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 | 什么叫“场景”?

启发俱乐部,每周有进步。我是罗胖,罗振宇。

欢迎收看由中国联通独家冠名的第二季启发俱乐部。今天我们是在北京华贸中心北广场的北京得到学习中心向大家直播。今晚的活动也在联通手机营业厅APP、联通沃视频APP同步直播,感谢中国联通的大力支持。

还有80名现场观众。你们进场的时候都拿到了我们那个连续编号的徽章,我们试图打造一个很小众的传统。也许多年以后,一个拿着20万号徽章的年轻人找到你,请你这个大哥大姐帮个小忙,拜托,不要拒绝他。反过来说,今天你看到一个拿着1000号徽章的人,也要高看一眼,因为他将来会是年轻人的大哥大姐。

先汇报一件事。

看过上周三上海首场启发俱乐部的朋友应该都记得,我说了一段华为云和我们得到的故事。简单说就是:华为云的陈盈霖老师给我们发来一封感人至深的邮件。给我的感受呢,那可不简单是感人了,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还记得我讲的那个比方吗?面对一只坚定的、终生追杀我的蜗牛,任谁都是想,算了,投降吧。

那天,我现场喊话说,华为要是愿意帮助得到提升企业服务的水平,比如把陈盈霖这样的人送来我们这儿上班,我们就签约。

果然,那天晚上,华为的朋友就联系上了我们。这个周一,华为企业部门的老大,就把陈盈霖老师给我们送上门了。有照片为证。华为老大说,人我是不能给你,但是可以送来给你用,你用到满意为止。

后面会发生什么,暂时还不能告诉你。

这是周一发生的事情。面对这张照片,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这个戏剧性的过程。这件事的起因,是华为云想做我们的生意。演化到今天,变成了华为云给我们送来了一个老师、一个教练。

你再看这张照片,这两个男人之间,其实是有两重关系的:陈盈霖既是要做我们生意的乙方,又是我们请来的老师。请听题:我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到底是该用甲方的姿态百般挑剔,还是用学生的姿态尊师重教?

你可能会说:“罗胖你这就狭隘了。你应该君子待人以诚。”相信我,这个我能做到。

但是,你不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吗?两个人,什么都没有变,但是因为我们在脑子里设定的那个位置变了,关系、态度也就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举个例子。有位企业家朋友就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在外面演讲。在台上神气得很。完事之后,粉丝围上来求合影。其中一个说,我们刚刚采购了你们的一项什么服务。他说:我瞬间就觉得自己矮了半截儿。

就拿我自己来说,现在也讲得眉飞色舞。一会结束的时候,现场观众中间要是站起来几个人,说“我是中国联通的”,你猜我是不是也是这个感受?

这是在说什么?是说一个人是墙头草吗?不是。我想追问的是:一个人的态度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直觉上答案应该是:一个人的态度是因为他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真的如此吗?

促使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是几天前的一个瞬间。11月1日,上个星期天,我们在上海举办“得到大学”第七期的开学典礼。

得到大学广州第五期同学,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刘永光医生讲了他怎么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故事。

听到他这个身份,你可能会觉得,哇,公益事业,好伟大。不,这份工作很难。器官捐献协调员,要守在ICU,重症监护病房的门口,劝家属把刚刚去世的亲人的器官捐献出来。这是一个在亲人最悲痛的时刻,提出的一个很不近人情的请求。

请注意,器官捐献,不是遗体捐献。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做研究,很多人都能做到。我自己就签过遗体捐献的志愿书,不难。但是器官捐献不一样。它是要在病人脑死亡,但是身体体征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时候,把器官捐献出去,才能给急需的人使用。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刘永光医生说,他做这项事业这么多年,在这些艰难时刻和家属对话,比较有用的是这么一句话:

“刚开始,没有哪个家庭会答应。答应后,没有哪个家庭会后悔。”

这句话一出来,当时坐在台下的我,突然感觉捕捉到了一点什么。为什么这句话会管用?

