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2 | 搞创新,不是一招鲜

创新可能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它会衍生出一系列新问题。这就像发明汽车的过程:不是把马车换成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创新就完成了。汽车要烧油,需要到处建设加油站;汽车风险大,需要有交通规则的建设;汽车速度快,需要有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在雨天容易遮挡视线,所以要发明雨刮器。这些后续的、衍生的创新,才能把“汽车”这新生事物变成社会的组成部分。据说,仅仅雨刮器这一项,就把汽车在雨天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降低了40%。

好,我们还是回到刚才讲的红军的初创时期。

军队生活民主化了,有许多下级干部战士走上另一个极端,对上级决议、指示如感到不合意即不愿执行,甚至有过打仗前大家举手表决,不愿去的可以不去的怪现象。

在井冈山斗争中,有一个团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士兵委员会说,大家想回家乡,不愿在山上坚持,结果该团军心动摇,集体跑下井冈山,随之溃散。

还有的部队,有时为打不打一县城竟要全体官兵“讨论了数日”。如此“民主”的结果,代价当然就是军队的战斗力。

这就是一个衍生出来的新问题。怎么办?办法是,把纪律搞细,变成人人都听得懂的规则。

我们小时候都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解放军的光荣传统。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但是,你知道第一个版本是什么样子吗?是非常具体的一些规则。

比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最早是“不拿农民一个红薯”。

再比如,早期的八项注意其实是六项注意。其中什么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都好理解。但是有两个“注意”不太好理解:上门板、捆铺草。

这是什么意思呢?

你想,军队驻扎到了一个地方,难免是要找老百姓借东西用的。其中一项,就是把老百姓家的门板借来当床用。但是军队那么多,家家都借,等到还的时候,未必能一一对准,还回去的和借来的不是同一块。老百姓家的门板,尺寸大小都不一样,挂钩也是各家各户自请铁匠打的,还的门板不一样,就上不回去了,老百姓自己得挨家挨户去找。

上门板的意思就是:你借走了,你要负责还回来,而且要把门板上上去,确保是这家人的这块板。

捆铺草是什么意思呢?

当时红军有一句话:“红米饭、南瓜汤,金丝被,盖身上”。这金丝被,指的就是稻草。没有被子,就找老百姓家借稻草盖。用过后,如果只是还了,稻草是散的,老百姓还得把草捆上,挺麻烦的。所以就有了这条“捆铺草”的规定。

后来,六项注意变成了八项注意,最早的版本居然是“洗澡避女人”和“大便找厕所”。你看,这都是非常非常具体的行为准则,谁都听得懂。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就形成了哪家住红军,灶里有柴烧,缸满院扫净的作风。以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都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

仅仅有这些行为规则也不行。让普通百姓参军,毕竟还是要解决他们的利益动机问题。一支不发军饷的军队,怎么发动普通百姓呢?

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那个秘诀,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今天我们听到打土豪分田地,已经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了。但是要知道,在当时也是一个创举。

这就要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我在这本书里看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军衔时有1000多位将军,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土地革命时参加红军的农民。如果查一下他们的籍贯,人们会发现大多集中于几个“将军县”,如红安、兴国、平江、麻城、金寨等县,这些县份也是登记烈士人数最多的县。

但是有一个现象很奇怪,就是居然1000多名将军中,井冈山籍的一个也没有。那可是毛泽东最早建立农村根据地、最早实行土地革命的地方啊。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是有一个原因,是毛泽东自己总结的。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曾说过:“我在井冈山搞的那个土地法很蹩脚,不是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此话怎讲?要知道,1928年制定的那个土地法,有几个错误:①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②土地所有权属政府而不是属农民。③禁止土地买卖。

当时这么规定,是受苏俄革命时实行“土地国有制”的影响,没收地主的田地后归公,属于苏维埃政府所有,只交给农民耕种,不是分给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也不许买卖,当地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自然就不太高。红军中出身井冈山籍的人不多,主要原因正在于此。

陈毅对毛泽东有一句评价,叫“不二过”,马上能改。我们得到电子书里有一套书,如果你是会员,我强烈建议大家读,叫《毛泽东文集》。《毛泽东文集》是八卷,强烈推荐大家读第一卷当中的一篇文章,叫《寻乌调查》。那是毛泽东当时在一个县做的调查报告,8万字。你去看那个调查的深度,直到快100年后,一篇调查报告写出那样的水平,都是罕见的。

