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期 | 《沉思录》在反对什么?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继续出发,刷那套企鹅出版社的48册的大部头《伟大的思想》丛书。昨天说的是蒙田的散文。接下来的,是一本叫《女权辩护》的小册子。作者是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这个名字很陌生哈,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一翻才知道,这位生活在18世纪的英国女性,应该算是人类女权运动的先驱。

我大概花了十分钟的时间,翻完了这本小册子之后,有两个小感慨。

第一,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事实,比如女性不是一个软弱的性别,更不是一个不善于思考的性别。这样的事实在两百年前,是需要一个特别勇敢的人,用全身力气喊出来的。你看看这本书里,为女性辩护那叫一个费劲。这两百年的变化、颠倒和进步,是不是很魔幻?

第二点,是我自己的一个感受了。就是200年前,女性是弱势群体。200年后的今天,可就轮到男性是弱势群体了。

这个感受,有机会我展开说说。今天就说一点:男性擅长那些目的性强边界清楚的工作,比如狩猎,耕种。而女性擅长的是协调性的、边界模糊的工作,比如采集、协调关系。在历史上本来配合得挺好。

但是你看一眼今天的职场里面,协调性的、边界模糊的工作越来越多。几乎每一项任务都需要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和资源调配。女性中又有很多人摆脱了家庭和生育的束缚,全力投入职场。最近这两年,不止一位企业家跟我讲,招人的时候,感觉女性的职场优势越来越明显。

你看,男女平权,现代社会做得越来越好,而两种性别在能力上的适应性又拉开了差距。权利不平等的问题,可以靠“女权运动”来解决。而能力不适应的问题,靠一次“男权运动”可解决不了。我们男性只能付出更多努力了。

好,我们今天接下来的时间,重点来谈《伟大的思想》丛书中的第12本,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奥勒留的《沉思录》。

这本书在西方思想史上很重要,有很多原因。比如,他的作者很传奇。奥勒留是谁啊?罗马帝国的皇帝,号称“五贤君”,五个贤德君主的最后一位。又是皇帝、又是哲学家、作家,这本来就是这书的卖点。

再有一个原因,是这本书基本上就是一本格言集。由几百条格言组成。长的一两页,短的就一句话。格言集这种东西,我们今天会一概认为是鸡汤,但是在各个民族的早期文化史上,优秀的格言集非常容易成为经典。中国经典很多也是格言集。

就像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全国的学生都流行手抄汪国真的诗。那些诗,今天看起来就是一些非常浅白的格言,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开始思考人生的年轻学生来说,有很多模模糊糊的感受,现在有一个人把它精准表达出来,那些格言的魅力是无法抵挡的。

比如,奥勒留的《沉思录》中,我给你念一段:“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听着特别好,但是说啥了?好像也没说啥。

你可能听出来了,我看这本沉思录,好像也没看出来啥。就是一本格言集。很多格言,还没有当代作家用现代汉语写的让我们看着舒服、受用。

慢着,这种书不是这么看的。

我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是这么看待中国的孔子的,他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实际上在孔子的认识中,更多的只是一种常识道德,无论在哪一个民族都能够找到,这是毫无出色点的东西。孔子确实是一个智者,在孔子身上思辨的哲学是一点都没有的,更多的就是一些道德的教训,而从这里面我们很难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黑格尔甚至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中国人听到这儿生气不生气?你黑格尔压根就没理解孔子在说啥。理解孔子,是翻翻《论语》的德文译本,看看里面的那些格言就行的吗?你得知道孔子当年面对的那个困境,是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他要号召人们回到更古老的理想时代,去重建人和人之间的良性关系。没有这根辅助线当背景,你黑格尔当然看到的就是一些常识道德,一地鸡毛。但是如果他这么说,恰恰暴露了他不懂。

对啊,同样道理啊,如果我们看奥勒留的《沉思录》也只把它看成是一本格言集,不是犯了和黑格尔一样的错误吗?和看孔子的书一样,我们也需要一根辅助线——奥勒留的这几百条格言,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困境中?想看清他主张什么,必须先知道他在逃离什么、反对什么?

我举个例子,比如政府最新的文件里你发现了一句话: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什么意思?没有什么意思。积极就是个简单的褒义词而已。所以,必须要一道辅助线,才能看懂。比如,上一次文件里说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稳健”到“积极”就是一个不得了的大转弯。如果上次说的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那这次把“更加”两个字拿掉了,就意味是不要像以前那样积极了,和字面意思正好相反。

读奥勒留的《沉思录》,要什么样的辅助线才能理解他呢?我觉得就是那个哲学学派——斯多葛主义。你如果上百度上查这个“斯多葛主义”,会查得一头雾水。给你说了一堆概念,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是那句话:看一本书、一个人主张什么,先看他反对的是什么。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第一季里面专门有一篇文章讲这个问题。

万老师说,斯多葛主义的核心精神就是:从控制外界目标,转到控制内在目标。

比如,我特别想获得一个职位,但是老板让不让我干,这事是外界目标、我控制不了的,我为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着急,这是所有焦虑的源头。那怎么办呢?控制不了的,就由他去,转而去控制自己能控制的不就行了吗?比如做好手头的事,表达对那个职位的设想,如果有公开竞争的机会,就认真准备。这么做下来,无论结果是什么样,你都有收获。这就不焦虑了啊。

我经常引用的那句话:“上帝啊,请赐给我宁静,让我接受那些我不能改变的事。请赐给我勇气,让我改变那些我能去改变的事。还有,请赐给我智慧,让我分清上述二者的区别。”

这句话,也是斯多葛主义最精简的表达。

带着这句话当辅助线,去看奥勒留的《沉思录》,价值就出来了。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而且处在罗马帝国一个非常复杂的时期,战乱、天灾层出不穷。他自己整年带兵征战。但是他写的书,没有一个字是在指责敌人,怪罪外界,他是把自己面对的一切问题,回归到自己的理性、自己能控制的领域来解决。这是一种多大的决绝和勇气。看不到他的这个努力,那你就只能看到一个人在自说自话的瞎嘀咕了,一地鸡毛的格言录。

如果你听了前几天的节目,应该想起我说的那个词了,“外部视角”。和我今天说的“背景辅助线”是一个意思。对,没有这些辅助线,“外部视角”,我们无论怎么努力,其实也读不懂一本书。

好,这就是我为你刷《伟大的思想》丛书的第11和12本。明天我们继续。

罗辑思维,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