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本书读完之后,我突然获得了一个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
我们普通人看世界走过路过全是人。在一个企业看来,走过路过全是组织。律师从法学院毕业的时候,老师教的最后一句话,说从此你的人生中只有两种人,叫原告、被告。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突然突然出现一个念头,真正构成这个世界的,其实不是人,也不是组织,是人或者组织对未来想象的那张图。
如果在农耕社会,谁离我们近,我们就跟谁亲,家庭、村庄、乡亲。为什么?因为大家共享同一张图。可是在现代的都市,你会发现身边的人跟你不见得亲。你在餐馆的时候,旁边一个服务员给你服务,你跟他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为什么?脑子里图不一样。图不一样我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别看这两个人坐这么近。
所以,人和人打交道,表面上看是两个大活人在打交道,其实是你们脑子里那两张图在打交道。人和人之间的博弈,不是力量博弈,而是那张图的博弈。
就像相亲,相亲的时候动不动就说门当户对,你挣多少钱,我挣多少钱。对方挣得多,你们俩就过得好吗?还有人说,两个人三观要一致。这就更不靠谱了,你咋知道对面那个人三观什么样?最重要的还是两个人把那张图对起来。
为什么说,两个人结婚之前一定要一起旅行一次?因为你们俩对未来的图景是会出现在旅行场景里的:明天去哪儿啊?饭店怎么挑?酒店怎么选?大量对于未来的图景要碰撞。所以,旅行一次就知道两个人合不合适,同居三年都未必知道。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当时在相亲网站上写征婚广告,有一条是这么写的: “我希望将来我出差的时候,在一个陌生城市的宾馆,我进去之后,打开行李箱,行李箱里的衣服是你替我收拾的。”这就是在描述一幅图,两个人拿这幅图来对,我要的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少操心的生活,我老婆在这幅图里找到的是对生活的掌控感。我们俩在一起不是什么门当户对,也不是什么三观,而是对未来的图对上了。
不仅是生活,创业也是一样。
很多人说,创业就是试错,就得面对不确定性。
这是对创业最大误解。试错是投资人逻辑。而创业者是在做事。创业就是把头脑里的那幅画实现了。这幅图长啥样,我说了你也不信,但我脑子里的图是很清楚的。
我们得到App做了一套书,叫《详谈》。我们请商业记者李翔,每月访问一位当代人物,把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考记录成书。全年12本,订阅以后,每个月快递给你。《详谈》的第一期采访了左晖。
李翔问左晖,你又是做链家,又是做贝壳,又是做自如,你进入这些领域的时候是怎么考虑呢?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左晖说,就两条:第一,更美好的居住。所以,中介、看房、选房、租房都得包括在里面。第二,有尊严的服务者。所以,我最看重的一个指标,就是房产经纪人的职业化程度,要把他们的从业时间从6-7个月提升到30个月,这样服务水平才能上来。
左晖还说:“商业最主要的就是你会被一种画面感激励。在做这个事情之前,你心里面会有一种画面感,这种画面感如果能够实现的话,你觉得自己会得到非常大的满足,非常大的激励。”
其实李翔做这个产品,也是一个清晰的图的结果。如果你看这件事本身,书这种形态,很多人都在唱挽歌,采访人这种形态,好像也很陈旧。但是如果真的一个月一本,给这个时代的那些重要的价值创造者,一个“把话说完”、“详谈”的机会,这个价值会累积成什么?再过一百年,历史学家想研究我们这个时代,这套书就是最好的文本。我们是在为那个终极的画面感在努力。
再比如说,我们得到App创业,我就不觉得有啥不确定性。我脑子里的画面是特别清晰的,就是要办终身学习大学,就是电校,让社会各自有正经事的人回到学校、受到给养,各个城市都有学习中心。我和我的同事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这个脑子里的“图”,或者是左晖说的那个“画面感”实现了就行了。
我脑子里一直有这么个图,将来得到App一定是在某个地方有一个总校。有绿茵茵的草坪,有纪念碑感的主教学楼建筑。那个建筑不是为了教学,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去拍照的。那个地方主要也不是干别的,就是举行一场一场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让大家在成人世界还能找到“我又上学了”这个感觉。有这幅图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活得特别幸福。因为你不再怨恨这个世界,你也不觉得跟谁在竞争,你唯一怨恨的就是自己没本事,下一节课稿子没有出来,下一期的启发俱乐部稿子没写,怨恨都冲向了自己,这活得多么幸福。
再比如说我们启发俱乐部,收大家那么贵的钱,880一张票,但其实我还赔本,你算算这房租,你再算算现场服务人员。干这件事赔本,为什么干下去呢?还是那幅图在。我坚持再干个10年、20年,这就是全球最大的商场旁边的一个钉子户般的学习教室。这个地方天天有人在学习,从001号徽章一直攒到将来多少万张徽章,多少中国爱学习的人在这个教室里面走来走去。那个图真是想想睡着了都能笑醒,我就在为那个图奋斗。这里面哪有什么试错的事。
再看一眼“试错”这个词。很多人对试错的理解,都是觉得就跟进化论似的,无方向地、玩命地瞎试。但问题是,如果你不知道结果是啥,没有方向,你怎么知道什么叫错呢?