你看,在亲人刚刚离世的时候,我们对于器官捐献这件事情的感知是,我的亲人尸骨未寒,我就要把器官从他的身体上摘下来,于心何忍?所以不答应。

而事后呢?我看到的我的亲人虽然离世,但是他的心脏,他的角膜,他的肝脏居然可以通过在别人身上的工作,延续自己的生命。思念亲人的时候,还可以去找被捐献人听一听他的心跳。所以不后悔。这个行业有很多传奇的故事,一个人的器官捐献给很多人,这些人组成的一个篮球队、一个乐队,这个故事立即变得很温馨。

刘医生这句话应该不是他自己发明的,而是器官捐献协调人的国际经验,是长期摸索出来的一句有用的话。这句话的实质是什么?切换一个场景,就能影响当下的态度。

对,这就是我最近受到的一个启发:我们的态度是由场景决定的。

这不是说“三观”就不重要。而是说,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即使有稳定的三观,也会有不同的态度。

一位佛门的禅师要想证明你身上有佛性,会这么跟你说:“罗胖,五岁时候的你,和现在47岁的你是同一个你吗?当然是,对吧?可是你想:什么都不一样了。想法不一样了,知识不一样了,社会地位不一样了,朋友圈子也不一样了,甚至你现在身上没有任何一个细胞跟5岁时候都不一样了,那么你凭什么认为还是同一个你呢?所以,除了物质、精神,还有一个你是不变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就是佛性啊,就是真如啊,就是自性啊。”

但是,今天我们要反过来说:不要以为有什么不变的自己,我们也许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随波沉浮。我们没有一个一致的“自己”,我们的一生不过是一系列场景的串联。

今天说这个,不是什么空泛的哲学思考。其实,学术界给这个现象,已经有很多解释,比如:“媒介奇观”“景观社会”“他律性欲望注意”“罗兰巴特神话”“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戈夫曼拟剧论”“身体消费”“数字劳工”,等等。但是,这些理论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去这一周,我有了这个机缘,真的“切己体察,事上琢磨”,体会到了这个逻辑。

今天一整天,我明明知道关注美国大选,也木有什么意义,我们对结果没有任何操纵的能力。但是,我就是忍不住要去关心,要去看,要去讨论。从早上开始,朋友圈、新闻、微信群里都在分析。今天这个场景对我犹如牢笼。

同样是在今天,就拿双十一来说,多少人亢奋地等着这个时刻,本来也没什么想买的,但是气氛都烘到这儿了,也就没忍住。过了双十一,又后悔,说不该剁手。等拿到快递了,又兴奋一下子。等东西放到家里几天,又觉得,我干嘛图便宜买这么个玩意儿?

不是我们颠三倒四。而是,场景一变,我们的态度就变。

既然都说到双十一了,念一段广告。下周三正好是双十一,提前剧透一下,我们将和中国联通一起为大家带来一场4小时的双十一直播活动,为大家送福利,中国联通也拿出了好多好产品加入到我们的智慧福袋中。11月11号晚8点在得到APP和联通手机营业厅APP同步直播,欢迎到时观礼。

从场景这个角度看,人的一生是由什么构成?人的一生没有一个佛门讲的真如、自性、佛性那些一贯的东西,我们人生实际上就像电影片子一样,一格一格,一秒钟24格,构成持续绵延的时间,每一格就是一场景。我们活得跟一串珠子似的,每一颗珠子和下一颗没有太多关联,中间那根绳是细若游丝。

场景其实能帮助我们理解很多现象。

比如,几年前,直播兴起的时候,我就很不理解。我是做电视出身的。什么是好的视频作品?一定是要深思熟虑、制作精良啊,要远全中近特、推拉摇移跟、场面调度、蒙太奇。直播,难免粗制滥造。而且那么长的时间,那么稀薄的内容,为什么会有人看呢?看网络直播,难道不是浪费观众的生命吗?

但是,这几天,我受到了“场景”这个词的启发:直播不是内容,直播的价值不是传递信息,而是制造一个陪伴的场景。

再比如说,最近我们尝试了训练营产品——《脱不花的沟通训练营》。脱不花的课程是预先录制好的视频。但这不是课程的价值核心。核心是用户的群,是我们一个个班主任在群里面的服务,每天按时提醒大家学习,逼着大家做作业、交反馈。这是什么?这是场景啊。

就像我们办学校,你说课程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一个好学校的核心是好的讲课内容吗?当然不是。好学校的核心,是一个个的场景。这些场景让学生不断地能回到课堂,回到学习的意愿中来。就像一个“减肥训练营”,核心不是那些减肥知识,而是教练逼着所有的学员在吃饭的时候,把饭菜拍张照片发到群里来。他们收钱的依据,是制造出来的这个有压力的场景。

再比如我们这个启发俱乐部。我还是挺得意这“启发”两个字的。

看起来,好像是罗胖每周来讲一堂课。但是请注意,“启发”不是“课程”。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在课程这个场景下,“讲者、知识、听众”之间的三角关系是这样的:讲者指着知识向听众承诺,我可以把这些知识传授给你。这是一个很重的承诺,对听者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一个课程,必须要能实质性地改变听众。