好,这是题外话了,我们回来。1929年制定的新的《兴国土地法》,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打破苏俄模式,不再没收一切土地,只没收地主的田地分给农民。这等于是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得到了真正属于自己而不是属于公家的土地,参军、参战、保家保田的积极性就马上调动起来了。

在兴国县这个仅有28万人口的县里,先后有8万人参加红军和赤卫队。毛泽东、朱德创建的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时,8万红军中有2.7万是兴国县人,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的只有2000人,等于长征每走一里路就倒下一名兴国人。

让一个普通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奋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全国第一“将军县”湖北红安县,农民也是因为分到了土地,踊跃参加红军、赤卫队。红安县参加红军的有5万人,牺牲的干部战士和群众共14万人。这个县后来出了解放军的61个将军,出了202个省军级干部,出了两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

你看,从官兵平等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到“打土豪、分田地”,这一系列措施成熟了、配套了,红军才彻底解决了不发军饷也能有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的问题。

当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军队的领导力问题。

解决的办法,我们今天也都知道: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这句话,到今天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含义。但是,回溯到它诞生的那一刻,回到它作为一个“挑战”的“解决方案”那一刻,它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

你想,原来的旧军队什么样?都是人,当然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来形成领导力啊。

曾国藩的湘军,是靠这样的乡亲、父子、兄弟关系形成的战斗力。曾国藩的粉丝,蒋介石也信这一套。请注意,这是旧式军队惯用,也管用的方法。

据说,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当校长的时候,最爱干的事,就是找学生个别谈话。很亲切,“家里有什么困难啊?”一听说有困难,马上提笔批钱。换来的,就是“校长恩重如山”这句话。据说,蒋介石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师长以上军官的名字、字、号、原籍、父母的生日。一到他们父母生日的时候,委员长的礼物就送上门了。所有这些手段,在形成凝聚力方面,都是有效的。

但是,这个套路有一个命门:通过个人威信来领导的组织,非常容易分裂。

举个例子:这位,是大名鼎鼎的蔡廷锴。

蔡廷锴将军出名,主要是因为1932年的淞沪抗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和共产党军队的渊源。

他是参加了南昌起义的。南昌起义后仅5天,第十师师长蔡廷锴,一声令下就把5000人的一个师拉走投奔了南京政府。当然,1949年蔡廷锴又作为民主人士到北京参加人民政府,当过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旧式军队里这样的现象很普遍。搞定一个军官,就搞定了一支军队。蒋介石这辈子最会用这一招,中原大战的时候,通过收买军官,仗都不用打,就赢了。但是,也带来了国民党政府的一个顽疾:内部派系林立。

三个跟你好,自然就有三个跟我好。蒋介石能够统领浙江人,李宗仁和白崇禧用的就是广西人,你浙江人收买广西人的成本就比我高。所以当时国民党系统内部什么桂系,就是这样,如果你不是广西人,不在桂系军队里,排长以上就不要想了。阎锡山的晋绥军,别说你不是山西人,你不是阎锡山老家五台县的人都不要想。没办法,这就是用个人权威作为组织凝聚力的后遗症。

而在“三湾改编”中,毛泽东确定了党管军队而不是长官个人领导军队。

我小时候学历史,对这一点其实一直也没有学通。过去以为:党,不还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吗?在很多情境下,党组织的决定,不就是书记说了算吗?有什么区别呢?

这次看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党既是具体的人,也是一种精神原则,更有一个不可分裂的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就意味着,个人权威不能脱离党的权威。

所以坚持党的领导反面是什么?是不听党的话吗?不,在当时那一刻,坚持党的领导的反面是另外一个,叫个人权威领导。

比如,黄埔二期的余洒度是秋收起义时的师长,黄埔三期的苏先骏是团长,也是重要人物,他们反对上井冈山,可以一个人离开队伍,但是想拉走部队,办不到,带不走一兵一卒。

甚至有这样的情况:井冈山时期,红四军主力团第二十八团的二营营长袁崇全因对革命悲观,假传命令拉走部队,但是一旦暴露了他是假传命令,整个部队觉醒后集体返回,他叛逃到国民党地方部队后又被红军捉住处决了。

