将近20年前的那部《风语者》来举例子。

刚才我们说到,制片人要求,因为下雨耽误的戏份,来不及拍,就干脆别拍了。吴宇森那是坚决不同意。道理很简单,凭空删掉两星期的戏,故事情节肯定不连贯啊,这对导演来说,就相当于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这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吗?

商量、谈判、吵架、最后制片人没辙,说:“行吧,全部完工之后,你可以补拍删掉的戏份,但是,你得自己掏钱。”听听,为电影公司老板干活,因为天灾下雨,还要自掏腰包,哪有这个道理?

但是要知道,这已经是电影公司,也就是制片人方面最大程度的让步了。

制片人之所以松口,有一个隐情——当时米高梅连年亏损,正处在崩盘的边缘,所以他们把最后的希望全部放在《风语者》的票房,盼着靠这部电影打个翻身仗,再加上吴宇森的《变脸》《碟中谍2》都获得了商业成功,所以米高梅才咬咬牙,答应了吴宇森的要求。

吴宇森也非常较真,按自己的想法把补拍的戏份、补做的特效都完成了,全部自掏腰包,刚才我们也说了,摄制组一天的消耗是40多万美金。加上其他费用,吴宇森一天要掏将近100万美金。据说这部电影拍完之后,吴宇森的个人账户也快清零了。

可惜的是,这番苦心并没有换来好结果。《风语者》原定的上映日期是2001年6月份,精确地瞄准了暑期档,这可是北美电影市场一年到头最火爆的档期,各大电影公司那是稍尖了脑袋往里钻啊,如果能在暑期档站稳脚跟,一部电影的票房就有很大的胜算。

然而,就因为补拍导致延期完工,《风语者》根本来不及在暑期档上映,只能拖到11月份。没想到,就在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你想想,那是2001年,9月份,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人都陷在悲痛当中,谁还有心思看电影啊?特别是《风语者》这样的二战题材,显得既敏感又不合时宜,于是只能继续推迟。就这样三番五次地拖延、调档期,最终,总成本高达1.7亿美金的《风语者》在第二年上映,全球票房只有7700万,票房可不是全部归电影公司所有,只能分到一小部分,所以是亏得血本无归。几年后,米高梅破产了,吴宇森也离开了好莱坞。

好了,这个悲伤的故事讲完了。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这个故事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什么是工业化。

很多人都在想,内容产业怎么工业化?又不能真的靠机器来生产内容。

对,工业化,不仅是用机器对产品进行大量复制,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大规模协作的社会系统和产业共识。这才是工业化的本质。理解了这点你才知道,这也是为什么买了一堆机器搞生产,仍然很难造就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原因。

工业化体系的模样,是每一个要素都靠谱,都有明确的边界、明确的接口、稳定的交付质量、可预期的交付时间,大规模协作才有可能。产业能量才能通过大量的社会协作爆发出来。美国电影业之所以超越电影的故乡欧洲,就是因为这一点。

那做到这一点难吗?很难。难就难在,每一个要素,哪怕是艺术家也要无条件地接受约束,压制自由创作的冲动,把自己嵌入那个大机器。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精准的零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工业化过程中,一个艺术家受到的磨难,和一位自由自在的农民要变成习惯准点上下班打卡的工人,是一样的。

所以,工业化,本质上是人类合作的扩展,但同时也是个性的自我约束。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在工业社会,靠谱比能干更重要。

好,这个话题,我们就聊到这。罗辑思维,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