坦白地说,如果“启发俱乐部”是一个课程,那我罗胖也太托大了。我不可能每周都能研发出一个能改变听众的课程内容。我没有能力作出那么重的承诺。

但是“启发”就不一样。启发场景下,“讲者、知识、听众”之间的三角关系是这样的:第一,我有一个疑惑。第二,我受到了外来知识的一个触动。第三,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和答案。第四,我愿意把我身上发生的这个有趣的认知变化呈现出来,供你参观。是这么四个要素。你看,“讲者、知识、听众”之间的关系全变了。虽然我讲的仍然是内容,但是,这个场地、这个直播间的场景就变了,变成了用户可以毫无负担地围观一个人的认知改变。

我们再深入一层来看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做产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的。那么请问,这个用户是他自己吗?当然是,但,我们可以要加一个词:用户的需求,不是一个人的抽象需求,而是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举个例子。达美乐披萨饼公司要做外卖业务,那么请问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呢?是披萨饼的味道?是食材的品质?是送达时候的温度?是外卖上门的速度?

后来他们调查之后发现,都不是,是什么?是对外卖多长时间能送上门的焦虑感。请注意,不是速度,而是时间的确定性。对啊。比如,我想中午12点能吃上,我并不太关心你是一个小时能送到,还是10分钟能送到,我关心的是确定性。你一个小时送到,我就11点下单,10分钟能送到,我就11点50下单。

所以,达美乐就提出了一个口号,“30分钟送达,否则免费”。这句口号后来证明非常成功。

我对“场景”这个词越来越感到着迷。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但实际上,所有这些关系里面都有一层看不见的“场景”的变量。这里面就蕴含了无穷无尽的创造的可能。

过去我们对商业的理解就是:创造产品是服务于人的需求,而人是相对不变的,我们只不过是根据人的文化、性别、地域、年龄、收入、偏好等等特征把人进行分类。但是,一旦代入“场景”这个因素,你会发现,商业的创造空间几乎是无限的。

再举一个例子:农耕时代,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全年最重大的节日。而且节日一般都会集中在冬天。为啥?因为本质上都是丰收节。打下粮食,可以享受劳动成果了。

但是在今天呢?匮乏时代过去了,新的场景可以被创造出来。这两天,双十一就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场景。

今年的双十一,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阿里把这个场景延伸到了11月1日。

前两天,我们办公室里还有一场争论。有同事说,阿里这么做不对啊。好不容易创造出了双十一这个日子,大家把消费欲望集中在一天进行释放。这是一个多好的场景塑造啊。而现在变成了持续十天的活动,这是对场景的稀释。

但是,也有同事说,会不会有另一种演化的可能呢?不是稀释,而是演化出了一个“附属场景”。就像春节,前后就演化出了一个“小年”一个“元宵节”。本质上就是大家准备年货,菜都做好了,哪能忍住不吃呢?所以就发明了一个“小年”,大家先尝尝。然后再发明一个元宵节,把没有吃完的年货再打扫打扫。这是围绕食物演化出来的两个“附属场景”。

未来双十一,是不是也会这样?先11月1号来个预演,大家释放一点消费冲动。双十一那天集中再搞一下子,双12那天再杀个回马枪。前后将近一个半月,一个主场景,两个附属场景,将来再演化出来商品的分类和相关的符号,这是双十一长大了啊。

听着也挺有道理。到底将来会不会按照这个路径演化,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在丰裕的时代,场景创造就是价值创造。

我偶然看到一块洗碗布的使用说明:

“你以为孩子学做家务真的只是学做家务么?!整理房间教他责任感,烹饪教他正确的生活方式,园艺教他细心,洗碗教他体贴……至于他能学到多少,全靠你的引导了!”

我瞬间就对这快洗碗布的厂家肃然起敬。他们生产了一个产品,顺便给我们生产了一个场景。你说哪个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当我再深一层地去理解“场景”这个词的时候,我又多了一份警惕。

一连串的场景,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样子。场景又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那结论是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场景创造,不断地重塑自我。

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都有。我们先来说负面的例子。

有一个装修设计师就跟我讲过,他发现,很多人买了大房子,搬进豪宅之后,夫妻关系迅速就冷淡了。为啥?不是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了吗?其实原因很简单:本来白天就是各忙各的,如果房子小,早晨起来,晚上回家,好歹还能说上一些话。而现在房子大了,两个人各有各的生活空间了,两口子的交流机会就更少了。关系当然也就冷却了。你看,这也是场景的力量。

再问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自杀?