后来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张国焘以共产党领导人的名义,可以指挥几万人的红四方面军。但是,1938年,当他投向国民党的时候,只能孤身一人逃走。张国焘叛变时蒋介石曾欣喜若狂,并从旧军队兵随将走的观念出发,认为这是对延安的致命打击,要戴笠很好地加以运用,以对共产党军队特别是原四方面军的部队进行拉拢策反。可是到头来费尽力气也拉不出一连、一排、一班,毫无所获。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威力,在这一点上也充分体现出来。

再看看对面的军队:

国民党在大陆为何一直帮派众多、内讧不止,重要原因就在于军队不是靠某个原则,而是靠同乡、师生、亲友这种人际关系来保持内部凝聚力。

蒋介石的侍卫官、外层警卫队以及司机、厨师还都是自己原籍奉化县的人。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又是排长以上非广西人不用。阎锡山的晋军不仅全用山西人,要员还全是本县之人,即所谓“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这就导致,桂系军队和晋绥军的规模一直没有超过20万。

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宴请毛泽东,也让自己的卫士招待延安来的陈龙等警卫人员。入席后,清一色浙江奉化籍的侍卫官们发现毛泽东的三个卫士都不是湘潭人,也非湖南籍,便在席上诧异地问陈龙:“您同毛先生有什么亲故?”陈龙说:“我同毛主席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共产党的警卫人员都来自五湖四海。”

我小时候看电影,打仗的那种,叫“同志”的,就是共产党军队;互相称“弟兄们”的,就是国民党军队。小时候心里还疑惑:叫弟兄们,不是更亲切吗?哎,你看,这种称呼其实呈现的是背后的人际依附关系。而一句“同志”,互相之间就是靠一种抽象的精神原则支撑起来的关系了。小时候觉得“弟兄们”很亲切,现在才知道“同志们”这个词有力量。

还有一个问题,我也是看这本书才理解的。

我中学学现代史的时候,知道三湾改编搞了一个“把支部建在连上”。这件事,历史书上强调得很厉害,毛泽东自己也强调:“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厉害,又不甚了了。

在军中实行党代表,或者政委制度,并非中国共产党人的创举,十月革命后苏俄红军就是这样。

在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中普遍建立了党代表制,团一级称为政治指导员。那请问这些政治指导员的工作对象是什么呢?主要是监督军事首长执行党的决定。

后来国民党把政治部改成叫“政训处”,演化到后来,其实就成了古代的“监军”那个角色。你想啊,各级师长、团长,和部下都是人身依附的关系,是大家都认的“大哥”、家长。而师长团长旁边那个神经兮兮盯着他的人,是政训处的,是国民党中央派来盯着大哥的,那形象能好得了吗?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中国古代的“监军”啊。

而三湾改编之后的“支部建在连上”,意味着什么?

你想一个连多少人?一般来说,一个班10个人,三个班是一个排,三个排是一个连,这是90人。再加上什么炊事班,一个连差不多是100人到120人。

这是什么数?你应该听过这个概念:“邓巴数”。

邓巴数的意思是说: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150人以下,你可以个个都认识,超过150人,你就不可能全认识了。

所以,支部建在连上,就意味着专职的党务工作者,也就是连指导员可以把工作对象变成每一个具体的士兵。我自己在当大学老师,带学生军训的时候,就当过连指导员。我知道那个工作状态。我可以认得每一个兵,也可以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一个人。

你看过去的老电影,指导员可以帮战士补衣服、写家信、开导思想。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士兵都被连接进了党的精神原则里面。

那结果你懂的,大规模成建制投降的军队,解放军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而在国民党军队的历史上就很多。

1946年末,华东野战军在莱芜战役中全歼李仙洲部,就花了几个小时。5万多人,21名将官啊。

莱芜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总参谋长陈诚到前方主持检讨会,曾怒骂将领说:“就是送5万只鸡到莱芜去,让共军捉也要捉两天。怎么你们5万多人几个小时就叫人家解决了呢?”一些国民党将领们在会下不服气地说:“陈长官这就不懂了。要知道打了败仗以后,人比鸡还好捉。鸡听不懂话,到处乱跑。人只要一喊,要他缴枪站队,就会老老实实照办。”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