从46亿年前地球开始创生,到35亿年前出现第一个单细胞,那锅汤煮了多少年?10亿年。从单细胞生物到第一个多细胞生物出现,多少年?又是10几亿年。我们人一辈子就100年,靠试错是试不出来的。为什么人类社会演进得这么快?人脑子里有图画。这是人类给世界带来的变量。人类社会之所以有今天这样,靠的是想象力,是脑子里图景和图景的碰撞,不是进化过程。
刚才说的是国家层面、企业层面,现在我们回到个人层面。今天我们在讲什么?其实讲的是人的学习,人的成长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到底该怎么学?
一个人能不能学好,其实并不是资源问题,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谁能生成那个图的问题,是谁能定义任务、解决挑战的问题。
如果从资源的角度看,你说应试教育有问题吗?应试教育没有问题,没准儿这个模式给的资源还更多。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图景的角度看,应试教育就有问题,它的问题是给的那个图,给的那个挑战太过单一。
我5岁上的小学,17岁上大学,中间长达12年的时间,心里只有一张图,就是想象自己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只有这一张图,用了12年,而且是人成长最重要的12年,我没有别的图。
这种情况首先导致生活质量特别糟糕,吃不好,睡不好,等等,这咱就不说了。更可怕的是这张图实现之后,第二张图我没有能力画。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一个同学,毕业那天,把自己的课桌和书扛到操场上,点把火给烧了。那一刹那,学习就结束了。
所以,应试教育真正的问题是给学生呈现的那张图太近了。它生成不了新的图。有生成新的图的能力的人,才知道下一步咋走。这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不会工作的原因。
最近几年,我在跨年演讲等各个场合都在讲一句话,引用自沈祖芸老师:“世界不是按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
所以,现在国内外一些好的大中小学都在围绕挑战重构课程体系。像这样的教育改革,本质上不是把资源变多了,还是一天学那么多小时,还是那些书那些课,最关键的变化是什么?是图多了。今天给动物园推销一种动物,明天亲自动手磨一块豆腐,每天的图都不一样。
沈祖芸老师在《全球教育报告》里介绍了一所学校,一所中国的公办学校:北京未来城学校。2020年,它完全采用学习任务设计来改变传统教学,彻底了告别了分科教学。
我们都知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小学二年级要掌握这样一些知识:语文课,能写800个汉字,能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数学课,学会四则运算;科学课,认识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
北京未来城学校把这些课程标准融到一起,设计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请给附近的动物园园长写一封信,希望增加一种动物园里没有的动物,并让园长相信,引进这种动物后,游客会大量增加。”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孩子们要调研动物园已有的动物品种,要了解新动物是否适宜北京的生存环境,科学课的内容是不是就进去了?要讨论怎么才能说服园长引进这个品种,语文课书信的格式是不是就掌握了?要用证据证明引进这个品种能增加游客,数学课四则运算的知识是不是也都掌握了?
你看,传统课堂,习惯把学习的意义窄化为获取分数,更看重结果,而不是过程。而学习任务呢?它的意义来自真实世界,我要说服动物园园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孩子们第一反应是调用已有的知识,一看不行,就会去主动发现新知识,直到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产生情绪波动,增加反思频率,作出负责任的决策,产生深度体验。每个人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或许不同,但是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一封信等等学科要求并没有绕开,都尽在掌握了。
但这还不是全部,任务设计最终的目标是激发孩子的潜能。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埋得很深很深,如果没有丰富的学习经历让他去尝试成功、品尝失败,那么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擅长什么、还能做什么。好的学习任务,能创造各种可能性,让孩子在学习中暴露自己的认知水平、看见自己的成长。在动物园这个任务中,有的孩子发现自己擅长做社会研究,有的孩子发现自己口才好,有的孩子在团队中起到了领导协调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学习任务,只看到一次考试成绩,这个孩子分数高,那个孩子分数低,是不是就抹杀了太多的可能性?
经历了大家辛苦的调研和学习,最终动物园园长被说服了,引进了新品种。这种来自真实世界的反馈,让学生们太有意义感了。
你不要觉得遥远,按照《中国2035教育现代化》设定的时间表,沈祖芸的预测,未来20年,类似北京未来城这样的学校会成为常态。
这种教育改革,本质上是通过让孩子们完成一个个挑战,让他们变成能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画图的人,不管以后考不考得上大学,他能自己画图。想象一下,有两个孩子,知识量一样,一个会画图,一个不会画图,他俩有啥区别?
我们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同事,最大的问题就在这儿。有一件事,所有身在职场的人可能都会困惑:到底什么是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