直觉上答案很简单,因为人对生活绝望嘛,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了嘛。其实不尽然。

最近,我学习贾行家老师的《文化参考》,里面就讲了我原来没有想到的一个角度。

其实很多自杀案例,都是赌气行为。这些死者赌气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格价值,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用北大吴飞教授的话来说,这叫“道德资本”。比如,通过自杀去惩罚他人。

自杀是会引起重视的,在古代叫逼死人命,官府是必须要介入的。所以传统社会有种经典的威胁,是到对方家门口去上吊。有的妇女含恨上吊时会穿红衣服,因为有种说法是这样能加大死后的怨气。

一个人连命都不要了,是因为他想象出了一个场景,一个死后的场景,我能通过死的方式,对他人实施惩罚。这哪里是绝望?这是把自己的命当做工具在用?

你看,人能想象出场景的能力,也可以用于自我戕害。

那正向的场景创造呢?那就多了去了。前面说的器官捐献协调人的那句话,“刚开始,没有一个家庭是同意的。而后来,没有一个家庭是后悔的”,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可以想象的场景,帮助家属完成了这个决定。

为自己创造积极的场景,是人自我塑造的最重要的手段。

比如,还是那个装修设计师就告诉我,她的很多客户都在重塑自己家里的客厅。把客厅里的沙发卖掉,买一个大餐桌放在客厅里。

为啥?居室设计中,家里最大的空间通常是留给客厅的。但是你想,现在在家里招待客人的场景是越来越少。见人、社交等活动通常都挪到了公共空间里去了。那家里客厅的沙发干什么用呢?请注意,沙发天然塑造了我们的姿势,就是后仰45度。每个人懒散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往沙发上一躺,很容易就进入看电视或者刷手机的状态。一家人的交流通道就阻断了。

而客厅里的沙发换成了大餐桌:一起吃饭,这本来就是现在家庭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公共活动了。大家可以在餐桌上聊天。坐在餐桌上,人的姿态是前倾45度的。这是一个更积极的交流姿态。

你看,仅仅扔掉沙发,换上餐桌这个动作,其实就是在完成家庭关系的重塑。

对有些场景,如果不去主动塑造,在生活中是不会天然存在的,比如“崇高感”和“仪式感”。

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身边充斥了各种讨好我们的东西。“顾客就是上帝”这个口号喊得越响,我们就越生活在放纵的环境里。

我很喜欢苗炜老师的这本书《给大壮的信》。这是一个父亲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写的。

其中有一段,我要给你念念:

“在你长大的过程中,你会看到很多庄严的仪式,看到这些庄严仪式中有一些滑稽的味道。如果不断放大这种滑稽,你就会把所有崇高的东西都消解掉。法律好像不那么庄严,军人好像也没啥荣誉感,宗教愚昧可笑,眼中所见的都是卑微的事物,慢慢也就只做那些卑微的事。人的高尚寄托丧失了,尊严感也就丧失了,我们不再相信自己身上更严肃的天性,心灵中更加美好的冲动全部减弱了。我们的生活,崇高感的缺失最为严重,你得自己想办法去获得这玩意儿,看古希腊的悲剧也许是一个办法,听巴赫的音乐也许是一个办法。相信我,崇高感这东西,不容易被唤起,却会飞快地退去。你总要找点儿什么东西,保证能从大脑中时不时地分泌出来一点儿崇高感。那玩意儿能让你过得更美。”

这段话说出了我一直想说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解构的力量无所不在。你想建构一点什么价值,旁边人立刻就有人冷嘲热讽、点赞吐槽。你刚拿个姿势,别人就说你装腔作势。

我们经常自己都感慨,哎呀,过年也没有个“年味儿”。谁负责给你年味儿?咱们现在过年也不给孩子买身新衣服,也不在家里贴这贴那,也不祭祖,也没有说大家一起吃年夜饭,给长辈磕个头,给小孩点压岁钱,都微信转账。这个事赖谁呀?只有中央电视台还硬挺着给我们办一场晚会。崇高感这个东西,你自己不去搞一点,就是没有了。

苗炜提到的方案对一般人要求高了点,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可以做一点有崇高感的事。比如,每周开一次正式的家庭会议;每月穿上正装上一次剧院,或者听一场启发俱乐部;每天临别的时候跟家人拥抱;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替没有起床的家庭成员把牙膏挤好,这总能做得到吧?“崇高感”这种场景,现代社会的供给非常稀薄,我们必须自己去创造一些。

人通过想象力,创造新的场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教育的方式。

特蕾莎修女有一段名言,关键词,叫“anyway”,不管怎样。

我念给你听听:

“人们经常不讲道理、没有逻辑、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总是要友善;

即使你诚实坦率,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要诚实坦率;

因为,不管怎样,这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这不是你和他们之间的事。”

你看,人类就是有这样的能力,想象出一个也许并不存在的场景,然后超越当下,完成自我塑造。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他说他当年在外企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公司换了一个法国人当中国区老板。那个法国人来了就急了,说你们怎么可以穿牛仔裤上班呢?必须正装啊。

后来,他唯一能通融的地方是,如果你实在不愿意上班打领带,也要把领带熨烫好,放在口袋里,以确保万一客户来了,你可以迅速把领带扎好。

那个法国老板的道理是,正装就是场景,你和你的客户随时可能遇见,你必须让他看到一个郑重其事的场景。

这不是服装的问题,这是你是不是随时做好准备,切换到服务他人的状态的问题。正装是应对一切情况的最不坏的场景。

如果这么说的话,我们就要重新评估一件事了。

我们都知道,美国硅谷的很多科技公司,不仅不要求正装上班,你甚至可以穿大裤衩子、拖鞋上班,甚至可以带狗上班。过去,我们把这都理解为一种宽松的文化氛围。

但是,从我们今天讲的“场景”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剥夺?

你整天习惯了穿大裤衩子、拖鞋,你就被驯化成只能在一种场景里工作的人,除了和代码打交道,和自己公司内部的人打交道,你失去了和广泛的、不同角色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只适应单一场景的人,是失去广谱竞争力的人啊。

今天我跟大家聊了“场景”这个话题。

说白了,就是三个最近得来的小启发:

1. 并没有什么纯粹的,稳定的我。所有的我,都是场景中的。它们串联起来,就是我的一生。

2. 场景都是可以创造的。创造场景,就是创造价值的方式。

3. 既然场景是可以创造的。与其让别人创造,就不如自己创造。我们的自我塑造,自我成全,也就在其中了。

最后,给大家看一幅很有意思的图片。

这个撅着屁股人,是某乡村小庙里的神像,这是谁?

黄盖。三国时,周瑜打黄盖的那个黄盖。

你看,没有人单独存在,人都是因为某个场景,而走进历史,并被记住的。

黄盖还算是有运气,能够在史书当中留下这么一个场景。我们这一生为一件大事而来,为自己塑造更好的场景,并且通过这些场景完成自我塑造。

好,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下面我要请出今天的“启发嘉宾”——北京理工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共课老师,刘晓蕾老师。

刘老师对《金瓶梅》深有研究。对,你没听错,就是那本金瓶梅。你也没有想错,我们的同事憋了半年,今天要拿出一门文学课,就是专讲《金瓶梅》的。

刘晓蕾老师就是这门课的主理人。我敢向你担保,这是国内水平最高的金瓶梅。你听了这门课,你对中国人,中国文学的理解,比那些听到“金瓶梅”三个字,就捂着嘴不怀好意地笑的人,境界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我们都说“雪夜闭门读金书”。最好是外面下着大雪,谁也不会上门,在被窝里看。为什么刘老师要在得到APP公开讲一门课,这门课能帮助你深刻地理解《金瓶梅》?我们有请刘晓蕾老师。

各位现场的朋友,屏幕前的朋友,晚上好。

我是刘晓蕾,今天晚上,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金瓶梅》这部书给我的启发。

我觉得在纸醉金迷的华贸,得到有这样的一个学习中心,而且我能在这个商业地标讲《金瓶梅》。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在我看来,它讲的恰恰是400年前的欲望动物和城市动物。

《金瓶梅》这本书,名字你肯定熟,内容却很可能没看过,心里也许对它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而我,想带大家甩掉误会,重新认识《金瓶梅》,一部非常伟大的文学经典。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我是刘晓蕾,文学博士,在北京理工大学,给大家经常说的“理工男”们讲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公共课教师”。前两天,我的主编李倩老师告诉我,得到的一位产品经理,就是我们北理工的毕业生,在知识城邦留言,说我的课从来没抢到过。这回,我自己上得到来了。

我是从三十多岁迷上《金瓶梅》的。到现在,已经读了上百遍了。对《金瓶梅》我太熟悉了。哪一回,发生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西门庆后院的家长里短,争宠斗气,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就连西门庆从衙门里下班回来,去了哪个屋里,我都了如指掌。

这么多年的阅读和研究,我跟小说里的人物都成了朋友,我能看见他们的贪婪,也能看见他们的不得已。

其次,我还是一个资深的红迷,出版过《醉里挑灯看红楼》。

可以说,我是一手《红楼梦》,一手《金瓶梅》。我深知,两本书都是伟大的经典,它们互相映照,是让中国文学史风景无限。所以,我读《金瓶梅》,是不断拿《红楼梦》进行比较的。

不过呢,跟《红楼梦》不一样,你在任何年龄都能走进《红楼梦》,但读《金瓶梅》确实有门槛,需要耐心、阅历和慈悲心,和一个好向导。

太年轻可能会缺乏耐心。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年轻的时候就读不了《金瓶梅》,觉得书里的人和事是在太粗粝和直白了。不像《红楼梦》,写诗谈恋爱,充满诗意的格调。但30岁以后的某一天,我觉得该读一下《金瓶梅》了,因为我一直非常好奇,为啥《金瓶梅》会有这么多重量级的粉丝。比如,明代的大文豪袁宏道、冯梦龙、沈德符,还有大画家董其昌,都是《金瓶梅》的粉丝,民国的鲁迅、张爱玲也是。

我拿到人生第一个全本的金瓶梅,是《绣像批评金瓶梅》,还是繁体竖版的,读得废寝忘食。就像林黛玉第一次读《西厢记》,只觉得满口余香。读到李瓶儿之死,我真的潸然泪下。从那时候起,我意识到,自己跟这样一本伟大的文学经典迎面相遇了。

为什么你要来听我讲金瓶梅呢?给你两个理由,

首先,我会从欲望动物的角度讲《金瓶梅》,这很贴近消费时代的成年人。

《金瓶梅》对欲望的叩问,对生死的严肃思考,非常独特,也非常现代。书里写了太多的欲望,物欲、爱欲、性欲、生存欲、成功欲交织在一起,真是欲望横流。

先不说主角,给大家说一个书里的小配角宋蕙莲。她是西门庆的仆人来旺的老婆,刚来到西门庆家里,就像从六环外来到华贸中心,被地主家的豪华晃瞎了眼。结果,西门庆让丫鬟拿一匹翠蓝绸子给她,搞定了她。这一匹翠蓝绸子的价值,大概相当于旁边skp商场里1000块的丝巾吧。

你看,她是不是很软弱?因为有欲望,才会受到诱惑,才会软弱。

张爱玲有一个中篇小说《第一炉香》,主角葛薇龙就是翻版的宋蕙莲,本来来到姑妈家是想借钱继续学业的,结果看到满满一柜子的高档服装,抵挡不住,缴械投降了。张爱玲可是资深的金迷,她说《红楼梦》和《金瓶梅》是她一切的来源。很多人都说红楼梦对她的影响,其实她跟《金瓶梅》学得更多。《倾城之恋》里,范柳原说白流苏是“药瓶,是医我的药”,就是李瓶儿说给西门庆的:“你就是医奴的药,一经你手,白天黑夜都忘不了你。”

对于宋蕙莲这样的人,你会怎么评价呢?

说到这里,咱们先不忙着下结论,先想一想,中国文化是怎么处理欲望的呢?儒家说“无欲则刚”,道家说清心寡欲返璞归真。到了文学里面,欲望往往是缺席的。有时候会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出现,比如宋江身边有个李逵,唐僧身边有个猪八戒。李逵和猪八戒总说实话,说出师傅和主流文化不敢说的实话。

《金瓶梅》就是说大实话的。它把大家心知肚明,却秘而不宣的话,把那些隐藏起来的欲望,结结实实地写出来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欲望是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的原动力,它是天然存在的。如何处理欲望是区分古典和现代的关键。我们可以看看欧洲的文艺复兴,其实就是大胆承认并直接面对人性和欲望,后来,尼采宣称要重估一切道德,因为他觉得传统道德里没有身体,就不健康,没有力量感。

如果要更好地认识自我,必须面对欲望,处理欲望,而不是回避。“欲望”这一课,《金瓶梅》就给我们补上了。

《金瓶梅》的作者凝视的是主流文化之外欲望沸腾的人间,是饮食男女。他写了男人的欲望,也写了女人的欲望。他写了穷人的欲望,也写了富人的欲望。

说说西门庆吧。

西门庆追求金钱、权力和女人,一路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成功人士的代表,其实很多人想当西门庆的。西门庆有多富呢?家当有10万两银子,按照购买力来换算,当时6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丫鬟,5钱银子买一个猪头四个猪蹄,一瓶金华酒,所以西门庆的财富,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几千万到一个亿吧。

这样的一个人,在清河县,可以说为所欲为,他是公安局副局长,后来当了正局长。钱都让他挣了,漂亮女人都被他搞定了。一开始勾搭潘金莲的时候,还费了点心机,跟王婆学技巧,后来根本就不用了,拿几两银子就能搞定。正当他活得热火朝天时,却纵欲而亡,死时才33岁。

这才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

你可能会说:我如果是他,我会小心照顾自己的身体,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才不会像西门庆那样放纵。

说得也没错。不过,如果欲望这么好控制的话,那说明你的欲望还不大,还不过分。

《金瓶梅》替我们进行了人性和欲望的推演:当一个人一路高歌,顺风顺水,快速实现财富自由以后,可能会丧失对世界对自我的真实感受力,会刹不住车,欲望号列车会一路狂奔直到翻车。

西门庆临死前,身体已经严重不适了,但他看见同僚的妻子那么漂亮,还是欲火中烧,完全不能自制。这个时候的西门庆,已经不是在追赶欲望了,而是欲望在追赶他。可是,漂亮女人层出不穷,钱也挣不完,宋蕙莲死了,有王六儿;李瓶儿死了,有如意儿,如今又出现一个蓝太太,将来还会有各种王太太李太太。

西门庆已经成了欲望的奴隶,被欲望折磨,停不下来,他活得其实充满焦虑和恐惧。

那么,西门庆的焦虑和恐惧,我们有没有呢?有的。

西门庆跟这个世界发生的所有关联,都是利益关系。他的兄弟都是酒肉兄弟,亲戚、仆人、朋友都是交易关系。跟西门庆一样,我们也有很多朋友,但能陪你深夜痛哭的有几个呢?孤独是现代人的宿命。

在现代社会,甚至有些人,也跟西门庆一样,发展不了持久的克制的两性关系,享受不了深刻的高级的情感。潘金莲一开始还给西门庆写过情书,可是西门庆正在丽春院里流连忘返,怕妓女生气,赶紧把情书扯烂了。他这么爱李瓶儿,可是李瓶儿的眼泪和痛苦,他是看不见的。

还有潘金莲,一开头我讲的宋蕙莲,因为欲望而软弱,潘金莲是因为欲望而愤怒。这个女人让人又爱又怕。如何评价她呢?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有一句台词“狂暴的开始,必以狂暴结局”,用在她身上最合适。

潘金莲聪明、美丽,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欲太强,又得不到有效的纾解,结果嗔恨心越来越重。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她越要得到;妨碍自己的,就要摧毁。

你看,我们的孤独、焦虑和恐惧和占有欲,400年前在《金瓶梅》里就有了。《金瓶梅》写的是古代的西门庆、潘金莲,从中却能让我们看到自己。

《金瓶梅》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一个人有很多很多的欲望,消灭它很难,也不人道。其实欲望可以成为人生的动力,关键是学会转化它:找到更有价值的事,就不会像西门庆潘金莲他们那样一路狂奔,就不会狂热地迷恋爱名车名表包包了。

到这里来听课,在得到APP上听课,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转化。双十一要到了,各位不如把购物的钱,拿出一个零头,转化一下?

多划算。

其次,我还会从城市动物的角度讲《金瓶梅》,这部书写的不光是欲望动物,还是城市生活,而且,城市恰恰是提供各种消费便利、催生各种欲望的地方。这也离你很近。

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是农耕文明,传统道德也是在农业社会生长出来。而西门庆生活的山东清河县不一样。不要小看清河,那可相当于现在的深圳。清河附近的临清,是八大钞关之一。什么是钞关,就是明清两代政府设在运河附近负责内地税收的机构。

大运河带来了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发达的商贸。在《金瓶梅》里没有一个种地的,都是做生意的。西门庆原来只是一个药铺老板的儿子,不爱读书,他后来成了清河首富。商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书里有理发的、唱戏的,裁缝,货郎、画师、帮闲。

这其实就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没有了传统的道德关系,他们构建的是一种新型人际关系,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一直到现在,都在构建过程中。

《金瓶梅》也让我们看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看到只有在城市里才有的故事。

西门庆是清河县的成功人士,潘金莲渴望爱和性,李瓶儿的痴情比大海都深,能让西门庆痛哭流涕,却淹死了自己;应伯爵头脑灵活,信息精准……如今,在大街上,在电梯间,在商场里,在写字楼里,我们还能看见他们的脸。

只不过道具变了,西门庆的马换成了宝马8系,李瓶儿的皮袄换成了爱马仕的皮包而已。

所以,我读《金瓶梅》也会非常关注它所呈现的世相百态,除了人物关系,我也会关注小说里的商业和民生,看到故事里的器物,那些琳琅满目的奢侈品。讲个小细节,书里有一种女性的头饰,叫做䯼髻,是明代流行的饰物。书里就详细地写了它的各种款式等级,有头发做的,有银丝的,最高级是金的,书里也写了李瓶儿、潘金莲、王六儿对它的渴望,跟我们今天的人追潮鞋、追名牌包没有什么两样。。

在书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城里人如何过节,怎样欢聚,怎么过生日,怎么办葬礼。

对了,这部书里饭局也很频繁。作者特别喜欢写吃吃喝喝,每一回都在喝酒,饭局也是三天一场,五天一次。在西门庆的饭局上,三教九流,啥人都有。大家在饭局上也讲段子,田鸡呀螃蟹呀,西门庆的帮闲应伯爵就特别会讲。

这跟我们今天的生活多像啊!我们也在饭局上谈生意,谈感情,讲段子。

《红楼梦》里的美食,我们吃不到,曹雪芹写的是贵族美食,是来吓唬我们的,属于怀石料理级别。《金瓶梅》里吃什么呢?有一次,潘金莲吃起了“红烧猪头肉”,西门庆的饭局上有烧鸭子、酿螃蟹,特别有生活气息。

《金瓶梅》的时代、人心和欲望,其实跟我们现在是无缝衔接,高度重叠的。他们的梦想和算计,我们都有;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我们也都有。

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代入小说,来一场我们成年人关于欲望的思想实验。思想实验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先放下道德负担,大胆假设,小心推演,最后还能全身而退,非常安全!

通过这场思想实验,希望你,因为读懂了人物的合理性,能安放自己的欲望;更希望你,因为看到欲望的危险性,小心驾驶,巧妙平衡。

当然,《金瓶梅》并不好读,阅读它充满挑战。

首先,它有70万多字,体量巨大,而且还有很多方言词汇,给一般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其次,它的内容太丰富,太驳杂。

作者是激烈反传统的。传统道德、人心世情,都被作者拆解得七零八落。书中的人物个个欲望沸腾,喧闹无比,内心却一片荒凉,没有敬畏,只有活着。即便连你熟悉的英雄武松,也都变得面目可疑。虽然《金瓶梅》借了《水浒传》的一段故事,但写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读《金瓶梅》,歧路重重,充满挑战。我愿意当好一个向导,在每一个岔路口等你,指给你看,哪里是人性的深渊,哪里是黯夜里的光,哪里有生死与爱欲的挣扎。这正是我在得到开这门《刘晓蕾讲透金瓶梅》课程的发心。

一部《金瓶梅》,别看写的是屋里屋外男男女女那些家庭琐事,其实却波澜壮阔。儒家看见颠覆,道家看见贪生,佛家看见“贪嗔痴”。从文学的角度,可以看见人心如海;从哲学的角度,可以看见生死虚无;从经济的角度,可以看见资本主义萌芽;从制度的角度,可以看见官商勾结,秩序坍塌;从性别的角度,可以看见男人和女人的战争;从价值的角度,也有人看见了绝望和黑暗,看见了人间不值得。

你会从中看到什么?

好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关于《金瓶梅》,我一开口就收不住,如果你想了解它,欢迎来得到,跟我开始一场冒险,一个关于欲望的思想实验。

好,感谢刘晓蕾老师。

你看,今天我讲了“场景”,这是人和人之间,人和事物之间一个看不见的变量,而这个变量对我们的影响是那么地巨大。

面对刘晓蕾老师的这门《讲透金瓶梅》的课,这个时刻,这个因为“启发俱乐部”而来的独特的临时共同体,这也是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就是召唤我们拿下这门课,我们成了和《金瓶梅》这本书有了独特缘分的一批人。

再有一个有趣的场景,说起来我就很骄傲,因为那是我们参与创造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今天我们正式官宣,今年的跨年演讲将落地武汉。

你看,对于2020年来说,武汉这个词,就不只是一个城市,也不止是一个名词,它就是一个场景。2020年生活在中国的人,都知道它意味着什么。今年,我们决定把跨年演讲植入到这个场景之中。

今晚的启发俱乐部的直播部分就到此结束了。下一场,我们还是在北京华贸北广场的得到学习中心。

我向各位承诺,我会在我们的冠名赞助商中国联通的监督下,认真学习,努力看书、听课、见人、思考,争取下周见面的时候,给你呈现一个更好的我。

好,下面我们进入现场观众的闭门交流环节。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